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CP/MPO、HMGB1与鼻内窥镜微创手术患者术后症状控制效果的关系*

2023-11-08谭晖黄小荣法吐曼塔力瓦洪张瑾

广东医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训练组内窥镜鼻窦炎

谭晖, 黄小荣, 法吐曼·塔力瓦洪, 张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喉诊疗中心门诊(新疆乌鲁木齐 830001)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其发病率为8%左右[1]。保守治疗周期长,且个体差异性显著,手术成为慢性鼻窦炎的重要方案之一。随着微创理念普及及内窥镜的应用,鼻内窥镜微创手术在临床应用逐渐增多。与传统手术相比,鼻内窥镜手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其治疗效果已得到众多学者认可[2-3]。而患者术后控制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病情程度、局部变态炎症反应等。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ECP)可反映嗜酸性粒细胞活化和转归情况,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可分析中性粒细胞活化程度,二者均对评估变态炎症反应有一定价值[4]。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1,HMGB1)是高度保守核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核内,受炎性介质刺激时会分泌至细胞外,并促进炎性因子释放[5]。相关研究[6-7]证实ECP、MPO、HMGB1均与慢性鼻窦炎的发生有关。但ECP/MPO、HMGB1是否可用于患者鼻内窥镜微创手术的术后症状控制效果尚未明确。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慢性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鼻腔分泌物ECP/MPO、HMGB1与术后症状控制效果的关系。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4月我院慢性鼻窦炎患者27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随机选取137例作为训练组,其余137例作为验证组。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鼻窦炎诊断标准[8],拟行鼻内窥镜微创手术,年龄>18岁,近期均接受用糖皮质激素、类固醇激素治疗,均知情本研究方案并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合并恶性肿瘤、心力衰竭、肝肾功能障碍、急慢性感染患者。训练组男77例,女60例;年龄31~65岁,平均(52.56±7.38)岁;病程8~42个月,平均(24.96±7.34)个月。验证组男75例,女62例;年龄30~65岁,平均(50.98±7.81)岁;病程8~40个月,平均(26.13±7.02)个月。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KY20200722183)。

1.2 方法 (1)检测方法:于术前及术后7 d首次复查时采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采集鼻腔分泌物,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ECP、MPO、HMGB1水平,计算ECP/MPO,试剂盒购自上海威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参照《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8]评估术后症状控制效果:术后3个月进行鼻内镜检查,同时结合主观感受评估患者症状,鼻塞、流涕、头面部胀痛、嗅觉减退、睡眠障碍、鼻内镜检查异常,具备以上任3项以上为症状控制效果较差,否则判断为控制效果良好。

1.3 观察指标 (1)比较训练组术前、术后7 d ECP/MPO、HMGB1水平。(2)统计训练组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3个月症状控制情况,并比较不同术后症状控制效果的相关资料。(3)分析训练组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症状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4)分析训练组ECP/MPO、HMGB1评估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症状控制效果的价值。(5)绘制决策曲线分析训练组ECP/MPO、HMGB1评估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症状控制效果的净受益率。(6)分析血清miR-21、HIF 1α水平联合评估后遗神经痛价值的组外验证。

2 结果

2.1 比较训练组术前及术后 7 d ECP/MPO、HMGB1水平 训练组患者术后7 d ECP/MPO、HMGB1水平低于术前(P<0.05)。见表1。

表1 训练组术前及术后 7 d ECP/MPO、HMGB1水平比较

2.2 训练组不同术后症状控制效果的相关资料比较 训练组137例患者术后症状控制良好94例(68.61%),控制较差43例(31.39%)。不同术后症状控制效果患者性别、吸烟史、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麻醉方式、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手术时间、鼻窦炎手术史、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症状控制较差患者年龄≥60岁、病程≥3年、合并哮喘占比、术后7 d Lund-Kennedy评分、五项主观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总评分、ECP/MPO、HMGB1高于症状控制良好者(P<0.05)。见表2。

表2 训练组不同术后症状控制效果的相关资料比较 例(%)

2.3 训练组术后症状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 以训练组经鼻内窥镜微创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症状控制效果为因变量,以年龄、病程、合并哮喘、术后7 d Lund-Kennedy评分、五项主观症状VAS总评分、ECP/MPO、HMGB1水平为自变量,根据表3内容进行赋值,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7 d Lund-Kennedy评分、五项主观症状VAS总评分、ECP/MPO、HMGB1水平是经鼻内窥镜微创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症状控制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见表4。

表3 赋值方案

表4 训练组术后症状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2.4 训练组ECP/MPO、HMGB1水平评估鼻内窥镜微创手术患者术后症状控制效果的ROC分析 训练组ECP/MPO、HMGB1水平评估患者术后症状控制效果的AUC值分别为0.730、0.761,提示术后症状控制效果评估术后症状控制效果具有较高价值(P<0.001)。进一步分析显示,ECP/MPO、HMGB1联合检测的AUC值为0.864,高于ECP/MPO、HMGB1单独评估的AUC值,表明ECP/MPO、HMGB1联合检测具有更高临床价值(2=3.036、2.976,P=0.002、0.003)。见表5、图1。

图1 训练组ECP/MPO、HMGB1评估术后症状控制效果的ROC曲线

表5 训练组ECP/MPO、HMGB1评估术后症状控制效果

2.5 训练组ECP/MPO、HMGB1评估鼻内窥镜微创手术患者术后症状控制效果的决策曲线分析 以风险阈值为横坐标、以净受益率为纵坐标绘制决策曲线,结果显示,且当风险阈值越小时净受益率越大,净受益率最大为0.84。当风险阈值为0.10~0.72时,ECP/MPO、HMGB1联合检测的净受益率大于单独检测。见图2。

图2 训练组ECP/MPO、HMGB1水平评估术后症状控制效果的决策曲线

2.6 组外验证 验证组137例患者术后症状控制良好46例,控制较差的91例。ECP/MPO、HMGB1水平联合预测症状控制良好54例,控制较差83例。对应敏感度为79.12%,特异度为76.09%,阴性预测值为64.81%,阳性预测值为86.75%。见表6。

表6 验证组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四格表 例

3 讨论

鼻内窥镜微创手术是临床治疗慢性鼻窦炎的重要方案之一,在鼻内窥镜辅助下进行手术操作可确保术野清晰,精准去除病变组织,且可保留正常结构及黏膜,对恢复鼻窦正常生理功能及黏膜形态有重要意义[9-10]。但本研究在术后3个月进行统计发现,仍有31.39%的患者症状控制效果较差。因此,仍需寻找客观指标评估患者术后症状控制效果,促进临床精准干预,提升症状控制效果。

变态炎症反应在慢性鼻窦炎发生、发展过程中可持续发挥作用,可加重局部组织损伤,其中ECP由嗜酸性粒细胞释放,可通过刺激效应细胞加剧炎症反应,与机体变态反应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同时会抑制T细胞增生,促进呼吸道黏液分泌,造成黏膜水肿、息肉增生。有报道[11]指出,变应性鼻炎患者鼻内分泌物中ECP水平异常增高,且是导致患者嗅觉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MPO是中性粒细胞活化及炎症反应程度的指标,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反应会导致局部MPO水平升高[12]。ECP/MPO>1是嗜酸性粒细胞激发炎症反应的标准,赵宁等[13]学者研究结果发现,ECP/MPO比值是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MGB1是晚期炎性介质,在脂多糖、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性介质刺激下可分泌到细胞外,与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和Tou样受体家族中的TLR2、TLR4结合,并对其下游细胞因子发挥调节作用,诱导鼻腔炎症细胞浸润、鳞状上皮化生,从而参与慢性鼻窦炎发生、进展[14-15]。相关报道[16]指出,慢性鼻窦炎患者HMGB1水平越高则表明患者主观病情越严重、病变范围越广,是慢性鼻窦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此外,有研究发现,鼻腔分泌物中HMGB1含量与Lund-Mackay评分正相关[17]。本研究发现,术后7 d ECP/MPO水平明显低于术前,提示鼻内窥镜微创手术后变态炎症反应减轻。ECP参与并调控慢性鼻窦炎术后组织修复重建及细胞分化增殖过程,该过程中炎症细胞因子可促进嗜酸性粒细胞活化、聚集,进一步释放包括ECP在内的内源性生长细胞因子,导致ECP高表达,并形成恶性循环,加重鼻黏膜炎症反应。鼻腔分泌物HMGB1水平升高会诱导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表达降低,损伤黏膜上皮屏障,加剧鼻窦炎病情进展。猜测术后可通过测定ECP/MPO、HMGB1水平判断慢性鼻窦炎患者症状控制效果。

本研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在保持其他变量一定的情况下,ECP/MPO、HMGB1水平升高仍是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症状控制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表明ECP/MPO、HMGB1高水平表达不利于术后症状控制,这可能与二者诱导的变态炎症反应有关。ECP通过上皮细胞表达、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鼻腔鼻窦黏膜中募集、激活嗜酸性粒细胞,且内皮细胞表达黏附分子可促使嗜酸性粒细胞进入黏膜固有层,从而引起组织水肿、上皮细胞脱落,促使炎症进展[18-19]。HMGB1具有促进炎性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活化、刺激促炎因子分泌等作用,而炎性细胞、促炎因子又能增加HMGB1分泌,促使炎症反应加重[20]。因此,ECP/MPO、HMGB1水平异常升高表明慢性鼻窦炎患者局部变态炎症反应加重,从而导致术后症状控制效果不理想。继续ROC分析,发现ECP/MPO、HMGB1联合检测的AUC值高于单独检测,且决策曲线分析显示二者联合检测的净受益率明显更高,说明二者联合检测的提示联合检测ECP/MPO、HMGB1有助于分析患者术后症状控制情况。进一步进行组外验证发现,ECP/MPO、HMGB1水平联合预测症状控制良好54例,控制较差83例。对应敏感度为79.12%,特异度为76.09%,阴性预测值为64.81%,阳性预测值为86.75%,可信度较高。但由于本研究仅对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前及术后7 d 的鼻腔分泌物ECP/MPO与HMGB1水平进行测定,难以明确二者表达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可作为今后研究的方向之一。

综上所述,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窥镜微创手术后ECP/MPO、HMGB1水平明显降低,这与术后鼻腔局部变态炎症反应减轻有关,二者高水平表达是术后症状控制效果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通过测定二者水平判定术后症状情况。

利益相关声明: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说明:谭晖直接参与酝酿和设计实验,实施研究,采集数据,分析解释数据;起草论文,统计分析。黄小荣对论文的知识性内容作批评性审阅,指导、支持该项工作。法吐曼·塔力瓦洪实施研究,采集数据。张瑾直接参与酝酿和设计实验,获取研究经费,支持该项工作。

猜你喜欢

训练组内窥镜鼻窦炎
新型抗阻力训练模式改善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实验研究
一种具有附加内窥镜功能的医疗管
电子内窥镜临床评价要求探讨
内窥镜技术研究进展
鼻窦炎中医外治十法
跑台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肺功能及HMGB-1表达的影响
线上自主训练与线下指导训练表面肌电差异分析
IL13 与IL13Rα2 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鼻内窥镜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作用
升麻解毒汤治疗慢性鼻窦炎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