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培育党建工作品牌的几点思考

2023-11-10王林胡吉芬孟德娣

卫生职业教育 2023年20期
关键词:培育党组织育人

王林,胡吉芬,孟德娣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合肥 23060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校的基层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党建品牌是这座堡垒上最醒目的“军功章”,创新高校基层党建品牌培育模式,通过加强思想、载体、力量、创新、成效“五融合”[1],构建符合新时代需要的高校党建和育人工作同向发力、相融共进的新格局,全面深化高校基层党建与业务创新融合发展,提升高校基层党建质量和实效[2],统筹推进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做到“六个过硬”“五个到位”“七个有力”,为推动“双一流”“双高”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以高质量党建品牌推动高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1 构建新时代高校党建品牌存在的现实问题

1.1 “思想融合”不够到位

近年来,高校通过培育创建党建品牌,在强化党建引领、创新方式方法、构建长效机制等方面有较大的提高,但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和新要求,高校在基层党建品牌建设中仍存在重视程度不高、顶层设计不优、实践路径不畅等问题,习惯用传统党建工作方法和理念,影响基层党建工作质量进一步提升。

1.2 “载体融合”不够鲜明

如何从深层次解决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问题,一直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难点所在[3]。在有效解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融共进、深度融合的问题上,缺少更多探索和尝试,基层党组织及党员缺少更多有效的载体、抓手及着力点,以至于好的做法和好的经验不够多,凝练特色亮点不够突出,导致高校推进党建工作难以形成自己的特色项目与品牌项目。

1.3 “力量融合”不够有力

促进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举措不够多、氛围不够浓厚,党务队伍建设不够坚强有力,不能充分激发释放党建工作合力。比如存在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不扎实、执行“三会一课”不规范、实际效果不均衡等问题。

1.4 “创新融合”不够精准

针对少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责任不具体、载体不新颖、内容不翔实、督导不严格、党建创新创优力度不足、党组织活动系统性不强等问题,如何进一步构建并完善“我为师生办实事”长效机制,以制度固化提升服务师生能力上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1.5 “成效融合”不够深广

虽然高校党建工作成效明显,但在党建品牌培育、示范创建、质量创优上仍需下功夫,党建品牌有待进一步提炼和打造,才更有生命力、号召力和影响力。比如存在党建品牌创建进展缓慢、品牌铸造的厚度和亮度不够理想、品牌影响力不足等问题。

2 构建新时代高校党建品牌工作的融合路径

2.1 深化思想认同,增强党建品牌培育意识

2.1.1 坚持谋事“一盘棋”原则,发挥党建统领作用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3],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培育党建品牌的根本遵循,为引领学校事业改革创新提供坚强保证,以高质量党建品牌驱动基层党组织活动高效务实开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示范引领功能,促进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党建和教育事业发展双赢。

2.1.2 坚持干事“一股绳”原则,有效推动相融共进坚持党建引领和事业发展互融互促、同频共振,自觉把思想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党建工作优势、成果、资源转成高校发展强劲推力,为高校事业发展凝心聚力,注入强大的“红色动力”[4],形成党建引领驱动的育人协同体系;把党建品牌深度融合到“时时、处处、人人”,贯穿日常工作主线,融入人才培养、科研服务等环节,充分发挥和释放高校党建优势和功效,将党建品牌成果辐射到校内校外,更好地服务师生、服务校园、服务社会。

2.1.3 坚持成事“一条心”原则,打造党建品牌文化精准对接高校“三全育人”体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思路、路径、方式及载体,充分挖掘党建文化元素,激发党建工作激情和内生动力,有效发挥党组织政治引领和战斗堡垒作用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打造科学高效、融通有力的党建品牌工作机制体系,构建组织质量高、覆盖影响面广、焕发生机活力的党建品牌,增强组织育人的热度、温度、深度、力度、效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2.2 丰富活动载体,明确党建品牌培育方向

2.2.1 坚持同谋划同部署,量化党建品牌“标准体系” 结合高校基层党组织优势与实际,党建品牌建设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制定符合党建工作规律、科学合理、可操作可量化的品牌标准体系,将抽象的内容制度化、常态化、精细化,在落实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党建品牌培育目标和实施路径,形成“一品牌一体系”,并纳入年度党建重点工作,以党建品牌建设推动高校基层党组织作用有效发挥,推动高校基层党建质量全面提升。

2.2.2 坚持同实施同推进,优化党建品牌“五个融合” 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进一步拉高标杆,围绕推进落实年度重点任务,找准思想、载体、力量、创新、成效等5 个结合点,着力在智慧党建、提质增效、扩量赋能上下功夫,实现大数据下党建品牌的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建设,深入实施“领航计划”“两争一创”“党建+”“一院一所一中心一特色”“一支部一特色”等品牌项目,使党建与事业融合发展的每一步都出色、出彩、出众。

2.2.3 坚持同考核同评价,深化党建品牌“考评机制” 坚持把抓落实作为开展党建品牌工作的主要方式,不断完善综合考评、民主评议和日常督导,以及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等工作机制,深化党建工作品牌扶持政策、培育力度及成果运用,并作为考核检验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的“试金石”和“磨刀石”,做到“重结果”与“抓过程”并重,确保高校党建品牌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及成效。

2.3 凝聚组织力量,激发党建品牌培育动力

2.3.1 强化组织功能,建强忠诚尽职、奋勇争先的战斗堡垒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夯实基层组织建设,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实施基层党建强基工程,高质量推进模范机关建设、“双优”党支部、“双带头人”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组织力和战斗力。严肃党内组织生活,实施理论学习强化工程,抓细抓实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做到真经常、有内容、见效果,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水平。

2.3.2 强化先锋领航,永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政治本色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增强“慢进是退、不进更是退”的意识,把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和内生动力,发扬“马上就干、真抓实干”的精神,找准党建品牌工作的切入点、落脚点,对标全国“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等先进基层党组织,聚焦学校“十四五”规划重点任务,只争朝夕、埋头苦干,统筹推进党建品牌建设。

2.3.3 强化群团建设,拓展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渠道高校基层党组织应与驻地共建区域党建联盟,依托校工会、共青团、学生社团等群团组织,常态化开展共建、共治、共享,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果,不断丰富党建品牌的活动载体和内涵,在优质高效的党建文化活动中,充分发挥群团组织服务师生的育人纽带功能,积极打造“志愿+专业+思政+X”实践育人新平台[3],努力把高校组织育人推上一个新台阶。

2.4 创新融合模式,践行党建品牌培育路径

2.4.1 加大培育力度,实施党建品牌“项目化” 项目化管理为新时代高校党建品牌建设提供了新视角,着力深化“三级书记”“一支部一品牌一特色”及“党建+”等项目,不断加强“党建品牌”项目申报、加大立项标准及经费资助力度,并完善验收制度,优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与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破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难以做实做亮”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高校应完善基层党建品牌项目化管理办法及项目所解决的问题、责任、举措、时限“四清单”,推动党建品牌建设更加务实、高质高效。

2.4.2 坚持项目导向,推进党建品牌“常态化” 重点聚焦党建品牌建设的短板和难点,细化分解不同阶段的实体项目,根据支部党员的学科背景和专业特长,创新党支部活动形式,制定有针对性和全面覆盖性的项目化活动,有计划地开展志愿服务、科技帮扶、驻地共建等各项支部活动,以及党员教师“党建+思政”“党建+科研”“党建+红色校园文化”等特色项目,探索践行党建育人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项目运营[5]。建立项目总结推广的固化机制,使基层党建工作可量化、可操作、可考核,纵深推动高校党建品牌工作高质量发展。

2.4.3 注重特色做法,创新党建品牌“个性化” 坚持以创新为导向,学习借鉴运用新形势下的高校“一支部一特色”党建品牌管理的理念、思路、举措,依托智慧校园建设,在党建品牌数字化建设上下功夫,找准“党建+三全育人”融合路径,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尤其是线上学习、成果展示、日常督导等方面实现标准化,务实党建内容、载体、方法等方面创新,推深做实党建品牌“五个融合”,推动党建品牌工作创新发展。积极宣传推广党建工作好经验、好做法,形成具有一定示范力、凝聚力、影响力、创新力的品牌项目。

2.5 注重成果运用,健全党建品牌培育机制

2.5.1 围绕中心,完善党建品牌“评价体系” 持续完善激励机制,深化党建品牌成果运用,使基层党建工作在内容、形式、成果进展方面都得到有力保障,优化高校党建工作考核细则和完善教师评价体系,深化新时代高校“党建品牌”理念的思想认同,营造浓厚的“学习先进、对标先进、争当先进”氛围,使党建品牌成为深化拓展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大力引导高校党员教师和党务工作者自觉参与党建创新发展的实践与研究等工作。

2.5.2 分类指导,实施党建品牌“监督体系” 依据信息化平台,建立“党建品牌”项目进展动态档案和工作台账,实行“量化考核”和“分类监督”,对党建活动的内容、形式、时长等指标进行详细记录,并作为党员培养发展、党员民主评议,以及“两优一先”“领航计划”“双优支部” 等各类各级评比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定期进行“真督实导”,让先进者有“奔头”,让后进者有“压力”,使弱项变强项、优势变特色,真正起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确保高校党建品牌工作成效。

2.5.3 务求实效,巩固党建品牌“培育体系” 根据高校师生学科专业特色优势,统筹考虑教师发展需要和学生成长特点,紧扣组织育人、服务社会“两个目标”,有效发挥高校各级基层党组织及校外党组织的“组织合力”,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三全育人”工作的强大力量,充分用“活”支部党员教师、入党积极分子、专家学者“三支队伍”资源,不断创新组织育人和服务社会的实践路径,厘清创建党建品牌主线,开展党员结对帮扶、专业志愿服务、主题实践等支部系列特色活动,完善党建品牌“五位一体”培育机制,以实实在在的业绩和成效,促进高校基层党建质量提升,不断提高党建品牌的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真正让党建品牌建设“活”起来、“实”起来、“亮”起来。

猜你喜欢

培育党组织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清华党组织公开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建好“三型”党组织 实现医院新跨越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