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启蒙与传承:中央苏区时期兴国乡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审视

2023-11-09谢元海范晶花葛紫涵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兴国中央苏区苏区

谢元海,范晶花,葛紫涵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院,江西南昌 330013)

晚清以降,中国乡村发生了深刻的社会变革,尤其是随着自然经济的解体,中国乡村走向衰败。为实现乡村社会秩序的重建,一批有识之士开始积极地探索乡村建设的方案,其中生计教育尤受注重。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在赣南大地开展了“创造中国新社会的序幕”[1]的苏维埃运动,在当时乡村社会改造中,中国共产党将发展乡村职业教育作为乡村改造的主要途径。兴国县作为当时的中央苏区运动的模范县,在乡村建设运动中,对乡村职业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历史总是要不断地回溯,以追寻因果。”[2]适逢“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对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在兴国县开展的乡村建设与乡村职业教育实践活动的回顾与省思,可为当下乡村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尤其是乡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提供历史镜鉴。

一、兴国乡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赣南地区多为低山丘陵地带,经济社会发展缓慢,职业教育起步比较晚;而兴国地处赣南腹地,其职业教育的萌芽与勃兴更为滞后。1927 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931 年中国共产党在赣南建立苏维埃政权,通过武装斗争,依托土地革命,摧毁了传统农村社会的旧制度,使广大贫雇农在政治上“翻身做了主人”。与此同时,为深入推行“工农武装割据”,将中央苏区打造成“一个自由光明的新天地”[3],党和中央苏维埃政府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根据地教育实际,领导工农群众开创了自主独立且特色鲜明的教育事业。其中,又尤以苏区职业教育最为重要且突出。这是因为,一方面在当时复杂残酷的战争环境下,政权巩固与反“围剿”迫切需要大量军事领导干部、军工技术、卫生医疗护理等人才;而且由于薄弱的经济基础制约了革命根据地的持续发展,所以“立即开展经济战线上的运动,进行各项必要和可能的经济建设事业”[4]119也亟需大量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受制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所奉行的愚民政策,苏区民众在生产生活中表现出较强的受动性,苏区政府所推行的土地改革虽是破除了行动的“条框”,但封建残余思想的惯性仍使得大部分苏区民众的政治思想觉悟不高,且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故而实行职业教育建设,以革命思想武装工农群众的头脑,以职业技术提高劳动群众的本领,使农民成为主宰自我的“新民”,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政策。总言之,正是在党领导工农红军“造成革命根据地”,建立工农政权、创建发展工农自身事业的过程中,苏区兴国的职业教育逐渐萌生与发展。

二、中央苏区时期兴国乡村职业教育的探索实践

兴国作为当时著名的中央苏区模范县,其各项工作都成为全苏区的典范。1934 年1 月27 日,毛主席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作的“结论”讲话中,表彰“兴国的同志们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并号召“要造成几千个长冈乡,几十个兴国县”,把革命发展到全国去[5]。其中最为瞩目的属苏区兴国的教育工作,尤其是与苏区乡村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职业教育工作。兴国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建立了各类职业学校(见表1),将发展乡村职业教育作为推动乡村社会改造的主要路径,先后开展了一系列的乡村职业教育改革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1934 年1 月10 日,中央教育人民委员会授予了兴国“教育工作的模范”称号。

表1 中央苏区时期建立的兴国职业教育学校一览表

(一)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建立苏维埃政权前,赣南山区的农业一直是一种“靠天吃饭”式的粗放发展模式。为扭转局面,中国共产党于1929 年4 月颁布《兴国土地法》,明确规定了“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和地主阶级土地”和“分配农民共同耕种”,力图通过推翻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封建土地制度,解放农村社会生产力。而农业的高效发展无法仅依靠生产关系的变革,还需要科学技术要素的有效投入。为此,苏维埃政府积极建立农业职业学校,一是培养农业技术人才和农业干部,明确要广泛建设“农场学校”,旨在训练农村少年积累实习经验的同时,学习农业生产理论,综合培养农业技术人才[6]58,其主要教育内容包括“气候常识植物生理和病理常识,简易测量;各种重要作物栽培法、育种法;虫害、病害的预防和消灭的方法。”[7]234-235二是推广农业技术和搜集农事经验等,如以中央农业大学为中心,推广农业职业技术教育[7]233。除此之外,苏区中央政府还先后创办了中央农业试验场、中央农产品展览所等科研单位,用实验来培育优良品种[8]。1933 年兴国县城新李家祠建立列宁农业中学,春秋各招一班,学生近百人;1934 年春夏之交,兴国等县开办了一些短期的棉业中学、纺织中学、农业中学等。在举办农业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将“实践第一,技术为重”作为其基本的办学原则和办学思想,培养了大批农业技术人才。

(二)卫生职业教育的发展

中央苏区时期,为给红军输送医护人员,诊治群众疾病,普及苏区卫生工作,苏区政府大力发展医疗、护理类技术教育。1931 年2 月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在兴国县城岗赣西南总医院举办了女子看护学校,招收15 至25 岁女子100 名入校学习。1932 年1 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内务人民委员会决定在汀洲开办一所看护学校,选拔江西、闽西各三十名学员学习内外科诊治和治疗及绷带、急救、看护常识与卫生常识等[9]。1932 年2 月,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由于都迁到兴国茶岭,全校分为军医、看护、药剂等5 个班,有学生266名;1933 年3 月军医学校在茶岭招收第三期学员80 名,学习期限1 年,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学员不仅需要学习技术知识、参与军政训练,还要参加建校劳动与助民劳动[10]98。在战争态势愈演愈烈的情形下,卫生职业教育为红军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医护人才,他们为挽救红军战士的生命、抚慰伤者的心灵、诊治群众疾病、普及医理而忘我地工作,为保障苏区广大军民的身心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女子职业教育的发展

中央苏区时期,在多数青壮年男性参加红军的情形下,女性担负起了苏区兴国建设的“大半边天”。为了充分发挥妇女在革命根据地经济生产和苏维埃革命政权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以“造就女子职业人才,使每一个女子都有职业,达到女子的经济与职业独立”[11],苏维埃各级政府竭尽所能利用各种渠道开展各类女子职业技术教育。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于1931 年2 月设立在兴国城岗赣西南总医院的女子看护学校是苏区女子职业教育的开端。同年,闽浙赣省苏区政府设立女子职业学校,招收劳动女子和红军家属,设有针织、缝纫、伤病护理等专业,学校实行半工半读制度,所培养的学生既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又有扎实的职业技术,在革命战争中贡献突出[12]。1932 年3 月,湘赣省妇女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社会文化与卫生运动决案》,作出“开办女子工厂、女子职业学校、女子半日学校”[13]238的决定,标志着中央苏区时期女子职业教育的规模性展开。在这一时期兴国乡村妇女对受教育有着较高的积极性,如《兴国调查》里记载:“平民夜学校村村都有…老的壮的少的都有,多数夜学有女子参加。”[7]10《长冈乡调查》一文记载:全乡9 所夜校约300 学生中,妇女学生占总数的70%。在兴国县1000 多个夜校的15740 名学生中,妇女竟达10752 人。识字组员22519 人中,妇女达13519 人,占总体的60%[13]173。

(四)乡村职业培训的发展

职业培训作为乡村职业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主要以广大民众为教育对象,旨在通过开展各类急需的技能培训,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平和生产技能。中央苏区时期,兴国乡村社会职业培训主要是穿插在干部培训、农民识字教育等各种形式的社会教育中,包括短期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干部技能培训等形式。一方面,由于职业学校教育难以适应乡村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及农民农事安排的时间调度,因此各类短期的职业技能培训纷纷开设,这类职业培训主要包括以校办为组织形式的短期职业中学、女子职业中学以及以社会办学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工农夜校、工人实习学校、女子半日学校等。如1934 年中央教育部制定《短期职业中学试办章程》要求以兴国为首的各办学基础较好的县着手试办短期职业中学[6]141,其以培养13 至16 岁之间的工农子女以及成年群众为主,办学目的在于使青年和成年群众掌握一定的生活常识和劳动操作技术,普及工农的识字、算术等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苏区政府积极开展干部培训,并将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穿插在干部培训中。如毛泽东就曾提出要在红军中开展军事技术教育培训以及举办教导队等问题[7]13。并且毛泽东还多次为各类党政干部培训,1929 年4 月,他在赣南兴国县主办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并详细地讲解了《兴国土地法》等。训练班结束后,学员们返回工作岗位,发动和组织农民开展了土地革命斗争[14]。

<1),且各件产品是否为不合格品相互独立.

此外,在一系列的教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专门教育组织机构对教育的重要引领作用,1930 年在兴国县革命委员会成立教育部,1931 年颁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地方苏维埃暂行组织法(草案)》,提出“中央苏区所辖各省、县、区、乡,应成立与中央教育部相对应的各级教育组织机构,如省、县、区苏维埃政府下设教育部,乡苏维埃政府设立教育委员会等”[15]。其中,中央苏区乡村教育隶属乡教育委员会管理,为苏区教育的发展,尤其是乡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1934 年1 月10 日,教育人民委员部颁发“兴国乡村的教育”,专文介绍了兴国乡村教育行政的组织架构以及兴国教育工作的特点等经验,以树立旗帜[16]。乡教育行政系统如图1[10]48。

图1 乡教育行政系统

三、中央苏区时期兴国乡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

中央苏区时期,赣南苏维埃所推行的“工农武装割据”是一场声势浩大的乡村社会改革,而发展乡村职业教育则是其改革的重要的具体化路径。作为中央的苏区县、改革的“主战场”,兴国的乡村职业教育是改造其乡土社会不可或缺的动力。就其总体特征而言,中央苏区时期兴国的乡村职业教育开展得比较系统,它不仅提供了多样化的职业教育,并且贯彻了因地制宜的办学原则,在办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诸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兴国的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以及苏维埃建设培养了大批的技术人才、孕育了强大的内生动力。

(一)人民性与参与性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其力量渗透至农村社会的最基层,从组织层面将每个民众都纳入国家政权制度体系,“苏维埃政府亲密的与工农群众联成一片,群众认苏维埃是自己的”[17]。工农群众掌握了包括教育事业在内的领导权,并享有了受教育的权利。工农大众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得到了充分保障。不仅如此,当时的职业教育面向乡村社会大众,坚持“按照群众的需求和自愿”[4]913的原则,针对不同的群体提供了不同层次和类型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服务,因而其受教育群体最为广泛,几乎达到了与乡村社会“人人有关、事事相关”,充分彰显了苏区时期兴国乡村职业教育的人民性特征。

与此同时,中央苏区时期兴国的乡村职业教育还高度重视乡村群众的参与,在教育事业中同样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在办学实践中,兴国的乡村职业学校大多是依靠工农群众的力量创办和发展的。换言之,工农群众不仅是乡村职业教育的受益者,更是乡村职业教育的参与者、建设者。各种业余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工农群众以自给自足的方式解决。工农群众在办教育方面,发挥了高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实施、师资等各个方面皆呈现了乡村群众自主办学的智慧。如在师资方面,职业学校“密切联系群众”,一是从“工农中有一技之长”的能人中遴选教师;二是积极改造利用旧知识分子担任教师。乡村职业教育适应了苏区革命的需要和乡村社会发展的需求,有效地动员了各类资源,极大提高了工农群众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而正是有了广大乡村民众的积极参与,当时的乡村职业教育才能出现蓬勃发展局面。

(二)多元化与开放性

中央苏区时期兴国乡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另有一显著的特点,就是根据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乡村民众的教育需求,针对性地提供多元开放的职业教育。首先,兴国开设了各种类型的职业学校,如农业、医护、工商等专门的职业学校等,为乡村民众提供了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同时实行多元主体办学、开放办学,积极吸纳民间团体举办职业教育;二是从职业教育的组织形式来看,当时的苏维埃政府根据苏区实际状况和群众的不同需求,从经济实用方面考虑,采用灵活的、多样化的职业教育形式,如夜校、半日制学校、露天学校、星期天学校等,充分调动农民的学习积极性,为广大农民提供各类实用生产技术。值得强调的是,虽然苏区兴国的职业教育在办学形式与培养目标等方面呈现复杂多样的表征,但其实质又具备了高度的统一性,这也充分体现了苏区兴国职业教育的阶级性与历史性特征。

(三)实践性与生产性

职业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赋予了职业教育新的内容和生命力。从教学形式看,中央苏区时期兴国的乡村职业教育坚持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坚持实践性与生产性,强调了教育与劳动相统一的教育方针。中央苏区时期,兴国的乡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一方面持之以恒地强调和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劳动实践,通过劳动增长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在短期内学到更多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强调专业教学与专业生产相结合,在服务生产的同时促进学生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贯通。如在空间布局上,要求职业学校靠近农场、棉田等生产一线;在师资队伍上,强调教师需做到教学与生产相结合、课堂与现场皆熟络,承担教职的同时不脱离生产活动。这不仅契合了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质,优化了教学效益,更使得师生“所学有所用”,提高了生产效益。兴国作为当时合作社运动的模范县,开办工农业技术等方面的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班以适应各类合作社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实现了职业教育与生产实践的相统一,其职业教育也因而凸显了鲜明的实践性与生产性特征。

四、中央苏区时期兴国乡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思想启蒙与传承

中央苏区时期,赣南乡村社会存在思想守旧、文化匮乏、经济凋敝等顽疾,而中国共产党在赣南乡村开展的苏维埃运动“是中央苏区时期以来中国社会变革运动的继续和深入,是中共在变革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奋斗中促成中国社会发展的一次革命性飞跃”[18]。这个飞跃为乡村建设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和价值。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在兴国通过发展乡村职业教育改造乡村社会的思想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蒙和传承价值。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中,不同的乡村建设团体在发展乡村职业教育过程中,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即关注底层民众生计,致力于提高平民生活水平。尤其是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兴国乡村职业教育发展更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注重人的价值,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的幸福为根本,即乡村职业教育发展以人民的幸福为目标价值取向。在此价值取向指导下,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发展职业教育始终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追求,充分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在当前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社会发展呈现多样化和全面性的新特点,乡村民众的价值诉求亦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因此乡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更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其一,乡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着眼于乡村民众的全面发展,即不仅要关注服务于乡村居民基本生计生存发展,更应该服务于个体的生活质量的提升和可持续的发展,尤其是要服务于乡村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乡村民众的文化自信、塑造乡村民众的平等意识和追求美好生活的远大理想,从而发挥职业教育在乡村社会发展中解放人、塑造人、尊重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其二,乡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应该坚持乡村职业教育的普惠性和公益性价值,让乡村职业教育成为乡村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延长乡村民众受教育年限的主要途径,成为面向人人、面向乡村的惠及最广泛群体的教育类型;同时,要从“为民做主”转变到“与民做主”,即在发展乡村职业教育时,应尊重和支持乡村民众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要尊重乡村民众的意愿,注重乡村民众的参与式发展,而不是“教鱼游泳”,从而提供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

其三,乡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应有底层关怀和现实观照,即要关注乡村贫困群体、残疾人群体、乡村女性等特殊群体的职业教育问题,为这些群体提供所需的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如中央苏区时期,自兴国女子看护学校开始,女子职业教育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一项卓有成效的开拓性事业,具有重要的思想解放意义和教育启蒙价值。乡村振兴中,对乡村社会底层群体的关注和关怀实际上是当前国家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乡村职业教育具有普惠性和公益性,与乡村社会底层群体有着天然的联系,应当关注乡村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补偿利益受损者,通过教育公平推动社会公平。

(二)树立适应需求的办学理念

中央苏区时期,在兴国乡村社会建设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乡村社会的发展、民众思想观念的更新和技能素质的提高等都离不开职业教育。而在乡村职业教育办学的探索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是要坚持适应需求的办学理念,即当下强调的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

当下乡村振兴中,发展乡村职业教育首先需要解决和回答乡村职业教育的供需问题。乡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关乎个体和社会,“一方为人计,曰以供青年谋生之所急也。一方又为事计,曰以供社会分业之所需也”[19]。即乡村职业教育要增强适应性:一则要适应乡村个体发展的需求,二则需适应乡村振兴发展对各类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从适应乡村居民个体发展层面出发,乡村职业教育不仅要着眼于乡村民众的基本生计发展,而且要着眼于其精神文化生活,职业教育的发展还应与乡村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同时建立开放多元的乡村职业教育体系,提供学校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等形式的职业教育,满足乡村民众个体的不同需求,提供有差别的多元的符合需要的职业教育。从乡村社会发展的层面看,需要在适应需求的办学理念指导下,让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发展融合,实现教育供给与经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其办学目标、办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应与乡村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相一致。

(三)贯彻实事求是的办学精神

中央苏区时期兴国乡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一直坚持实事求是的办学精神,中央苏区时期职业教育发展都是建立在深入基层调查的基础上的,尤其是毛泽东将实事求是作为发展中央苏区职业技术教育思想的精髓,先后做了大量的社会调查,如先后撰写了《兴国调查》《长冈乡调查》等专门的乡村社会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是“研究试验的指南针”[20]。职业教育要适应乡村社会发展需求,就应该以科学调查了解乡村实际情况为前提,这就需要我们发展职业教育之前深入乡村,实事求是的开展调查研究;同时,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发展乡村职业教育。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等因素千差万别。尤其是当下中国乡村社会发展的非均衡性非常明显,因而在推行乡村职业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区分不同地区的特殊情况开展教育实验,进而推广,切不可脱离区域实际。

(四)坚持扎根乡土的办学实践

乡村职业教育是与乡村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中央苏区时期乡村职业教育的办学与乡村社会发展是紧密联系的,是在乡村办职业教育、为了乡村发展办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职业教育的办学实践应该传承和发展中央苏区时期的扎根乡土办职业教育的精神,积极嵌入乡村社会,办成一种“在乡”和“留乡”的职业教育。

“在乡”的职业教育首先应该是“为乡”的职业教育,即服务于乡村发展的职业教育,其各类技术人才是按照乡村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培养的。其办学立足乡村实际,专业和课程的设置立足于乡村社会的发展需求,具体教学真正做到工学结合、产学融合,办学场所分散于农场、林场、垦殖场,将乡村职业教育的教学搬到田间地头,真正嵌入乡村社会,切合乡村社会的实际和乡村居民个体需求,实现职业教育与乡村社会发展的融合。“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21]扎根乡土办职业教育:从职业教育办学本身来看,在办学目标上,应该是为推动乡村发展而办的职业教育;在办学内容方面,要彰显“乡土性”,围绕乡村产业发展设专业,服务乡村发展育人。同时,扎根乡土的职业教育应该是“留乡”的职业教育,所谓“留乡”的职业教育,强调人才培养的去向,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大多数是定向分配,从乡村中来,学成后投身于乡村社会发展中,留在乡村,在乡村扎根。这样的乡村职业教育既传授了乡村发展所需的实用技术又留住了人才,使得乡村的发展良性循环。

结语

站在百年历史的交汇点,回眸百年来路,中央苏区时期的兴国职业教育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人民办职业教育的伟大实践,而当下的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央苏区时期以来连绵不绝的乡村建设实践在新时代条件下的延伸和接续。因此,中央苏区时期兴国乡村职业教育探索实践,对于当下的乡村振兴和乡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传承价值。传承是对过去一切优良要素的传播和继承,中央苏区时期兴国乡村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切积极因素都属于传承的范畴。这其中教育先行是乡村社会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在当下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发展乡村职业教育为先,通过发展乡村职业教育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而真正有生命力的乡村职业教育,应以乡村民众为重,坚持教育为民、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是契合乡村居民个体发展的需要和乡村社会发展的需求,实事求是、扎根乡土大地办的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兴国中央苏区苏区
In-flight deformation measurement for high-aspect-ratio wing based on 3D speckle correlation①
山歌迎你到兴国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苏区人家
西和赞歌
苏区创业致富人
做好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
兴国之歌
新时期学习中央苏区精神内涵的启示
漳州: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