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学”育新人
2023-11-08杨九俊
杨九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有一份报告,论及新型社会的到来,其判断是新人必须占到总人口的相当比例,教育的使命就在于培养时代新人。所以,必须变革育人方式,重视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儿童问学课堂”就是符合这种改革路向的一种实践。
“儿童问学”关注自由。马克思说:“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哲学家舍勒认为:“自由是人的教育及其拯救的所有可能性的最基本的首要的条件。”“问学”首先是愿问、想问、敢问,是学习主体的一种自由的生命形态。按佐藤学的观点,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自由”的实现都是相对的,关键在教师的“让”。“问学”的真实发生,一定是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对学生的爱生成课堂的润泽感,让学生如坐春风,在惬意的自由的氛围中,激活主体性,与知识相遇,让学习真正发生;也是适当地“隐藏”自己,如叶澜教授所说,“课堂上,教师要封住自己的嘴,让自己少说一点,留住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还应当是巧妙处理教学事件,给学生心理支持,比如“问”不下去了,似乎“问向”偏了,学生问得教师下不了台了,都能以学生的心理安全为底线,恰当处置,使这样的事件作为教学河流中激起的一朵浪花,而不是一道坎。
“儿童问学”关注思维。如果说关注“自由”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而从能力系统来看,创新主要在创新思维。“问学”是指向核心知识的,是以思维发展为主线的,这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对此,李吉林老师在《儿童母语情境学习的理论与应用》一书中这样论述:“从观察入手,为组合新形象打下基础”“启迪想象,引导创造新形象”“鼓励求异,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笔者在拙著《语文教学艺术论》中,论及创新思维的培养,专门讨论了直觉思维、发散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想象的培养。恰如张蓁在《创造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整合》一文中说,创造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整合,它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结晶,是潜意识和显意识的交融,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互补,是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的统一。而思维的培养,“问”是始端,是一个重要的闸门,课堂教学更是围绕“问”展开的。“儿童问学课堂”抓住了思维培养的牛鼻子,使学习情境中的创造力培养落地生根。
“儿童问学”关注合作。“问学”是以小组为基本组织策略的,“问学”之“问”,在学生,在教师,还在家长。这种良好的学习生态和合适的组织策略,必然有助于学生与他人形成对话,有助于培养合作能力。“学会共处”是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指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它当作四大支柱之一。新课改以来,“合作”与“自主”“探究”一起,一直作为学习方式变革的关键词。合作学习通常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而在“儿童问学课堂”里,合作精神充盈在课堂,也溢出课堂,溢出同学之间。这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素养的时代新人,是值得鼓励的探索和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