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转化视域下电视文化节目对“秦岭非遗”的创新传承
2023-11-10占琦
□占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代表性论断,揭示了发展和保护的辩证关系。“两山”转化是“两山”理论的实践指向和重要一环,是践行“两山论”的有效路径。秦岭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坚持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一体推进、统筹发展,有利于守护山水文脉,经略生态空间;有利于资源价值转化,助力乡村振兴,谱写城市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在新媒体技术条件下,发挥电视文化节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传承路径,创新“非遗”传承空间和交互方式,有利于“非遗”创新传承,是实现生态资源向文化资产转化,促进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媒介资源的有机融合。
“秦岭非遗”文化的基本内涵及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国家、民族和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秦岭地区作为自然资源丰富的聚集区,孕育了灿烂的人类文明。秦岭独特的自然环境与瑰丽的人文历史长期交融交织,造就了繁荣与个性兼具的秦岭北麓西安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秦岭非遗”)。目前,秦岭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共25项,遍及5个区县,包含九大“非遗”门类,多项被列入省、市级,甚至国家级、世界级“非遗”。
“秦岭非遗”文化的基本内涵。秦岭横贯南北,是中国南北的分界线,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孕育了秦岭丰厚的历史底蕴和多元的文化类型。就其文化意蕴而言,秦岭文化既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又是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石。秦岭的生态屏障和自然资源,沉淀了极具文化影响力的秦文化、汉文化、道文化、佛文化等。秦岭的生态文化和人文气质,孕育了山区特有的民俗文化。秀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积累,造就了秦岭深处古老的民俗娱乐项目,交织出丰富、包容、和谐的“秦岭非遗”文化。
“秦岭非遗”文化的基本特征。一是丰富性。从西安鼓乐到厚畛子山歌的传统音乐,从楼观台祭祀老子礼仪到华夏财神故里祭祀活动的民俗,从昆仑道武术道全真教武术的传统体育,从南五台观音菩萨传说到华胥传说的民间文学……“秦岭非遗”涵盖传统音乐、曲艺、戏剧、技艺、民俗、体育等门类,地域的广度、历史的厚度决定了“秦岭非遗”文化的丰富多彩。
二是包容性。春秋百家争鸣,秦国汲取精华遂统一天下。汉唐盛世开放交融,丝路繁荣的时代特征造就了“秦岭非遗”文化的开放包容。在地理上,秦岭历史文化区域,囊括了“关中文化”“长安文化”“三秦文化”“汉中文化”“商洛文化”的多核多元地域文化,同时古老丝绸之路外来文化的撞击融合,使“秦岭非遗”文化兼容并蓄。
三是和谐性。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终南山水隐逸群贤,多元文化和各民族汇聚,生态的广袤、文化的多元决定了“秦岭非遗”文化的和谐中正。绿水青山既是自然生态财富,又是文化经济财富。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的和谐发展,保护文化与发展经济的和谐统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和谐融入,都彰显了“秦岭非遗”文化的和谐性。
“秦岭非遗”文化的价值意蕴
生态价值意蕴。“秦岭非遗”文化包括多元化的遗存、多元化的类别和生态化特点,以及涉及山林、河流、溪水等自然山水特征的文化生态。自然环境是“秦岭非遗”文化发展的基础,秦岭自然风格旖旎、自然资源丰富、生态品种多元,是生物多样性的基因宝库。在“绿水青山”正在成为宝贵自然资源的生态背景下,秦岭自然山水、珍稀生物、绿色植被等自然资源已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稀缺生态资源,是“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必要前提。以“两山”转化理念为指导,发挥秦岭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以秦岭生态资源为基点,促进“秦岭非遗”文化经济性转化。
文化价值意蕴。文化作为生活方式,与居民日常生活场景密不可分。从文化特质看,目前秦岭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共25项,均具备文化挖掘的可能性。从自然山水环境看,秦岭自然山水资源为“秦岭非遗”活态传承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生态圈。基于秦岭生态资源,挖掘盘活秦岭传统“非遗”文化资源、打造生态“非遗”文化圈,让文化要素成为推动“秦岭非遗”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生态要素成为“秦岭非遗”文化发展的外部条件,将独特的“秦岭非遗”文化元素与生态资源融合,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绿色引擎”。同时将“秦岭非遗”文化融入生态资源中,活化传承保护“秦岭非遗”文化资源。
产业价值意蕴。生态文化产业是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人文化产业,依托自然生态资源以文化创造力为纽带,将生态文化与科技、人文、旅游、经济等结合,向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符合生态文化概念的产品和服务产业。[1]生态文化产业以生态和文化为双翼,整合发挥生态和文化资源的双优势,推动生态产业化、文化产业化转型升级。根据“秦岭非遗”文化优势和自然生态优势,充分吸收“三河一山”秦岭绿道生态文化廊道沿线的辐射效应。依托秦岭生态资源优势,和文化资源潜力,推动秦岭地区形成生态文化产业链。产业链横向链接旅游、休闲、娱乐,纵向延伸文化、会展、演出等各个行业,以发挥“秦岭非遗”的生态文化产业价值。
“秦岭非遗”文化的制约因素和发展困境
传统文化流失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非遗”传承和保护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受到传承环境、传承主体、传承载体等因素制约,目前“秦岭非遗”仍然面临价值转化困境。
“秦岭非遗”文化的发展制约。一是传承环境欠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发展与当时当地的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紧密相连,是地方特色的活态流变。但随着新生活、新场景和新消费的到来,“非遗”文化赖以发展的“活”态环境发生了变迁,文化空间的消失,使建构于区域特有文化生活的“秦岭非遗”失去活力。如“秦岭非遗”项目长安区楮皮纸制作技艺,以当地楮树为自然资源成为传统手工纸的重要生产技艺。然而随着社会变迁,当前北张村仅有十余户造纸户,传统楮皮纸制作技艺在现代技艺前逐渐式微。
二是传承主体不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有两类:一类是“传承人”,另一类是观众群体,两类群体的互动推动着“非遗”的传承和发展。[3]目前,“秦岭非遗”文化的这两大传承主体都有发展困境。一方面“秦岭非遗”传承人数量递减,另一方面“秦岭非遗”观众年龄断层。以鱼化寨泥叫叫为例,在鱼化寨流传了近200多年的泥叫叫,目前仅余一家坚持传习。同时对于Z世代青年而言,传统“非遗”因为远离生活情境,远离消费场景,故此作为“非遗”核心观众群体,其大多呈现出“只看不学”“只粉不做”的尴尬情景。
三是传承载体减少。文化传承广泛性的关键在于传播途径的丰富选择,在媒介多元化背景下,大众传播媒介特别是新媒体更易于“非遗”文化的传播。但“秦岭非遗”文化的传播仍多局限于“非遗”传习所、大型节日活动、表演节目等传统方式,鲜于线上推广。在媒介数字化背景下,“离身”的数字媒介传播相较于“具身”的在场传播,有时空不受限、传播方式灵活等优势。2023年春节期间,“秦岭非遗”年俗节庆活动,进行线上线下融合传播,但线上仍仅限于同步直播,形式单一。
“秦岭非遗”文化的发展困境。一、深度挖掘、保护力度不够。秦岭文化底蕴深厚,“非遗”文化资源丰富。依托秦岭丰沃的生态资源,秦岭历史文化资源有独特的文化特质,包括“秦岭非遗”文化遗产、秦岭古村落等,其数量大、种类多、底蕴厚、价值高。这些文化遗产作为秦岭生态环境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深度挖掘和保护力度不够。
二、传承与创新断层现象突出。“秦岭非遗”文化传承和创新断层现象突出。一方面,由于使用情境和消费场景疏离,“秦岭非遗”在新生代青少年群体中逐渐“失传”,因此传承过程中面临传承人数量少、老龄化困境;另一方面,部分“秦岭非遗”仍然沿袭传统场景,未能注入新时代文化元素,无法融入现代生活,导致文化底蕴无法生动展示。
三、产业化发展程度较低。虽然近年来秦岭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加速,并取得了一定实践成效,如西安楼观赵公明生态文化旅游,将楼观台老子文化、赵公明财神文化与生态旅游结合,但总体上,秦岭生态文化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方式较为单一,绿色生态旅游、“非遗”特色文化、文化产业圈融合度不够,导致“秦岭非遗”的生态文化产业价值还未完全释放。
“秦岭非遗”文化的创新传承路径
从《青春手艺人》到《非遗里的中国》,电视文化节目一改“硬说教”“直传送”的传统信息传播方式,采用场景化、符号化与交互性的新型文化传播模式。
场景化文化环境建构。《非遗里的中国》按地域文化场景分为河北篇、山西篇、陕西篇、内蒙古篇等,每期节目走进不同地点,传播不同文化场景的“非遗”文化特色。如内蒙古篇从衣、食、住、乐入手,介绍“非遗”民族服饰、“非遗”美食、“非遗”乐器等,形成能歌善舞的马背民族的文化“非遗”场景。在新生活、新场景、新消费背景下,“两山”转化激发出新的文化消费理念,创新文化发展方式。其以着力传承传统文化、保护绿水青山、以文化创造为核心价值指导,拓宽、转化“秦岭非遗”文化资源的价值实现路径。以生态为屏,用文化为脉,从“高颜值”到“高价值”,促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建构“秦岭非遗”生态文化场景。
文化资源是是秦岭生态文化产业建设的关键因子。“秦岭非遗+”的核心资源是“秦岭非遗”文化资源,以及“秦岭非遗”文化资源与其他元素形成的新文化资源。找到“秦岭非遗”文化与大众文化、流行文化和网络文化的“最大公约数”,重建传统“非遗”文化的现代生存语境,还原社会场域,实现传统“非遗”文化的“破圈”传播,积极与新生代对话,与现代文明融合,以“秦岭非遗”文化为核心建设“文化圈”。
让文化要素成为“秦岭非遗”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电视文化节目应整合挖掘并盘活秦岭传统文化资源,加强“秦岭非遗”历史人文资源挖掘利用,传承“秦岭非遗”文脉。如对老子道家文化、赵公明财神文化、始祖母华胥文化、南五台观音文化等已有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文化演绎,讲好秦岭文脉故事,并结合现代文化元素,通过文化拼贴、组合,让传统“非遗”文化重焕新生。
符号化文化品牌建构。《非遗里的中国》走进各地探访“非遗”典型,传承文化品牌的文化力量。一个个国家级“非遗”文化品牌,已然成为一张张文化名片。如泸州老窖成为川酒的文化品牌,代表川酒的文化符号;山西老陈醋成为我国酿醋领域的典型,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准产品。
“绿水青山”是秦岭的文化名片和文化品牌,电视文化节目应将其作为“秦岭非遗”的文化符号。“秦岭非遗”文化作为生活方式,以“绿水青山”作为生态底色,“绿水青山”的生态圈,是“秦岭非遗”文化产业化的环境前提。“秦岭非遗”文化的传承利用,离不开原生态的空间生态建设和保护,通过根植美丽秦岭,还原“秦岭非遗”生存环境,“活”态“非遗”传承利用。“两山转化”理念以绿水青山为“点”、环境保护为“线”、生态文化为“面”,[4]点上集聚的资源与文化要素通过匹配人群聚集形成文化生态圈。
“秦岭非遗+”的发展与其周边自然山水风景、人居环境高度相关。秦岭生态条件优越,群山相连,生态多样性丰富。充分发挥地域生态资源与“秦岭非遗”资源优势,带动“生态+文化”模式。电视文化节目通过历史古村落保护、游客“非遗”生态体验还原,创新“非遗”传承通道,画好文化生态与环境生态的同心圆,做好“秦岭非遗”文化利用推进秦岭生态转化。
交互性文化参与建构。《非遗里的中国》采用纪实走访形式,由主持人和嘉宾引领,在行进中观摩、参与和互动。节目通过互动参与,让“非遗”文化生动鲜活起来。在“传承”与“创新”、“古法”与“现代”的对话互动中,寻求“非遗”文化的时代意蕴。文化技术、文化观念、文化价值的交互再构,为“非遗”文化的参与建构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
文化无形,只有推动文化与产业交互才能促进文化长足发展。秦岭生态文化产业中的三个关键词“生态”“文化”和“产业”,共同构成了“秦岭非遗+”的核心概念。在“秦岭非遗”传承利用中,可形成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展演、研学、农业等于一体的综合创意产业链,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生态农业、儿童研学、“非遗”展演产业化融合,形成综合型生态文化产业链;并利用“非遗”文化IP,拉动人才、资金等优势资源聚集,打造生产链、效益链和资源链。
数字经济正日益成为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开发生态文化产品,让生态文化形成产业链,培育新兴数字产业。激励乡村将“绿水青山”这一独特的文化生态资源潜入乡村发展图景,[5]电视文化节目可以利用数字媒介平台,大力传播秦岭绿水青山、生态田园的生态文化,推进秦岭天然农产品、“非遗”文化的绿色发展,走生态经济、农业经济、文化经济融合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