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狂欢到回正:智媒时代网络短视频传播伦理的破限及校准
2023-11-10刘丽
□刘丽
信息革命下,5G、AI、大数据等新兴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不断被应用于新闻传媒行业,人们逐渐向人机共生、万物皆媒的智能媒体时代迈进。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日前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亿,用户使用率高达94.8%。[1]智媒时代提供的技术支撑使网络短视频成为发展新风向,重塑了传统媒体时代的受众阅读体验和产品生产与呈现方式,但受众也面临着一系列的伦理破限问题。从现实出发对短视频传播伦理进行校准反思,将有效促进网络短视频健康而有序的发展,为受众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狂欢:智媒时代网络短视频传播伦理破限的生成逻辑
俄国学者巴赫金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狂欢理论,该理念的源头可追溯到古希腊的农神节与民间仪式,强调了所有社会成员通过狂欢节的集体聚会,实现了不分贵贱、种族、肤色的纵情飞跃、心灵放飞,代表传统约束的等级秩序被打破,社会公众获得充分自主的话语权和表达自身情感的自由。[2]在智能媒体时代,网络短视频操作门槛低,契合受众的视听娱乐需求,人人可自由发声,账号注册和注销的任意性,使短视频平台成为新的“狂欢节”,让受众“纵情飞跃、心灵放飞”,也诱发一次又一次的传播伦理破限问题。而破限是多方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将从网络短视频提供者平台方的技术逻辑、创作者自媒体的市场逻辑及消费者受众的传播逻辑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技术逻辑:平台的算法设计。短视频平台为解决受众面对的网络大环境下信息爆炸的困扰,使用了强大的个性化算法机制。平台依托大数据算法技术,根据每一个用户的关注和点赞情况形成用户数字化生存的自画像,依据受众的兴趣爱好和地理位置分发推荐极具个性化和同城特色的视频,为受众筛选掉冗余信息。如果受众更多关注的标签是美食探店,则关于运动健身的话题内容会很难出现在受众主页中。为适应受众在不同阶段对不同内容的喜爱程度,受众在长按某视频界面选择“不感兴趣”选项后,平台会减少此类视频的推荐并重新制作用户自画像,增强用户的黏性。此外,算法不仅提高了内容生产与信息推送的效率,而且实现了信息与用户的精准匹配。[3]短视频平台基于持续盈利的实质,与部分品牌商或者自媒体合作,匹配用户自画像或者其近期关键词和话题搜索频率,分析“数字劳工”用户群体与该产品的契合度指数,以实现精准化营销,助推广告产品于潜移默化之中进入大众视野,扩大产品在目标消费群体心目中的知名度,进而转化为产品的销售量。
市场逻辑:自媒体的流量为王。在市场经济时代,流量经济的实质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抢夺和停留住消费者注意力。短视频博主在平台上彼此竞争,争夺受众关注,再试图将受众的注意力停留在自己的短视频上,完成流量变现,实现经济收益。即受众的注意力在网络平台上被当作是一种商品或者资源,哪怕受众在观看短视频时并未产生任何金钱消费,但停留视频的行为本身就无形之中增加了该视频的播放量或者热度,一旦创作出粉丝数量高涨和高点赞高评论数的短视频内容,平台就会给予创作者相应的奖励,也将优先被平台推荐分发,从而在抢夺更多受众注意力上占据有利优势。当注意力成为一种稀缺资源的经济形态时,会导致网络平台中头部博主、中部博主及底部博主之间的资源分配出现不平等。具有“明星光环”的头部博主的粉丝本身对其黏度、认同感和信任度更高,再加之以福利抽奖等方式不断吸引粉丝加入自己的粉丝群,扩充私域流量池,高质量、活跃的数据更容易获得与广告主的品牌推广合作,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最终导致在一场场流量的角逐战中,部分自媒体持续强化“流量为王”的市场逻辑,以唯数据论的思维来判定视频的内容制作方向。
传播逻辑:受众的围观猎奇。网络短视频大部分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日常生活,抖音“记录美好生活”和快手的“记录世界,记录你”等短视频平台口号更是表明,短视频的内容核心是以人为本,记录人们的生活日常。创作者运用手中设备拍摄当下所见,通过剪辑并配以一两句话或者背景音乐来烘托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满足自我审美和展演欲的心理需求。而受众通过观看他人的日常生活场景和内容,不仅可以满足自身窥视和围观他人私生活的猎奇心理,也会基于视频内容寻求对自身价值观和情感的认同,在评论区中与创作者或者其他受众形成跨时空对话,助推受众完成整套的“狂欢仪式”,或者“围观”视频评论中是否有与自己认同一致的观点,并做出点赞、回复等实际行为,又或者是转发分享至第三方社交平台,为受众与好友搭建新的对话议题,打造社交生态圈。此外,短视频设置的上下滑动就可观看新的短视频的形式,也会让受众对于下一个视频的内容保持猎奇心理,持续攫取受众的注意力。
迷离:智媒时代网络短视频传播伦理破限的消极影响
网络短视频由于技术门槛低、娱乐色彩浓和个性推荐准,为受众愉悦精神生活和释放压力创造了有效途径,但一些违背公序良俗的短视频内容也造成了互联网生态的失序混杂,挑战媒介伦理底线。
高度智能化的技术赋能侵犯版权。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在《技术垄断》一书中表明,每一种新技术都既是包袱又是恩赐,不是非此即彼的结果,而是利弊同在的产物。[4]短视频平台借助智能技术蓬勃发展的同时,对创作者著作版权保护和用户信息安全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不稳定因素。一方面,大数据算法下,平台以热度、粉丝数和点赞数为衡量标尺,热门推送的依据是短视频内容的流量大小,而非内容的原创和质量。创作者会通过日更、周更的速度以保证受众黏性,而创意点的输出绝非易事。部分创作者为节省思考时间,选择搬运第三方平台或者海外的原视频,再借助原创的名义发布获取收益。即使很多短视频平台引入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可以辨别部分抄袭视频,但仍很难实现高精准审核。另一方面,用户要想正常使用短视频应用,需要授权部分管理权限,且勾选“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短视频平台可轻易访问和知悉用户手机上私人信息的情况,如通讯录、相册、录音等数据内容。部分短视频平台也会记录用户的浏览内容、出行方式、搜索关键词等习惯和爱好,向第三方公司售卖,如腾讯曾向天津滨海法院起诉抖音,曝出抖音过度收集用户信息,并将用户数据隐私提供给多闪使用。此外,自媒体在拍摄短视频期间未经他人允许偷拍或者跟拍等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和个人信息。而定位技术在短视频中的使用,也极可能被不法分子所利用,造成拍摄者财产的损失,甚至是威胁人身安全。
过度娱乐化的文化快餐拉低价值底线。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完善发展特别是5G智能终端的应用,网络空间成为现实社会的延伸,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经济差异、阶层流动使得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趋势,生活时间不断分割的碎片化也使得重获取速度而不重内容深度的“快餐文化”契合了受众的媒介使用需求,契合了受众浅层次阅读的目的。虽然部分爆款视频会宣扬正能量,但过度娱乐化的短视频仍占据着较多的市场空间,并拥有着较为庞大的粉丝数量。这类短视频创作者一昧追逐无限的流量和亮眼的数据,毫无底线渲染对立性话题和制作虚假有害内容以挑战主流价值观,拉低价值底线,搁置社会责任意识。如《人民日报》曾多次点名批判“炫富短视频”和“大胃王吃播”等网络短视频,这类视频以高消费和吃得多为噱头,博人眼球,易削弱受众对勤奋拼搏和节约优先等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感。同时,指尖一上一下永远刷不完的视频内容多为“快餐式”“三俗”的短视频内容,不仅会侵蚀掉受众去沉淀心灵、提升自我的时间,也会影响受众深度思考的能力和对真善美的辨析。
聚焦个性化的算法推荐深陷“过滤气泡”。2011年,美国学者伊莱·帕里泽提出“过滤气泡”的概念,旨在形象描述人们在网上冲浪所处的个人化的信息世界——算法技术在受众获取信息的路径中插入大量“过滤器”,以帮助受众回避那些他们不感兴趣的内容,同时减少运算量以降低成本。[5]进入智能媒体时代,不少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B站、微视等都深度开发算法推荐技术,聚焦受众的个性化内容推送,虽然这项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受众的兴趣爱好,但也使得受众深陷于“过滤气泡”的桎梏之中,对较高层次内容的审美水平渐渐退化,视频内容表达趋向单一与固化,即短视频平台会借助大数据算法对当下的热门视频进行元素分析并形成模板,供受众套用。每当一款“抖音神曲”、视频拍摄形式成为热门后,不断会有创作者为追逐原视频的热度去竞相模仿,最终导致自己成为视频中表演的人,而不是叙事的表达形式,受众“浸泡”于短视频所建构的重复无聊的同质化空间内。同时,个性化的算法推荐本身造成的“过滤气泡”效应,也会让受众置身于封闭性的思维空间内,这个封闭思维空间会窄化受众的信息接收面,强化既有阶层的偏见,较难形成理性思维,进而加重群体极化现象,甚至增加各群体间的隔阂,某些信息更多地在同质化圈层中流动而难以“出圈”,使得公共对话与社会整合变得更为困难。
回正:智媒时代网络短视频传播伦理校准的重构反思
短视频是当前互联网治理的重要着力点,其带来的一系列伦理危机亟需解决。2021年12月15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2021),列出21类100条具体“红线”,为平台审核短视频提供了更直观、可执行的依据。[6]面对短视频传播伦理破限带来的消极影响,多方主体如何在智媒时代校准网络短视频的健康内容生态,持续推动网络短视频从无序“狂欢”迈向有序“回正”,值得警醒和反思。[7]
平衡寻求:平台优化算法技术,担起短视频监管的伦理责任。在移动互联时代,平台方“注意力经济”的商业标榜和算法推荐的技术逻辑无疑都在动摇着短视频传播的把关屏障,也极易造成视频内容生态呈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影响短视频平台自身的长久发展。算法技术本身没有价值观,但技术背后的人有明确的价值观,这就意味着平台方要优化算法技术,需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保护好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把握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平衡。推送短视频时要注重正向价值的引领,除了受众的个性化兴趣类视频,也要多向受众提供有品质、有深度、有温度的具有公共价值导向的短视频作品,避免造成受众的认知固化;还要积极承担起“把关人”的责任意识,严格执行视频内容审核体系规则,在源头采用专业人才加人工智能技术的双重审核方式把控视频内容的生产传播,对侵犯他人原创的创作者或者是传播不良信息的创作者明确处罚办法。
价值坚守:自媒体深耕精品内容,提升短视频生产的伦理自律。互联网快餐文化对网络短视频内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在泥沙俱下的信息洪流中,真实和客观仍应是短视频创作者立足的不二法则。流量至上的逻辑已不适应受众日益追求高层次精神生活的态势,渴求精品内容的呼声依旧高涨。自媒体亟需转变创作思维,摒弃抄袭恶习,逃离泛娱乐化、低俗化、同质化的漩涡,以质取胜,深耕有特色的优质内容,向弘扬正能量的自媒体学习,如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李子柒、分享川渝生活和美食的“蜀中桃子姐”、记录淳朴乡村风的“张同学”等。另外,还需恪守社会的公序良俗,加强内容生产的自律意识,明确什么内容可以传播,担负起自身的价值坚守。追求眼球效应的“三俗”或者虚假视频内容必然走不长远,高质量的原创短视频方能留住粉丝,实现长久流量变现的目的。
觉醒突破:受众警惕“麻醉”陷阱,明确短视频内容的伦理底线。信息刷屏时代,长期浏览和终日追逐网络短视频的受众易进入“娱乐至死”的状态而不自知,被媒介所“麻醉”,沉溺在短视频平台营造的拟态环境中。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征是具有能动性和对真伪善恶的分辨。受众在面对海量视频时,要冷静下来思考什么视频是对自己有价值的,减少沉浸在虚拟社区的时间,警惕被“麻醉”,空置一段时间进行自我审视和深层次思考阅读。而在面对真假难辨的短视频时,要尽可能避免陷入刻板印象的泥淖之中,耐心等待事情结果再发声,提高辨别虚假新闻的技能;积极参加对视频内容的监管,对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频内容及时举报反馈至平台。
结语
在智能媒体时代,网络短视频的传播伦理破限实际上是在技术、市场和传播三大逻辑的驱动下,共同作用分化受众原有伦理意识的结果,会带来侵犯用户隐私、拉低价值底线、“过滤气泡”加剧等消极影响。因而,为校准网络短视频的传播伦理,平台方、自媒体和受众都需在底线思维基础上,积极成为网络短视频健康文明内容生态的推动者,方能更好助力短视频平台及短视频长远、健康、稳定向前发展,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