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传播影响力
——以首届中国播音主持“金声奖”颁奖典礼为例
2023-11-10谢宁
□谢宁
播音员主持人既承担着行业岗位的责任使命,又在服务大众的道路上勇毅前行,其语言传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数字技术普及以来,广泛连接的信息交流产生协同效应,传播主体之间的交流和相互赋能,催生出更多的应用场景,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传播影响力更加不容忽视。以数据为主导的智媒体时代,重新定义了传播价值的实现方式,从而推动了“注意力经济”①的升级。“相较于过去单向性、权威性的口语传播,社交媒体平台的口语传播呈现出了口语直播、音频语音和碎片语言这三种样态特征。”[1]这种新媒体视域下的传播方式的拓展,使得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影响力所辐射的渠道更加多元,受众也分布更广。
首届中国播音主持“金声奖”颁奖典礼上共有20名播音员主持人获奖,既有来自于经济政治发展领先大城市的播音员主持人,也有扎根乡村一线的基层新闻工作者。他们在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传播着党的声音,从不同视角传播中国故事,让故事更生动,让案例更鲜活,让传播更有力,树立播音员主持人在大众心目中的可靠形象,提升传播的影响力。
掷地有声展大国形象,传播政治影响力
国际方面:以中国声音塑中国风采,彰显大国形象。播音员主持人是媒介传播的窗口。近年来,世界发展局势发生百年未有之大变革,媒体也在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向世界发出中国最强音。广播电视新媒体更是中国对外展示形象的关键平台,播音员主持人代表着文化宣传工作者的审美态度、艺术选择、文化取向。播音员主持人传播的是中国声音,展示着中国风采,彰显大国形象。
2021年正逢建党百年,首届中国播音主持“金声奖”获奖者央视新闻节目主持人鲁健参与制作的系列节目《一路走来》,采访了众多外国领导人、政党领袖,通过和他们的对话,鲁健感受到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外国友人也在密切地关注着中国的每一点的发展和进步。“站稳政治立场,明确政治方向”,鲁健在对话国际领导者时观点独到,在报道“神舟十一号”时振奋人心。“心怀国之大者,牢牢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审美趣向”是播音员主持人的初心和要求,作为一名新闻节目主持人,鲁健明确责任使命,明晓使命要求。
获奖者鲁健在现场讲述道:“工作20多年来,从航天事件的直播到国际重大的突发新闻事件的直播,从中国主场外交平台的现场报道,再到和国内外有影响力人物的深度对话。我作为一名新闻人,也在记录着时代的脚步。”国家广电总局在2022年4月19日召开播音员主持人工作座谈会,提出播音员主持人要“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努力做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大背景之下和“一带一路”倡议之下,中国坚持同世界各国友好往来,大国外交展示的是大国形象。
国内层面:立足民生反映民声,讲好中国故事。一、立足民生。播音员主持人作为广播电视新媒体从业者,必须服务大众、心系民生。无论是雪域高原还是冰天雪地,无论是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武汉封城的第一声通知还是合肥应急广播下的爱心接力……都在做受众的朋友,老百姓的知心人。通过播音员主持人的讲述,能够进一步提升大众对广播电视新媒体事业的了解和尊重,增强受众对媒体的信赖。
如获奖者孙聪的讲述:“在2020年的一次直播节目中,节目组突然接到一通求助电话,一位听众的弟弟小麦在泰国留学期间突发重病,昏迷不醒。可是当时全球新冠疫情肆虐,多国航线中断,从三亚到曼谷的路变得异常艰难,然而这通求助电话却开启了一场跨越国界的爱心接力。”在故事中,主持人孙聪不只是事件的亲历者,更是把自己置身于故事当中,依托应急广播,关键时刻打通生命通道,在电波中传播生命救援之声。心系观众、心牵民情,“小麦的身体情况怎么样?”这句温情的问候,让节目充满了温度,这种温度更是起到了一种凝聚作用,把各方的牵挂凝聚成一股温暖的力量。播音员主持人在第一时间接收到听众的诉求,并快速反应给予回应,这不单单是在完成工作,更是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广播电视的宗旨是服务为民,播音员主持人更要立足民生,树立起在大众心目中的可靠形象。
二、反映民声。播音员主持人时刻与群众在一起,共克时艰。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要关切老百姓最需要听到的是什么,发挥出凸显公信力的语言影响力。2020年1月23日上午10点起离汉通道暂时关闭,获奖者柳芳走进直播间,开始了为期76天的奋战,柳芳在现场这样讲述:“媒体的职责是第一时间传递准确信息,抚平公众焦虑。我有了主意,我在纸上写下9个字:说事实、摆道理、讲情感。”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表达的真实性、客观性,让大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利。于桂琴所言的“今天的桑干河比丁玲笔下的还要美”,是对绿山青山的捷报的赞叹;普真的“让幸福歌声传遍四方”是对藏族同胞摆脱农奴制,分田到户,翻身做主人的赞叹;新疆主持人海米提用手机、话筒记录了新疆人们的幸福生活;董国生在直播间用电波同听众一起送行袁隆平院士等,都是人们密切关注的民生问题,用专业语言传达了民声,用简短的话语再现了民生问题的急切,真正做到了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了一个专业播音员主持人的政治影响力。
“自媒体时代,人人即媒体,人人即记者,人人都有麦克风,媒介素养也就成为人人需要学习的内容。”[2]当媒介素养普遍提升,播音员主持人作为媒介工作者,其语言传播要求则更高。媒体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信息的内容更庞大也更驳杂,播音员主持人要具备更强的甄别能力,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摒弃非理性的煽动和狂躁的宣泄,作为传播主体,需要建设自己对事物的观点和看法,应用理性分析和表达能力,以创造“正面效应”作为自己表达权实现的目标。
润物无声树文化自信,彰显艺术影响力
播音员主持人语言表达的艺术性是指其文辞的文学性、信息的传播度以及口语传播的完整性。广播电视语言究其根本就是艺术语言,具有很强的艺术感召力和号召力,张颂在《中国播音学》中提出播音主持人“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的创造宗旨,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巧妙运用艺术语言,扩大播音主持人的艺术影响力。
除了现实生活中的口语场景,播音员主持人的口语传播还面临着新媒体数字传播的挑战,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人们更加依赖线上传播形态,新媒体竞争激烈。这种传播方式需要在短时间内抓住用户眼球,传递内容制作者的个性、观点和态度。看似与工作无关的口语传播,实际上是与用户市场密不可分的形象塑造,是传播社交化②与社交传播化③并行的新型营销方式。[3]
让新闻消息清晰明了,让评论观点掷地有声,让节目主持妙语连珠。播音员主持人想要增强文辞的文学性,提升表达内容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往往需要旁征博引,借助深厚的文化底蕴提升口语内容的传播价值。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诗书典籍是我们取材借鉴的宝库。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能够充分彰显中文音韵的韵律美、文辞精准的文学美、引经据典的修辞美,能够充分体现播音员主持人语言表达的艺术影响力。
节目传播优秀中华文化。声音是文化的载体,“从一篇吟游千年的诗歌,到一出传唱九州的戏曲”,带领观众一同乘着声音的翅膀,在历史的长河中溯流而上,寻访中华文化的波光艳影。获奖者撒贝宁说道,“致敬经典,他带我们走进《典籍里的中国》;致敬平凡,他带我们认识《出彩中国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经过演员舞台造型等艺术手段穿越时空,对话先贤,在《史记》中寻找中华文化的密码。获奖者刘卓带人们打开了“文化之门”,获奖者佟鑫用声音传播着红色经典故事,用声音演绎传奇,用初心致敬英雄,这是对文化认可最生动的教科书,这是文化自信最生动的诠释。播音员主持人与节目相得益彰,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语言表达,既借鉴话剧表演艺术的“台词”对白的艺术特点,又具备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交流、表达的艺术特质,使得节目引人入胜,感人至深,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去树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学术理想。
表演呈现形式别具一格。首届中国播音主持“金声奖”开场节目《金声·热爱》歌词渗透了播音员主持人内心真实的声音:“就让这声音,记录着时光中每一个刻度;就让这声音,翻山越岭;就让这声音,爱我所爱的那个梦,见证时代的声生不息。”的确,播音员主持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话筒前、在镜头前、在舞台上,记录着每一分每一秒的精彩,记录着每一个岗位的难忘瞬间,记录着我们亲历的点滴变化。以节目名串联起的故事,形式新颖,独具创新。每一档电视节目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特点,播音员主持人是一档节目的核心,伴随着媒体融合的大趋势,对节目内容的理解更深刻,对节目情感更深厚,所传达的情感更饱满。
语言表达绽放文学光彩。庞晓戈讲述了自己对《梨园春》的感受,观舞台上的生旦净末,品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无论戏里戏外,真情故事总在上演。在视频中,庞晓戈讲述了《梨园春》的热心观众张艳春老人手写9个笔记本30余万字的观看心得,巧妙地讲述了“从1998年加入《梨园春》栏目算起,我已经陪伴着这个声音走过了24个春秋”,24年的坚守,不忘初心,始终如一。“我粗略地算过,二十年来有近百万人参加节目海选,3万多人登上这方舞台,太多人的生活因这档节目改变。”她真诚质朴地讲述了这档节目的受众范围之广以及节目的受欢迎程度。获奖者谢珺在黄河岸边打捞着历史文化的吉光片羽,从黄河文化和丝路文明,行走在声音与文化交织的灿烂星河。通过讲述自己是黄河儿女,也是生活在黄河岸边的新闻媒体工作者,受新时代艄公精神的影响,努力讲好黄河故事。引经据典,强有力地说明关键信息,突出语言链条的中心思想,在社会中传播先进思想,树立文化自信。表达“行云流水”,是播音员主持人的基本能力要求,播音员主持人表达的流畅性、思辨性、艺术性可以让表达锦上添花。
守正创新承庚续文脉,传递标杆影响力
首届中国播音主持“金声奖”获奖者赵梦娇讲述了201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天安门城楼上的实况直播的感受,通过引用70年前老一辈播音艺术家齐越、丁一岚的播音场景,引发从业者在心灵上的共鸣。老一辈播音主持艺术家言传身教,率先垂范,成为了广大播音员主持人后生的标杆,“我们要发展成什么样的人?我们要如何做一名好的播音员主持人?在老一辈标杆形象上找到了答案,让榜样的力量昭示前行”。
70年的技术发展,也是70年的广播电视的发展,同样的地点,同样的工作,两代播音人跨越时空对话,接续完成使命。1940年,延安窑洞里徐瑞璋播出了中国第一声台呼,到齐越天安门广场的开国大典盛况直播,到夏青宣读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这声音是中国声音,是值得传承的声音。就如赵梦娇所讲的那样,她的前辈和师长们就站在她所在的位置,怀着同样的心情看着一样的日出东方。广播电视新媒体的技术在不断发展变化,但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不变,坚守人民情怀的信条不变,“主动识变、科学应变、创新求变”,努力成为“复合型”“全媒化”人才的行业基调不变。这是一种标杆的影响力,更是中国播音员主持人传承的标杆影响力。
斯人远去,声音长存,晚会现场的舞台背景视频中一一再现了老一辈播音人,他们的作品和名字将永远被铭记在中国广播电视的史册上,经久不衰,历久弥新。获奖者李杰在现场说:“齐越老师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播音员,是中国共产党的播音员,我传达的是中国人民战胜艰难险阻、走向胜利的声音,我传达的是中国共产党堂堂正正的真理之声。’”颁奖晚会的最后,由雅坤和海霞两位播音员带领播音员主持人行业代表宣读了《全国播音员主持人行业喜迎二十大倡议书》,接续传递中国播音员主持人的使命和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中国播音员主持人将坚持忠诚于党、明德敬业的宗旨,要与时俱进,紧扣时代脉搏;拥抱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变化,中国播音员主持人将更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宣传新时代伟大成就,鼓舞新征程奋进力量。
结语
在社会文化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在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播音员主持人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生动讲述人民群众的奋斗梦想;要增强文化自信,立足国际视野;要守正创新,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坚持正确的政治站位;要以积极的姿态拥抱媒体变化,迎接媒体融合的大潮流;要努力提升语言传播能力,提升政治影响力、艺术影响力、标杆影响力,用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注释:
①注意力经济:指基于消费者注意力传达的内容与消费者产生心理互动,进而形成情感认同、实现商业交易。
②传播的社交化:指的是新媒体数字内容生产与扩散的底层逻辑变为社交。内容生产者以激发用户自主的社交扩散为自身数字内容生产的导向,用户社交分享的信息传播效率超越门户、搜索和智能推荐,成为分发效率最高的数字内容传播方式。
③社交的传播化:指的是新媒体数字内容社交成为与线下真实世界社交同等重要,甚至更为流行的社交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