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培育下“教、学、评”一体化课堂建设

2023-11-07潘碧秀

高考·上 2023年9期
关键词:教、学、评英语阅读教学一体化

潘碧秀

摘 要:“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建设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强调的是以学定教,以评促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教、学、评”一体化课堂建设可以通过任务设计、课堂活动和评价反馈等环节来实现。本文从核心素养培育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入手,主要从任务设计、课堂活动和评价反馈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建设。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英语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在英语课程中,要实现“学科育人”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在英语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导,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创设问题情境等方式来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发展。例如:开展合作学习活动、进行阅读策略训练、设计基于问题解决的活动等都是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其中“教、学、评”一体化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强调以学定教,以评促学,它将“教、学、评”作为重要手段和参考标准来促进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认识和理解。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学、评”一体化课堂建设的必要性

在当前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们更多地将时间放在对语言知识的讲解上,而忽视了对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他们在课堂上所接受到的教育只是教师向他们灌输知识,并没有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出现思维僵化、语言表达能力差等问题。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思维品质和语言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课堂建设。“教、学、评”一体化课堂建设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主动性。教师在课堂上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融入阅读任务中去,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去体验英语知识并对其进行掌握和应用。这样做既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兴趣,又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教师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课堂“教、学、评”一体化建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1]。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分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使得学生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不能体会到英语语言的魅力,而只是一味地背诵单词和句型。例如:在词汇教学环节中,教师往往会让学生将新学到的单词和词组背下来,然后再通过读写结合来巩固记忆。但这并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往往将词汇教学和阅读理解割裂开来,这样就使学生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没有真正体会到英语语言的魅力。其次,虽然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引入了文本导读、小组合作学习以及课后反思等环节,但教师往往将这些活动作为课堂活动开展的一部分来进行安排,这就使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缺乏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另外,教师通常会安排学生完成相关作业来巩固所学内容,而这些作业往往是机械重复地完成。这就使学生在完成任务后并没有真正地体会到英语语言的魅力。最后,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大多是传统的讲解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但并不能真正培养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2]。教师在讲解知识时往往是按照自己既定的思路进行讲解的,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讲解阅读理解相关题型时,教师往往会采用“逐词逐句”翻译法来让学生翻译句子结构和单词意思。

三、基于核心素养培育下的“教、学、评”一体化课堂建设的有效路径

(一)构建“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

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建设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学情,设计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活动。在阅读教学中实施“教、学、评”一体化课堂建设,要求教师将课程内容、学生学习情况与课程目标相结合,设计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活动,实现教、学、评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从而更好地落实新课程理念。教师在实施“教、学、评”一体化课堂建设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将教学内容整合起来,以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比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平板电脑、手机等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積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任务型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参与活动和评价反馈等机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所完成的任务来进行评价反馈,并根据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指导和讲解。通过上述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3]。

(二)强化英语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基于核心素养培育下的“教、学、评”一体化课堂建设中,强化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路径之一。首先,英语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包括文学作品、报刊、科技文献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阅读需求。同时,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鼓励他们多读、广读,并提供阅读指导和反馈。其次,英语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技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各种阅读技巧,如预测、推断、概括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英语文本。此外,还可以教授学生如何利用词汇和语法知识解决阅读中的难点,提高阅读效率和准确性。再次,英语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阅读不仅是获取信息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机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文本中的观点、主题和意义,培养他们的分析思维和评价能力。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和跨文化交流,拓宽他们的视野和思维广度。最后,英语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阅读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化素养和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词汇、学习语法知识,拓展他们的语言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阅读文本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全球视野。在教学实施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如小组合作学习、个性化指导、项目式学习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他们在阅读中主动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总之,强化英语阅读教学是基于核心素养培育下的“教、学、评”一体化课堂建设的有效路径之一。通过注重阅读习惯和兴趣培养、阅读策略和技巧指导,以及思维品质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推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三)巧用情境,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

在基于核心素养培育下的“教、学、评”一体化课堂建设中,巧用情境,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是有效路径之一。以教授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4《Natural Disasters》为例,课堂设计可以依据这一主题,展开多元化的学习活动。首先,以自然灾害为背景设置角色扮演任务。例如:学生可以分别扮演受灾者、救援人员、新闻记者、政府官员等角色,从各个角度探讨同一主题,对灾难背景下的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这样的角色扮演不仅促进了学生对灾难主题的理解深度,还锻炼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其次,教师可以设计基于真实灾害事件的案例讨论,学生需要分析事件,提出预防和应对方案,此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能力。再次,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设计灾难主题的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表达自己对这一主题的理解和思考,这样的写作任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和思维整合能力。最后,结合多媒体,可以展示真实的灾害新闻片段,让学生在感受到英语阅读的趣味性的同时,提升他们的信息处理和理解能力。通过这些多样化的学习情境的创设,旨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他们在处理实际问题时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沟通和表达能力,从而在“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建设中,实现教学目标的高效完成[4]。

(四)开展多元化的课外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多元化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不断积累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具体而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相关的绘本故事,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也可以在课后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英语练习题,如选择正确的单词拼写、复述故事等。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英语配音比赛、英语朗诵比赛等活动。高中英语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加公益活动、参观博物馆、观看英语电影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积累语言知识,还能有效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在核心素养培育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建设可以让课堂变得更加高效,也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一种以学定教、以评促学的新的教学理念。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了解教材中各个语言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制定出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学目标;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对语言知识进行分层处理;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在课堂上要注重开展任务型教学活动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在评价反馈环节中要重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充分发挥评价对促进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5]。总之,在核心素养培育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教、学、评”一体化课堂建设既是一种新的理念和方法,也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的变革。

(五)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例如:可以采用小组评价的方式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可以采用自我评价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对自己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还可以采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来促进学生之间相互评价。

1.小组评价: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并将小组内的所有成员都纳入一个集体中,以小组为单位对全班同学进行整体评价。在开展小组评价时,教师可以对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自己在整个团队中的作用,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活动中。

2.自我评价: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自评。问题情境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问题情境的答案应为他们所熟悉和理解的。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来激发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

3.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同时还应当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教师要根据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問题来进行判断和分析。这种方式能够使教师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全面、客观的了解。

在自评和他评之后,教师可以把自己在整个过程中的表现记录下来并进行反馈和总结[6]。这种方式能够使教师了解自己在整个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同时,教师还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比如对于基础较好或中等程度以上的学生采用自评的方式来进行评价;而对于基础较差或中等程度的学生采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评价。

结束语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核心素养培育下的阅读教学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在对学生进行英语阅读技能培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可从任务设计、课堂活动和评价反馈三个环节入手,实施“教、学、评”一体化课堂建设。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而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提高学习效率。但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的评价方式,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高其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亮.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践:以高中英语项目式教学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10):5.

[2]胡俊雄.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多元评价的行动探究[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4):2.

[3]骆永聪.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阅读教,学,评一体化活动设计[J].福建教育,2022(11):49-52.

[4]张洁.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求学,2020(44):2.

[5]杜明通.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多元评价的行动探究[J].读天下:综合,2019(5):1.

[6]韩相勤,郑秀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多元评价的行动研究[J].基础外语教育,2017,19(6):10.

猜你喜欢

教、学、评英语阅读教学一体化
高中化学“教、学、评 ”一致性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研究的总体路径与思考
探寻构建“教、学、评”和谐有效的语文课堂
从“教、学、评”三个步骤出发浅谈如何搞好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
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的初步研究与尝试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活动单导学”模式在五年制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抛锚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