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地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思考
2023-11-09买买提明艾合麦提中共和田地委党校
买买提明·艾合麦提 中共和田地委党校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1]。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乎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乎祖国统一、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关乎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一项涉及资源分配、社会整合、价值认同等诸多含义在内的系统工程,发挥着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和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既是文化治理的重要场域,也是深入开展文化润疆活动的重要手段和凭借[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多元化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为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不断改善和提高全地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让文化润疆成果惠及更多群众,切实有效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应认真剖析问题,并提出工作措施,着力解决影响和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升的问题,深入推进文化润疆。
一、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重大意义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必然要求,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增强文化认同、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必然要求。新时代,有效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意义重大。
(一)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必然要求
加强各民族大团结,最长远还是增强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各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做好新疆群众工作,扎实推进文化润疆,必须增强文化认同,才能巩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各民族才能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战略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提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文化振兴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于乡村人才振兴、产业振兴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可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乡村振兴提供重要的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和田地区的乡村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但仍存在一些传统的观念,不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因此,必须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摒弃传统陋习,自觉抵制腐朽落后的思想侵蚀,为乡村振兴提供民风淳朴的社会环境。
(三)开展意识形态反分裂斗争的重要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3]。一段时间以来,美西方敌对势力搞“以疆制华”,篡改新疆历史,在新疆历史问题上做文章,企图分裂中国。近年来,和田地区大力开展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教育和“五个认同”教育等,做好意识形态反分裂斗争,引导教育各族干部群众树牢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宗教观。文化润疆结合新疆实际,争取人心、凝聚人心,加强各族群众“五个认同”,正本清源,形成反分裂斗争强大的合力[4]。
二、和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现状
(一)文化人才队伍现状
文化馆人才队伍情况:全地区文化馆核定编制63名,现有工作人员88 名。
图书馆人才队伍情况:全地区图书馆核定编制42名,现有工作人员21 名。
博物馆人才队伍情况:全地区现有4 家博物馆,现有编制29 名,其中地区博物馆17 名,实有工作人员13人;4 个县级博物馆核定编制12 名。
演艺人员队伍情况:全地区9 个文艺院团共有编制469 名,在编人员410 人,在岗197 人;聘用268 人。
(二)文化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
免费开放,时间每天不少于8小时,每周不少于5天,每年不少于300 天。2021 年以来,地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开放,服务群众70 余万人次。
2021 年,和田地区总演出3800 多场,其中专业剧场演出110 多场、夜市演出1000 多场、乡村演出2400多场、旅游景点演出240 多场、疆内旅游推介演出16 场、疆外旅游推介演出24 场、疆内文化交流演出2 场、疆外文化交流演出30 场。
三、和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党的十八大以来,和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投入稳步增长,各族群众的文化权益得到了保障,在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产品供给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发展态势良好,地、县、乡、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发展总量不足、服务效能不高及发展方式创新不够等问题。
第一,群众的公共文化需求与政府提供的服务发展不平衡,公共文化阵地还不能满足各族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需求。一是地、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健全。受自然条件、环境等因素制约,乡村两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起步较晚,加之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基层配备的各类设施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缺乏专人专管,影响文化阵地作用的发挥。二是乡村文化管理队伍不稳定。乡镇文化站(室)人员编制全部划归属地乡镇,人员统一纳入乡镇管理,由于基层工作繁重,一部分文化站工作人员被抽调充实到其他岗位。村文化室工作人员基本上由村干部兼任,人员变换频繁,队伍不稳定,业务素质较低,作用发挥等方面受到制约。
第二,基层文化专业服务型人才匮乏,文化人才队伍不能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粮食。一是人员不足短板突出。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短缺,“搞文化的不懂文化”的情况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全民文化艺术普及和对群众性文化的工作指导。二是存在人员在编不在岗现象。根据调研摸底情况,各县市“三馆”平均只有1~2 人,平时只能维持开馆。乡村两级文化站(室)虽然设定了编制和工作人员,但在编不在岗情况也存在,主要原因是工作人员被调配至其他岗位。
第三,国有文艺院团演职队伍结构不合理。一是老化弱化情况严重。地、县两级文艺院团演职人员的平均年龄在35~40 岁,整体的年龄结构偏大,受退休年龄因素制约,只能继续留用,导致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不能很好地满足当前工作及演出任务的需要。有些歌舞团因歌舞团编制性质,演员长期从事演出工作,综合能力差,没有“出口”,又不能退休,从而造成“老的出不去、新的进不来”的问题。二是演职人员的文化水平不高。如,地区某歌舞团在职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30%,中专及以下学历占66.3%。各县市文工团演职人员文化水平层次不高的问题也较为突出。
第四,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不足,文化专项经费还不能满足全地区文化场馆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的需要。目前,和田地区的文化机构主要依靠各级馆(站)专项补助经费。地区文化馆、图书馆年免费开放资金50 万元,县市文化馆、图书馆免费开放资金20万元,乡镇文化站免费开放资金5 万元。根据地区工作要求,村(社区)每周开展一次文体活动,乡镇(街道)每月组织开展一次文体活动,县市每季度组织一次大型文体活动。各级各类文体活动极大丰富了各族干部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但无资金支撑,场馆组织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开展的文化活动形式、内容单一,创新性和贴近性不强。
第五,和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软件建设薄弱,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形式轻内涵的现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制度、体制机制、管理及从业人员的思想素质建设等软件建设未及时跟进,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不强,上下衔接的标准体系不健全,一定程度上导致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没能有效发挥作用。
四、对策建议
(一)加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加大资金投入,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结合实际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调动各级政府建设基层文化阵地的积极性。加大建设文化基础设施的力度,积极对接自治区行业部门、援疆省市,加大对和田地区的扶持力度,尤其是在县市“三馆”建设、乡村文化站(室)设备更新配套等方面予以支持。同时,乡村两级文化室配套的设备设施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老旧、残缺等问题,需给予相关的配套支持,包括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文化建设,鼓励企业、个人投融资兴办文化产业,共建、共用、共享。
(二)强化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培养
大力培养本地的文化人才队伍,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的积极作用,通过公共财政的政策和利益导向,鼓励他们自办文化活动中心、组建农村业余团体等,加大乡村文艺团体编创表演队伍的培养力度,设立专业文艺人才补贴,提高专业文艺工作者的待遇,鼓励其创作更多的舞台文艺作品,吸引更多人才成为“送文化”与“种文化”的实践者[5]。
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配齐、配优、配强基层文化人员,做到不挪用、不挤占,使基层文化人员有足够的时间从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加强基层文化人员在管理能力、服务能力、业务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其服务水平。加强基层文化队伍的管理使用,建立县乡村三级文化人员管理服务体系,完善管理机制,坚持分级管理择优使用。加大文化人才援建工作力度,与对口援疆省市争取专业人才双向流动,加大人才培训、互派挂职干部的力度。充分利用援疆省市资源优势,深入地、县文工团开展实地创作实践的同时,手把手、面对面地开展地、县急缺的文学创作、音乐创作(现代流行音乐)、古典舞蹈编导、现代舞蹈编导,进行“传帮带”,大力提高地、县相关专业人员的能力和水平[6]。
(三)加强和完善基层公共文化部门规章制度
以文化便民、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增强人体、规范管理和群众满意为目标,以简便易行、规范统一、切合实际和注重实效为原则,建立一套可行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制度。结合实际,涵盖人员管理使用、作风建设、职业道德、业务培训、免费开放和文明优质服务等方面,量化、细化岗位目标任务,做到任务明、责任清、科学规范、用管结合、监督到位,积极探索将民间艺人推向市场的运营机制,使民间艺人队伍管理规范化、专业化,同时带动民间艺人增收致富[7]。
(四)加强文化交流
充分利用对口援建机会,搭建文化交流平台,提供更多机会,组织和田文艺演出团体、非遗传承人、艺术家等到内地省市交流展示,弘扬和田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和田文化走出去,讲好和田故事,让全国了解和田,提高和田优秀文化的知名度。邀请对口援建省市选派优秀文化专家蹲点和田指导推进工作,在知名文化人士与和田之间牵线搭桥,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搭建双方共促发展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