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移动开发技术”课程的改革与探索

2023-11-10

科技风 2023年31期
关键词:开发技术产教校企

许 婷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广东珠海 519088

1 概述

随着当代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手机的范围普及,移动开发工程师的岗位需求量也与日俱增,许多应用型高校也相应地开设了移动开发技术课程。2017年,教育部审议通过的《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明确提出了新工科建设的指导方针,在24个选题中提出了新的选题要求,其中包括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体制机制改革和大学组织模式创新[1]。因此,在产教融合背景下,移动开发技术作为新工科中重要的一门综合性实践课程,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Android系统作为市场占有率最大的手机系统,相应的Android开发工程师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本门课程以培养应用型Android移动开发技术人才为目的,通过教学提升学生的应用开发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但是传统的授课教学模式对于这门课程的建设而言还存在很多问题,课程培养目标与人才的实际应用脱轨,无法满足大多数企业的人才需求。

本文将从“移动开发技术”这门课程现阶段的教学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入手,探索改革方向,建设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社会为导向”的新工科课程,培养具有一定钻研性、探索性、实践性的人才。

2 传统的教育模式

目前,许多高校所开设的“移动开发技术”课程仍然沿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通过讲授知识点为主,以学生理解为目的,但是这种传统教育模式使学生参与度少,兴趣低下,也暴露出了该门课程在教学中现存的几个重点问题。

2.1 学生实践能力差

传统的教学方式侧重点在于教师授课,知识点拆分讲解,学生往往以听懂理解为主。因此,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得到充分锻炼,大多数学生只能对单一知识点进行理解运用,却无法将知识点融会贯通,编程综合能力弱,难以独立完成一个完整应用程序的设计与开发,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大幅下降。

2.2 课程内容更新慢

Android系统版本更新速度快、知识内容变化较大,许多相关的教材难以得到及时更新,授课内容很容易与社会前沿技术脱轨,从而导致学生即学即淘汰。

2.3 学生培养与企业需求相差较大

传统教育模式培养下的学生往往缺乏探索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仅仅只停留在听懂、学懂上,而相对企业所需的综合开发能力、团队合作和交流沟通等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与锻炼。

3 教育改革理念

3.1 CDIO工程教育理念

CDIO是指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该理念充分体现了一个独立产品的开发周期,有效培养学生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综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CDIO工程教育理念已经在全世界多所著名大学得到了验证并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CDIO模式培养的学生也深受社会企业的欢迎[1]。因此,将CDIO工程理念融入“移动开发技术”课程而言是具有一定可行性及效果的。

3.2 产教融合教育理念

产教融合是指生产与教育的一体化,聚合教育与企业的优势资源,建立完善的协同机制,推动以产业需求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深化校企合作。对应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产教融合更是成为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2]。因此,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针对于实践性更高、社会产业需求性更大的“移动开发技术”课程而言,打通校企合作对于推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4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本节主要以CDIO工程理念为基础,针对传统教育中现存问题,讨论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探索应用型本科中的“移动开发技术”课程如何进行人才培养。以“案例+实践、实践+创新、创新+实习”的课程改革方案为路线对“移动开发技术”课程进行建设,具体改革内容如图1所示。

图1 “案例+实践、实践+创新、创新+实习”教学改革方法

4.1 增强实践环节,以CDIO理念为基础进行项目分解运行

本门课程将以具体项目案例——“记账本”为主,该案例主要涉及界面设计开发、Activity、数据存储、高级控件、广播Broadcast、网络连接等大纲内所必需的学习内容,并可根据当下最新技术对案例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调整修改。然后再根据该案例所包含的知识点进行知识点拆分教学,引导学生从构思到设计到实现最后进行运作,让学生对产品开发过程有一个更加完整的认知,并学会解决开发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案例+实践”的教学环节具体实施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案例+实践”教学环节

(1)构思(Conceive):学生将进行2~3人的团队分组,进行项目应用主题选定。通过自选性的项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主题构思,而不是局限于老师本身的案例模型,与此同时,团队讨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宽学生思路,并培养团队沟通能力,有效促进提升后续的设计开发。

(2)设计(Design):通过项目案例整体功能分解带领学生对产品功能设计进行完整的了解,包括界面设计美观程度、功能逻辑设计的合理新颖、用户体验感舒适等多方面多维度讲解,引导学生对自选项目进行设计,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参与性。在本阶段需要学生进行原型图设计、产品文档撰写,以便更加真实贴近企业开发环境。

(3)实现(Implement):将对应知识点拆分到项目的每个功能模块进行实现,模拟产品开发流程,每一个知识点再案例讲解完后,学生进行对应知识点功能实践并提交作品报告,以检验当前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开进程中不同功能知识点之间是否能够有效综合应用,直到整个项目作品完全完整开发完毕为止。

(4)运作(Operate):作品开发完毕后,进行测试运行后上线,为了让学生模拟真实运作流程,将学生开发后的作品放在同一平台上,并分配每位同学体验5~10个不同的应用作品并进行用户体验反馈。通过反馈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本身的作品进行进一步的改进的同时也可以从外界获得反馈意见进行产品优化更迭。

4.2 吸纳最新技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进行技术创新学习

由于Android技术发展更新快,学习内容变化大,为了能够让学生不局限于固有基础知识,提升学习拓展能力,与社会前沿技术接轨,本节将从以下方面进行“实践+创新”学习,具体实施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实践+创新”教学环节

(1)提出问题(Qusetion):由教师提出项目作品中存在的问题,该问题所涉及的部分应与当前前沿技术相关,引导学生进行前沿技术的学习,鼓励学生以创新的思路去解决问题。

(2)解决问题(Answer):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通过资料收集、网上查阅、同学探讨、教师指导等多元化手段解决项目中所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能力,让学生从问题中钻研,从问题中得到答案。

(3)自我优化(Optimize):由老师引导、学生自发主动吸纳最新前沿技术,通过自我不断优化提升创新学习能力,让学生在优化中学习,在优化中创新。

4.3 深化校企合作,以产教融合推动学生应用实践能力

随着高等院校的发展多元化,应用型高等院校的自我发展途径越来越重要,其中产教融合作为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成为各类应用型高等院校的重点关注。在产教融合的大潮背景下,深化校企合作,以产教融合推动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成为一种趋势。针对于本门课程而言,深化校企合作的必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因此,为了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加强学院与企业的合作沟通,“创新+实习”教学环节的具体安排实施如下。

(1)与本地企业深化合作,将学生的作品提供给对应企业导师进行评估改进,以产业化的角度来评估学生作品能够有助于学生与社会接轨。

(2)对口岗位实习,针对于学习创新能力强、兴趣浓度大的学生,可以跟企业合作推荐对应实习岗位,深化学生对移动开发技术的学习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帮助学生就业,为企业输送更多对口人才。

5 课程考核改革

课程考核评价是衡量学生学习的重要指标,传统的考核方式是通过理论知识的考试来进行课程评估,而这种方式往往会让学生只注重书本学习而脱离了实践应用。根据“移动开发技术”课程的改革思路及方式,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融入校企合作,该门课程对应的考核方式也有所改变。

本门课程将以作品+答辩的形式进行考核,并根据平时表现进行加权后形成一个多元化的考核机制。具体如下: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所开发项目作为平时成绩进行评估,具体包括每次提交的作品报告、产品文档、原型图等。但是,团队项目往往很难进行个人能力考核,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掌握每位学生的能力素质,期末考核将让每一位学生在本身的团队项目的基础上进行独立的进一步的创新改进,以此来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开发能力,也能够有效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即总评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考核成绩60%。

结语

随着当代社会技术的蓬勃发展,移动互联网行业也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不论是在物联网、人工智能还是日常生活中都占据了重要一席。因此,移动开发技术人才的培养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传统的教学方式切入,以CDIO工程理念为基础,通过多元化多维度的深化优化改革,推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促进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总的来说,本次改革方向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后续课程建设上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完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社会为导向”继续探索研究。

猜你喜欢

开发技术产教校企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的几点探讨
防散脱纬编无痕弹力面料开发技术国际领先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中国煤层气开发技术的现状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