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og+的新闻化:从时政报道看主流媒体话语模态转向应用研究
——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系列节目《大国外交最前线》为例
2023-11-10王依晗
□ 王依晗
《大国外交最前线》系列节目话语特征分析
面对去中心化的新媒体平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从2019年11月9日开始,推出《大国外交最前线》系列Vlog短视频节目,并同步在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微博、B站等平台,播出。该系列Vlog从央视新闻主播的第一视角出发,以纪实手法向观众展现主持人跟随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行程中的台前幕后。
话语视角自置:第一人称与模拟对话。《大国外交最前线》系列视频作为央视权威主持人与重大时政主题报道的结合产物,运用Vlog的人格化的呈现形式,通过主持人的“边拍边说”的形式配合主持人的副语言,用“自己讲故事”的视角向受众传达所见、所闻、所感。传播学者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将意见领袖定义为媒介信息的传递和过滤环节,会对大众传播的效果产生影响。《大国外交最前线》记者是央视主持人康辉与刚强,作为国家重大国家节目的主持人,更是有着庞大的观众基础与业内权威。他们不仅可为《大国外交最前线》带来更多关注,还可以弥补Vlog在时政新闻报道中普遍存在的过度人格化的倾向,大大增加了受众的信赖感。截至2022年1月19日,系列视频“康辉的Vlog”话题浏览量达到2.6亿,讨论13.4万余条,播放量最高的一则Vlog高达1789万次,以康辉的个人IP为节目吸引力,可吸引更多年轻用户集聚。
话语内容统合:“轻体量”与“重话题”。《大国外交最前线》系列单条节目时长较短,基本区间在2至4分钟之间,符合目前互联网用户新闻阅读碎片化的日常习惯。每条Vlog都以一个主题、一个信息点为基础,例如第一季中康辉讲述的“希腊总统欢迎仪式”“参观比雷埃弗森”等,系列视频呈现轻体量的特征。同时,在短小精悍的视频中也设置了能引发受众关注的热点议题,例如第一期节目结束后,康辉在视频开头的“Vlog”发音引发了热烈讨论。随后康辉在第二期中予以回应,进行互动。又如第一季第一期节目中,康辉发问“猜猜这个‘神秘武器’是什么?”,而后于第五期公布正确答案,即视频拍摄所使用的补光灯。这些议题的延伸环节成为了引发讨论的“法宝”,以一种自然而然的方式吸引受众去观看节目本身。
话语形式大众化:“口语化”与“生活性”。萨丕尔曾指出:“语言决定思维,政治意味浓厚、程式化的语态风格往往会给百姓们留下刻板印象,而这不仅降低了节目的张力和活力,受众也会产生抵触心理。”《大国外交最前线》系列中的主持人康辉和刚强一改以往的严肃播报语态,主要使用口语对现场新闻报道(直接剪辑新闻画面)和新闻幕后花絮(叙事者现场拍摄)两个部分进行叙述。例如康辉在2019年11月10日第一期“康辉的第一则Vlog‘要出趟远门儿’”中说到“今天去上班啦”“这是这次出行报道的秘密武器”等,这些生活化的用语更加具有人情味儿。七期节目中对新闻幕后花絮的展现高达90%,符合受众对于揭秘幕后神秘的期待,也让原本“处庙堂之高”的时政报道更加通俗易懂,从而拉近了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从《大国外交最前线》看Vlog运用策略分析
视角转换 :营造沉浸式的传播氛围。约书亚·梅洛维茨认为“场景是传播过程的关键要素,一种情境决定一种交往行为”,“最前线”系列Vlog将生活化的场景运用到新闻生产当中,及时更新主持人的播报与展示行为。戈夫曼将个人自我表演区域划分为前台和后台两个部分,前台即表演的场所,是出自社会期待与理想化人格的“客我”,后台则与前台概念相反,是自发性与真实性的“主我”。在传统媒体新闻报道中,记者担任表演者的角色,演播室则是他们的表演场所,遵循着既定的“剧本”进行表演,制作符合新闻行业标准的内容。而《大国外交最前线》以Vlog的短视频形态融入多种场景,例如第一季第一期、第二期节目当中康辉将自己准备采访的行李整理、设备收纳记录在了自己的视频之中;刚强在第二季第一期中与康辉交接“接力棒”,康辉还提供了自己的“神器”——收声小蜜蜂。通过场景叙事与人物沟通的手段将原本的后台前置,实现新闻报道中的静态孤立的个体转变为连贯、动态的现场,一改往日时政新闻的严肃与刻板,多角度满足观众对新闻本身的期待,提高了观众的观看兴趣。
“在短视频为王时代中,视觉元素符号组成了最常见的表情达意的形式,视觉影像延展了语言文字的表意,人们也对视觉元素的依赖感显著提升。”在此基础上的Vlog涵盖的视觉元素众多,借助视觉语言的整合分析,可深入了解传受双方的互动意义,例如视频中的主持人的表情转变、手势突出、眼神传达等,这些正是电视报道中隐藏在后台的行为动作,化作Vlog新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主持人日常生活化的记录,缩短了与观众的社会距离。例如《大国外交最前线》第二季2021年12月15日发布的“中俄元首视频会晤”的视频中,主持人刚强通过用手势指引会议室方向、侧身介绍参会国家国旗”等肢体与表情的配合,使观众能够最大程度体会到“面对面”的感受,也成为了新闻报道由“官方视线”向“亲民视线”转换的关键举措。点对点的人际传播则孵化出一个又一个的微观互动场域,进入对他者场景的想象、注视与沉浸体验,更易引发受众共鸣,完成社交意图。
内容具象:凝聚共情化的舆论氛围。以《新闻联播》《朝闻天下》等时政新闻节目为例,传统的大屏新闻播报方式,与年轻受众之间的联系较弱,而Vlog参与到重大时政的报道,通过清晰的个性化表达与生活化的内容定位,将权威信息分解为信息碎片,进行口语化再解读,这种鲜活又具有亲和力的可视化呈现,增加了新闻类短视频传播的范围和致效人群,重大议题的呈现也从视觉化向亲民化、社交化不断转型。
主流媒体选择Vlog为内容载体进行时政新闻播发,和传统电视新闻时代一样,仍然需要依靠新闻内容本身的内在价值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通过转换报道角度,变重大会议或活动的台前呈现到幕后“挖掘”,将视线从宏大深刻的主题转换为幕后花絮一类性质的内容,以趣味化的手段进行新闻表达,通俗化解读有利于受众了解重大议题背后所隐藏的细小时政信息,进而拉近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由此可以增强受众对于时政新闻的理解和认可。《大国外交最前线》系列与2019年全国“两会”报道的Vlog实践,前有康辉、刚强的“声入人心”,后有《中国日报》“小姐姐的‘两会’初体验”系列Vlog的创新实践,此类节目将“观看者”转化为“参与者”,从“台前看”变为“幕后游”,将时政新闻落地生根,做到“看得进去”“看得下去”。
互动模式:丰富临场感的传播体验。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认为:“短暂的情感引发会凝聚为长久的情感能量,‘身体在场’的共享方式,由于受到相同群体间的情绪感染,可增强群体成员之间的情感依赖,形成群体内部微观互动过程,进而拓展成为社会范围内的交流模式。”
Vlog则依托公共社交媒体平台,搭建了线上交流社群,将拥有相同兴趣爱好的社会个体凝聚起来。例如,关于“康辉的Vlog”话题集群,引发了网民的广泛热议,而其中“康辉这次Vlog发音对了吗”“Vlog到底怎么读”等话题,正是针对先前视频内容中存疑的发音问题进行的讨论结果,而这恰恰激发了网民群体之内的交互体验,形成了互动讨论的良性循环。
平台聚合:行塑协同化的传播矩阵。在新媒体时代,自主传播的主体更加多元,广泛分布于各领域、各阶层中,普遍具有知名度高、见解独到的特点,通过链条化的信息传播方式,迅速占领网络舆论阵地,其核心作用更在于广泛的传播力和强大的影响力,呈现集聚化、群体化、圈群化的趋势。在媒介市场的竞争压力下,资源不断整合共享,为减少内容同质化现象,驱动新闻媒体在内容分发上更加精细化、垂直化。社交媒体平台有利于聚集受众群体,并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通过话题量、评论量、转发量等多维度,拓宽传播范围,加强传播效果。与此同时,平台运营者要灵活运用社交思维,做好目标群体的细化,发掘话题的关注点。在时政新闻Vlog发布的同时,主流媒体可以通过添加具有讨论价值的标签,精准分发新闻内容,以此构建目标受众的舆论场,形成强大的舆论合力,从而显著提升对时政新闻发布的敏感度。
《大国外交最前线》系列节目对主流媒体时政报道转型的创新意义
传统主持人破圈,更新媒体印象。截至2021年8月,我国网民规模高达到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71.6%。由此可见,传统媒体对于传播平台的垄断格局被打破,过去大批忠于传统媒体的受众逐渐向新媒体平台迁移,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开始日渐式微。两者融合的过程中,传统的主持人形象也正经历着一个重构的过程,即在保留传统主持的优势之上,适应受众审美的变迁,在形式与内容上力图适应崭新的传播格局。
一、传统媒体端突破刻板形象。主流媒体在坚守传统播报的基础之上,可汲取新媒体端主持的成功经验,去除老态、转变语态,使内容传递可以更加“接地气”“有烟火味儿”。例如央视主持人朱广权在《一年又一年》特别节目中答网民问的金句“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宇宙不重启,我们便不休息”等趣味调侃。《大国外交最前线》系列主持人康辉与镜头的互动与提问式的悬念铺设,都成功突破了电视大屏与智能移动小屏的边界,极大改变了观众们对于传统电视媒体严肃、古板的印象。这也促使传统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去思考,在镜头工作中如何将“播”与“说”更好的结合,找到传统广播电视话语与新兴媒体的表达语境。
二、新媒体端融合新兴元素。《大国外交最前线》系列视频呈现了许多报道背后的幕后场景,如央视办公区内部的详细构造、略显老旧的天花板、储物柜、桌椅、设备以及在调试设备的摄像人员、现场导演们以及康辉在出差时拿枕头包着话筒配音的画面,这与以往电视主持人给观众留下的“高大上”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消解了观众们对节目的距离感,助推传统媒体权威形象成功落地。继“康辉的Vlog”系列取得巨大成功之后,《大国外交最前线》第二季又制作了“刚强的Vlog”系列,同样将Vlog这一全新影像元素运用到时政报道中去,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弘扬主流舆论之声,提升民众政务参与度。一、创新舆论引导方式,刷新观众认知。许久以来,主流媒体所生产的时政新闻因节目编排、语言运用和内容呈现方式等方面与受众实际需求存在鸿沟,特别是年轻观众的需求,使得主流声音很难深入各个圈层。媒体大融合时代大众的信息获取渠道与内容喜好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大国外交最前线》系列Vlog不仅聚焦更多年轻人的注意力,更是引导舆论所向的突破之举。从议程设置的角度来看,Vlog形式打造的《大国外交最前线》系列视频借助互联网的扁平化格局,吸引用户积极参与讨论,形成了“万众参与”的话题圈落,观众们也因此刷新对时政报道的认知,提高对其话题的关注度。
二、“面对面“表达增强信任,提升民众参与度。传播学研究集大成者威尔伯·施拉姆曾说“人际传播是最好的传播方式”,而Vlog作为个体人格化短视频形态,与人际传播的特征趋向一致。刚强在第二季第一期中说道:“我们一大早要赶到台里集合,今天和同事们一起出发往机场走……这是我们的摄像记者,平时都是他们拍我,今天我也拍拍他们……”刚强用第一人称视角展示了自己“出远门工作”之前的准备,和镜头沟通,贴近观众,让内容通俗易懂。这种亲切、自然的聊天氛围使得观众对该话题燃起讨论热情,激发话题热度,提升民众参与度。
塑造专业媒体品牌,优化媒体传播力。一、政策导向下媒体品牌塑造的紧迫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讲话中强调,媒体工作要适应如今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在新媒体时代,分众化传播更契合当下传播规律,时政新闻报道中,主流媒体要转换思维,由“大而全”走向“细而专”,在传播媒体、媒介品牌、目标受众三者之间建立密切关系,做出适宜不同类型平台的产品,以良好的品牌效益打造个性化、品牌化的产品集群。
二、全新形象塑造后的影响力升值。以《大国外交最前线》系列为代表的Vlog新闻的全新探索,报道者转变为Vlogger,在整个视频策划和呈现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对塑造媒体品牌、提升其传播力具有重要作用。在传播过程中,Vlogger作为新闻画面的带入者,通过近距离展现新闻现场,兼顾客观性与贴近性的准则,深层次与口语化并存的解读模式,实现重大时政新闻的“亲民落地”。《大国外交最前线》系列、2020年的全国“两会”报道、央视围绕紧扣“互联网+”“民法典”“新基建”等热议话题策划的“饼叔追两会”系列Vlog,都是各大主流媒体的新尝试,使受众在较短时间就内了解时政新闻的核心要点,大大提升了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结语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发展,Vlog应用到传统新闻生产场域已是大势所趋,为主流媒体创新时政新闻报道提供了借鉴思路,是主流媒体主动转型迎合时代发展之需的智慧之举。互联网思维的运用使得传统主流媒体可重拾话语权,更具传播力。一方面通过Vlog这一新形式将“传者中心”转为“受者中心”,激发了大众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另一方面时刻关注传播效果的反馈情况,有效调整时政新闻的表现内容,发挥好舆论引领作用。虽然时政新闻Vlog的发展前景较为乐观,但在融媒体时代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主流媒体也要以创新谋发展,方能应对今后的媒介冲击,牢牢掌握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