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的路径研究
2023-11-07龙开淮
龙开淮
摘 要:传统音乐文化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融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及素养,逐渐在高中育人阶段引起各学科教师的重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每位学生综合情况的掌握与分析,强调传统音乐文化融入路径及方法的合理性,可丰富教学内容,重点陶冶学生情操,强化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同感,也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及效率。
关键词:音乐教学;传统音乐文化;融入路径
传统音乐文化是一种优质的教学资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对其大量渗透与融入,能打破教材内容的局限性,重视学生的体验感,能够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科教师还会强调传统音乐文化的价值,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入手,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学科知识共同探究,增强学生感悟能力,还会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提高学生学科成绩及素养,突出传统音乐文化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融入价值。
一、高中音乐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虽然在音乐教育方面加大革新力度,但大部分高中学校对音乐教育课程及时长的设计缺乏合理性,导致学生学科基础能力较差,也使音乐教育的发展速度较缓慢。尤其是城市与乡村音乐教育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重视的程度、基础条件不同等,在音乐教学中无法追求平衡性,导致现阶段高中音乐教学存在较多的不足。
比如:教育部门对城乡音乐教学开课率不具备平衡性、师资力量不同、教学理念传统等。大部分高中音乐教师往往会选择传统化教学模式,未对音乐教学的重要性有新的更高的认识,学校往往重视学生其他学科成绩的提升,会把音乐课换成其他课程,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被严重打消,音乐课堂教学成效不理想[1]。
高中音乐教学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还需引起更多领域的高度重视,尤其是教育部门、高中学校、学科教师等,善于自我总结及反思,把日常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分析与处理,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及氛围,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究欲望,也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建议在多个方面加大改革及创新力度,在源头上解决高中音乐现阶段的教学问题,能对学生全面发展及学科素养的提升产生积极影响。
二、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必要性
(一)提高学生音乐创造力
传统音乐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需得到高中音乐教师的重视和关注,通过创作、演奏、表演等多种形式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真切地感受到传统音乐的内涵和魅力,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艺术修养。通过高中音乐教师引导学生听一些传统音乐,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增强学生感受,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演奏和创作,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创作真实地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提高学生音乐创造力的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养。
(二)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能够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并学会表达自己的音乐想法和创意。此外,音乐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包括歌唱、演奏、和声、节奏等方面的技能,让学生能够在音乐中得到实际的表现和体
验[2]。教学中教师注重音乐教育的实践性和参与性,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乐趣。同时,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性,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音乐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才华。
比如:教师引导学生赏析《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其本来是一首古老的塔吉克民歌,后来由雷振邦先生改编成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插曲,插曲表现的是电影故事中一名驻守新疆唐古拉山的解放军边防战士,同當地一名美丽的姑娘的一段爱情故事。在赏析音乐过程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究欲望,还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思考及参与课堂活动,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见解,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还加深学生印象,每位学生都会集中注意力学习,教学效果突出。
(三)提升学生艺术素养
艺术素养所包括的内容较多,意义特殊。其中,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通过音乐课堂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音乐作品,了解作曲家的意图和音乐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表达真实情感和思
想[3]。或者是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形式和风格的了解及欣赏,通过比较和交流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音乐体验。
此外,对学生艺术品质判断和鉴赏能力的培养,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音乐作品的内涵及价值,了解音乐作品的历史背景,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判断力,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欣赏音乐,又能保证学生在今后生活中更加具备良好的审美素养。
三、高中音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路径
(一)教学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的探索热情
传统音乐文化内涵较丰富,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需发挥较强的引导与组织作用,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学习印象,并重视学生探索热情的培养。比如:先让学生通过观看演出、听取录音、阅读相关文献、亲身体验等方式来了解传统音乐文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增强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理解[4]。然后,教师注重音乐课程与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合质量,尽可能使学生在学习传统音乐文化的过程中体验到音乐的美感和文化的深度,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鉴赏能力。最后,为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还需持续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使传统音乐文化真正地融入高中音乐课程中,为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做出更大贡献。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传统音乐文化元素,鼓励学生深入探析其内涵和特点,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发掘传统音乐文化的
魅力。
比如:以生活资源为基础,创设传统音乐文化渗透情境,遵循体验式教学原则,在教师组织及引导下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实践活动,把课堂教学拓展到课外及课下,鼓励学生在多个领域中追寻传统音乐文化的源头,还会使学生在较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观点,也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维护师生良好关系,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情感、能力、思想等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保证传统音乐文化知识及人文精神厚植于学生的脑海和心田,进一步提升传统音乐文化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融入深度。
(二)开设鉴赏课,提高学生艺术品位
传统音乐文化能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因此,教师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应注重挖掘传统音乐文化的内涵和价值,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欣赏传统音乐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美,还能够领略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和特色,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人文素质的目的[5]。
比如:选择大部分学生感兴趣的《春江花月夜》乐曲鉴赏,这首乐曲的旋律悠扬、优美,充满了诗意和艺术感染力,让人听了不禁沉浸在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中。乐曲以古筝、琵琶、二胡、笛子等乐器为主要演奏工具,将旋律和配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优美的音乐画面,使人耳目一新。乐曲的前奏以古筝和琵琶交替演奏,旋律流畅、优美,仿佛江水缓缓流淌。紧接着,二胡和笛子一同演奏,旋律逐渐加强,如同江水渐渐宽阔。整个乐曲的节奏感非常强,音乐旋律起伏跌宕,仿佛一幅山水画卷,将江南水乡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乐曲的中间部分,乐曲渐渐变得平静起来,仿佛江水平缓,花影轻摇,月光如水,这样的景象让人感到心旷神怡。接着,乐曲再次高潮,乐器的演奏越来越强烈,仿佛江水翻滚,花影翩翩起舞,月光如银,这样的美景让人心驰神往。整首乐曲以其优美的旋律和巧妙的配器,将春江花月夜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恬静和神秘。这首乐曲是中国古典音乐中的经典之作,也是一首让人心旷神怡的乐曲。
《春江花月夜》意境優美,乐曲结构严密,旋律古朴、典雅,节奏比较平稳、舒展,用含蓄的手法表现了深远的意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此曲音乐的主旋律尽管有多种变化,新的音素层出不穷,但每一段的结尾都采用同一乐句出现,听起来十分和谐。在汉族民间音乐中,这种手法叫“换头合尾”,能从各个不同角度揭示乐曲的意境,深化音乐表现的内容。《春江花月夜》构思非常巧妙,随着音乐主题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乐曲所描绘的意境也逐渐地变换,时而幽静,时而热烈,体现了大自然景色的变幻无穷。
对此,教师在传统音乐文化实践与应用过程中还需强调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感,真切地感受到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和艺术价值,进一步加深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在传统音乐中感受到自己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激发他们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程资源的整合,明确渗透点
首先,教师对几千年传统音乐文化有充分的热爱、了解和掌握。包括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特点、演奏技巧等方面的认识,才能在教学中准确地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传统音乐文化。其次,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动,将传统音乐文化与语文、历史、美术等学科相结合,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感受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6]。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听、说、唱、演奏、创作等,让学生全面了解传统音乐文化。比如:在课堂上播放传统音乐的录音或视频,让学生感受传统音乐的艺术魅力;让学生亲自演奏传统音乐,通过实践体会传统音乐的演奏技巧和艺术特点。最后,教师重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通过选修传统音乐课程、参加音乐比赛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音乐文化,提高音乐水平和综合素质。
比如: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处理,以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为核心目标,借助多媒体设计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方案及计划,让学生在感受和理解音乐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情感和认知,能逐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再加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产生密切联系,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些传统音乐自主欣赏,或者是以小组合作方式,教师结合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为各小组布置课下任务,既能保证每位学生都会有目的性地学习,又培养学生协作意识与能力,深层次地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为学生的未来音乐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高中音乐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让学生在传统音乐文化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升综合素质,便于学生更好地了解音乐历史、文化背景、社会价值等,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拓宽国际视野[7]。再加上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目标的明确,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音乐欣赏、音乐创作、音乐表演等,结合教师日常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特长等的掌握,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音乐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在实践中提高音乐水平,增强音乐自信心和表现能力;选择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及交流机会,改变单一化的教学方式,强化学生主导意识及能力,使其大胆地提出问题及不同的见解,均能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多方面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比如:在设计合作交流任务时,教师从多个方面考虑,先是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引导教学,通过介绍传统音乐文化的历史、特点、流派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和感悟传统音乐文化的内涵和价值;然后对传统音乐的演奏和表现形式进行分析,通过演示传统乐器和声乐表演,让学生了解传统音乐的演奏和表现形式,并鼓励学生参与其中[8]。在传统音乐与当代音乐深度融合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传统音乐在当代音乐中的影响和发展。最后是对合作交流任务的设计,考虑学生年级和音乐水平,设计不同形式的合作交流任务,如:音乐会演出、合唱创作、乐器制作、音乐故事讲述等,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
结束语
结合上述内容分析,能了解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必要性,既能提高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又会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持续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针对现阶段高中音乐教学现状的分析,还存在一些问题待解决,需学科教师发挥较强的育人作用,通过对教学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的探索热情,在传统音乐文化融入的同时开设鉴赏课,逐渐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再加上渗透点的确定,丰富教材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积极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学习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为学生学习及发展均带来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德斌.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中音乐教学的路径探讨[J].甘肃教育研究,2022,42(10):85-87.
[2]蔡李琪.跨学科视野下高中音乐鉴赏课堂导入设计研究:以传统音乐教学单元为中心[J].音乐生活,2022,11(8):57-63.
[3]米秋梅.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校园传承的现状与路径研究[J].戏剧之家,2021,68(24):92-94,101.
[4]陈雷.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创新研究[J].今古文创,2021,6(12):91-92.
[5]夏雄军,李瑾.湘版高中音乐鉴赏中传统音乐元素的运用探析[J].北方音乐,2020,32(16):105-107.
[6]许亚倩.高中音乐鉴赏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教学策略探讨[J].才智,2020,62(13):89.
[7]牛琴,刘晓娟.基于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实践与反思:以川江号子为例[J].中国音乐教育,2020,3(5):13-18.
[8]张惟.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路径分析[J].智库时代,2020,42(4):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