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在”到“自觉”:职业院校非遗传承的困境与突破
2023-11-08闫宏宇
[摘 要] 非遗与职业教育在文化传承、德技并修、工匠精神和审美素养等方面都具有天然的契合性,但就现状而言,两者仍面临着松散拼合的实践困境。因此,通过机制耦合推动非遗教学联合体、非遗课程融合体、非遗资源整合体、非遗文化聚合体的构建,是推进职业院校非遗传承系统化、常态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关 键 词] 文化自觉;职业教育;非遗传承;机制耦合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8-0009-04
①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专项课题“非遗传承融入师范类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研究”(GZYB 2022-4)阶段性成果;2022年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研项目“非遗启蒙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路径研究”(kyzd2023-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闫宏宇(1982—),女,满族,河北承德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构建紧密相连,明确指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1]。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支持具备条件的高校开设传统工艺的相关专业和课程,鼓励传承人参与教育教学和开展研究。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活态形式传承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文化环境的蜕变,非遗与现代教育的深度融合迫在眉睫。这不仅关涉非遗口传心授的传统师承方式向现代院校传承形态的转化理念,还具体表现为职业院校非遗教育的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实施策略等传承理念如何有效嵌入学校实践场域的困境突破,从实质上打通非遗与高职教育相结合的路径,形成多力聚合的职教非遗传承育人新范式,为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贡献职教力量。
一、逻辑契合:职业院校非遗传承的理据
职业教育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摇篮,在文化传承、德技并修、工匠精神、美育等方面都与非遗具有天然的逻辑契合性。促进非遗与职业教育达到双向融合,无论对非遗的活态永续传承,还是对职业院校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均以文化传承为使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非遗历经千百年大浪淘沙,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思维方式和精神追求,体现着中华民族顽强的意志坚力和蓬勃的生命活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重要力量。《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联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2]我国非遗类别繁多、总量可观、区域分布较为集中,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发展好非遗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绵延,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承担着文化传承的基本功能。“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文化过程使文化得以在社会中遗传和再生。因此,教育是文化的社会遗传和再生机制,是文化化人的过程……高等教育应该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文化适应的功能和文化创新的功能。”[3]由此可见,文化传承创新是职业教育历史使命、是职业院校的社会责任,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均以德技并修为宗旨
琳琅满目的非遗技艺精致巧妙、程序烦冗复杂,掌握与精通并非易事,更非一日之功。这其中除了在技艺、技巧、技能层面的勤学苦练外,还要有对手艺的热忱与热爱、对传统的坚持与坚守,以及择一事、终一生的信念和笃定,正是“德”与“技”双方面的追求共同成就了非遗穿越千百年历史时空的风尘至今依然熠熠生辉。在文化和旅游部门发布的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与管理办法中,都明确指出,代表性传承人除了有技艺、技能、实践等方面的要求,还需要符合爱岗敬业、德艺双馨的条件。
职业教育面向行业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承担着优秀技术技能迭代传承的任务。新职教法规定,职业教育必须坚持的原则包括德技并修。德技并修与德艺双馨一脉相承,精准描述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理想规格。重视技能训练而忽视德行养成是职业教育中出现的实践性问题,需要始终保持自我警醒并及时自我纠偏。德技互荣互促、相辅相成,以德驭技、以技育德,才能造就“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才能为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力资源的支撑。
(三)均以工匠精神为涵养
工匠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贯穿于非遗的代序传承之中。根据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周礼·考工记》记述:“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4]说明这一时期的社会分工中出现了以手艺谋生的“匠人”工种,时至今日“匠”依然是手工艺人的统称。出自《庄子·养生主》的“庖丁解牛”典故也反映了庖丁作为工匠高超的职业技艺和匠心坚持。中国传统的工匠精神,体现在选择上的专一坚守、操守上的敬业诚信、工艺上的精益求精、作品上的锐意創新等各个方面,甚至呈现出不惜成本、不计工时、不问盈亏的极致追求。在非遗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选徒、拜师、传艺、出师都有一套严谨的规制和程序,这种仪式化、神圣化的师承制度也成为传统工匠精神传承发展的重要保障。
新职教法第四条规定“职业教育要对受教育者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育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的升华。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中指出: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现代工匠精神的内涵包括但不限于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另外,职业教育的现代师徒制也从制度上加强了师生间的情感纽带,保障了工匠精神的沿袭和延续。
(四)均以审美素养为要件
非遗不但凝结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工匠精神,而且具有鲜明的生活属性和审美特征,民间美术、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手工技艺、口头文学、戏曲等都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且呈现出丰富的美学意蕴,这都为职业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和丰富的人文涵养,是难能可贵的美育素材,也是构建职业院校美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非遗资源遴选、梳理、提炼,转化为美育的动力引擎,以此为基础打造共建共享、开放互联的非遗美育平台,引导职业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文观和审美观,将美学精神和审美品格内化到技术技能的提升中,深度落实“五育”并举,促进职业院校提质培优和可持续发展。
二、松散拼合:职业院校非遗传承的痛点
近年来,在文化旅游部和教育部的积极倡导下,非遗进校园活动如火如荼,但总体呈现出宣传的雷声大、落地的雨点小等实践特点,院校中的非遗传承常常存在于两微一端的宣传、典型案例的报告或主题会议的研讨中,并没有成为一种常态化育人机制。职业院校的非遗传承在政策应然与执行实然的交汇点上碰撞冲突,使得职业教育与非遗传承之间难以形成有机化交融,更难以形成体系化结合。
(一)非遗教育理念的缺失
长期以来,职业院校将技术技能的培养奉为圭臬,对文化育人的重视程度尚待提高,对非遗进校园的理解还停留在简单观赏的初级阶段,难以认知非遗教育传承理念的深刻内涵,更遑论对非遗融入职教课程体系方法和途径的探究。“校内教育在非遗教育传承中是短板,甚至很多师生并不理解校内开展非遗教育的严肃性及必要性。”[5]非遗传承归根结底是人的传承,职业院校学生除了在专业技术上追求精益求精,还需要具备社会公德、文化积淀、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非遗课程中所蕴含的人文思想和传统美德所营建的文化生态,对新时代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促进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体系的完善和职教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忽略的价值。
基于职业教育的非遗教育理念包含三个层面:关注文化认知,实现文化传承;挖掘文化美德,实现文化育人;培养文化自信,追求文化自觉。也就是说一方面让师生深入了解地域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增强非遗文化的认同感,确立其非遗传承的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发挥专业/专业群优势,赋能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力促非遗走进现代生活,实现活态永续传承。
(二)非遗课程体系的缺位
非遗课程是非遗教育传承的主要载体。虽然很多职业院校都在进行非遗相关的课程与教学工作,但目前职业院校的非遗课程大多以公共选修课或专业选修课的课型存在,大都缺乏明确的课程目标、详细的课程大纲、系统的课程设置、科学的课程实施,普遍存在课程目标模糊化、课程内容碎片化、课程实施形式化、课程评价单一化等问题,对所涉猎的具体非遗项目教学则以表浅的非遗描述、鉴赏和评论为主,缺乏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深度关注和解读,更鲜有非遗艺术体验和实践。
科學、适用的课程体系是非遗与职业教育相互赋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目前职业院校非遗课程体系普遍缺位,非遗课程体系设计缺乏导向性、系统性和开放性,非遗教育传承的课程融合机制不完善,非遗课程与专业课程尚未有效衔接、有机融合。建立非遗传承融入职业院校课程体系的内在逻辑结构模型,有效赋能职业院校非遗课程体系建构和非遗传承教育实践,促使职业院校的非遗传承走向科学化、系统化、常态化,仍任重道远。
(三)非遗教学资源的缺乏
历史上非遗传承大多依赖师父与徒弟间的口传心授,这种传承模式一方面使得技艺、技巧、技法的传承依赖于人、取决于人,即“人亡技亡”;另一方面受传承场域所限,传承人并不掌握书写的技能,也从未被赋予书写的权利,由此导致存留后世的文本资料非常稀少,这是造成非遗教学资源匮乏的历史原因。
《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体系和专业建设,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自主增设硕士点和博士点,引导高校加强非遗相关专业的内涵建设和课程建设,促进高校非遗教育驶入文化传承的快车道,但职业院校在非遗基础理论研究、创意创新、市场转化等方面还尚显乏力。当今职业教育非遗教学资源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为面向职业教育非遗教材的匮乏、职业院校非遗师资的短缺、数字化课程资源的碎片化、非遗体验实践和创新类课程开发偏少、实操实训环境和条件的缺失等。
三、机制耦合:职业院校非遗传承的推进策略
为了实现非遗传承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目标,必须打破当前职业教育与非遗两者之间松散拼合的不稳定结构,同时以制度化的手段与和合共生相互赋能的视角聚焦非遗与职业教育的耦合点,以此推进职业院校非遗传承的体系化建构与常态化建设。将教学主体、课程体系、教学资源、教育生态等进行通盘考虑与有机整合,由此形成非遗与职业教育的耦合机制,搭建非遗与职业教育连通的桥梁,双向助力非遗传承与文化复兴。
(一)双重效能,构建教学联合体
非遗传承的关键在于作为传承主体的传承人,职业院校传承非遗的关键在于非遗师资队伍。当前非遗的教育传承仍处于探索期,师资结构、专业素养、管理保障等方面均面临较严峻的现实境遇。充分赋权传承人在职业院校非遗传承中的主体地位,发挥非遗传承人、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的双重效能,构建非遗教学联合体,是推进职业院校非遗传承的基础环节。
传承人所秉承的民俗常识、行为技能、传习经验等构成非遗的知识技能本体,是非遗得以传承的根基。由非遗传承人、专业教师组成职业院校非遗传承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充分保障传承人的话语权,充分发挥传承人在非遗课程/课程模块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传承人深度参与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论证,深度参与课程内容优选,深度参与非遗课程教材的开发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深度参与非遗课程思政的挖掘,深度参与课程的多元评价。通过强化传承人课程建设的意识和实践,在确保非遗技艺传承规范性和实践性的基础上,实现非遗与专业的对接和融合。将传统意义上非遗进校园自发的、零散的非遗体验,统整进职业院校多元立体活态传承的框架之中。
(二)多维交并,构建课程融合体
课程是院校教学的载体,非遗融入职业院校课程体系是推动非遗传承和职业院校融合发展的核心途径。构建科学的非遗课程体系,是解决非遗传承落地不生根、生根不发芽的问题,推进非遗由传统师承方式向院校传承方式转型的核心要素。非遗课程体系需要根据不同授课对象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课程目标的确定以及课程/课程模块的开发,形成既传承非遗技艺,又与专业技能相互赋能的良性互动,使课程体系形成层级关系明确的培养闭环。非遗课程体系构建,应从纵向上贯通通识课程、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实践课程,从横向上对接各相关专业课程,构建出职业院校逻辑科学、体系开放的课程融合体。
在校外设置非遗传承实习实训基地,打造校内校外联动的非遗传承实践平台。深度挖掘地域代表性非遗项目,在手工技艺传习、文创产品设计、文旅产品开发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合作,通过非遗传习与创新的实践体系,形成职业院校非遗产学研协同发展新格局,完善非遗融入高职课程体系的实践样本。
结合笔者所在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专业构成,从通识公选课、专业技能课、综合实践课三门课程层面进行非遗融入,“推进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协同发展”[6],形成非遗传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合力育人。
(三)多类统整,构建资源整合体
一方面职业教育因其自身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独特性质,在非遗教育资源整合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职业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对接地方政府文化旅游部门、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等文化场馆、非遗行业组织及非遗相关企业,以及各兄弟院校、本科高校及科研院所,多渠道、多类别整合非遗资源资料,进行整合筛选,转化为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加强非遗数字化资源的使用能力。非遗数字化建设为非遗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库,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列出非遗记录工程、非遗新媒体传播计划等重点任务,并细化了相关要求。在一系列利好的政策推动下,非遗数字化资源的数量和形式日益丰富,且经由保存、记录、展示而走向创造性转化、创意性传播和创新性发展。与此同时,职业院校在非遗教学过程中也应积极建设非遗数字化课程,共享非遗课程建设成果。
(四)多元互动,构建生态聚合体
扎实推进非遗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郁非遗校园文化氛围。非遗“以隐性和显性形态弥漫在校园里,不仅是在课程表里,还在校园里的一草一木,师生彼此的互动间”[7]。职业院校应力促政、企、校三方合作,在校内打造非遗博物馆、大师工作室,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活态化、原真性的非遗文化魅力,激发学生创新非遗形态和学以致用的动力[8]。鼓励引导学生非遗社团建设,利用官网、“两微一端”及其他自媒体平台等多渠道对非遗教学、活动、成果进行推宣,浸润式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之感、对非遗的传承之心。将非遗传承回归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基本立足点,打造集宣传推广、展览展演、学习体验、创新转化四位一体的全环境浸润式非遗校园文化生态场,促进学生热爱非遗、传承非遗,在知识、能力和素养三个维度不断提升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增强非遗育人、文化育人的引领和辐射作用。
四、结束语
当今,非遗传承正在历经从自在自发向自为自觉的演进发展过程,非遗的教育传承是文化自觉的重要体现。非遗传承与职业教育在文化传承、技能定位、匠心精神、美育德育等方面存在着内在逻辑上的契合。非遗融入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是非遗自身扩大传承群体、破解传承困境的优选方案,也是职业教育传承传统文化、坚持立德树人、打造专业特色的优势路径。通过赋权多元非遗教学主体、构建多维非遗课程体系、整合优质非遗教学资源、聚合校园非遗文化生态等策略在职业教育与非遗之间进行深度嵌接,使非遗与职业教育互融互通、相互赋能,实现文化传承和职业教育发展互促共赢。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見》[EB/OL].(2017-01-25)[2023-05-15].https://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
[2]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EB/OL].(2021-08-12)[2023-05-15].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1/content_5633447.htm.
[3]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4]闻人军.考工记译注(修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
[5]常瑞林,刘安,林怡君,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高校中的传承与发展[J].现代职业教育,2019(19):212-213.
[6]姜大源.课程开发关键:结构问题[J].世界教育信息,2018(21):53-54.
[7]曹勇安.课程与学校:我的职业生涯与课程改革之路[J].教育家,2021(13):19-21.
[8]赵博文,李克军.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体系构建逻辑机理与创新实践[J].贵州民族研究,2023(1):215-221.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