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其推广应用探讨

2023-11-09李正平

江西农业 2023年18期
关键词:二化螟杀虫稻田

李正平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何湾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安徽 南陵 241300)

近年来,水稻栽培时病虫害呈现出高发趋势,轻则影响水稻产量、质量,重则使水稻绝产无收。当前,部分农户在防治水稻病虫害时,存在滥用、超剂量使用化学农药的现象,极易造成农药残留,同时也会污染自然环境,不利于水稻产业健康发展。在此情形下,积极推广应用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要点分析

1.1 农业防治技术

1.1.1翻耕灭蛹处理

翻耕灭蛹技术在水稻螟虫等虫害的防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稻田内的稻桩是螟虫越冬的重要场所之一,螟虫在化蛹期抗性减弱,可利用这一特征在螟虫化蛹期对土壤进行深翻处理,利用阳光暴晒土壤,杀灭部分虫卵,然后灌水10 cm,要确保水充分浸没稻桩10 天,方可起到理想的杀蛹灭螟效果,减少稻田内螟虫的数量。

1.1.2选择抗性好的水稻品种

水稻栽培时,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当地病虫害流行特点、规律、趋势,优选针对性的高抗病性水稻品种,确保所选种子健康无病,禁止种植易感品种,实现对无病壮秧的培育,提升水稻病害抵抗力。

1.1.3重视种子处理

水稻播种作业前,要重视对种子的处理,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种子进行适当处理。如:区域内水稻恶苗病、稻瘟病多发时,可用25%咪鲜胺1000 倍液浸泡种子12 小时后再催芽播种;区域内黑条矮缩病、稻飞虱、稻蓟马高发时,可用60%噻虫嗪种衣悬浮剂拌种,晾干后再播种。此外,亦可使用“芸苔素内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拌种,提升水稻的抗病虫害能力,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1.1.4调整品种布局

水稻播种作业时,要认真做好水稻品种的布局和调整工作,科学搭配早熟、晚熟、杂交水稻,进而避开水稻多发病虫害,降低水稻病虫害发病率,确保水稻安全齐穗,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如:二化螟是水稻常见害虫,尤其是杂交水稻中的籼稻非常有利于二化螟幼虫的入侵和生长发育。而粳稻茎秆细硬,不利于幼虫的侵入和钻蛀,不利于二化螟生长,可通过调整水稻品种布局,增加粳稻的播种面积,降低二化螟等虫害的发生率[1]。

1.1.5科学栽培管理

进行水稻栽培时,应控制好播种时间,适当晚播1 周左右,避开二化螟等害虫的高发期,从而减轻其对于水稻所造成的危害;如区域内水稻条纹叶枯病高发,则应实行水稻直播栽培,避开灰飞虱成虫迁移传毒高峰期;做好施肥管理工作,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坚持有机肥与化肥结合使用,控制好氮磷钾肥的比例,确保不偏施,提升水稻的抗病虫害能力;重视灌排水工作,遵循干湿结合的原则及要求,做到浅水分蘖,苗足晒田,湿润长穗,水稻分蘖末期适当晒田,能够极大地降低水稻纹枯病的发病率。

1.1.6稻桩稻草处理

水稻收获作业后,要重视对稻桩及稻草的处理工作,从而有效减少病虫侵染源。在收割水稻时,应齐泥割稻,收割后用犁翻整地,并集中堆沤稻草,将稻桩压入深泥,杀灭二化螟等害虫及稻飞虱卵块。移栽水稻之前,需清理水面上漂浮的残渣,减少菌源数量,杜绝病虫害的发生。

1.2 物理防治技术

1.2.1灯光杀虫

灯光杀虫指的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特征,在稻田内安装频振式杀虫灯、太阳能杀虫灯、黑光灯,实现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多种害虫的有效诱杀。安装杀虫灯时,一般每30 亩稻田设置1 盏杀虫灯,杀虫灯需离地1.5 m,从5 月开始,每天傍晚7 时开灯,次日清晨6 时关灯,直至10 月结束。优选扇吸式杀虫灯,避免误杀益虫。需注意,要定期清扫害虫尸体,保证杀虫效果。

1.2.2性诱剂杀虫

性诱剂诱杀害虫技术在水稻虫害防治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化螟是水稻生长期常见害虫,会对水稻产量产生极大的影响。利用性诱剂诱杀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效果显著。要控制好诱捕器的放置时间,一般在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羽化初期放置为宜,每667 m2稻田放置1 个诱捕器,每个诱捕器内设置1 个诱芯,诱捕器应高于水稻10 cm,后期随水稻高度灵活调整诱捕器高度,实现对害虫的有效诱杀。需注意,诱捕器需设置在上风口位置,并每个月更换1 次诱芯,保证诱杀效果。

1.2.3建立天敌诱集带

结合生物多样性特征,改造病虫害发生源头的生态环境,有助于提升水稻的抗病虫害性能。例如:可在稻田内及田间地头种植一些芝麻、大豆等作物,建立害虫天敌诱集带、保育带,以减少稻田内害虫的数量。再如:保留田埂上的一部分杂草,为蜘蛛提供繁殖场所,亦可诱杀多种害虫。再如:将香根草种植在田埂上,可诱集水稻螟虫并统一杀灭,减少田间害虫数量。此外,在水稻秧苗期,在稻田上覆盖20 ~40 目防虫网,有效阻隔传病介体昆虫的入侵,可防止病害的传播及虫害的入侵[2]。

1.3 生物防治技术

1.3.1赤眼蜂防控

赤眼蜂是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害虫的天敌,在水稻虫害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赤眼蜂属卵寄生蜂,要控制好放蜂时间,一般在害虫产卵初期释放为宜。要结合害虫产卵规律控制好放蜂频率,一般需释放2 ~3 次。要控制好放蜂量,一般每667 m2稻田可释放1 万头左右。要分开释放,一般每667 m2稻田需设置6 个放蜂点。放蜂时,推荐使用抛撒型释放器,将其直接投入稻田内即可,方便快捷。

1.3.2生物药剂防治

生物药剂具有安全、绿色、无污染等诸多优势,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农户需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用生物药剂,进而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例如: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可防治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鱼藤酮可防治稻飞虱;井·蜡芽可防治水稻纹枯病、稻瘟病;枯草芽孢杆菌、春雷霉素可防治稻瘟病等;苦参碱可防治稻飞虱、二化螟;球孢白僵菌可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井冈霉素可防治纹枯病。

1.3.3稻鸭共育防治

稻鸭共育技术,亦是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的一项常用技术,可起到显著的防治效果。应用稻鸭共育技术时,应在稻田四周设置逃生圈,并在稻田角落搭建鸭舍,然后在稻田内挖掘数条丰产沟。所释放的鸭子,以15 日龄左右为宜,不可放大鸭。要控制好放鸭时间和数量,一般在水稻抛秧15 天,移栽12 天后放鸭为宜,每667 m2稻田放鸭10 ~15 只,每天定时收鸭。鸭子每日采食杂草,破坏稻飞虱等害虫的栖息场所,排放粪便,为水稻生长提供养分,有利于提升水稻产量。在水稻全生育周期,可放鸭55 天,孕穗抽穗期需收鸭。

1.4 化学防治技术

1.4.1做到对症下药

化学农药防治水稻病虫害,具有快捷、高效的优势,但易造成污染和农药残留。为保证用药效果,农户要做到对症下药,科学识别病虫害类型,进而选用高敏感药物,确保达到理想的用药效果。如:对于稻瘟病,优选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40%稻瘟灵乳油1000 倍液喷雾防治;对于稻纵卷叶螟,优选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喷雾防治[3]。

1.4.2控制用药浓度

使用化学农药时,用药浓度是否适宜,是影响病虫害防治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浓度过高,则容易产生药害,如浓度过低,则会影响防治效果。所以要结合农药使用说明书严格控制农药浓度。如:对于稻曲病,可每667 m2稻田用70%纳斯津可湿性粉剂40 g 兑水45 kg 喷雾防治;对于稻飞虱,可每667 m2稻田用25%速灭威可湿性粉剂100 g兑水45 kg 喷雾防治。

1.4.3控制施药方法

防治水稻病虫害时,施药方法是否适宜,会对病虫害防治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选用适宜的施药方法非常重要。目前常用的施药方法包括:喷雾法、灌根法、拌种法、毒饵法等。农户应结合病虫害的类型、发生规律、药剂种类等因素控制好施药方法,提高施药效果。

1.4.4把握喷药时间

如在雨天、大风天气喷药,药物极易飘散,不仅会影响喷药效果,同时也极易造成人员中毒,所以禁止在雨天和大风天气环境下喷药。此外,高温天气下,喷施药物后会被快速蒸发,进而降低喷药效果。最佳喷药时间为晴朗天气的早晨7:00 ~10:00 和下午3:00 ~6:00。

1.4.5交替轮换用药

防治水稻病虫害时,如长期使用单一的农药,极易出现病虫害耐药现象,进而影响后期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因此农户应树立良好的轮换、交替用药意识,必要时可联合用药,避免循环、连续使用同一种药剂,有效防止或延缓病虫害产生抗药性。

1.4.6防止产生农药残留

使用化学农药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控制好用药剂量,禁止随意加大用药剂量。同时,禁止随意推迟施药期,要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结合农药种类及水稻成熟情况,控制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防止出现药物残留的现象,避免影响水稻品质[4]。

1.4.7及时清洗施药器械

喷雾器等施药器械使用后需进行充分的清洗,然后再用于喷施其他药物或作物,防止农药残留造成危害。尤其是对于喷施除草剂的喷雾器,最好用肥皂水反复冲洗2 ~3遍后再盛装其他农药。

2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探讨

2.1 加强组织领导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普及应用,离不开基层政府部门的组织领导。政府部门要充分意识到绿色防控技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的价值与优势,将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提上议程,将该项工作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稳定、增产增收、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措施来抓,统筹做好组织规划管理工作,组建专门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工作机构和工作队伍,协调有序推进相关工作开展。要严格监管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开展情况,制定完善的工作机制、工作措施和田间作业档案,严厉打击滥用农药,违法使用禁药等行为,提升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治水平。

2.2 强化宣传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传统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早已无法满足新时期发展需求,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是大势所趋。基层政府部门、农业部门要加大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宣传普及力度,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意识。要成立专门的宣传队伍,在农闲时节积极入户宣传水稻优质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指导农户规范化应用各项技术,发挥技术优势,确保水稻安全生产。与此同时,要积极创新宣传方法,发挥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的作用,通过制作短视频并推送给农户,引导其学习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掌握防控技术要点,进而应用于水稻生产中[5]。此外,要加强和农户之间的联系,建立微信群,及时帮助农户解决在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环节所遇到的疑难问题,确保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标准化应用。

2.3 建立示范基地

示范基地在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带给农民更加真实、直观的示范效果。所以在普及应用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时,要重视示范基地的建设,在示范基地内演示水稻生产环节时,应做到统一供种、播种、施肥、灌水、病虫害防治,尤其是在病虫害防治方面,重点展示稻鸭共育技术、灯光杀虫技术、性诱剂杀虫技术等,让农民更加直观、真实地看到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优势、价值和效果,进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中,扩大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覆盖面,保证水稻产量、质量,减轻农业污染[6]。

2.4 重视技术指导

当前,部分农民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因循守旧,不愿创新,有的农户对于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的应用操作不当,弱化了防治效果。在此情形下,做好技术指导工作非常关键。农业部门要定期组织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为农户免费提供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面的培训,并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等方式,为农民讲解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要点,还可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单页、技术资料等方式,帮助农户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此外,要开通举报专线,鼓励农户参与到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监督中,及时发现并处理滥用农药、使用禁用药等行为,营造绿色、生态的水稻生产环境,保证水稻产量和质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稻病虫害高发背景下,做好病虫害防控工作至关重要。针对传统病虫害防治技术中存在的弊端、不足,要高度重视起来,积极创新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应用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掌握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要点,在保证水稻产量、质量的同时,减轻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推动水稻产业绿色化、环保化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稳定。

猜你喜欢

二化螟杀虫稻田
不同形态指标用于二化螟幼虫龄期划分的研究
应用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评价
稻田摸鱼记
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二化螟的影响
以“肥”杀虫 药肥两用 一举多得
稻田里的写真
稻田里的稻草人
稻田迷宫
省农委召开水稻二化螟航化放蜂防治技术现场培训会
常用杀虫中药杀虫效果比较及其配伍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