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省民俗体育旅游发展机制及策略研究

2023-11-07栗婉瑶魏子淼栗祥昱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3年20期
关键词:海南省民俗海南

栗婉瑶 魏子淼 栗祥昱

(1.三亚学院体育学院 海南 三亚 572002;2.黑龙江东方学院管理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6)

1、海南省民俗体育旅游现状

1.1、民俗体育旅游资源

海南民俗体育旅游资源丰富,有历史悠久的民俗体育活动、传统舞蹈和竞技比赛项目,如黎族打柴舞、苗族跳花舞、黎族刀茅棍武术;有健康的娱乐活动项目,如海南省民间武术比赛;有轻松愉快的民间游戏,如三棒鼓、龙舟竞渡等。海南民俗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形式多样,主要有: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的旅游景区景点;以传统节日为主的节庆活动;以表演和竞赛为主的观光体验型旅游资源等。

1.2、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海南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少数民族中比较普遍,主要有:黎族武术(包括南拳和剑术)、黎族长鼓、黎族铜鼓(古代用于战场)、黎族木球、黎锦制作技艺、黎锦服饰制作技艺等;苗族芦笙舞、芦笙吹奏艺术等;还有一些带有少数民族特点的舞蹈:竹竿舞、踩竹节跳芦笙等。

1.3、民俗体育活动赛事

近年来,海南各地举办众多节庆活动,如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和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消博会)等。这类节庆活动中也包含着民族特色浓郁的民俗体育项目,如海南岛国际旅游岛论坛和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期间举办的“相约博鳌”大型户外民俗体育竞技活动就是比较典型的一例。

同时,海南也开展诸多民俗传统体育竞技比赛和表演。包括有:以运动项目为主题的节日庆祝活动;以比赛或竞赛为主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表演(如黎族打柴舞、苗族刀茅棍武术、苗族武术等);以及为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而举办的群众性比赛或表演(如黎族打桩舞)等。

2、海南省民俗体育旅游发展制约因素

2.1、设施景区管理不完善

在民俗体育旅游发展的初期,很多景区、景点,没有专门的场地供游客休息、娱乐,导致游客不得不排队等候;而且,一些景区、景点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民俗体育旅游既要突出当地特色,又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服务设施,但我国很多景区在这方面还缺乏相应的意识。

海南省部分民俗体育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混乱、制度不健全、缺乏整体规划。对管理人员以及服务人员也没有严格的要求和培训,导致他们并不了解相关知识以及管理方面的问题等。另外,由于许多地区都缺乏专门的专业人员对民俗文化进行保护和宣传工作,这使得景区人为景点较多,利用原始景点较少,造成民俗体育旅游缺少文化深度,失去原有的民俗文化特色。

2.2、政府参与力度不足

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仍将民俗体育活动作为当地的传统文化来进行宣传和推广。而从实际情况来看,海南省在推进民俗体育发展的过程中仍然缺乏政府参与机制。由于各地方政府缺乏统一规划,导致海南省民俗体育旅游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对当地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并且海南省民俗体育旅游项目普及度不高,政府应大力扩展民俗体育旅游的宣传工作,充分挖掘海南省民俗文化的内涵,鼓励以本土文化为支撑点开发特色民俗体育旅游项目。

2.3、开发资金有限

我国民俗体育旅游开发资金有限是其发展中存在的另一个大问题。由于我国许多旅游景点属于自然风景区,环境相对比较差,再加上多年来大部分景区都是采取圈地发展模式进行发展开发旅游景点和项目等工作。而目前我国多数旅游景点处于成长期,投资少、规模小、盈利能力低等原因致使企业不愿进行投资和建设。

2.4、开发项目不完善

开发粗糙,内容贫乏,展现大的东西过多,可感受性和参与性的东西过少,而已开发的民俗风情度假村,仅限于观赏性,摆着船型屋,编织的箩筐等,游客仅限于观看,可参与的项目较少,内容显得单薄,尚未实现民俗旅游真正的价值。民俗旅游项目(节目)过于艺术化、舞台化,开发粗糙。如:五指山的文化村的兴衰及苗寨在五指山的搬迁。开发重点不突出,民俗旅游商品雷同化。各地的旅游商品大都似曾相识,缺乏个性,更缺乏对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3、海南省民俗体育旅游发展机制

《关于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指出,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要“探索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海南省将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重大工程,构建和完善符合海南省情的绿色产业体系,促进海南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海南旅游的发展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机制,从而加快推进海南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3.1、优化发展环境,建立公平竞争机制

海南旅游业作为海南省支柱产业,对于推动海南自贸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要加快海南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优化旅游发展环境。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和完善有关产业发展的规划制度;其次,要依法严厉打击、查处、取缔各类违反《旅游法》和国家有关法规政策的行为;最后,要大力发展体育产业,鼓励国内外体育机构参与海南体育市场建设。

与此同时,要构建公平竞争机制,不断推进海南省旅游市场监管机制完善。一是运用行政手段对旅游市场进行监管,建立和完善旅游市场监管法律体系;二是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三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强教育引导和宣传教育;四是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多主体参与市场竞争;五是坚持把保护摆在突出位置。

3.2、提升政策扶持力度,建立资金投入机制

海南省政府应加大对民俗体育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强对政策扶持力度的监管,确保海南民俗体育旅游发展资金投入渠道多元化。《海南省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政策》指出要“积极争取国家层面旅游综合改革试点,支持海南创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在“积极争取国家层面旅游综合改革试点”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并强调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海南省可以根据本省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制度标准,如建立和完善民俗体育项目财政补贴制度,出台关于对海南民俗体育旅游资源进行合理保护和开发的相关政策,建立激励机制推进海南民俗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如鼓励民营资本投资参与民俗体育项目开发与经营。

3.3、丰富产品供给,建立整合营销机制

体育旅游产品是游客参与体育活动的前提,体育旅游市场是消费者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民俗体育旅游需要不断丰富产品供给,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目前,海南旅游市场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需要从游客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从游客体验角度出发构建海南民俗体育旅游产品体系是海南省民俗体育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海南民俗体育旅游产品是由多个项目组成的组合产品。在设计该产品时应注重综合体验感,充分考虑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段游客在参与该产品时所产生的体验感受。以提升游客体验为目的创新海南省民俗体育旅游产品,丰富海南省民俗体育旅游供给内容。

3.4、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培养民俗体育旅游的专业人才,对促进民俗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海南,民俗体育旅游的管理人才和服务人员数量较少,且素质普遍不高,对海南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制约作用。因此,在建设海南旅游产业体系中,需要加大对民俗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力度。首先,需要加快对民俗体育旅游管理人才的培训与培养工作,使其能及时掌握并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其次,需要加强对海南民俗体育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力度和水平。例如,可以采取行业协会、学校等单位与相关部门联合培养民俗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方式;最后,还需要充分发挥海南师范大学、三亚学院、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海南海洋职业学院等高校在民俗体育旅游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总之,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和提高民族传统文化素养是提升海南省旅游业水平及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3.5、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建立生态保护与修复机制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旅游活动的不断深入,使得海南省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而海南旅游业的发展又会进一步加剧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必须要建立一套完整、科学、合理的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将之贯彻到海南旅游发展过程中。首先,要加强对海南景区环境的监督管理和监测,建立健全旅游景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和管理体制;其次,要建立健全民俗体育项目开发与当地民俗体育资源相结合的科学机制;最后,要加强对海南旅游行业从业者的专业培训、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从而提高从业者素质。只有通过健全完善有效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机制,才能真正实现海南省民俗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

3.6、抓住重点领域建设,建立绿色低碳发展机制

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实验区,必须持续推动“金山银山”的实践,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海南旅游发展的主旋律。要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坚持节约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一是要加大绿色产业扶持力度。大力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海洋经济,加快培育绿色生态经济新业态;二是要大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重点加强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和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三是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标准,对污染的总量进行控制;四是要大力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一套系统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推动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五是要提升公民环保意识。加强对低碳、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宣传教育,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4、海南省民俗体育旅游发展策略

4.1、传承民族文化,促进民俗体育发展

民俗体育作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其所承载的精神和所体现出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也是其在传承与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作为海南独特民族文化标识的民俗体育文化也不例外,在传承与保护民俗体育的过程中,也逐渐展现出自己独特的魅力和特色。而这其中也蕴藏着大量关于海南人文、自然等方面蕴含的丰富信息与宝贵价值。尤其是经过社会不断发展变迁后,海南民俗体育所承载更多了属于其自身特有的文化属性和发展特点,这也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传承和保护当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也应看到在社会飞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而逐渐产生变化后,一些原本属于当地少数民族群体生活方式和民俗习惯等方面可能会随着岁月流逝而逐渐消失殆尽。因此,通过将其予以传承和保护尤为重要。

4.2、开发旅游资源,促进海南民俗体育发展

近年来,海南省民俗体育文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海南民俗体育旅游产业在整个旅游产业中所占比重较小,导致海南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开发程度较低。海南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有着丰富多样的生态旅游资源,拥有丰富的海洋文化、生态休闲文化等多种旅游资源。开发民俗体育旅游产品可以充分利用和整合这些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进一步提升海南民俗体育项目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的知名度。民俗体育旅游业发展能促进海南经济增长,促进海南经济结构调整,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素质。因此,开发旅游资源对推动海南民俗体育产业发展将会有很大优势。

4.3、完善组织机构,提高政府对民俗体育的重视程度

强化组织机构的建设,是提升政府对民俗体育重视程度的根本,各级政府要对民俗体育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要对民俗体育活动进行必要的指导,使其真正成为民众参与其中的一项健身活动。特别是那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或人文价值、社会影响较大的民俗体育项目,更应加大资金投入。同时,各级地方政府应努力寻求政策支持,把民俗体育列入当地政府的工作日程中去,使其在社会上享有与经济发展同等的地位;发挥组织、引导作用,推动民俗体育发展。加大对当地民众生活和休闲娱乐项目中民俗体育项目进行挖掘和整理研究工作,使其成为学校教育教学课程中的一部分;在各种公共活动中适当增加有民族特色、有地域风情等民俗体育内容。

4.4、大力宣传民俗体育,培养全民健身意识

海南的民俗体育活动大多都是在农村开展的,所以对于民俗体育的宣传工作必须加强,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

一方面,可以让人们了解民俗体育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可以让人们认识到开展民俗体育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要在学校中加强对学生进行民俗体育教育,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民俗体育的文化内涵。学校不仅要在体育课上设置一些有关民俗体育的内容,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比赛,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民俗体育的兴趣。

另外,对于从事旅游行业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海南省很多地方都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当地民众收入不高、消费能力较差、收入水平低下是制约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4.5、建立民族博物馆,提升民族文化价值

从目前来看,海南大部分的民俗体育活动在乡村的各类体育协会、学校中开展。一些地方,甚至将民俗体育活动纳入到了社会福利和奖励制度之中。但海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保护和发展工作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缺乏专业的人才与团队进行指导与规划。因此,可以在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地方建立民俗体育博物馆。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博物馆可以将民俗体育的发展历史、民俗体育活动的具体过程等展示出来,增强人们对传统体育的了解与认识。这样不仅能为我们研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提供一定的资料,还能丰富人们对于传统体育文化的认识,使更多人了解海南不同民族的习俗和文化,提升民族文化价值。

4.6、重视旅游市场的开发和利用,满足人们多层次的精神需求

旅游业是海南最重要的产业之一,海南省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生态环境优良、自然风光优美,是发展旅游的理想之地。海南省民俗体育要在重视保护和传承民俗体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变化,开发具有海南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为了满足游客的“求新”的需要,开发出有海南特色的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在发展过程中,应遵循“民族性”和“现代性”相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一方面,要加强民族体育文化资源市场调查研究工作,掌握市场需求状况以及民族体育文化资源开发中存在问题;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民族体育文化资源开发整理、建立民俗体育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建设,加强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相结合,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开发体系。

4.7、传承民俗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相结合,促进海南民俗体育发展

传承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相结合,不仅能使海南民俗体育得到更好地发展,同时也能让学校体育课更多地成为具有海南地方特色的课程。首先,可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开设诸如民间传统体育、健身气功等课程;其次,可根据海南各地民族特点及地域特点选择适合于学生学习的项目编入学校体育教学中去;最后,还可通过海南高校的校队组织和学校体协(校体育部)组织与开展各种民俗活动等方式来传承海南民俗体育。

5、结论

“全岛旅游”的到来,给海南旅游业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会,这是海南旅游业发展的新契机。海南省民俗体育旅游资源丰富,且多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休闲项目,但民俗体育旅游开发起步较晚,市场认知度不高,宣传力度不够。民俗体育旅游的发展是以政府为主导来推动的,而海南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各级政府在经费投入和政策扶持方面还有待提高。民俗体育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一样具有可进入性、可观赏性和可游憩性等特征,海南省应重视民俗体育资源开发并提升其档次和品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建议:政府应加大对海南民俗体育旅游的支持力度和政策扶持;引入专业人才;提高海南各市县对民俗体育文化资源保护意识;建立健全民俗体育项目管理机制;打造民俗体育文化品牌项目。使海南在全国树立良好形象;让海南的特色项目与世界接轨从而发展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国际精品和旅游精品,为全国乃至全球旅游业提供新的发展契机。

猜你喜欢

海南省民俗海南
冬季民俗节
民俗中的“牛”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民俗节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为海南停留
海南省肿瘤医院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是海南省还是海南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