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路与策略
2023-11-08吴舒莹黄丹怡
吴舒莹?黄丹怡
[摘要] 革命文化是新时代小学语文传承文化记忆的载体。基于文化记忆理论的视角,革命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参照“革命精神作为凝聚性结构在文化记忆框架中发挥核心作用”“革命故事文本向仪式过渡中促进文化记忆形成”“英雄人物个体记忆通过重塑汇集成集体记忆”的基本思路。由此,提出革命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施策略,强化革命传统教育,促进文化自信融入语文教学。
[关键词] 革命文化;文化记忆理论;小学语文教学;培根铸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要求用好红色资源,以革命文化教育为核心,牢记初心使命,传承党的红色基因,加强革命传统教育,推动革命文化教育的常态化、长效化。新课标将“文化自信”作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育人目标设计上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革命文化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发展历史,凝练了无数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心血,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将革命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是语文课程的重要议题。
文化记忆理论关注“回忆、认同和文化的延续”,将革命文化作为“文化记忆”的内容载体,传承革命精神与爱国主义教育,对革命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落实有着理论指导意义。基于文化记忆理论,本文建构革命文化融入小学教学的基本思路与实践路径,为文化自信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出建议和参考。
一、文化传承:革命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思路
培根铸魂是革命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从文化记忆理论的视角出发,革命文化是新时代小学语文课堂传播文化记忆的载体,它将革命文化的集体记忆和个体记忆进行协调组织,让革命文化历经时代更替、历史变迁后仍然保持民族与历史的一致性,在经年累月之后仍旧保持本色并加以传承。文化记忆理论对以文本等为主要媒介的集体记忆传承进行研究,为革命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与传承提供了一个理论构架,通过一个新视角去回溯中国百年革命历程,回溯革命文化的产生、传承和传播的过程,提出革命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思路。
1.革命精神作为凝聚性结构在文化记忆框架中发挥核心作用
革命精神作为凝聚性结构存在于特定的文本和仪式中,在文化传承中起着核心作用。从社会层面看,凝聚性结构是成员共同的经验、期待和行为所构成的具有规范性作用的象征意义体系。凝聚性结构是将需要被铭记的经验和回忆以一定的形式固定下来,并在“重复”和“现时化”中对文化认同起“叙事性”作用。革命精神作为时代精神和群众生活的真实反映,折射了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革命的发展历程。统编教科书里的革命文化人物、要求及革命力量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如何将革命精神通过内容载体传承给学生,既是一个体现教育与文学、历史互动的学术命题,也是一个增强文化自信、认同中华文化的现实问题。
2.革命故事文本向仪式过渡中促进文化记忆形成
中国的革命文化记忆是经过长期历史积淀传承下来的,比起虚拟的文学,它是以真实回忆的形式最后凝结成为真实故事的文本。这种革命文化记忆是革命烈士回忆形象的“现时化”,融入民族的文化记忆中。革命文化体裁有利于学生积累素材,推动小学生树立基本的革命历史观,了解人物事迹,凸显出语文的实践性。例如,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依托七律诗展现了红军长征克服的困难,不同体裁的革命文学内容扩大了革命精神传播的方式,以文化人,丰富了革命文化课程资源,有助于学生综合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教科书革命文化的经典文本体现了从仪式的一致性到文本的一致性,它保证了连续性即身份认同,又在时代视域下体现了革命的历史意义。纵观小学生高、中、低三个学段,革命文化的经典文本一直是贯穿文学阅读的学习任务群中的重要内容,这要求学生阅读并学习革命领袖、革命英雄、爱国故事的篇章,能欣賞与革命战士有关的文学作品,感受革命先烈伟大的人格力量。革命文化教育表达对革命英雄、仁人志士的崇敬之情,其根本目的是鼓励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进而继承与弘扬革命文化。这种文化传承作用一直是站在整个人类民族的生命高度看待革命的价值,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避免以狭隘的眼光看待历史与
生命。
3.英雄人物个体记忆通过重塑汇集成集体记忆
榜样和典范是文化记忆理论研究的重点。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不是社会里每一个单独个体记忆的简单汇集,也不是客观重现,而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过程,包含着众多不同的人、行为、物质和主题,以及时代背景、需求拐点等问题。简言之,文化记忆是相关的人根据现时代的标准对集体记忆赋予新的内涵的深层文化重塑过程,这就决定了文化记忆固有的流动性。而在文化记忆理论视角下革命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路径中,作为具有真实存在的认知储存功能的英雄人物,他们的榜样作用一定程度上能够作为固定的媒介结构,让民族记忆在跨越时间距离中依旧得到持续的认同。所以,小学语文的革命文化课堂应该以相关史实为基本脉络,通过革命人物向外拓展,呈现中国人民奋斗与传承的家国情怀,将百年革命斗争史的精神内涵作为教育观念传承下去。
通过对英雄人物“个体记忆”的汇集,不断丰富革命烈士亲身经历的记忆内容,重塑成中国人民的集体奋斗记忆,有助于深化小学生的革命文化认同感。从民族角度出发,每一位革命英雄人物作出的伟大贡献都对整个民族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的个体革命记忆以强大的凝聚力维系着群体的革命文化记忆场。发挥革命先驱的作用,遵循了符号唤醒与激发、价值定位与规范的路径,使得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记忆内化,感受民族觉醒之深刻,革命榜样之力量。这些人物的“个体记忆”的重塑促成集体记忆,一个伟大的民族,只有个体的贡献奋斗,才能生生不息。从个体记忆向集体记忆的转化,决定了红色文化的继承与中华民族的薪火相传。
二、文化认同:革命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施策略
1.通过经典文本的选择与传承,促进学生个体记忆和集体记忆的形成
文化记忆理论研究记忆、身份认同和文化的延续三个问题的关联,认为每种文化都会形成一种凝聚性结构,起到链接和联系的作用。凝聚性结构把历史与当下链接到一起,把英雄人物与身边的人链接到一起,构造一个共同的经验、期待和行为空间。新课标对教材编写有着高标准,要求铸牢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此,本文对统编语文教材中革命文化的文本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如下页表)。
革命文化文本在重现的基础之上创设了真实的历史场景,利用语言文字的感染力在学生脑海中复现了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和细节气氛。例如,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与《黄继光》、五年级下册《青山处处埋忠骨》等课文,这些经典文本形成了凝聚性结构,经历过岁月的变迁,它们历久弥新,依旧保存着宝贵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留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再如,《狼牙山五壮士》《黄继光》等课文均改编于当年报刊发表的时文,这些真实的文本历经时代的洗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经历多个版本语文教材改革后依旧保留,是革命文化能够不断延续的基础,它们从“仪式性关联”过渡到“文本性关联”,在阐释和回忆层面催生新的凝聚性结构。在世代相传中它们以文本阐述和回忆对象的形式延续了认同,对形成文化记忆里的凝聚性结构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并在“重复”与“现时化”中对文化的认同起到“叙事性”作用。
这些经典课文经过生动形象的叙述,具有鲜活的教育生命力,如《黄继光》课文中的描写展现了黄继光烈士意志顽强和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也将过去的战争、斗争在当代美好生活的框架中唤醒、延续,不断丰富记忆。当今和平年代下,学生很难体会到革命的艰辛与战争的残酷,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带领学生真实感受到战争的紧张、革命烈士的困难,在伟大革命历史成就的过程中形成对艰苦奋斗的真切理解。教师通过设计研学活动,利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的思维联想走出教室有限的空间,视野穿越时间的界限,让学生回忆真实生活里一些受伤流血的经历,唤醒学生真实生活体验,将学生拉入革命历史的框架之内,让刻骨铭心的历史个体记忆与民族集体记忆产生联结,构建凝聚性结构,促进学生集体记忆的形成。
2.通过语文教学渗透革命精神,在接受文化文本中促成革命文化认同的形成
在中国,小学语文实际上不仅仅单纯是一门语言课程,而是集文、史、哲为一体的课程。革命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课可以让学生的价值观从小受到良好的熏陶,对革命历史永怀敬畏之心,将革命精神融入价值观中。通过语文教学,学生在接受语文课本中革命文化的文本中,逐渐增强对革命文化的认同,正如新课标提出的“体会祖国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培育形成的崇高精神和人格风范,体认英雄模范忠于祖国和人民的优秀品质,培育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情怀”。
新课标提到的民族气节、革命气节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和国家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往往以克己复礼与自我牺牲为精神依归。国家与民族的概念一直清晰地烙印在中国人的心中,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就在宣扬坚贞不屈的人格与气节,孟子强调气节的高尚,明朝于谦的《石灰吟》也提到“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革命文化内容里体现出来的气节,代表了中国人独有的不屈不挠的意志与在敌人面前不屈服的品质,是革命文化的内在精神传统。比如,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里的战士们宁死不屈、视死如归、战斗到底和勇于为革命献身的故事,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受到革命文化内容的充分感染,感受到革命精神的使命感和强烈的忧患意识,从价值观的角度对学生产生引领和教化功能,促进革命文化认同的形成。
3.通过文本选择精选英雄人物,将英雄的个体记忆汇聚成时代的集体记忆
文化记忆能够巩固和传播集体形象,其通过符号和象征增进集体成员对共同记忆的认同感,是一套可以被反复使用的系统。在革命文化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构建文化记忆里的意象系统,使得这些革命烈士以“回忆形象”的方式在学生的客观精神世界和客观知识世界存在,以象征意义为根本指向,从而联系英雄人物的品质,使学生感受记忆对象的力量,为学生保存和延续民族认同感、归属感提供记忆之场。
其一,鲜活的革命人物形象极富有感染力。比如,六年级下册的《金色的鱼钩》中的炊事班老班长舍己为人、先人后己,在食物紧缺的情况下,将营养丰富的鱼汤让给年轻的同志;狼牙山五壮士宁死不屈;《小英雄雨来》里的雨来面对日本侵略者毫不畏惧,不泄漏革命人士的踪迹,机智勇敢,逃脱敌人的魔掌。借助这些人物形象,学生能更好地感悟身先士卒、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的内在意蕴,逐渐培养学生主动学习革命文化内容的热情,延续红色血脉。
其二,多视角的人物展现能让革命人物形象立体化。“每当我们回溯这些事件和人物,并对它们加以反思的时候,它们就吸纳了更多现实性……这是因为,人们不断进行反思,而这些事件和人物就处在这些反思的交汇点上。”多视角的人物形象叙述提供了故事真实性的依据,将革命记忆里扁平化的人物形象立体化起来,如《十六年前的回忆》是革命先烈李大钊的女儿亲笔写的回忆文本,从女儿的视角叙述了李大钊被迫害的史实;《青山处处埋忠骨》中从毛主席秘书的视角看到了“泪水”,叙述了烈士毛岸英與毛主席生离死别的悲痛故事,以及毛主席对毛岸英烈士遗体是否回归故土作出的艰难选择。“何须马革裹尸还”从此承载的不仅是《出塞》里为灭胡虏出玉门关,而是如一条历史的脉络,串联起了抗美援朝整个历史文化背景,同时承载着毛主席和千千万万烈士背后的家庭悲痛,因而除了依托其伟大的人物品质,也要多视角展现革命人物的形象,让学生体会到他们也是亿万中国人中的一员。回溯革命战士的事迹,在深化知识的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引领革命精神融入学生价值观。
其三,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学生追随革命先烈的脚步,依托现代社会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博物馆、遗址等实现精神教学,增强在现实场合中学习革命文化内容。比如,《一个粗瓷大碗》里的赵一曼在东北抗日前线从事革命活动,英勇就义后,百姓将她当年在哈尔滨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命名为一曼大街,一曼大街上洒着赵一曼烈士的鲜血。这样,革命意义在时空维度和组织化情境中固定了起来,过去和现在联结了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时空的交汇,意识到我们现在所有的美好生活都是建立在顽强斗争的革命斗争史上的,即使时间跨度是巨大的,现代生活的一砖一瓦也都是由英勇斗争、不负人民的执着信念铸就而成的。
在文化记忆的理论视角下,记忆不是单纯储存和维持恒定不变的机制,也不是简单跳跃,而是流动的。革命文化的传播是当代中国人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凸显了小学语文课堂的革命文化教学需要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整体建构。历史探究的对象在过去,而语文课堂上对革命文化教学实践融入的探讨,是一个既回溯过往、构建文化记忆,又展望未来、指明未来道路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实用性,值得更深入研究。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强师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21YQJK583)和深圳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博士课题(项目编号:bskt21022)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翟志峰.文化记忆视角下语文教科书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21(04).
[2]欧少琳.文化记忆理论视阈下傩情对傩文化的当代传承[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9(02).
[3]扬·阿斯曼.文化记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4]王蜜.文化记忆、兴起逻辑、基本维度和媒介制约[J].国外理论动态,2016(06).
[5]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吴舒莹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广东省宝安中学(集团)小学部副校长,高级教师。
黄丹怡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中学(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