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腹泻病的发病原因、诊断与防制

2023-11-10贡庆扎布哈斯毕力格乌云其其格

北方牧业 2023年19期
关键词:菌源羊只定期

贡庆扎布,哈斯毕力格,乌云其其格

(内蒙古乌审旗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 乌审 017300)

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疾病, 根据患病羊的年龄段不同,可分为羔羊腹泻、青年羊腹泻和母羊公羊腹泻,其中羔羊腹泻病更为常见。

1 发病原因

羊腹泻的发病原因包括微生物、寄生虫、气候因素、营养状况、饲养管理和养殖环境等多个方面。

首先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羊腹泻。 这类病原菌主要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它们常导致单一性或混合性感染, 进而引发羔羊严重的下痢症状。

其次是寄生虫因素引起的羊腹泻。 几乎所有的羊都可能感染寄生虫, 导致羔羊腹泻的寄生虫主要包括捻转血矛线虫、贝氏莫尼茨绦虫、扩展莫尼茨绦虫、长角血蝉、粗纹食道口线虫、毛首线虫、细颈囊尾蚴和肝片吸虫等。

第三是气候因素对羊腹泻的影响。 冬季突然降临的寒流、 早春昼夜温差大的天气以及潮湿的阴雨天气都容易导致羔羊腹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 相反,在春秋两季羔羊腹泻的发病率较低。 尤其是在6~8 月间的雨季,连续阴雨天气使得环境闷热潮湿, 进一步增加了羔羊腹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营养状况也是羊腹泻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母羊在怀孕期和泌乳前期获得良好的营养,可以使得产羔羊体况健壮, 具备强大的抗病能力,从而降低腹泻的发病率。 然而,如果母羊的身体状况较差, 或者羔羊未能获得足够的初乳或摄乳量严重不足,将增加羔羊腹泻的发生率。此外,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如硒,也会对羔羊腹泻的发病构成一定的影响。

最后是饲养管理和养殖环境因素。 传统的平养方式使得羔羊更容易接触感染粪便, 并且地面难以干燥, 阴暗潮湿的环境更容易滋生寄生虫和细菌,因此相较于网养模式,平养模式的发病率要高得多。 管理粗放、饲养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特别是让羔羊摄入变质或不洁的饲草,也容易导致羊腹泻的发生。 此外,若产羔舍和育羔舍的温度低于3℃,相对湿度高于90%,则羔羊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将显著增加。

2 诊断要点

2.1 菌源性腹泻诊断要点

2.1.1 霉菌感染

病羊生长受阻,食欲减少,毛发粗糙,体温下降。 粪便呈黄灰色水样,伴有腹泻。

2.1.2 大肠杆菌病:多见于1~8 日龄羔羊,粪便稀薄、恶臭,可能带有泡沫和血液。 羔羊出现腹痛尖叫, 严重脱水和体温下降, 死亡率高达50%。

2.1.3 沙门杆菌病

病羔羊体温升高,粪便带有血液、黏液和组织碎片,呈腥臭。 食欲消失,迅速消瘦衰弱,2~3天内死亡。

2.1.4 魏氏梭菌感染

病初病羊精神委顿,不吃乳,发生持续性剧烈腹泻, 粪便由糊状转为水样, 呈黄白或灰白色,后期变为棕色血便。 部分病羔羊可能表现神经症状,如腹胀、四肢瘫软、口吐白沫等。

2.1.5 链球菌感染

病羊发热,排出带有腥臭和黏液的稀粪,部分羔羊可能出现神经症状,在3~4 天内死亡。

2.2 虫源性腹泻诊断要点

2.2.1 球虫感染

主要以反复拉稀为特征,2~4 个月龄羔羊最易感染。 病羊普遍消瘦、精神不振、行走摇晃,食欲减退,毛发粗乱,可见黏膜苍白。 粪便常呈褐色、绿色或黑色,伴有大量肠黏膜,呈恶臭。 剖检可见小肠黏膜上有大小不等的圆形或卵圆形淡黄色结节。

2.2.2 隐孢子虫感染

主要引起3~35 日龄羔羊的拉稀,羔羊出现顽固性腹泻。如果有继发感染,症状加剧,死亡率升高。 通过食用含有虫卵的粪便可感染,潜伏期平均为4 天。 饲养和产羔环境差、拥挤和潮湿是暴发该病的主要原因。

2.2.3 绦虫感染

15 日龄至8 个月龄羔羊, 严重感染后食欲降低,口渴增加,腹泻,粪便中可能带有绦虫节片,有时会有一段虫体悬挂在肛门处。 阻塞肠道可导致腹胀和腹痛,甚至肠道破裂。 部分羔羊出现神经症状,如转圈、肌肉痉挛和仰头倒地等。剖检可在小肠中发现不同数量的绦虫体,其寄生处有炎症反应。肠壁扩张、肠套叠、肠破裂等并发症可能发生。

2.2.4 日本血吸虫病

轻度感染时无明显症状, 严重感染呈急性经过,表现为食欲减退、精神沉郁、行动迟缓,腹泻伴有黏液和血液,羔羊出现里急后重、体温升高、消瘦衰弱和结膜苍白,最终因衰竭而死亡。有时病程可持续2~3 个月,反复发作,导致消瘦。

3 防制措施

为了防控羊腹泻病的发生, 需要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 其中,菌源性腹泻的防制措施包括病羊隔离、加强卫生管理、合理饲养管理和接种疫苗。对于虫源性腹泻,应采取定期驱虫、改善饲养环境、强化卫生管理、饲料管理、养殖密度控制和定期检查和监测等措施。这些措施旨在减少疾病的传播和感染风险,提高羊只的免疫力和抵抗能力,确保羊群的健康。

3.1 菌源性腹泻的防制措施

3.1.1 病羊隔离

当发现羊只患有菌源性腹泻时, 应立即对其进行隔离,以防止疾病的传播给其他羊只。 隔离病羊的方法包括将其转移到单独的舍内或设立专门的隔离区域。同时,在隔离期间,应密切观察患病羊只的症状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控制措施,以加快康复进程,并防止疾病的再次传播。

3.1.2 合理饲养管理

首先, 确保羊只获得充足的清洁饮水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对于增强免疫力和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也非常重要。饲料中应包含适当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羊只的营养需求,并促进身体健康和免疫功能。 另外,定期检查羊只的健康状况,包括体重、粪便等方面的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也是至关重要的。

3.1.3 接种疫苗

根据兽医的建议, 对可接种疫苗的菌源性腹泻进行疫苗接种, 可以显著提高羊只的免疫力,并增加对菌源性腹泻的抵抗能力。

在进行疫苗接种前,应会根据菌株特性、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种类等多种因素,制定适当的免疫计划。 接种疫苗应严格按照兽医的指导进行,包括正确的接种时间、接种剂量和接种途径等。 养殖者应及时记录疫苗接种情况,并留意疫苗的有效期,确保及时补充必要的疫苗。

3.1.4 加强卫生管理

确保定期清理和消毒饲槽、 饮水设备和羊舍, 以防止细菌和病原体在这些地方滋生和传播。 使用适宜的清洁剂和消毒剂进行清洁,并按照正确的方法和浓度进行消毒。注意处理废水和残留物的方式,确保安全和环保。除了清理羊舍,还需注意定期清理周围环境, 包括清除杂草、积水和垃圾等。 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排水,确保羊只生活在干燥、清洁的环境中,减少病原体滋生的机会。

3.2 虫源性腹泻的羊群防制措施

3.2.1 定期驱虫

定期驱虫是维护羊群健康和减少寄生虫感染的重要措施。 在制定驱虫计划时,首先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寄生虫和它们的生命周期。这样可以及时清除和预防寄生虫感染,同时避免过度使用驱虫药物导致抗药性问题。

选择合适的驱虫药物至关重要。 应根据目标寄生虫种类、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选择合适的产品。 要了解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使用剂量和频率,并建议在兽医指导下使用。

驱虫程序应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 可以选择口服、 注射或外部喷洒等方式进行驱虫,具体取决于药物的性质和推荐用法。在执行操作前,应确保按照正确剂量使用药物,并覆盖所有需要驱虫的羊只。 此外,注意按照药物标签上的说明进行存储、混合和处理。

定期监测驱虫效果是关键步骤之一。 如果发现驱虫效果不佳, 可能需要采取补救措施,如更换药物或增加驱虫频率。

3.2.2 改善饲养环境

定期清理饲槽和饮水设备, 及时更换清洁的饲料和水源, 可以有效降低寄生虫感染的风险。

另外, 注意环境的卫生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确保羊圈或其他饲养场所的干燥通风良好,定期清理床铺物,去除杂草和垃圾,特别是堆积的有机物质,可以有效减少寄生虫的孳生地。

及时处理粪便也是防止寄生虫扩散的重要措施。 羊的粪便是寄生虫卵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需要定期清除和处理粪便。可以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处理,如填埋、发酵或堆肥,以确保寄生虫卵失去活力,防止其继续传播。

3.2.3 强化卫生管理

定期清洁马桶和饲槽,消毒饮水设备,减少寄生虫的传播途径。

3.2.4 饲料管理

首先,确保饲料的质量和卫生是关键。 购买来自可靠来源的优质饲料,确保其营养价值完好无损。 同时,储存饲料时要注意防潮、防虫,并避免饲料受到其他动物的污染。

其次, 特别注意避免饲料受到寄生虫卵的污染。 寄生虫卵可以通过饲料中的杂质、输送机以及破损或不洁净的容器而被引入。 因此,在储存和供应饲料的过程中要保持高度的卫生标准。 定期清理和消毒饲槽、喂食器和饮水设备,以防止寄生虫卵的滋生和传播。

3.2.5 养殖密度控制

合理控制羊只的密度, 避免过度拥挤和交叉感染,减少寄生虫的传播机会。

3.2.6 定期检查和监测

定期进行羊只的健康检查, 发现患病羊只及时隔离和治疗, 避免疾病的扩散。 监测羊只的粪便样本,及时发现寄生虫的存在并采取相应的防制措施。

猜你喜欢

菌源羊只定期
菌源同工酶分析揭示菌源DPP4同工酶是潜在的抗2型糖尿病靶点
羊口疮的防治措施探究
如何减少运输途中羊只的死亡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
羊寄生虫病防治措施
来安县2018年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与防效分析
羊综合性营养缺乏症治疗体会
小麦赤霉病发生与菌源?气象因子量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