APP下载

荡胸大西北

2023-11-10赵克明

今古传奇·当代文学 2023年5期

【头条作家】

赵克明 皖西洪集人。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国校园文学》《美文》《写作》《散文选刊》《文学月报》《广州文艺》《散文诗世界》等刊物,收入《诗意的红烛》《初心》《精短散文佳篇选粹》等文集,获得过全国教师文学奖、安徽省新闻奖等奖项,散文集《悼念一条河》连载于中国作家网。享受安徽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王维的诗句招引我飞往大西北的。

从中川机场到兰州市区的路上,同行的每一个人眼睛里都写满了惊叹。裸露着灰黄的土地,裸露着灰黄的连山,没有水汽,唯有阳光涂抹出的干燥。直到道路拐过一个山嘴,人们才顺着司机手指的方向,看到一道褐色的水流中追逐着褐色的浪花,那就是黄河。

就是这条河,在这儿,孕育了一座城。

下榻之后,我们一行六人驱车来到兰州繁华街区。黄河穿城而过,如一条巨蟒蜿蜒前行;河的此岸是林立的高楼,川流的车龙,对岸是楼塔参差的白塔山;一座横跨湍流的大铁桥将两岸不同的风景连为一体。

这是一座贝雷式钢桁架桥,为古老黄河在兰州境内历史最为悠久的古桥,被称作“千古黄河第一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后改名“中山桥”。

中山桥的前身系黄河浮桥,是明洪武五年宋国公冯胜在兰州城西建造的,洪武九年卫国公邓愈将此桥再西移,名之“镇远桥”,洪武十八年兰州卫指挥杨廉将浮桥移至现今铁桥的位置。据说,至今兰州还存有建桥时所遗留的被人称为“将军柱”的铸铁浮桥柱,上铸有“洪武九年,岁次丙辰,八月吉日,总兵官司卫国公建斯柱于浮桥之南,系铁缆一百二十丈”的字样。有关资料还记述,当年的黄河浮桥,用二十四只大船,横排于黄河之上,船与船之间相距五米,以长木连接,铺以板,围以栏,南北两岸竖铁柱四根,大木柱四十五根,有两根各长五十米的粗铁绳,将船固定在河面上。如此“降龙锁蛟”,被称为兰州古八景之一。

光绪三十三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議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银三十多万两,将浮桥改建为大铁桥,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所用建材从德国水运至天津港,又辗转一年运达兰州,喀佑斯曾保证其保固八十年,但历时仅四十二年即因战火影响而中断了十一个昼夜,后经抢修虽恢复了通行,但人行桥上桥面却晃动不定,已难以担负日益繁忙的运输任务。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民政府对铁桥进行了全面的整修加固,增加了弧形钢架拱梁,使这座古老的铁桥不仅变得坚固耐用,而且还威风凛凛,十分壮观。

当地司机告诉我们,如今兰州市区已架起了十多座铁路公路桥,工艺先进,造型美观,结构新颖,气势不凡,这座古老的黄河铁桥已不再是沟通黄河南北的唯一通道了。但是它依然史诗般地凌空于黄河滔滔水流之上,吸引着无数的兰州市民和远道游客前来流连、观赏。

倚着桥栏,清风拂面,俯瞰黄河滚滚巨浪,仰观白塔融入蓝天,顿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入夜时分,中山桥更成为一道独特的奇观,桥上灯火与山景、楼景、水景融为一体,流光溢彩,如梦如幻。人在画中行,水载画舫游,置身此景此情,我们早已神思邈远,心游天外,而不觉自己身在兰州了。产生思维错觉的不只是我,元末明初诗人王祎就有诗云:“洮云陇草都行尽,路到兰州是极边。谁信西行从此始,一重天外一重天。”

看来,兰州才是我们西北之行的起点。

张掖,我对这个地名并不熟悉,到了张掖才深感自己孤陋寡闻。这里是河西走廊的重要一段,这里是甘肃省名“甘”字由来地古“甘州”,这里是“张国臂掖,以通西域”的古要塞,这里是古丝绸之路重镇、新亚欧大陆桥的要道,这里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述极富庶的地方,这里是汉将卫青、霍去病封狼居胥、牧马祁连的地方,这里是隋炀帝安抚西域举行“世界博物大会”的地方……

在前往张掖的动车上,我们透过车窗远望白云缭绕的祁连山,山下是广袤的草场和油菜花,油画一般,从远处铺展到我们的眼前。在这幅巨画的绿与黄中,点缀着点点黑的牦牛与白的羊群,这样画面又有了动感,像极了一部超宽幅的大片。若不是亲眼看见,你绝对体味不到古诗句“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的意境。

然而,当我们接近张掖丹霞口的时候,地貌与先前迥乎不同,暗黄色的起伏的连山,如排列得高高低低的窝窝头,没有一棵树,也没有一棵草,就那么静立成满目的暗黄。进入丹霞口旅游度假小镇,暗黄依然是主色调,房屋、院落、桥廊、装饰性建筑小景,一律都是石块、木料的原生态,没有彩绘,没有粉饰,暗黄中透出古朴。小镇又被暗黄色的山峰合围着,仿佛一幅穿越千年时光而呈现出的古画。而我们似乎也玩了一次穿越,如同实景剧《回道张掖》中身着土色黄袍的各种角色,从活动舞台以不同的姿势亮相于观众眼前。

最令人称奇的是丹霞地质公园。张掖彩色丘陵以层理交错、岩壁陡峭、气势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斓而称奇,观赏性之强、面积之大冠绝全国,名列“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中国最美的六处奇异地貌”之一。万顷大山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琢下,呈现出奇妙的情态,光线不同,角度不同,景象也不同,可谓天然造化,鬼斧神工,别有意趣。

何以形成如此地貌?传说王母娘娘寿诞,各路神仙都去西天瑶池向她祝寿。七仙女飞天路过此地,看到水草丰茂,天地广袤,蓝天白云,民风淳朴,便下了天界,到凡间一游。张掖古代就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塞外小江南,街市里商贾如云,物产丰富,瓜果飘香,让人流连忘返。一连数日,仙女们品美食、赏美景,穿梭于林间小道,徜徉于碧波荡漾的黑水岸边,玩得不亦乐乎。一日突然想起王母寿辰临近,急忙向西飞去,匆忙中将一条彩虹般七彩丝带飘落在祁连山脚下,化成一座七彩山脉,留在了张掖。

这当然是一个神话。丹霞地质构造是岩石堆积形成的,是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加之特殊的地质结构、气候变化以及风力等自然环境影响的结果,其形成过程长达上亿年。

观光车穿行于山谷路道,窗外的七彩已让我们目不暇接了。刚一下车,大家就一边惊叹一边按动相机快门,彩装的美女们便个个孔雀开屏一样,似乎要与那缤纷的丹霞相媲美。陶醉于满眼彩色,人们以为观止,孰料沿着观赏步道向上,再向上,所见的景观各有不同。每达到一个层级,视野更为开阔,而景象也更为壮观;每变换一个角度,眼前更为新异,而地貌更是姿态万千,像城堡,像台阁,像云海,像彩虹,像鸟兽,如晨曦乍露,如彩袖乱舞,如烟火喷发,如百花争妍,如万马腾空,如群狼突奔;待登上山顶,极目远眺,天地间被七彩山峦相簇相拥,波谲云诡,气势恢宏。难怪我国著名地理学家黄进教授誉之为“彩色丘陵,中国第一”!

在山下的观景点,游人们还兴奋地惊叫,舞臂;而上到高处的观景台,所有的游人都石化一般静默地立在那儿,甚至屏住呼吸。面对大自然的杰作,我和大家一样,脑海里情不自禁地跳出一个词语——震撼。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这是林则徐因禁烟获罪被贬新疆路经嘉峪关时写下的一首诗。

嘉峪关,“天下第一雄关”,与山海关、镇北台一起被誉为中国长城三大奇观,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当时,宋国公、征虏大将军冯胜在讨伐吐蕃班师凯旋途中,选址在河西走廊中部,东连酒泉、西接玉门、背靠黑山、南临祁连的咽喉要地——嘉峪塬西麓建关。嘉峪关建成后,将引兵进犯河西走廊的吐鲁番拒之关外,对保障河西地区的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古城台经历史的风雨已显得十分沧桑,但依然望之巍然,坚如铁壁。登上城墙,可见它是由外城、内城和瓮城组合而成,内城墙上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关城内建有游击将军府、井亭、文昌阁。导游介绍说:西城门的设计颇有机巧,门外有一半月形斜坡,攻城者在坡上无法辨清城内布局,也无法用力撞击城门,而守城者可在城上狙击对方,部署战法;若敌方攻入城门,又只得在内城分为两股,城上守兵又分而击之;待敌兵进入瓮城,守城者则四门紧闭,便可瓮中捉鳖,全歼来犯之敌。在八百多年以前,能设计出如此三道防线重叠并守的防御体系,足见古人已有高超的军事谋略与技能,这不能不令人暗自称奇。

立在高高的城墙上,我懂了,什么叫“固若金汤”。

嘉峪关城外是茫茫戈壁,有游人喊道:“出关啦!出国啦!”而我却遥望西天,思绪万千,轻轻吟诵着明诗人戴弁的《北陌平沙》:

“北上高楼接大荒,塞原如掌思茫茫。朔风怒卷黄如雾,夜月轻笼淡似霜。弱水西流青海远,将台南去黑山长。远人遥指斜阳外,蔓草含烟古战场。”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是网红景点,游者的打卡地。

鸣沙山,汉代称沙角山,又名神沙山,晋代始称鸣沙山。其得名于沙动成响;其神奇在于沙垄相衔,盘桓回环,沙随足落,经宿复初。月牙泉古称沙井,又名药泉,处在鸣沙山环抱之中,形似一弯新月,水质甘洌,澄清如镜。令人称绝的是沙泉共生共存的“天下奇观”,流沙与泉水之间仅有数十米,但虽遇烈风而泉不被流沙所淹没,地处戈壁而泉水不浊不涸。

关于鸣沙山、月牙泉的形成有一个故事:从前,这里没有鸣沙山也没有月牙泉,而有一座雷音寺。有一年四月初八,寺里举行一年一度的浴佛节,善男信女都在寺里烧香敬佛,顶礼膜拜。当佛事活动进行到“洒圣水”时,住持方丈端出一碗雷音寺祖传圣水,放在寺庙门前。忽听一位外道术士高声挑战,要与住持方丈斗法比高低。只见术士挥剑作法,口中念念有词,霎时间,天昏地暗,狂风大作,黄沙铺天盖地而来,把雷音寺埋在沙底。奇怪的是寺庙门前那碗圣水却安然无恙,仍放在原地,术士又使出浑身法术往碗内填沙,但任凭妖术多大,碗内始终不进一颗沙粒。直至碗周围形成一座沙山,圣水碗还是安然如故。术士无奈,只好悻悻离去。刚走了几步,忽听轰隆一声,那碗圣水半边倾斜变成一湾清泉,术士变成一摊黑色顽石。原来这碗圣水本是佛祖释迦牟尼赐予雷音寺住持,世代相传,专为人们消病除灾的。由于外道术士作孽残害生灵,便显灵惩罚,使碗倾泉涌,形成了月牙泉。

月牙泉的起源,确实很神秘,至今还有多种解释:一说古河道残留湖;二说断层渗泉;三说风蚀湖;四说人工挖掘。但无论哪种解释,月牙泉作为游览胜地,一个神奇的存在,都是古今游客心之向往的。

难得近距离接触这一网红,我们同行的三个家庭专门请了摄影师,在泉边留下一张张很是张扬的合影。想到导游在路上给我们看的鸣沙山落日视频,我与连襟杜杰又加入了攀登沙山的行阵。当我俩经半个多小时努力到达山顶时,太阳已经西坠,远方的沙丘顶只留下一抹绯红。正觉遗憾时,有人惊呼:“月亮!”转身东望,一轮白而亮的满月正从沙山弧线上露出笑脸,大漠,圆月,又一个奇观,这也许是对我们未能见到日落景象的最好补偿。

也就在这一刻,更令人惊叹的奇景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沙山下,月牙泉上灯了,灯光绕泉,给泉水镶上了一道蓝莹莹的彩边,而泉水也反射着灯光,半边暗绿,半边明丽,整个月牙泉成了镁光灯下妩媚动人的明星。泉东侧的亭台绿树也亮起了或黄或白的灯光,高低参差的轮廓显得格外清晰,与月牙泉相互映衬,构成了奇幻的景象,似海市蜃楼,又似仙宫瑶池。而此时,润润的鸣沙山也成了月牙泉独自表演的大舞台。

听说,有一部叫《敦煌》的室外情景剧是相当震撼的,而我眼前的这一幕不正是一部大剧吗?真想再次走进那弯月,哪怕只做一个配角,或者一个道具。

莫高窟是叹为观止的艺术,更是令人叹惋的历史。这是我游莫高窟之后,在朋友圈里写下的一句话。

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它融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于一体,以壁画为主、塑像为辅。壁画绘于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内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迹、经变、神怪、供养人、装饰图案,还有很多表现当时狩猎、耕作、纺织、交通、战争、建设、舞蹈、婚丧嫁娶等社会生活方面的画作。这多达四五万平方米的壁画,有的雄浑宽广,有的鲜艳瑰丽,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特色。此外,二千四百余尊泥质彩塑,都是佛教的神佛人物,排列有单身像和群像等多种组合,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这些塑像想象力丰富、精巧逼真、造诣极高,或立或坐或卧,姿态神情惟妙惟肖。而且這些塑像与壁画融为一体,相衬相生,成为艺术瑰宝。每一个游者驻足于此,都会由衷地啧啧称奇。

据介绍,清光绪二十六年,在第十六窟北壁发现砌封于隐室中满贮从三国魏晋到北宋时期的经卷、文书、织绣和画像等约五万余件。文书除汉文写本外,栗特文、佉卢文、回鹘文、吐蕃文、梵文、藏文等各民族文字写本约占六分之一。文书内容有佛、道等教的教门宗教文书及文学作品、契约、账册、公文书函等世俗文书。这些珍品对我国古代文献的补遗和校勘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

莫高窟的历史十分悠久。据唐代《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记载,前秦建元二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另有一种说法: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者,不可能、没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到了北魏、西魏和北周時,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直到元代以后,敦煌停止开窟,逐渐荒废。明嘉靖七年封闭嘉峪关,使敦煌成为边塞游牧之地。甚至清乾隆年间,莫高窟才开始被人们注意。

说到莫高窟,人们不能不提及一个人,王圆箓,祖籍湖北麻城的一个道士。

清光绪年间,流落于此的王道士,无意间发现了藏经洞。他徒步五十里路赶往县城,向当时的敦煌县令严泽汇报,并奉送藏经洞两卷经文做样品。可惜严县令目不识宝,王圆箓无功而返。后来新县令汪宗瀚上任,王道士又选出一包写本及绢画去拜见。汪县令对金石学颇有研究,看过样品后,也颇感惊异,事后还专程前往考察,却没有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只是将王道士送来的经卷、佛画挑选出数件,寄赠甘肃学政叶昌炽。叶昌炽对金石学和古文书有较高造诣,在看过有关经卷后,也为其文化价值所震惊,一方面函请汪宗瀚实地考察,一方面报告甘肃藩台建议其将文物运至兰州保存。王道士陷入长久的等待之中,于是又挑拣两箱经卷,骑着毛驴行程八百多里赶赴酒泉,拜望他当兵时的老上司、道台廷栋。这位道台大人颇具书法造诣,看过经卷后竟然认为,这些书法还不如自己写得好,并不感兴趣。但道台大人念及老部下从数百里之外送来经卷的劳苦,便将发现藏经洞的消息上报甘肃藩台,建议将这些文物运省妥藏。甘肃藩台收到报告,却以敦煌到兰州路途遥远、耗资巨大、银两难筹为由,仅给汪宗瀚发了一纸“就地封存,由王道士看管”的命令。王道士无奈,竟斗胆给清廷最高领导人慈禧太后写了一封秘密奏折。然而,此时的大清王朝已是风雨飘摇,哪里还会顾及偏远地区的文化事件,奏折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后来,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日人橘瑞超、俄人鄂登堡等西方“探险家”接踵而至,以不公正的手段,从王道士手中骗取大量藏经洞文物。

中国文化史上遭遇了一场空前的浩劫!

从几个开放的洞窟游览完走出来,只见岩壁上大大小小的重重洞门,迷蒙在竹简木牍般暗黄的历史烟尘中,有一种难言的滋味在心头。但愿这一切都成为了历史,而历史已掀开了新的一页。

茶卡天空壹号,也是网红景点。

这是一个盐湖,别称茶卡或达布逊淖尔,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之一。“茶卡”,藏语即盐池,亦为青海的盐;“达布逊淖尔”,蒙古语,也是盐湖的意思。

导游说,茶卡盐湖最美的就是海天一色的倒影摄影了,他一再鼓动女游客们穿上鲜艳的衣服,拍出飘飘欲仙的模样。

从昨天出了嘉峪关,循祁连山以北的国道到敦煌,又从敦煌往南翻越当金山至德令哈,沿途除了峥嵘如铁的连峰,就是黄沙漫漫的戈壁,鲜见草木,几无村庄,寻觅不到一条河流、一个池塘,甚至含一点水分子的地方。听说要到一个“湖”,每个人都感到异常兴奋,尤其是那些女士们,早已开始整理自己花花绿绿的衣裙披肩了。

景区小火车载着我们向盐湖驶去,远远就望见湖中的栈桥上、湖面上,到处都是衣袂飘飘,白的、绿的、红的、黄的、紫的,霓虹一般变换着颜色。待到从湖心走下小火车,我们一下子也融入了流动的五彩中,就像被无形的手带动着,一个个忘记了严肃拘谨,眼睛、嘴巴、手臂、腰肢、腿脚都一齐放松起来。观景台、水面上,远远近近的都是晃动的人影,辨不清色彩,分不清彼此,让人眼花缭乱。

刚下小火车,见到“天空之境”的标牌,也早听说茶卡盐湖被誉为“神奇天镜”,可眼前的倒像是打翻的五彩盒,抑或是迷迷离离的哈哈镜,而并不是一面照见碧空白云的明镜,让身着艳服的美女们多多少少有一点“衣锦夜行”的憾意。

然而,我却震惊于大自然的伟力。这里是青藏高原,由于板块运动,原被海水所覆盖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逐渐隆起,而在高原形成过程中,部分海水积留在低洼地带,便成了许多盐湖和池塘,茶卡盐湖就是其中之一。在柴达木盆地,有四大盐湖,茶卡盐湖是最小的一个,也是开发最早的一个。

据史料记载:在县治西,五百余里,青海西南,周围有二百数十里,盐系天成,取之不尽。蒙古用铁勺捞取,贩玉市口贸易,郡民赖之。早在西汉时,当地羌族人就已经知道采盐食用。清乾隆二十八年始,官方有组织地对盐湖进行大规模开采,并定有盐律。光绪三十四年,设立了丹噶尔厅盐局,对茶卡盐进行有序经营管理。新中国成立后,采盐实现了机械化,建有茶卡盐厂,实现了船采、船运、洗涤、加工机械化,产品有原盐、再生盐、洗涤盐、粉洗盐、加碘盐、营养加锌盐等。导游还告诉我们,仅这一湖所产的盐,就能满足全国人食用十六年。

返回的路上,脚踏洁白的盐路,仰望巨大的盐雕,寻思这“天空壹号”四个字,或许还有另一层意思,颇令人意会的意思。

青海湖,一直是我心中的诗意与远方。

年少时读教科书就知道,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藏语名为“措温布”,意思是“青色的海”。关于青海湖,还有一个亦真亦幻的美丽传说。一千多年前,唐蕃联姻,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王松赞干布。临行前,唐王赐给她能够照出家乡景象的日月宝镜。途中,公主思念起家乡,便拿出宝镜,果然看见了久违的长安。她泪如泉涌。然而,公主突然记起自己的使命,便毅然决然地将日月宝镜扔出手去,没想到那宝镜落地时闪出一道金光,变成了青海湖。

早几年,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就谋划全家一道专程游青海湖,往返的机票都已订好,后因儿媳有了身孕而作罢。此次走西北大环线,总算了却了这一心愿。

然而,天公不作美,一清早就淅淅沥沥地下起小雨,到我们驱车至青海湖中心景区——二郎剑景区,雨还是慢一阵紧一阵地下。导游遗憾地说,巡湖游的轮船停运了,登岛的游艇也停运了,唯一的选择就是湖岸观景了。这么说,也就意味着蓝天与湖光相融成玉看不到了,山色与湖水构成颇富层次感的画看不到了,格桑花、油菜花在湖水倒映成趣看不到了。但既来之,则安之,大家只有接受这一事实了。

坐上景区观光车,来到湖畔主观光点,面对着一望无涯、波光潋滟的湖面,我们依然欣喜异常。

在内蒙古大草原,这绝对不叫“湖”,而叫“海”,也绝不是一般的海,而是大洋级的海。20世纪初年,俄国人柯兹洛夫目测它的面积为四千八百平方公里;50年代的测绘资料显示,湖水面积为四十五公顷;70年代出版地形图,量得湖面积为四千四百七十三平方公里;80年代测量,湖面积为四千二百八十二平方公里;21世纪初,通过遥感卫星数据分析,湖面积是四千二百五十六平方公里;近几年测得,湖区面积为四千三百三十七平方公里。如果做一个比较的话,它相当于七百四十八个半杭州西湖。难怪无论从哪个方向,我们几乎都看不到它的尽头,只觉得远远的浅蓝是与天连在一起的。在苍茫的大西北,乍然邂逅这么浩瀚的水,真的如同哥伦布远航对大陆的发现。

与游人一同欣喜欢跳的,是满湖的鸟儿,它们时而翩翩飞舞,时而落在水面,时而相逐相戏,时而接近游人喳喳有声,时而贴着水波快速滑行。春秋两季,迁徙的鸟类也在青海湖停留,数量达到二十余万只。每年冬天,在青海湖度过冬季的还有大天鹅,多达一千五百余只。因而,青海湖也被誉为“鸟儿的天堂”。

与游人相戏的,多是鱼鸥、棕头鸥、斑头雁,它们身姿灵巧,动作敏捷,与人也极为亲和;而游人驻足观赏,不时投给食物,逗弄得鸟儿飞得更欢,也叫得更欢了。

在这里,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得淋漓尽致。即使是拄杖或被人搀扶的老人,也变成了有几分调皮的孩子,脸上带着稚气与童真。

西宁塔尔寺是我们大西北之行的最后一站。

塔尔寺,古称“佛山”,藏语称为“衮本”,即“十万个佛像”的意思,它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是黄教著名的两大寺院之一,创建于明洪武十二年,拥有殿宇、经堂、佛塔、僧舍等古建筑,为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在全国及东南亚亦享有盛名。

相传,宗喀巴于藏历1357年10月10日诞生在“宗喀”,故人们尊称他“宗喀巴”。

宗喀巴离家赴藏一心学法多年,其母香萨阿切思儿心切,让人捎去自己的一束白发,意在告诉他老母已白发苍苍,希望他回来一晤。宗喀巴为佛教事业决意不返,给母亲和姐姐各捎去一幅用自己的鼻血画成的自画像和狮子吼佛像,并在信中写道:“若能在我出生地点用十万狮子吼佛像和菩提树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就如同见我面一样。”1379年,其母与众信徒按宗喀巴的意愿,用石片砌成一座莲聚塔,这便是塔尔寺最早的建筑物。1577年在此塔旁建了一座明制汉式佛殿,称弥勒殿。由于先有塔,尔后才有寺,安多地区的汉族群众便将二者合称为塔尔寺。寺庙现有总建筑九千三百余间,占地六百余亩,殿堂二十五座,主要为大金瓦殿、大经堂、九间殿、小金瓦殿、花寺、大拉让、弥勒佛殿、释迦佛殿、依怙殿等,有大量的僧侣在此修炼。

如今的塔尔寺是国家级5A景区,来到此地的大都是游客,而非虔诚的佛教徒。当随着导游进入重重殿宇时,所见的游人大都在观赏陈列品,或转动一个个转经筒,不知道他们是否了解转经筒的起源,也不知道他们是否参透转经筒的佛教意義,或许更多的人只是出于好奇,还有的人只是为了摆拍。我也不是佛门弟子,对其中的要义悟之甚少,只是随熙攘的人流流连顾盼。

而在庄严肃穆的偌大经堂里,看到一行行排列着的数百个垫子,我的脑海里想象着众僧侣济济一殿齐声诵经的盛大场景,那一定是何等壮观!据讲解员说,那些出入佛门的弟子,要在这里读经十几年,才能到各家寺院从事佛事活动。此后,他们还需继续修为,增长菩提心、善心,生圆次第的境界,获得大智慧及诸多功德,以臻于佛的最高境界。几乎所有的僧众穷其一生,为之追求,孜孜矻矻。

而在每一座殿廊下,寺庙外的路道上,我还看到一些普通佛教信徒,或男或女,或老或幼,膝盖上绑着布垫,手掌上戴着布套,额头上包裹着布巾,双手合十,然后五体投地。不知道他们从哪里远道而来,不知道他们是怎样一路匍匐而来,但是从他们的神情举止中,我相信他们一定怀着一颗虔诚的心。

在塔尔寺,我的灵魂被深深触动了,凸起祁连山铁峰一样的两个汉字,它叫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