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去除实验室核酸污染方法的探讨

2023-11-07连贺强胡海洋史晓娟马建敏

口岸卫生控制 2023年5期
关键词:消毒液过氧化氢核酸

梁 爽,连贺强,胡海洋,史晓娟,马建敏

(新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新乡 453000)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因其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1],被广泛应用于传染病检测领域,成为在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以下简称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期间重要的防控检测手段[2]。该技术缺点是操作中易受到核酸污染而导致假阳性结果[3],所以在区域核酸检测[4]期间,因样本量大、操作不当等原因引起的实验室核酸污染时有发生[5-6],实验室只能停用。核酸污染的快速去除对于实验室承担紧急检测任务至关重要,但目前可供参考的方法资料十分有限,且在我们的前期实践工作中发现,彻底去除需要5~7 d(数据未发表)。现结合2022 年10 月本实验室核酸污染的消毒处置过程,探讨一种快速有效的去污染方法。

1 材料

1.1 主要使用仪器

全自动核酸提取仪(Zybio EXM3000),荧光定量PCR 仪(杭州博日9600 FQD-96A),高速离心机(Eppendorf 5425),过氧化氢空气消毒机(浙江泰林FHP3)。

1.2 主要使用试剂

磁珠法核酸提取试剂(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新冠病毒荧光定量PCR 试剂盒(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核酸去除剂(LEMINSCARE),84 消毒液(北京雅特),7.5% 过氧化氢消毒液(泰林生物)。

2 方法

2.1 污染发现与排查

2022 年10 月份区域核酸检测过程中,检出的新冠病毒阳性数量突然增加,多为单靶标(ORFa/b 或N基因)弱阳性,Ct 值在37~40,但同批次检测的空白对照、阴性对照、内质控等结果仍正常。可疑样本使用双试剂(新启封)和备用实验室重新检测,两种试剂结果一致,全部为阴性。疑似该实验室核酸污染。

2.2 消毒前采样

立即开展消毒前的环境采样。对实验室不同区域、各物体表面涂抹采样,共采集25 份样品,送至备用实验室检测新冠病毒核酸,目的是查找污染部位。

2.3 污染的消毒处置

采样后立即使用过氧化氢消毒机对实验室进行7.5% 过氧化氢雾化消毒。分别对试剂配制区、核酸提取区和PCR 扩增区消毒,将房间内生物安全柜前挡、离心机盖子、核酸提取舱门及PCR 仪盖子打开,每个房间(空间40~50 m3)消毒时间设置1 h,结束后密闭房间2 h,进行消毒后第一次采样(方法、数量同上),然后打开机械通风12 h。

之后,依据消毒前采样和消毒后第一次采样检测结果,使用不同浓度的含氯消毒剂对污染部位进行重点消毒。用浓度5 500 mg/L 的84 消毒液对核酸提取仪、冰箱内部及把手等擦拭2 遍,10 min 后,再用清水擦拭3 遍去除余氯。生物安全柜和核酸提取仪仓体内部因构造问题难以擦拭彻底,故再使用自带紫外线灯照射2 h。较难去除污染的是PCR 仪上样孔,本研究使用咽拭子蘸取5 500 mg/L 的84 消毒液逐孔反复擦拭2 遍,再蘸取清水擦拭5 遍以上,最后用核酸去除剂再次喷洒、擦拭,移至通风处。其他未检出阳性的仪器、耗材和地面等用2 000 mg/L的84 消毒液擦拭或拖拭。消毒后再次采样,并打开机械通风12 h。全程时间不超过36 h。

2.4 消毒效果验证

消毒全部结束后,进行消毒后第二次采样检测(方法、数量同上);同时使用自制的2 套相同的新冠病毒盲样质控品(每套5 份)在该实验室和备用实验室,使用相同试剂分别进行检测。环境样品检测阴性,2 个实验室的盲样检测结果一致,表明污染去除,消毒有效。

3 结果

3.1 消毒前采样结果

消毒前采集的25 份样品,包括操作台面、门把手、仪器、生物安全柜、移液器、地面、墙面等各部位,其中6 份单靶标(N 基因)或双靶标(ORF1ab 和N 基因)阳性,分别是核酸提取仪、PCR 仪和冰箱等。(见表1)。

表1 消毒前后环境样品检测结果

3.2 消毒后采样结果

使用过氧化氢消毒后第一次采样结果显示,核酸提取仓和PCR 仪模块仍检出阳性(见表1);消毒结束后第二次采样结果,25 份环境样本全部阴性(见表1);5 份新冠病毒盲样在两个实验室检测Ct值基本一致,且结果正确,空白对照、阴性对照均为阴性,阳性对照出现明显的扩增曲线(见表2)。表明实验室可以使用。

表2 5 份新冠病毒盲样检测室间比对结果

4 讨论

核酸污染难以去除,这是困扰绝大多数实验室的一个难题。本实验室在指导和处理基层实验室去污染过程中,工作思路上倾向于先找明污染来源,然后使用过氧化氢和84 消毒液中的一种,或者两者联合使用,反复消毒、检测,虽然污染最终消除,但所用时间长,严重影响工作。为此,本次在前期数据(未发表)的基础上对采取措施的时间、流程和消毒方法上进行了整体优化,缺憾是因受限于时间以及现实条件,未能设置平行比对实验。但该实验室污染后能够在36 h 重新启用,表明整个流程及方法行之有效。

首先要快速发现污染,本次实验室出现同一反应板阳性数量突然增多,复查后呈阴性,即果断停用实验室,立即按照核酸污染进行消毒。消毒前采样是为了查找污染原因,但完全依赖该结果再采取措施会耽误时间,因引起实验室污染的原因很多,涉及实验活动的方方面面,准确找到原因不是件容易的事[7]。可视为实验室存在气溶胶污染,从而采用过氧化氢雾化消毒。过氧化氢溶液是一种强氧化剂,可游离释放出羟自由基和氧自由基,能分解核酸片段[8],且雾化形成的气溶胶微粒扩散性好,消毒时不留死角[9]。对一些污染难以消除的重点部位如核酸提取仓、PCR 仪加样模块等,再选择84 消毒液、核酸去除剂及紫外线消毒灯等化学消毒和物理消毒联合去污染。

上述消毒方法适用于核酸污染的应急快速处置,其缺点是高浓度含氯消毒剂和过氧化氢消毒液均具有强氧化性,用于核酸提取仪、生物安全柜及PCR 扩增仪的消毒处理后,应迅速彻底去除消毒剂残留,避免对金属仪器的腐蚀[10];且在消毒过程中,消毒人员需做好二级防护,防止消毒剂对呼吸系统和皮肤黏膜的刺激。此外,污染去除后,应及时更换实验室排风滤网,避免再次污染。

因此,实验室一定高度重视并严防核酸污染的发生。建议规范各项管理:一是科学制定核酸检测实验室SOP,并严格执行操作规范;二是要强化培训,人员需持证上岗,并落实岗位监督机制;三是加强对易产生气溶胶的仪器的日常消毒,如全自动核酸提取仪在提取核酸过程中,因震荡会造成质控品或阳性样本等核酸挥发形成气溶胶[11],日常消毒时可以用1 000 mg/L 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后开启自身紫外线灯消毒3 h[12]。

猜你喜欢

消毒液过氧化氢核酸
测核酸
全员核酸
第一次做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
84消毒液
可加消毒液的拖把
84消毒液的安全使用
蚂蚁会用过氧化氢治疗感染
泡在“消毒液”里也腐败
HHX-VHP型隧道式过氧化氢灭菌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