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为媒,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互融路径探索与实践
2023-11-08欧阳莎晏成明
欧阳莎 晏成明
[摘 要] 針对思政教育亲和力与针对性不强、育人的协同效应不明显等问题,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水文化为切入点,开展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互融路径研究。构建理实虚一体的模块化协同式教学机制,促进思政课教学和专业教学的有效融合;创建资源池,为思政与课程的融合提供丰富的养料;创新结构化教学团队,发挥优势,实现“三全育人”。通过文化媒介搭建创新,实现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同频共振;通过课程资源创新,打造出立体化结构资源体系。经过实践检验和推广应用,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大幅提升;学生自觉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素质显著提高;学校社会辐射影响力明显扩大。
[关 键 词] 水文化;思政课程;专业思政;互融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8-0021-04
①基金项目: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双高计划”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群建设项目;水利职业教育研究课题“水利发展新阶段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模式研究与实践”(2023-2025)。
作者简介:欧阳莎(1980—),女,汉族,湖南株洲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
晏成明(1976—),女,汉族,湖南华容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水利工程、课程思政。
在传统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思想政治工作、专业教育经常各自为政,产生“多张皮”的现象。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指引下,课程思政全面推进。持续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探索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互融路径,是新时代高校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实践。
一、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互融路径研究背景
(一)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2016年12月7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对高校文化育人工作作出了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强调:“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文化浸润、感染、熏陶,既要重视显性教育,也要重视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实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相统一”,其中包括“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立志不定,终不济事。”要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二)学校具有水文化专业育人传统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2年,是华南地区唯一的一所以水利电力类专业为主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腹地,以职业性、技术性、终身性为行为逻辑起点,以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使命,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区、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及“一带一路”倡议,服务现代水利电力等重点行业和智能制造、现代服务等新兴产业,培养兼具专业素养、人文情怀、创新实践能力和开阔视野的复合型、创新型、发展型高素质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论述指引下的生动实践中,催生了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水利精神品质。2019年2月13日,《水利部关于印发新时代水利精神的通知》明确将新时代水利精神表述为“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五千年精神传承,新时代实践创新,彰显了水利人“忠诚、干净、担当”的可贵品质,厚植了水利行业“科学、求实、创新”的价值取向。在治水矛盾发生深刻变化、治水思路需要相应调整转变的新形势下,迫切需要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新时代水利精神,为不断把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提供精神支撑。
学校以新时代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三教”改革为背景,丰富“立德树人”的内涵,将思政教育、文化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思政为魂、文化为根、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强化思政课程、专业教育、职业精神有机融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学生思想品德,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互融路径研究
(一)构建理实虚一体的模块化协同式教学机制,促进思政课教学和专业教学的有效融合
以水为媒,创建水文化课程体系,使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能够有效融合,实现思政课与专业课的同向同行。通过充分挖掘水利行业文化和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深度拓展教学内容,做好模块课程再设计,实现专业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的同频共振,解决思政课的专业知识融合、专业课的思政意识教育问题。
1.开发建设水文化系列课程,架起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效桥梁
教学团队开发建设了“水之美”“水之魂”“水之德”“水工程文化”等系列课程,编制配套教材,从水的历史、水的生态环境保护、水利精神、水的价值、水利工程、水利人等多方面展现水文化。
2.拓展水文化校外实践,将新时代水利精神全方位融入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
首创全类型“流溪河流域实习基地群”,从水利工程、水利名人、水利历史、红色基地等多角度、全方位引导学生将专业实践与思政实践有机结合,在实践中探索知识、感受文化,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践成果上舞台,实现知行合一,举办红歌、红舞、红诵等专场演出,鼓励学生将家国情怀融入文学艺术作品,讲好中国故事。实践成果进一线,实现工学结合,在企业实习、专业实训中,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融入实践中。实践成果融入社会,引领社会风尚,选取优秀题材作品在人民网、“学习强国”平台展播,传播正能量,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协同育人。
3.利用信息化资源和手段,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利用智慧职教、雨课堂、大学慕课等移动或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微课、视频、案例、讲义等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补齐知识短板;开展头脑风暴、课堂讨论、测试、展示等在线实践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真实体验,促进学生反思;加强师生、生生的沟通与互动,满足学生对平等、开放、互动教学的需求。
(二)创建资源池,为思政与课程的融合提供丰富的养料
1.挖掘专业中的思政元素
高校思政课教材是全国统一教材,它具有突出的政治性和思想性,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基本遵循和立足点。但是,由于教材是面向全国所有本、专科生,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与时俱进的,教材修订具有普遍性和一定的滞后性。针对这些问题,教学团队基于“利用好教材,整合好资源”的原则,结合水利专业特色,融入水利行业文化,突出新时代水利精神,编制了校本活页式辅导教材、建立了由8000多个案例组成的水利特色案例库。将水利专业案例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具体环节可见图1,提升了思政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趣味性。
2.绘制“课程思政元素地图”
理清思政元素与专业内容之间的关系,梳理各思政元素之间的关系,做到心中有数、有迹可循。教学过程中在专业学科知识体系中寻找与德育知识体系的“触点”,顺其自然而不是牵强附会、生搬硬套,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如盐化水地开展德育工作,具体可见文末图2。教师团队大力探索课程思政,采用场景分析法,通过“场景设计—能力分析—德育挖掘—要素入库”,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要素,形成了思政元素资源库,充分挖掘课程的德育功能,不断优化课程建设。把家国情怀自然渗入课程方方面面,实现润物无声的效果。
3.构建“专业树”
强化各门课程在思政方面协作和配合,形成网络,提升融合高度,实现更好的育人效果。梳理各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将其列入教学计划的重要条目和课堂讲授的重要内容,将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使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类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起全课程育人的格局。注重整体规划,从聚焦课程到聚焦专业,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培养方案。先确定专业的课程思政目标,再设定各类课程群的目标,然后,每门课程围绕课程群的目标进一步细化落实。着力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把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加大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力度,探索“专业思政”“学科思政”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三)创新结构化教学团队,发挥优势,实现“三全育人”
以行业文化认同为引领,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素养要求,整合思政教师、专业教师、企业导师等群体力量,组建结构化的教学团队。教学团队搭建了定期交流平台和微信即时交流平台,定期进行交流分享、集体备课,促進了全员全过程思政育人的有效实现。
思政教师对接专业教师,联合开发专业思政案例;专业教师运用立体化思想政治教学资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工匠精神、时事政策、奉献精神等融入专业课堂教学中,在专业教学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于思政元素案例的理解,增强学生的价值认同感;学校教师深入行业一线汲取优秀企业文化中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营养,制作专属各个专业的教学资源,形成教育叠加效应。
三、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互融路径实践应用
(一)文化媒介搭建创新,思政课与专业课同频共振
聚焦德育存在的短板,以水文化融入为切入点,以软、硬件建设为支撑,架起连接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桥梁。构建新型模块化课程体系,将专业教育、思政教育、专业文化教育融为一体,协同育人。例如,在程防洪抢险技术专业课中将培养科学求实、忠诚担当的新时代水利精神作为素质目标,在模块化教学中厚植新时代水利精神,使学生认识到每次抢险都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增强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将大禹治水、李冰修建都江堰、修建红旗渠等化水害为水利的故事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学习前人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劳动精神,提升学生的职业荣誉感,达到“思政教学有专业”“专业教学渗思政”的目的。
(二)课程资源创新,打造出立体化结构资源体系
采用“多元合作共建”的方式,共同开发“全方位、立体化、互动式”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打造立体资源体系。开发建设了水文化系列课程,并编制了水文化系列双语教材;结合水利专业特色,编制了思想理论课新型活页式辅导教材;在职教云平台建立了水利特色案例库;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强化专业核心素养与德育的契合,挖掘800余条德育要素,形成了德育要素资源库;建立智慧水利创新基地,开展线上实践教学,VR情景体验著名水利工程的气势磅礴、感受水利名人的智慧与奋斗;联合行业企业,共建全类型“流溪河流域实习基地群”,学生在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四、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互融路径应用推广
(一)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大幅提升
教师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主动关注道德教育资源,把握道德教育时机,主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意识。进一步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了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教师在各项大赛中屡获大奖,收获颇多。教学团队在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得国家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级奖项5项;在教学成果奖的申报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项,省级奖项2项。
(二)学生自觉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素质显著提高
立足学校办学定位、基于人才培养特色、针对学生的思想特点,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制定评价标准,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使他们成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排头兵和主力军。水文化课程的普及率达到100%,水利专业学生作为必修课开展学习实践,使大学生形成对文化自信的知识性建構与逻辑性反思,增强其文化理论的接受力与文化自信的生成力。非水利专业学生作为选修课开展学习,自觉学习文化、传承文化,借此端正自己的价值立场,形成文化认同,增进文化自信。学生参与社会调研、大学生科技活动、志愿服务、“三下乡”社会实践、文化艺术活动、校企合作等活动,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学生参与编写的《防汛抗旱工作调查研究报告》在省挑战杯大赛中获特等奖,调查期间创编的《我们同是水利人》在学习强国平台展播,传承、弘扬水文化。学生获得授权专利12项;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省部级奖项:技能大赛及“挑战杯”竞赛103项、体育竞赛16项、艺术类比赛22项;参与了信宜和高州洪水灾后重建等200余个项目。学生初次就业率达99%以上,连续多年位于全省前列;获得企业高度赞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达90%以上。
(三)社会辐射影响能力明显扩大
合力打造的立体资源池向全校开放,40多个专业、2000多门课程、20000多名学生受益。专业团队开发的水文化系列课程,通过“全国水利行业终身学习平台”辐射至11个省使21万多人次受益,在水利行业内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模块化协同教学模式多次在兄弟院校交流,专场讲座、交流达30多场,具有一定影响力。通过引企入教、引企入研,实现水文化与企业核心价值文化体系的深度融合。同时通过对外交流、学生顶岗实习,将文化渗透到企业、引向社会,影响深远。
五、结论
以水为媒,通过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互融路径研究与实践,有效解决了思政课理论教学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的现象,把育人要求细化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落实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11(01).
[2]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4-16.
[3]兀光波.刘晨,王庆,等.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共同体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陕西教育(高教),2021(10):57-58.
[4]陈东伟.“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高专的思政课教育教学[J].国际公关,2020(9):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