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教融合视角下的高校游泳教学改革

2023-11-08苏诗尧

拳击与格斗·上半月 2023年8期
关键词:体教融合教学改革高校

苏诗尧

摘 要:游泳是一项非常有益的运动,能够帮助人们提高身心健康水平。现阶段,我国大多数高校开展了游泳课程。游泳教学作为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实现体教融合,注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和技术训练的开展。高校体育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设计多样化的课程内容,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在游泳课程中提高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

关键词:体教融合;高校;游泳课程;教学改革

目前,很多高校在体育课程中设置了游泳项目。在体教融合视角下,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入手对游泳教学进行改革,可以将游泳课程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1 体教融合的概念

体教融合是指将体育与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体育教育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体教融合的实现需要教育和体育两个领域之间的密切合作,通过体育教育的实践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合作精神、自我管理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通过体教融合的实践,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同时也可以推动教育和体育的全面发展。

2 高校游泳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第一,部分高校安排的游泳课程较少。在一般情况下,适合游泳的季节为5 月—10 月,其中,最佳时间为7 月—8 月,但是这一时间段中包含暑假,无法安排游泳课程。导致游泳课的课时量较少,无法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

第二,游泳教学内容较少。通过对部分高校游泳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也较少,课程结构缺乏合理性。游泳教学的流程如下:①游泳理论知识讲解;②下水前做热身运动;③下水实践。这样的课程流程会导致课堂内容比较单一,缺乏实践指导,影响学生对游泳运动的深度理解和学习效率。

第三,缺乏游泳实践训练指导。当前,很多高校受条件、环境限制,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多数情况下,游泳教学只是由教师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和动作示范,学生的实践机会较少。第四,教师的专业能力有限。一些教师自身对游泳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了解较少,无法真正对学生进行游泳方面的训练指导。

3 体教融合视角下高校游泳教学改革策略

3.1 合理安排游泳课程次数

在安排游泳课程次数时,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如果学生需要提高身体素质和游泳技能,那么可以适当增加游泳课程的次数,以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但如果学生的学习需求较低,就可以适当减少游泳课程的次数,以免过度训练导致身体受损。同时,还要考虑教学资源的供给情况。如果学校有足够的游泳馆场地和教练资源,就可以增加游泳课程的次数,同时也可以提高游泳课程的质量;但如果教学资源有限,就需要适当控制游泳课程的次数,以免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和训练。另外,还要考虑学校的专业课程安排。如果学校的专业课程安排较为紧张,就需要适当减少游泳课程的次数,以免影响学生的其他学习任务;但如果学校的专业课程安排较为宽松,就可以增加游泳课程的次数,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训练需求。因此,合理安排高校游泳课程的次数,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资源的供给情况和学校的课程安排等多个因素。一般来讲,每周2—3 次的游泳课程是比较合理的安排,但具体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资源的供给情况进行调整,而且每节课的时间应控制在45 分钟到1 小时,以免学生过度疲劳。

3.2 科学调整游泳课程结构

高校游泳课程结构在调整的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教学流程。游泳课程教学流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①热身:在游泳课程开始前,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如慢跑、跳绳等,使学生的身体温度升高,防止受伤。②技能训练:根据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课程安排,进行难度不同的技能训练,如自由泳、蛙泳、仰泳、蝶泳等。教師需要逐步传授学生正确的游泳姿势、呼吸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游泳技能。③耐力训练:在技能训练后,进行适当的耐力训练,如长距离游泳、间歇性游泳等,以提升学生的耐力和游泳能力。④活动结束:在游泳课程结束前,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如伸展运动等,以缓解学生的疲劳和紧张情绪。⑤课后反思:在游泳课程结束后,可以进行课后反思,与学生一起总结和评估课程效果,帮助学生发现和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为下一次上课做好准备。

在课程难度设置上,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初学者应该从简单的泳姿和动作开始练习,然后逐渐增加难度和强度,以提升学生的游泳技能。同时,游泳课程的内容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对于初学者,主要应该让其掌握正确的游泳姿势和呼吸方法,以及基本的游泳技巧。对于已经掌握基本技能的学生,可以增加训练强度,增加游泳的距离和时间,提高游泳的速度和耐力。以自由泳教学为例,以下是教学进度及目标的设定:

第一课:游泳基础理论。了解自由泳基础动作的理论知识。

第二课:熟悉水性。①技术动作:能够在水中行走10 米、憋气漂浮10 秒、漂浮滑行5 米、水中站立、水中憋气。②理论知识:学生口述水环境的特性、漂浮和滑行的动作要领。

第三课:自由泳腿部动作。①技术动作:自由泳扶板打腿10 米、自由泳徒手打腿5 米。②理论知识:学生口述自由泳打腿技术动作要领。

第四课:自由泳腿部加手部动作。①技术动作:扶板打腿15 米、徒手打腿10 米、扶板打腿+ 交替划手4 次。②理论知识:学生口述自由泳划手的动作要领。

第五课:自由泳单边划手加呼吸。①技术动作:扶板打腿换气5 次、扶板打腿换气单臂游进15 米。②理论知识:学生口述自由泳换气要领。

第六课:自由泳双臂加呼吸。①技术动作:扶板打腿换气5 次(双臂)、扶板打腿换气双臂游进10 米。②理论知识:学生口述自由泳划手换气配合的动作要领。

第七课:自由泳双臂加呼吸。①技术动作:扶板划手打腿换气20 米、徒手游进10 米。②理论知识:学生口述自由泳划手换气配合的动作要领。

第八课:游泳基础理论。讲解游泳相关知识,设计问题并提出问题,要求80% 的学生能够正确回答。

第九课:自由泳双臂加呼吸。①技术动作:扶板换气25 米、徒手游进20 米。②理论知识:学生口述自由泳划手换气配合的动作要领。

第十课:自由泳完整配合。①技术动作:徒手游进25 米。②理论知识:学生口述自由泳的基本动作要领。

第十一课:自由泳完整配合。①技术动作:改善自由泳腿部动作技术。②理论知识:学生口述自由泳腿部动作的主要作用。

第十二课:自由泳完整配合。①技术动作:改善自由泳手部动作和呼吸的配合。②理论知识:学生口述自由泳完整配合的动作要领。

第十三课:自由泳完整配合。①技术动作:提升自由泳游进速度。②理论知识:学生口述自由泳主要推进力来源和发力环节。

第十四课:自由泳技术评价测试。

第十五课:自由泳速度测试。

第十六课:自由泳理论考试。

3.3 加强游泳训练方式指导

体教融合视角下,高校教师在游泳教学的过程中,要意识到游泳训练方式指导对于学生掌握游泳运动技能的重要性,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游泳水平和训练需求,为每个学生制订适合的训练计划,包括训练强度、训练时间、训练内容等方面的指导。教师应该通过示范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游泳姿势和呼吸方法,纠正学生不良的游泳习惯,以提升游泳技能和减少不必要的体力消耗。以自由泳为例,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训练方式指导与理论实践的结合。在理论指导方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正确的自由泳姿势、自由泳呼吸的技巧、自由泳的动作顺序等。教师在进行自由泳动作训练时,应该通过示范,让学生看到正确的姿势和动作顺序,将自由泳的动作分解成不同的步骤,让学生逐步掌握每个步骤的正确技巧,然后逐步合并各个步骤,形成整个动作的流畅性。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师还应注重安全管理,提醒学生注意水深、水温、水质等问题,避免过度疲劳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3.4 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只有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实现高校游泳教学改革,实现体教融合。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习,参加游泳协会或其他机构的培训课程,或者参加相关专业的研讨会和讲座,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还可以观摩其他教师的教学活动,掌握体育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学习到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以及了解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水平学生的教学策略。同时,教师要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够制订有效的教学计划,合理配置资源,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保证游泳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健康,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以便更好地開展工作。

4 结语

在体教融合视角下,高校游泳教学改革要综合当前教学现状,了解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合理安排游泳课程次数,科学调整游泳课程结构,加强游泳训练方式指导,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从而改善游泳教学的现状,发挥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 林海强. 高校体育教学困境与教学改革探讨:以游泳课为例[J]. 给水排水,2022,58(2):185.

[2] 彭月亮. 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游泳教学的困境及解决策略[J]. 体育视野,2021(3):85-86.

[3] 张博栋.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公共体育课游泳教学改革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4):10-11.

猜你喜欢

体教融合教学改革高校
体教融合模式下体育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探究
体教融合的实践探索与难点分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