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特殊群体学生体育保健课实践探析
——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为例

2023-11-07罗荔熊玲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28期
关键词:保健群体体育

罗荔 熊玲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湖北十堰 442002)

特殊群体学生一直是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话题,教育部2002年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在课程结构部分明确指出,“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1]。提高体育保健课在普通高校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帮助特殊群体学生实现身体、心理和社交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提高其学习与生活质量,并推动包容性和公平的教育体系的实现,确保他们能够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和机会[2],是每一所高校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之一。因此,加快推进体育保健课程的建设,促进特殊群体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完善高校健康教育体系,是实现健康中国的必经之路。

1 特殊群体学生体育课参与现状

由表1 可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长期存在着因特殊原因无法参加公共体育课的学生群体,主要包括残疾、心血管疾病、骨骼和关节疾病、免疫系统和炎症性疾病、精神和心理疾病等方面。针对这类学生采取免修的政策为学生提供医疗证明即可不参加公共体育课的学习。虽然这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避免其在体育课中可能面临的身体风险和不适,但反映出了教育不平等的问题,忽略了学生的体育参与需求,以及高校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一系列问题阻碍着高校教育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表1 近四年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申请免修公体课的特殊学生类别

现阶段,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的公共体育课虽涵盖啦啦操、健美操、足球、篮球、飞盘、武术、网球等多种体育项目,但仍然无法满足特殊群体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随着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更多的特殊群体学生将进入校园,如何保证学生能够接受到公平的教育,达到全面发展的人才目标,体育保健课的特殊作用为这一问题提供了积极指导[3]。

根据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发布的数据,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体质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因疾病等特殊原因无法参加体育活动的特殊群体学生的体质也应得到关注,并提供科学、有效的支持和帮助。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和体育教育的重视,一些大学生开始关注健康促进知识、积极参与体育锻炼,部分学校推动开展体育活动和健康促进计划,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积极影响身心发展的认同感,并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及体育保健知识的学习中。因此,如何顺利在普通高校开展以特殊群体学生为主要教学对象的体育保健课,是学校各部门通力协作、不断探索的重要工作[4]。

2 实施体育保健课的重要性

2.1 有助于改善特殊群体学生的身体及心理健康状况

特殊群体学生由于其特殊状况,更容易面临身体上的挑战,例如运动能力下降、肌肉功能受限等。通过参与体育保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进行适应性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改善肢体协调性,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通过学习身体结构和功能知识,特殊群体学生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特点和需求,有助于他们在运动中避免潜在的健康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体育锻炼还能促进心血管系统的健康,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免疫系统的抵抗力,让学生了解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学习如何保持良好的饮食和作息习惯,有助于预防疾病和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另外,特殊群体学生常常面临来自学业、社交和自我认同等方面的压力和挑战。参与体育活动可以释放紧张情绪,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提高情绪稳定性。体育保健课程鼓励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坚持锻炼和健康生活,从而更加自信、乐观地面对挑战。此外,体育活动中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性要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培养积极的心态,从而对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2.2 促进特殊群体学生的社交体验和技能发展

学校和教师通常倡导尊重、接纳和包容的态度,学生在体育保健课程中感受到被接纳和尊重,有助于改善特殊群体学生在社交中的情感体验,增强他们的社交意愿。体育保健课涉及团队协作活动,这些活动需要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协调和沟通。通过参与这些团队活动,特殊群体学生可以学会如何与他人协作,培养合作精神,增进与同伴之间的友谊。同时,该课程提供了丰富的社交互动机会,特殊群体学生可以与同龄人一起参与体育活动,共同学习和锻炼。这种社交互动有助于打破孤立感,培养社交技能,增强社交自信心。

体育保健课程中存在一定的竞争要素,例如体育比赛或成绩的比较,适度的积极竞争可以激发学生之间的动力,促进社交互动和友好竞争,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身体特点和能力水平,增强学生对自己的自信和认知,提高在社交互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3 进一步提高特殊群体学生的学业表现

通过体育保健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在锻炼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这种积极的体验可以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使他们更加愿意投入到学习中。体育锻炼可以帮助特殊群体学生减轻压力和紧张情绪,改善心理状态。一个放松和冷静的状态有助于提高学习注意力和集中精力,使他们在学习中更为专注。

身体的健康状态和精力充沛是高效学习的前提。体育锻炼对大脑有积极的影响,可以促进神经连接和记忆能力的提升。特殊群体学生通过体育保健课程,可能会在学习中获得更好的记忆效果,更容易掌握和记住知识,从而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减少学习疲劳。

体育保健课程通常有固定的时间和计划,参与其中的学生需要遵守课程规律。这种规律性的学习经验可以帮助特殊群体学生养成学习的良好习惯,建立学习秩序。当学生感受到自己在体育方面的进步时,他们也更有信心应对学业上的挑战,勇于面对学习中的困难。通过提供积极的学习体验、改善心理状态、增强身体素质和培养学习规律等方面的帮助,特殊群体学生在学业上可以更加主动、专注和自信,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业成绩。教育机构和教育者应该充分认识到体育保健课程对特殊群体学生的重要意义,并为他们提供适宜的体育教育资源和支持。

体育保健课是教授学生关于身体结构、器官功能、健康状况评估、常见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了解身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并学会保护自己的健康;培养学生基本的运动技能,如跑步、跳绳、游泳、球类运动等,帮助学生掌握多种运动方式,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良好的睡眠、压力管理等,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主管理和维护自己的健康。在促进特殊群体学生身体健康、培养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心理健康、提高学业表现以及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通过提供适应性的体育保健课程,教育机构可以为特殊群体学生创造更加包容和积极的学习环境,推动他们在全面发展和实现个人潜能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功。

3 普通高校特殊群体学生体育保健课实施策略

3.1 建立特殊群体学生档案

以学院为单位,收集特殊学生材料,建立特殊群体学生档案,记录其健康状况,再通过学生的医疗证明、健康检查结果、医生诊断报告等进行判断。另外,记录特殊群体学生在体育保健课程中的特殊需求,例如针对身体状况的适应性活动、个别指导和支持的要求等,这些需求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面谈、调查问卷等方式获取。定期更新特殊群体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健康进展,包括体质测试结果、医疗治疗情况、心理咨询记录等。这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变化和识别是否需要调整课程或提供额外支持。建立特殊群体学生档案,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体育保健课程和支持措施。同时,档案的建立也为体育保健课程后续的工作提供了便利。

3.2 加强学生参与体育保健课的意愿

与特殊群体学生及其家长或监护人进行充分的沟通,解读体育保健课程的目的和益处。让他们了解参与课程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个人进步和发展的机会。尊重特殊群体学生的个人意愿和选择权,确保学生参与课程的决定是自愿的,并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选择。通过激发学生的动力和兴趣,增强他们参与体育保健课程的意愿。可以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团队合作和竞争等手段,创造积极、愉快和有成就感的学习环境。

培养特殊群体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精神,建立支持和鼓励的氛围。通过小组活动、伙伴制度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支持,增强他们参与课程的归属感和动力。向特殊群体学生详细说明参与体育保健课程的益处和收益。强调课程对身体健康、心理调适、社交互动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让学生意识到参与课程的价值。同时,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设施。确保场地、设备和教材的适应性和安全性,让学生感到舒适和安心,增加他们参与课程的意愿。针对特殊群体学生,提供个案指导和支持。了解学生的特殊需求和挑战,给予他们适当的个别指导和关怀,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升学生参与课程的意愿。

3.3 进行个性化课程设计

首先,利用建立的特殊群体学生档案,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健康需求、兴趣爱好、能力水平等信息。根据调查和评估的结果,明确个性化课程的目标。目标应该是具体、可衡量和可实现的,与学生的特殊需求和个人目标相匹配[5]。例如:改善某个身体功能,减轻某种疾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根据学生的特殊需求和目标,选择适合的课程内容和活动,可以结合医学知识、康复理论和专业经验,跨学科合作,建立资源共享平台,设计相应的运动、锻炼和康复活动,以促进综合性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

根据学生的特殊需求和能力水平,制订个体化的课程计划。考虑到学生的身体状况、时间安排、逐步进阶等因素,合理安排课程的内容、强度和时长。灵活调整课程计划,适应学生的变化和需求。教学方法可以采用个别指导、小组合作、反馈调整等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教材可以选择与特殊群体学生相关的专业书籍、教学资料或线上资源,与普通群体学生的教材有所区别,更具针对性。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和身体反应,根据需要进行个别调整和指导,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程。定期对特殊群体学生的课程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通过身体功能测试、问卷调查、学生反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进展和满意度。

3.4 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体育教师既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学生体育参与的引导者。因此,教授体育保健课程的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体育保健知识和相关领域的专业技能,包括但不限于运动解剖学、生理学、运动人体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并熟悉各种体育锻炼和健康管理的原理。他们需要清晰地传达知识和指导,以及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并能够针对不同的学生制订适当的教学计划和方法,创新地设计和实施体育保健课程,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调整课程内容和活动,以提供最佳的学习体验和效果。

另外,教师应与学生建立信任和尊重的关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克服困难,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同时,还应具备不断的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意识,跟踪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提升教学水平。

3.5 提供情绪指导和心理咨询

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也具有个体差异,有些学生可能由于身体状况或身体功能的限制,其能力和自尊心受到影响,更容易产生挫折感或自我怀疑;有些学生可能会面临社交障碍、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可能导致他们对自己的情绪和环境更敏感。然而,也有特殊群体学生在心理上表现出强大的适应能力和韧性。因此,在对待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问题时,需要综合考虑个体差异和特殊情况,帮助学生学会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通过课程中的讨论、反思和指导,引导学生了解情绪的起因和影响,提供应对压力和情绪困扰的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了解自己的个人特点、优势和能力,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尊心。通过体育活动的参与和成长,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肯定,培养健康的自信心。

在体育保健课程中,强调团队合作和社交技巧的培养。通过团队项目和合作性的活动,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和互动,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增强社交支持和归属感。此外,教授学生有效的压力管理和应对策略,帮助他们应对学业压力、竞争压力和生活压力。通过身体锻炼和运动释放压力,教授放松技巧和调节的方法,为学生提供应对挫折和逆境的心理支持。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和维持情绪平衡。教授正向思考、调整心态和心理抗压的技巧,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和积极的心理品质。引导学生设定个人目标,并提供激励和支持机制。通过定期目标检查和反馈,帮助学生建立自我激励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他们应对心理问题和困扰。可以设立心理咨询时间或提供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咨询服务,为学生提供个别的心理支持和辅导[6]。

3.6 实施评估和反馈机制

在开展体育保健课的过程中,建立评估和反馈机制,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需求。可以通过定期进行体能测试、健康评估或复查,记录学生在身体和健康方面的变化和进步。同时,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观察,了解他们在课程中的体验和感受,收集他们的反馈意见和建议。根据评估和反馈结果,调整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或支持措施,以提高课程的效果和满足学生的需求。评估和反馈机制的建立可以为学校提供数据支持,评估体育保健课程的效果和质量,为课程改进和优化提供依据[7]。

4 结语

新时代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的开展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学校设施资源的限制、师资队伍不足、跨学科合作与整合的阻碍,以及特殊群体学生对体育保健知识的重视程度不高。学校各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整合多领域的资源和知识,提供综合性的支持和服务,加强过程性评价,提高体育保健课程的效果和影响力,推动高校体育保健课程改革,促进特殊群体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保健群体体育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