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食品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
——以“果蔬贮运学”为例
2023-11-07王春艳袁芳苏秀芳陈永卢珍兰黎文卓
王春艳,袁芳,苏秀芳*,陈永,卢珍兰,黎文卓
1.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崇左 532200);2.广西崇左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崇左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崇左 532200)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又称能力导向教育或目标导向教育[1],该理念重点关注预期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成果、教学成果对学生有什么样的意义、如何帮助学生取得学习成果及怎样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哲学,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强调学生能力培养的可观察、可预测与可应用性,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基本观点[2-4]。在此观点下,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和发现问题的意识,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先导,结合现代化信息手段构建线上与线下混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从单方面接受转向主动输出,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5-7]。
“果蔬贮运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具有与该专业其他课程相互渗透、教学内容杂且零散和应用性强等特点[8]。同时,00后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由传统的书面化转变为移动式和线上式,随时随地进行在线交流成为他们主要的学习途径[9]。由于实践环节对实验场地、经济和时间成本要求较高,实地开展过程中有时会面临意想不到的困难且企业实习难度也逐渐增大,若仅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输出为主,学生通过作业、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等环节加以巩固和理解,就无法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成果产出效果,也无法满足OBE教育理念下重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思想[10]。因此,开展“果蔬贮运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对推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育认证、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及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1 “果蔬贮运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各种水果、蔬菜新品种的不断涌现,使得“果蔬贮运学”课程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推陈出新;而在其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际应用过程中,必须根据当前存在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进行实践。目前,“果蔬贮运学”的教学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方法单一、结课考核方式重课堂而轻课外、教学内容老旧、相关课程贯通能力欠缺等方面。
1.1 课堂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近年来,“果蔬贮运学”的教学方法虽然也在持续不断地进行优化,但是并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效果,没能够从整体上改变“照本宣科式”和“单向式输出”的教学模式。这2种教学模式虽然高效、适用性广、便于控制,学生的学习属于选择性被动接收型,忽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缺乏学生的反馈,导致学生上课比较沉闷,主要以听课为主,课堂缺乏活跃性,久而久之学生就形成“上课只要人到就行”的学习心理。
1.2 结课考核方式重课堂而轻课外
课程考核的目的是评价老师的教学效果,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该专业大多数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是由结课后的期末考试占主导,考察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暂时性记忆,导致学生对平时的课堂知识以“上课不缺勤、期末考试抱佛脚”的学习方式为主。即便是通过考试,也是考后就忘,不能有效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理论课程的课外拓展环节尚未得到重视,仅依赖课堂时间无法解决学生“摸鱼”“躺平”等教学“死角”问题。
1.3 教学内容老旧,未能与时代发展前沿相结合
传统“果蔬贮运学”课程教材内容陈旧、更新慢,未能充分结合现代信息化教学新方式,对新领域发展带来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途径更新滞后,发展性、挑战性和创新性不够,严重影响教学的有效性。在新工科背景之下,应适当融入创新思维、创新技法和现代设计方法,必须站在学科发展前沿及时引入新知识。
1.4 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相关课程贯通能力欠缺
食品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关联性较为紧密,前后所修课程间基本都存在着一定的逐级递进关系。部分学生在大一、大二的学习过程中并不理解开设相关课程的意义,导致他们就认为这门课程无关紧要,忽视学习该门课程的重要性;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极易抱着“只要不挂科就行”的学习态度,造成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架构不清晰,也无法将相关课程进行更好的综合应用。如学生在学习“果蔬贮运学”课程时,会发现某些基本概念如呼吸作用、蒸腾作用、褐变等,在前导课程如“生物化学”“食品化学”中都有涉及,却无法将其有机结合,造成学生知识点零散不成体系。基础功底的薄弱进而无法使已学相关课程知识得到很好利用并产生衔接,出现课程之间的“断裂式”发展。
2 OBE理念下的教学模式改革
OBE理念下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和发现问题的意识,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先导,结合现代化信息手段构建“串联式”、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从单方面接受转向主动输出,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以此为基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果蔬贮运学”课程主要分别从教学目标、理论教学内容、实验教学内容、平时考核、期末考核、课程总结及反馈6个方面进行阐述,改革模式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OBE理念下“果蔬贮运学”的课程教学改革体系
3 OBE理念在课程改革中的具体实施
3.1 教学目标
为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学模式由先上课再布置相关任务变为先布置任务,上课初期通过检查学生对相关任务的完成情况再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讲解。通过走访崇左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崇左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凭祥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琪酵母(崇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达利食品有限公司、广西盐津铺子食品有限公司、广西轩妈食品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交流访谈,了解到他们对学生的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吃苦耐劳能力、实践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等;同时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该课程的意见及建议,制定7个目标。
一是能够应用生物、化学、数学、物理等相关课程中的基本知识正确表述水果蔬菜在贮藏运输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能够正确运用基本知识阐述果蔬贮运不当造成较大影响的一些典型案例;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果蔬贮运基本方式与原理;了解果蔬贮运对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及意义。二是通过掌握果蔬采后生理学基础知识、生物化学变化基础知识、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及常见的病虫害控制方法,解决果蔬贮运方面所遇到的问题。三是能够运用微生物学、生物化学、果蔬病虫害防治学基本知识,鉴定果蔬一般生理性病害与侵染性病害的特征以及防治措施。四是具备运用相关课程知识的相互贯通能力,能够善于提出果蔬贮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查阅资料或请教交流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五是掌握果蔬采后的生理变化及常见的病虫害、果蔬贮藏方式及原理、影响果蔬贮运的因素及典型果蔬的贮运管理技术。六是科学观察果蔬贮运过程中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掌握正确的实验结果记录方法,详尽分析实验数据并进行思考训练。七是在实验过程中加强组员间的协作互动能力,采取分工合作、相互探讨、共同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2 理论教学内容
以“学生需提前了解学习该内容的目的及意义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提前去调查该课程相关知识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产生的影响。如在学习“果蔬的采后生理”“果蔬的采收与采后处理”这两章时,采用分组“走访调查式”教学方法,选择任意一个地区的家庭、果蔬零售者、果蔬种植户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形成关于“果蔬采后处理不当对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调查报告及PPT展示,利用3~4学时由每组组长进行汇报再进行组组互评和教师点评。学生可以积极地论述自己的调查结果及学习该知识的意义,促进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增进其社会阅历,符合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此外,为加强学生对相关课程的贯通能力,在将要讲到与其他课程相关的知识点时,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提前预习然后做好对相关课程的回顾及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3 实践教学内容
通过开课前的调查问卷了解学生想学及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结合果蔬领域发展前沿及相关技术热点,进行实践教学内容的更换,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应用与重难点的突破。如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在学习“果蔬的采后生理”“影响果蔬贮藏性因素”“果蔬贮藏方式与管理”这3章内容时感觉比较难且容易混淆,因此针对这几章的内容采取“自主设计式”实践教学。通过分组选出组长,让学生自选一种果蔬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学习过的理论知识选取对照试验处理法,观察其贮藏过程中在感官、理化、卫生及质量等方面的变化,找出影响该种果蔬贮藏性的因素,在控制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取不同贮藏方式进行2次试验,找出适宜该种果蔬最佳的贮藏方式;通过线上观看其他科研工作者的实践操作视频、科研讲座和论坛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及时关注果蔬领域的前沿研究,避免教学内容的陈旧。
3.4 能力提升训练
能力提升训练主要从5个方面进行。
一是自主创新能力。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及相关教学内容,采取自选主题、自拟调查方案或试验方案,然后通过团队教师互评打分的方式进行创新能力的评估,并向学生及时反馈评估结果与建议。
二是实践操作能力。根据自拟的调查方案或试验方案进行调查实践,根据其在社会实践和课堂实践过程中的表现给予表扬或建议。
三是团结协作能力。在进行分组调查或分组实验过程中,看其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并观察是否能与其他学生进行良好合作,通过生生互评与教师建议的方式帮助其改正不足。
四是总结概括能力。通过对其调查报告、PPT答辩及实验报告的撰写等方式进行点评,提升其总结概括能力。
五是数据分析及软件利用能力。通过对调查报告、实验数据的分析及图表处理,采用生生互评及教师抽评的方式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帮助其提升数据分析及软件利用能力。
3.5 课程考核
“果蔬贮运学”课程考核由期末考试成绩(60%)+实验成绩(20%)+平时成绩(20%)三部分构成。其中期末成绩构成为主题式答辩成绩(25%)+论文式写作(35%),实验成绩为实践操作(8%)+实验报告(12%),平时成绩为课堂表现(9%)+课后任务(9%)+出勤(2%)。
3.6 课程总结与反馈
考试结束后采取线上调查问卷和召开线下的课程评价会等方式,课程团队教师和全体学生采用分组式参与,教师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问题,学生进行分组式讨论后由各组代表进行发言,并做好相关记录以便后期继续改进。以往期末考试结束后,只知道学生的卷面成绩及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能力,却不知道该课程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而且无法从根本上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模式还是和中学时代一样的记忆背诵式,单纯的卷面考核极易养成学生的“临时抱佛脚”心态,培养出的学生也无法满足当今社会所需的人才要求。真正的OBE教学理念要求学生和老师需要双方努力、互相配合、及时反馈并改进,才能达到更好的成果导向目的,进而更深层次地推进OBE教学理念。
4 OBE理念的课程改革成效
4.1 学生课程考核综合成绩普遍提高
通过2年多的课程教学改革,学生的成绩普遍有所提高。2019级112人,成绩85~100分占48%,71~84分占39%,60~70分占13%;2020级159人,成绩85~100分占56%,71~84分占39%,60~70分占5%。引用OBE理念对“果蔬贮运学”课程经过2年多的改革实践后,学生成绩明显提高,证明该改革模式行之有效。
4.2 学生学习兴趣、科研兴趣明显提升
课程的改革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课堂氛围活跃度明显提升,科研实践兴趣也随之高涨,积极主动申请大创、互联网+、挑战杯等相关项目的学生增多。202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相关课题立项增多,其中1项获得国家级项目推荐,4项获得省部级项目推荐,并在第8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数广集团杯”获得了区级铜奖。
4.3 学生综合能力显著提升
2022年到崇左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西达利食品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事业进行毕业实习的人员增多,通过与相关单位的人事管理部门回访交流发现他们对学生的满意认可度较高。在与学生交流实习感受时,他们深刻地感受到日常所接受的课堂实践及课后任务的完成,较大地促进了他们的沟通协调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践创新能力、总结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数据分析及软件应用能力。
5 结论
依据OBE理念,针对“果蔬贮运学”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对课程进行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能力提升等多方面内容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并取得较好的改革成效,大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及人才培养质量,这也进一步说明该改革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推广意义。随着OBE理念的引入,在后续的教学改革中可进一步利用互联网教学,积极更新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引领学生学习最新知识与相关技术,实现理论与实践两手抓,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与实践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