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融媒体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思路及运行机制探究

2023-11-08贾庆萍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28期
关键词:生产性校企基地

贾庆萍

[摘           要]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的地位和影响力受到了巨大挑战,媒体之间的融合成为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传媒产业的变革对传媒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侧重传统媒体培养的模式已经无法适应融媒体人才的需求,为了提升高职院校融媒体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现代传媒发展的市场需求,促进现代传媒产业的健康发展,建设校内外融媒体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最佳途径。具体分析了建设融媒体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意义、建设融媒体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基本思路和运行保障机制。

[关    键   词]  校企合作;媒体融合;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思路;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8-0145-04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媒体融合成为必然发展趋势。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同年11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以媒体融合发展为典型特征的融媒体建设成为现代传媒业最前沿、最富活力的主流业态。

融媒体是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融合,发挥两种媒体各自的优势,整合两种媒体的资源,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资源共用、利益共享、平台互通、共同发展。目前,中国的媒体融合已经进入了深度融合阶段,国家级和区县级媒体融合基本完成,地市级媒体之间的融合即将开始,媒体融合最后冲刺阶段的两大制约因素是体制机制改革和融媒体人才培养。传媒类高等院校作为融媒体人才培养的主要承担者,应积极探索新的育人模式,为行业发展赋能助力。在此过程中,山东传媒职业学院以校企合作融媒体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为抓手,深度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共育,在基地建设运行与人才培养中探索积极、有效的路径。

一、融媒体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特点

融媒体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对传统媒体实训基地的升级改造,是将传统媒体、新媒体和网络技术、社会服务等融合到一起的生产性、教学性实训基地。

融媒体生产性实训基地兼具教学性和生产性,是将教学与实际生产任务完全融合到一起的实训基地。参与实训的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以课程(学分)置换的形式,参与真实项目、生产真实产品并提供真实服务,以此全面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生产性实训基地可以通过安排学生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同时承接企业的实际生产任务,让学生的实训课程内容融入企业的实际生产里面。学生要在具体、真实的岗位上进行操作,通过模拟真实岗位,体验毕业之后进入企业的真实状态,以此做好心理与技能的综合准备。

融媒体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主要任务是生产融媒体产品,提供融媒体服务,开展融媒体实训教学。融媒体生产性实训基地主要的运作方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项目化运作,企业提供生产项目和指导人员,学校师生共同完成生产项目,学生获得应有的学分和报酬,场地、设备由学校或企业提供;另一类是综合性运作,师生进入企业或融媒体中心进行顶岗实习,完成企业或融媒体中心日常化的生产任务,学生获得学分和报酬。

二、校企合作建设高职融媒体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意义

(一)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高职院校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目前,新媒体正在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展着,新媒体企业规模迅猛扩大,新媒体已成为传媒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人才尤其是融媒体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相对应的高职传媒类专业建设与发展步伐也不断加快,紧跟传媒发展的潮流,以此解决好人才培养的市场需求和区域发展之间的矛盾。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山东传媒职业学院在政府引导下,积极与地方优质企业和融媒体中心合作,政、行、校、企同频共振,共同搭建融媒体生产性实训基地,将行业新技术、新标准、新业态与专业教学相对接,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引进企业真实项目,“双元”培养师资力量,推进“真学真做”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在传媒类专业高质量发展的带动下,无缝对接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二)促进新职教背景下传媒类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新职教法施行以来,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抓手的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如火如荼。校企共建融媒体生产性实训基地成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最佳载体。在融媒体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之初,山东传媒职业学院就明确提出,融媒體生产性实训基地应该按照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重点引导高职院校与优质合作企业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相应课程和活页式教材、科学实施专业教学、组织有效考核评价、校企双方积极开展横向课题研究等。参与融媒体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企业应当采用以师傅带徒弟(现代学徒制)的形式,依据双方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真实的项目化岗位技能学习与训练,真正实现校企融合、产教融合一体化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缩短了毕业生与企业员工之间的差距,提升了传媒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传媒类专业高质量快速发展。

三、校企合作建设融媒体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基本思路

基于校企合作的融媒体生产性实训基地是一个综合体系,具体建设内容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抓好顶层设计,完善组织保障体系

顶层设计是生產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关键因素。只有学校和企业的领导充分认识到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统一进行整体规划,出台相应的政策和制度,才能保证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顺利开展和持续高效运行。在基地建设之初,山东传媒职业学院就与山东奔跑吧贝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国青年网、北京人民在线网络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建成合作共同体,共同制定了山东传媒职业学院融媒体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制度。校企双方不断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制,建立跨部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定期会商和解决有关基地工作的重大问题,为基地建设把握方向、制定规划,奠定了基地建设的良好基础。

(二)建设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

要通过校企双方的积极投入和深度合作,打造适合传媒类专业的融媒体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校企合作模式,建设完善、符合高校人才培养要求和企业生产效益目标的合作运行机制。通过完善合作机制,打通传媒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任督二脉”,常态化开展校企互动活动,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开展双向交流、实现共同提升。要建立激励机制与退出机制,出台相应的实训基地绩效考核及奖励办法,通过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绩效考核,对人才培养效果持续不佳、运行不顺畅的引进企业和合作项目要坚决予以清理出场,对表现优异的企业要进行奖励和政策扶持。相应的,校方也要按照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奖励或更换参与实习实训的指导教师和学生。

(三)创造校企共建、共享、共赢的教学软硬件环境

融媒体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离不开硬件设施和师资团队,创造符合双方利益且能持续运转的软硬件环境是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校企双方通过打造双赢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实训场地,投入资金与设备,调配实训项目所需的企业资源与师资,建立一个大师引领、校企互培互聘的教师指导团队。相对来说,融媒体生产性实训基地对设备的要求不算太高,尤其是新媒体类的实训设备,传媒类院校本身的实训设备基本上都能达到生产的标准,通过资源整合,完全可以进行融媒体产品的生产。高职院校最需要的是企业项目和一线工作人员,而这些正是企业的优势。所以,在合作过程中,学校可以更多地进行基础硬件设施的投入,而企业可以更多地投入贴合实训内容的项目和提供富有工作经验的骨干员工作为基地导师。高职院校投入的设备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企业提供项目和一线员工可以大大提升实训的效果,也能培养更多的“双师型”教师,从而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四)构建校企“双元”育人、“产学研创赛证”融通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是融媒体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实训与生产合二为一的有机整体。实践教学体系要兼顾教学与生产的有机统一,需要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按照真实融媒体生产流程和生产项目的难易程度重新构建课程体系。简单的融媒体生产项目可以对接某一门课程,复杂的融媒体生产项目多为团队创作,涉及多岗位多技能的综合技能训练,可以对接多门课程甚至对接多个专业,这就需要学校与企业共同商量研究对接的专业及课程。在专业、课程确定后,还要根据人才培养的要求与生产任务的特点共同决定实训的内容及计划。融媒体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训内容要符合最新的岗位要求,训练最先进的岗位技能,接触最前沿的创作理念,创造最真实的生产环境。基地可以开发校企互动、开放共享的实践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实训的顺利开展。

在实训过程中,将传统课堂中的课堂内容与知识架构和融媒体生产性实训有机融合,打造“产学研创赛证”六位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教学实训基地。融媒体生产性实训基地对接企业的生产任务,可以为企业创收或宣传企业品牌,比如拍摄短视频,运营公众号、抖音号、微博等新媒体账号,拍摄宣传片、广告、微电影等融媒体产品。与这些生产性任务相结合的策划文案类、摄影摄像类、后期制作类、融媒体运营类、软件类、广告设计类、声音制作类实训课程都可以纳入实训体系中,随着融媒体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发展壮大,传媒类的所有课程基本都可以纳入实训基地的实训体系中。在实训过程中,教师与企业员工之间互相交流,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形成跨专业的集合式实训集群。融媒体生产性实训基地还可以进行融媒体产品和技术的研发,进行实训教学的横向课题研究,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实训过程中,学生还可以进行创新创业和技能大赛的实践训练,提升创业能力和竞赛技能。实训中心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五)建立“高校教师、企业导师、项目培训师”三位一体的实训培养教师团队

通过“校企互通、专兼结合”的教师培养、聘用与评价机制,建立校企互培互聘的、集“高校教师、企业导师、项目培训师”三位一体的实训培养教师团队。校企双方派遣培养对象到传媒行业和专业发展较好的职业院校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模式。派遣专业教师到融媒体中心以及其他企业生产一线顶岗实习,提升指导教师的岗位技能和项目执行能力。派遣教师参加企业培训师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培养项目培训师,提高实训基地教师的培训能力。在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过程中,高校教师与企业员工可以互培互聘,教师可以到合作企业顶岗锻炼,企业员工可以到高校担任任课教师,增强实训基地的师资力量。

(六)实施融媒体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精细化管理

传媒类专业是应用型专业,具有实践性强、发展速度快的特点,尤其是当下新媒体异军突起,行业生态日新月异,新模式、新业态频繁迭代,仅仅凭传统的校内课堂教学很难对各类融媒体生产活动进行有效指导。因此,构建一套完善的传媒类专业校内外实训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是完善传媒类专业教学的有效手段和必要方式。

1.生产性实训基地高效运行的精细化管理

组织专业带头人、行业专家、企业兼职教师、专职教师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市场需求情况、基地设备设施情况,确定其主要合作方式为:学校主导、企业辅助的模式,即以学校为主体,根据学校的实训教学需求来确定合作企业和合作项目。

按照市场化运作公司或企业的要求,对公司配置必要的管理人员和组织机构,配备教学和运营所需设施。

2.产学对接、工学结合的精细化管理

根据教学大纲,参考融媒体生产实训项目的要求,制定理实一体教学计划。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综合考虑真实项目教学的要求,制定实训计划。

3.市场运作的精细化管理

根据融媒体中心或新媒体企业要求,逐步搭建校企共建融媒体平台,进行科学的市场定位、制定营销计划和策略,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根据融媒体中心或新媒体企业外包项目需求,校企共同制定项目管理计划,合理分配项目利润,及时调整项目人员、进度效果的安排,提高项目组工作效率。

四、建立校企合作融媒体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保障机制

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走过了很多弯路。部分基地出现了项目中断、运行难以为继、企业积极性断崖式下降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运行保障机制不健全。因此,在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过程中对运行保障机制进行长时间的积累和调整优化,形成固定性的制度,才能保障实训基地高效持续运行。

(一)利益共享机制

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中最主要的矛盾是利益分配问题,需要双方根据基地的建设情况来进行充分协商。在进行合作之前就需要达成共识,并以协议或合同的方式明确下来。在基地建设之前,校企双方要制定资金投入、资源配置、财产管理、学生实训、项目运作、成本核算、收益分配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形成以“契约”为保障的利益共享机制,在确保基地正常运行的基础上,使之既成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基地,又成为学生实习实训、教师实践锻炼的重要场所。

(二)组织协调机制

校企双方应该成立由双方管理人员共同组成的沟通协调机构,落实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协调生产与教学的矛盾,保证基地生产、实训的顺利进行。协调机构组成成员应该由学校分管教学的院长、企业代表、教务处、人事处、校企合作办、相关系部领导组成,决策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重大问题。在领导机构小组的基础上,成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工作委员会,增加学生处、校企合作办、优秀教师、企业导师等实训基地具体参与人员,共同制定校企合作管理办法、生产性实训基地工作条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办法等。实训基地工作委员会定期召开工作例会,讨论并解决实训基地日常建设与运行中的问题,并提出下一步计划。

(三)管理机制

融媒体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管理办法纳入学院统一管理,实施计划的修改和调整要符合学校规定;承担实训基地教学任务的导师(教师)必须符合“双师型”指导教师的选聘要求,各系部要对企业导师开展必要的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导师(教师)的授课计划必须遵循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情境,采用项目导向、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经各院、系负责人审核后才能开课。

在实训过程中,要厘清校内导师及企业导师的聘任标准、工作职责、培训和工作待遇等内容,进一步明确企业和高校的培育原则、培育内容及培育途径等。要明确实训学生的培养目标,做好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和日常管理,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要完成规定的生产任务并填写实训记录和实训报告。

(四)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融媒体生产性实训基地顺利建设和运行的重要保障和驱动力。实训基地应拿出一部分收益作为专项基金奖励表现优异的导师或学生。制定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指导报酬标准,根据教学效果和项目类型实行不同的标准,优效优酬;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实训基地的指导工作,将指导成效纳入年度考核、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的考核体系中。鼓励学生参与生产性实训基地项目,设立生产性实训项目津贴,为利用假期参与生产性实训项目的学生购买保险、提供食宿,为学生的实训成绩考核、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给予加分。

(五)评价考核机制

生产性实训基地要想保证其效果并持续建设、发展,必须制定和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建立高校院、系二级督导检查制度,对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日常实训巡查,定期检查生产性实训基地项目的相关材料;了解学生的实训效果,及时发现实训中的问题并引导解决。

生产性实训基地协调机构定期开展质量考核评价,听取学生对导师及实训项目的反馈和导师对学生及实训项目的评价,对教学不佳的实训項目、导师、学生实施淘汰制。

五、结束语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通过政府引导,校企联手,与多家融媒体中心和新媒体企业深度合作,建设适应山东省传媒行业发展需求的融媒体生产性实训基地,有力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提升了学院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学生在真实的融媒体环境中获得真实的工作体验,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职业岗位能力、基地的生产性和教育性,也有效推动了学生对创新创业领域的探索与实践,综合育人质量不断提升。基地建设以来,完成共建企业真实项目十余个,生产融媒体内容产品三千余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运行机制,为传媒类高职院校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童卫军.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7):86-87.

[2]戴国强.地方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同步发展的路径[J].职业技术,2013(11):1.

[3]王铨.职业教育生产性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2):91-93,97.

[4]李劲松.高职院校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现状及问题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105-106.

[5]董宏伟.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6):105-107.

[6]杨涛.内涵建设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实习基地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5(15):93-95.

[7]亢利平.高职产教融合机制构建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37(5):60-61.

[8]曾瑜.高职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的研究:以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大禹现代学徒学院为例[J].四川水利,2020,41(5):129-131,135.

[9]徐景学,秦玉莲.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建设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5(6):101-103.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生产性校企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我的基地我的连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浅析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