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
2023-11-09林雪珍
林雪珍
【摘要】数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数学文化同样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奠定数学的基础。将数学文化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可以有效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数学文化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理性能力、建立数学思维、让学生发现数学中的美。同时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文化的讲解时需注意自身对数学文化的理解,保持自身对数学文化的认同度,以高标准要求自身,从而通过不断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学文化 小学数学 研究 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10-0103-03
一、引言
新课改对于小学数学的要求不只体现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同样需要教师将数学文化融入到数学教学之中,使学生能够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对数学有更加全面的认知,从而增强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使课堂氛围更加愉悦,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对数学重要性的理解,端正自身学习态度,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数学文化的价值
新课改不断深入与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加快了数学相关专家学者与教师对数学文化的研究,同时加大了对于数学文化意义与价值的讨论。将数学文化与小学数学教学相融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数学文化中蕴藏丰富的人文底蕴,拥有故事性的脉络与线索,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研究兴趣,使学生提升对数学的热爱。另外,数学文化可以促进学生理性能力的提高。数学文化的目标并非让学生通过数学文化掌握更多数学知识,而是让学生了解更多与数学相关的知识,提供更多解题思路,满足学生的理性需求。同时,数学文化可以对学生的美育和德育起到一定作用。在美育之中,数学的美感渗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各种宏伟的建筑与娱乐景点的构建,包括道路桥梁的设计都离不开数学文化在其中的作用,同时在艺术领域中数学文化同样得到了充分发挥,使人能够赏心悦目,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在德育中,各个时代的数学家前赴后继,不断对数学进行钻研以及补充,将毕生心血投入到数学研究之中,为后人建立学习数学的条件,可以使学生在了解其相关事迹时,提升自身的意志与精神,使学生能够面对困难采取坚强的态度面对。因此,将数学文化与小学数学教学相融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加深对数学在人类文明各个时期产生重要作用的印象,使学生感到数学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够让学生明白教师所讲授数学知识的同时提升数学素养,有利于数学的继往开来,使学生能够对待数学采取更加认真的态度。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理性能力
在新课改的全面要求下,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主要目标。单纯依靠课堂教学会使得小学生对于知识理解不足,无法有效吸收教师所讲授的全部知识内容。因此,当代数学教育需要在学生初步接触数学的小学阶段增强理性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时期学生身心尚未完全成熟阶段,对学生的理性能力进行重点培养,以免学生所学知识缺乏应用途径。教师可以挖掘数学知识的故事背景,如相关人员对其的研究过程,讲述数学家在研究中应用的理性精神,使学生的理性能力得到提升,对于未来更深层次的数学学习产生重要帮助。因此,小学数学的教学需要将目光放得更加长远,教师在教学时要为学生讲述数学知识背后的故事与精神。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单单是对相关数学定理的记忆以及知识点的理解,同样应深入了解数学背后的文化,发掘数学中的思维内容与理性精神,使学生能够更加高效地学习数学,掌握学习数学的技巧,而这正是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意义。
(二)提升数学的叙事性与趣味性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因素,对于学习的态度积极性不足,同时无法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且小学生爱玩的天性在课堂中无法释放,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考虑如何使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更足,以保障课堂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小学阶段提升学生的数学兴趣,对于未来学习初中、高中乃至于终身数学的学习有重要意义。由于部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较强,学生无法直观对其了解,往往通过自身想象以及教材内容对其进行记忆,因此学习数学较为困难。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分析,数学主要以公式、定理、符号、数字等形式存在,对于学生了解数学的检测同样是机械性的解题过程,造成了学生对数学枯燥乏味的认知。但如果将数学文化与小学数学教学相结合,可以利用数学文化中的故事与内容进行課程引导,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加强数学在具体生活中的应用,与具体事物的关联。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兴趣,同时充实课堂内容。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加入数学文化,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内容的情感理解,而且能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从而转变其对数学的固有印象,让其体会到数学的吸引力。
四、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策略
(一)提升教师的数学文化素养
要想把数学文化有效融入到小学的数学课程中,需要教师对数学文化有充分的了解,从而在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使数学知识点不再枯燥,将知识内容变得更加形象具体。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因素,容易产生模仿心理,而教师作为课堂中的权威存在,教师对于数学文化的态度将直接决定学生对数学文化的态度,教师的教学方法同样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学生对数学的认知。此外,教师对于数学文化的认知程度与采取的教学模式同样能够影响数学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要想有效将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相结合,首先需要增强小学数学教师的数学文化素养,采用多种方式对教师进行进修,增强学生对数学文化的了解。
例如,在实际教学中需要使小学数学教师拥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因为时代在不断变化,社会在不断发展,教育形式同样在不断发展,就如十年前的教育形式与目前的教育存在天壤之别。因此,需要教师持有不断进取的意识,加强教师对数学文化的学习,使教师对数学文化有足够的了解,从而能够将数学文化进行有效讲授,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讲解下加强对数学文化的理解。同时,相关教育部门同样需要对教师的数学文化培养足够重视,可以为教师提供相互交流学习的渠道,使全国各地的数学教师能够互相探讨,将他人的优秀教育方式应用在自身教学之中,从而实现数学文化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
(二)确定在实际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的具体方案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最佳时期,同时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阶段,因此将数学文化中的理性精神与小学数学教学相结合格外重要。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较为宽泛,缺乏对于细致问题或更加具体的教学计划。由于缺乏顶层目标与实践方案,使得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通常忽略了数学文化的作用,对于数学文化融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中较为不利。因此,需要教师认识到数学文化的重要性,从而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充分发挥数学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由于大多数学知识的抽象与逻辑性较强,因此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将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学中,能够有效提升数学的趣味度,同时可以让学生的理性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应用理性思维解决未来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具体的教学计划主要目标为提升学生概括数学抽象的能力,将数学的逻辑与美感进行有效融合,完成理性与感性的结合。
例如,在讲授《圆的认识》这一课时,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通常只会讲述圆的相关定理,让学生对于圆有初步的认识,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半径与直径的关系,而忽视了数学文化在教学中的作用,使得学生单纯对教学内容进行记忆与理解,课堂内容较为枯燥,无法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愉快学习。针对此类现象,教师可以采用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发现圆在生活中的应用,找到圆的具体存在,从而通过对生活中圆形物体的分析,加强学生对圆的认知。同时可以向学生介绍圆的起源,如古代人们借助太阳和月球得出圆的理论,在四千年之前,人类就把圆形的木盘固定在木架上,从而产生了原始的车,直到两千年前中国古代的墨子对圆进行了定义,使圆的定理得到数学相关学者的广泛认可,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述增强对圆的认知,从而渴望学习有关圆的更多知识。
(三)通过数学文化的渗透,发现数学中的美学
数学的美在小学数学中切实存在,同样具有充足的魅力。小学数学的教材中主要是由数字与符号相结合,对于学生而言理解存在一定难度。因此,部分学生学习数学感到困难,对学习数学方程更是持有抵触的态度,无法感受数学中蕴含的美。但对数学钻研较多的数学教师可以准确地把握到数学中存在的美,如直线的刚劲、曲线的柔和、数学图形的和谐、对称的工整等等。因此,教师需要將自身所感受的美向学生进行传递,如向学生讲解数学符号的历史,函数的由来等与数学紧密相连的知识内容。此外,数学的美充分体现在几何图形之中,在学生学习几何时需要教师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正确认识几何存在的美,感受线条之间独特的美感。
例如,在讲授《轴对称》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观察轴对称图形并分析其特点,了解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剪纸、窗花等传统文化,了解其是根据数学知识中轴对称进行制作的,加深学生对数学作用的了解,感受数学的重要性。之后可让学生自行设计轴对称图形,并通过裁剪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从而充分展现图形的对称之美。当学生对于轴对称有初步了解之后,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对轴对称图形的平移,从而制作出更多轴对称图形,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图形的运动美。之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一同讨论轴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车标、商标、服饰、建筑等广泛存在轴对称的应用,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通过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感受数学的美。
(四)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无法满足学生目前的学习需求,大多学校对当前教育形式采取了足够的重视,使用更加高效的教学方式。社会各界同样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做出了要求,在关注学生学习情况的同时,对于学生是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及相应道德品质是否提升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因此,需要教师创新教育方式,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应用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相结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应合理运用数学文化丰富教学内容,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以互动游戏的或故事讲解的形式构建生动有趣的教学课堂,使学生能够在和谐的氛围中完成对数学专业知识的掌握,提高对教师所讲授内容的吸收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正确的指导,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讲述自身所遇到的学习问题或对教师所讲授内容的不清晰之处。养成学生乐于提问的学习习惯,打消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从而能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通过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好奇感,能够更加努力认真地学习数学。数学文化可以作为小学数学的拓展内容存在,补充教材中的不足,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同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在讲授《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讲述相关理论知识,使学生了解平行四边形的意义,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待学生对其有一定了解后,可以引领学生思考生活中存在的平行四边形,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认知。此外,为了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数学文化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结合。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教育同样离不开科技的辅助,作为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同样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将数学文化更好地与数学教学相融合,打破以往的教育模式,使教育质量能够更加高效。
五、结束语
随着当前小学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相关教材的不断优化,对于教师同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因此,需要教师更加努力提升教学效率,而把数学文化融合到小学数学课程中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充实课程内容,使学生增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增进对数学发展的认识,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数学之中。
参考文献:
[1]施昊辰.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问题研究——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1):72-74.
[2]陈银英.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的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2(34):28-29.
[3]董清清.基于数学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的对策[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22):108-110.
[4]崔杨顺.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入数学文化的教学策略探究[J].读写算,2022(27):153-155.
[5]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的策略探讨[A].教育教学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六)[C].2022: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