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公安教育改革路径探析

2023-11-08晁健宇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28期
关键词:公安改革教育

晁健宇

[摘           要]  公安教育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国家的长治久安。新形势下,全面深化公安教育改革,是适应时代新发展和人民新期待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的必然举措。近年来,公安教育改革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仍然存在思想意识形态受影响、教学内容无新意、教学模式受限制、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公安教育改革的第一道难题。在新形势下,对公安教育改革展开探讨和对策研究,成为当前公安教育改革领域的首要工作。

[关    键   词]  新形势;公安教育;改革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8-0169-04

当前,公安教育改革工作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贯穿全部工作的主线,聚焦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全面深化改革。公安教育是培养“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公安队伍的关键保障。基于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应总结前人公安教育经验,统一思想意识,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提供资源保障,完善管理体系,为人民培养专业知识扎实、法律意识严明、专业素养过硬的公安人才。

一、新形势下公安教育改革的基本概况

(一)公安教育改革的背景

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根基,必须要将教育事业放在重点突出位置,加快教育改革进程,促进人才强国建设。多年来,公安教育事业为社会培养并输送了大量的优质公安专业人才,而公安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人民、公正执法、纪律严明”的高素质公安执法队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并大力加强公安教育的改革与公安事业人才的培养,审核通过并发布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相关的改革方案,进一步指明了新形势下全面深化公安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发展理念和具体措施。然而我国正处于奋进第二个百年征程的新时期,面临着前沿科技快速更迭和机会转瞬即逝的机遇与挑战,要想跟上新时代的变革步伐,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和公安部门的执法公信力,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公安教育的革新与进步,显得尤为重要。

(二)公安教育改革的现状

公安教育事业具有特殊性强、专业性强、门槛高的特点。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公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经历了创建摸索、遭受破坏停滞不前、恢复发展、不断加强与完善、改革与创新等阶段,形成了当今具有中国特色、相对完善的公安教育体系。但如今的公安教育事业仍然面临种种问题和新时期发展的窘迫。从宏观层面来讲,新时期人民群众面对的社会安全的新需求、与日俱增的国际竞争压力等,都是公安教育事业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从微观层面来讲,公安教育存在思政理念待提高、专业设置不够创新、办学规模受到限制、教学资源成本高、教学技术人才稀缺等问题[1]。

二、新形势下公安教育改革的行为准则

(一)遵循以人为本原则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始终遵循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基本准则,坚持把人放在首要地位。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归根到底是知识与人才的竞争,最重要的资源也是人力资源。新形势下公安教育的革新与完善必须时刻把人作为第一主体,高度重视人的因素,尊重人受教育过程中的客观规律与成长规律,科学、正确地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唯有如此,才能为我国培养能真正保护人民安全的高素质公安执法队伍,推进新时代公安教育事业的繁荣,进而保障公安教育改革的高效、顺利进行。

(二)遵循专业化教育原则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是公安教育事业改革成功的关键。国家要把公安教育类的院校、专业进行精简划分,分类、分型地进行深度教育拓宽,追求公安教育不同专业间的精细化发展、专业化发展,以提高公安领域人才教育质量为核心,明确公安类校园理念,突出不同类型的公安院校特色,完善公安教育专业知识,创新课堂授课模式,深化专业化教育改革,努力培养符合新时代公安工作要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提高人民群众对公安执法人员的满意度和认可度,确保公安教育的改革之路行稳致远[2]。

(三)遵循与时俱进原则

跟不上时代步伐的人与物,终将被时代所抛弃,古往今来,无一例外。公安教育改革的目的是適应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解决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环境保障的新要求,加快公安教育的高质量和现代化进程。只有明晰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渴望、诉求和所思所想,运用现代化手段和技术方法,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才能确保公安教育改革的与时俱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民警官,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发展。

三、新形势下公安教育改革的重大意义

(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国家长治久安

德以劝善,法以诛恶。道德是软约束,法是硬约束,二者相辅相成、功能互补,共同促进社会发展的公平正义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新形势下公安教育的改革,使公职队伍人员更加明晰基础的理论法律条文,更明白实战的重大意义,更深刻地理解公安教育改革背后的人民需求,进而在执法工作中更人性化、专业化、高效化,以此促进社会的正常运转、稳定和谐,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繁荣富强,进而全面推进高质量安全中国、法治中国的建设。

(二)激发公安队伍的活力与激情

公安教育历程中长期维稳不变的教学内容和固化的教学模式,使公安事业的后备军人才在日复一日的按部就班中产生疲惫感。面对21世纪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公安教育的改革之举在公安队伍人员心中激起千里波、万层浪,充分激发公安队伍人员的行为潜力,全面调动公安人员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工作热情,提升公安实战部门对院校培养毕业人员的认可度,促进教育成果转化,为公安教育领域培养有激情、有能力的全方位人才,保障新形势下公安事业的内生动力源源不断。

(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公安部门属于国家法治化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为法治中国的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3]。新形势下,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变革,基于网络大数据、信息技术的现代化治理体系逐渐登上历史舞台。社会矛盾的复杂多变、新型网络犯罪方式的变化多端、网络虚拟空间的潜在安全隐患,都为公安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公安人员需要进一步掌握互联网技术,提高运用信息化技术解决新形势挑战的工作能力,用现代化科技加码公安事业的现代化发展,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新形势下公安教育改革的路径研究

(一)统一思想意识

1.以史为鉴

以史为鉴,可以通晓国家历代之功业,知王朝兴废,可以明得失,知进退,由史推今,以点及面,一通百通。新形势下,公安教育改革事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对前人工作经验的总结和借鉴。高校要定期组织公安教育改革统筹规划的相关负责人学习公安的历史发展进程,通过观看记载前辈历史事迹的视频,邀请资深公安专家开主题座谈会、参观公安博物馆,采用以老带新传帮带的分享交流会等方式,了解公安教育改革之路的前因后果,明晰改革之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而坚定改革的理想信念,统一思想意识,为改革之路的顺利进行奠定深厚有力的思想基础和意识形态[4]。

2.加强理论修养

深刻解读新形势下公安教育改革的政治要求和政策方针,有利于团结改革人员的思想意识,统一改革步调,开展后续的改革工作。鉴于此,高校应开展学习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公安教育改革的文件政策。知晓群众路线是公安教育改革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领导是公安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对党忠诚,为人民服务,执法公正,纪律严格”是公安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了解到要坚持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入”,坚持“立德树人”放在公安教育改革的首位,积极推进新形势下公安教育的创新发展。公安教育改革部门要全方位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完成宏观层面的战略布局,并监督地区部门和各院校细化改革行动的具体实施和学习结果,确保改革人员明晰新形势下的政策文件,意识形态健康且正向发展,进而全面坚持深化公安教育改革。

3.完善意识形态监督管理体系

形而上的意识形态世界是一切外在行动的根源,是所有前进道路的内生动力。新形势下公安教育的改革之路必须要将精准把握意识形态放在突出位置。首先,从上到下、有序地对改革成员进行思想意识的调研,搜集信息整理成册,借用大数据网络技术将其绘制成图表,以确保清晰、直观地了解其对公安教育改革的想法和希冀,及时把握意识形态,定期监测,为推进公安教育改革提供意识形态清单。其次,开展思想意识形态的教育活动,邀请资深思想政治教师进行授课,促进公安专业人才养成不怕吃苦、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伟大精神。最后,完善思想引导与监测制度。教职人员多关心公安专业人才的思想状况,出现思想问题与困难,及时与学员进行谈话并给予其引导和指正建议。

(二)创新公安教育课程内容

1.深度开展专业技能培训

公安教育专业技能训练工作是提高公安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的重要途径和保障。新形势下公安教育的改革要加强警务技能培训,针对法律理论知识、警务技能、体能等展开深度精准教学,以培养新形势下高精尖公安专业人才,使公安全体工作人员切实掌握“防、控、查、抓”等基本环节。同时增强格斗技术的训练强度,提升自我保护安全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安系统下各领域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提高公安专业人员解决问题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

2.构建公安教育专业协同机制

公安工作具有专业性、特殊性、保密性、危险性、连通性等特征,故公安专业类学员在院校学习深造时全方位掌握工作体系下所需的各项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公安院校应将关联度高的专业进行分类划分,再结合不同学员的兴趣爱好和优势,开展专业联通授课模式,建立定期协商、持续联动的长效教学机制,拓宽公安领域专业人才的教育宽度,提升学员的工作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素养,确保毕业学员参加工作后能力强、上手快。

3.加强网络信息技术教学

近年来,网络数据化犯罪案件大幅增加,且复杂化、智能化、专业化的犯罪趋势日益明显。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犯罪手段层出不穷,加强公安教育的互联网智能教学,培养符合数据时代新形势下的公安人才是当下公安院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一环。在培养掌握高科技技术公安人才的同时,也要注意国际前沿网络信息技术的更新变化,紧跟国内外时代步伐,并不断创新发展电子网络技术,力求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掌握主动权,时刻走在进步发展的前沿阵地。

4.将虚拟仿真实验融入公安教学

虚拟仿真实验拥有现实教学训练中不具备的教学功能,在面临危险环境时,可为教学训练提供安全可靠的实验项目。运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时要设置学生端和教师端,使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信息同步、资源共享,确保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训练情况,真正了解学生的训练成果。课后进行纠错复盘,深度剖析训练视频和图片,分析训练过程中的实验错误,掌握内容要领和知识重点,以便学生下次训练时高效、精準,通过模拟仿真实验提升学员面临真实情况时有条不紊开展工作的能力[5]。

(三)创新公安教育课程形式

1.开展校外实务与实践模式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新时代公安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形势下,公安教育改革必须推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更加注重实务与实践的教学,唯有如此,才能走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道路。一是可以组织开展校外实战观摩教学,使广大学员近距离、及时了解公安工作的实际情况,产生触动与感受,结束后写观摩报告,将其对公安实战工作的所思所想分享交流,强化学员对实战工作的认知和教学效果。二是整合校外实践资源,将公安学员散发至各个基层进行实践历练,帮助人民群众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今后的公安领域工作奠定工作基础,积攒工作经验。三是院校组织实战情景模拟演练,在保证环境安全和人员安全的情况下,给予参加演练学员最大的发挥空间。学员可自由探索,力求模拟演练贴近实战的不可控性和无规律性,考验学员面临突发情况、紧急情况的反应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2.创建多主体合作模式

新形势下,公安教育的改革离不开各个领域的通力合作。打造公安体系下校局合作、多兵种合作、执法人员合作等训练模式,是改革答卷的重要一笔。校局合作要使学员深入基层,感受基层公安工作的多彩与艰辛,体验警察职业的热血与责任。多兵种合作要建立有效的指挥系统,确保兵种之间的协调配合,加强作战单位之间的协同作战,并将其不同的演习目标综合起来,求同存异,制订最终高效的军事演习计划。执法人员合作要注意运用智能化设备进行高效配合,推动公安管理体系一体化、系统化、现代化长远目标的实现。同时确保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公正执法、公开执法、温度执法,着实实现新形势下公安工作的提档升级、提质增效,保一方安定,护一方安宁。

3.采用还原案例现状教学模式

任何教学模式的创新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果。不同以往的纸质、视频案例分析,公安教学中采用还原现状的教学模式,可以多感官刺激学生,激发其参与兴趣,调动活力激情,进而达到强化课堂效果的目的。例如,在刑事案件中,事先在尸体表面设置各种外伤特征,向学生呈现脏器构造、身体结构损伤程度的三维或立体影像,并匹配法医诊断意见书。学生可检查尸表,直接观察各种外伤迹象,并提取环境中可疑痕迹和物证,再对各类痕迹和证物进行识别、采集、送检等,作出整体分析判断。通过还原案例现状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对理论基础知识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升级公安教育软、硬件资源

1.建设高水平、高素质师资队伍

公安院校教师既是人民警察,又是人民教师,一肩挑有双份使命责任。身份的特殊、使命的艰巨就代表公安院校必须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要坚持走“走出来+请进去”之路,多途径组织教师到公安机关学习,带领学生实习,参与案件评审。同时,选择理论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强的教师深入公安一线,提升其实战能力,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请进来”可以通过聘请公安机关业务骨干担任公安院校教官,开展为期半月以上的教学任务,不定期到学院开展专题讲座,与教师一同研究制订课程方案、编写教材,合力培养专业能力强、实践能力强、实战能力强的新时代公安专业人才。其次,要坚持走“定期集中式+随时参与式”道路。“定期集中式”包括新警培训、暑期调研等形式的活动。“随时参与式”则可以到公安机关参加案情研究、个案评估帮助等项目。

2.完善公安教学设备的硬件设施

首先,警务技能类课程融入多媒体技术。在实训场地安装多媒体教学设备,可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自主思考能力。其次,运用3D、VR等科技设备,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射击、爆破等临场心理一体化训练,逼真实战背景,掌握其在真实环境中的心理变化,提升学生在实战中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最后,引进互联网信息技术系统,对公安教学近况进行大数据监测汇总,并合理制订下阶段的训练计划[6]。

(五)优化改革管理机制

1.删繁就简,鼓励创新

公安教育改革要落实简政放权,缩减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流程,把改革重心放到公安教育的实际效果上,改革目标清单越合理、越清晰,改革效果就越显著。除此之外,也要鼓励公安类院校创新教学,本着包容审慎的态度,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合理引进新事物,助力改革教育的进步发展,逐渐探索出符合新形势下公安教育体系发展的改革之路。

2.完善改革管理規章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管理制度直接关系着公安教育改革道路的未来发展,龙头部门应当积极发挥主体作用,调整大方向决策与具体实操的比例,改进改革管理方法,加强管理制度的支持性,不断完善改革管理规章制度,确保公安教育的改革之路不断科学化、规范化。同时,也要张弛有度,管理的根本行动在于通、顺,要结合管理层的综合建议,有的放矢,疏通改革道路上的层层屏障,突破种种阻碍。

3.完善奖惩、监督管理机制

依据公安教育改革道路中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奖惩标准和奖惩机制,通过授予改革功勋章、发放奖金、福利等方式对做出改革成绩的人员进行正向物质奖励,确保劳有所获、劳有所得,从而激发改革人员有所作为的意识和激情,保证每个个体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7]。除此之外,定期组织改革管理部门开展参观与考察,检验改革制度的细化落实情况和实施细节,为改革道路落实到位、提升效率保驾护航。

五、结束语

公安教育在国家教育事业中占据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只有坚持走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之路,不断优化完善改革路径,提升改革成效,才能使公安教育为社会培养并输送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鉴于此,高校应立足当下,通过统一坚定的意识形态、创新公安类院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培养高素质师资力量、配备优质硬件资源、完善改革管理机制等方式,不断创新公安教育改革的版图,真正提升公安教育改革实力,培养满足新时代需求的公安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志城.文化强警战略下公安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22.

[2]孙运利.公安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研究[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21,33(6):143-148.

[3]刘盈颖.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校局合作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20.

[4]徐晓慧.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谱写新时代河南公安教育新篇章[J].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23,32(1):5-13.

[5]李雪婷.新时代基层公安队伍革命化建设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22.

[6]吴余川.深化新时代公安教育评价改革的实践探索[J].公安教育,2021(10):49-52.

[7]陈艳.新形势下公安类高校实战化教学路径初探[J].化工进展,2020,39(3):1214.

◎编辑 郑晓燕

猜你喜欢

公安改革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老公安”的敛财“利器”
改革之路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改革备忘
公安报道要有度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