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健身视野下广场舞赛事运作模式策略研究

2023-11-07张敏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3年20期
关键词:广场赛事民众

张敏

(西安体育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8)

引言

广场舞现已是全国各地民众主要的健身方式之一,基本各地都有一群爱好广场舞的中老年人,如今还有不少青少年加入到广场舞阵营中,众多地区还组织了形式丰富的广场舞比赛。时代日益发展的过程中,民众也在不断提升对广场舞赛事的要求,传统的赛事形式已不符合人们的要求,具有创新性的赛事对民众更具吸引力。广场舞赛事是集合人文、科技等在内的综合性服务产品,如何让广场舞赛事提升附加值,探索有益于广场舞发展的赛事运作模式,对赛事传播、经济效益增加及体育市场发展都是极具意义的工作。因此,相关工作者必须要顺应全民健身的大趋势,深入认知广场舞的价值,积极创新广场舞赛事形式,不断优化赛事运行模式,推动广场舞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吸引更多民众加入全民健身行列,为体育强国建设奠定扎实基础。

1、广场舞基本情况介绍

1.1、广场舞的特性

广场舞有着丰富的舞蹈形式及音乐种类,可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其主要有多样性、群众性、自娱性三大特性。首先,多样性主要通过下述几方面体现出来:一是,我国56 个民族有着不同的发展史、风俗习惯,导致广场舞有着不同的形式;二是,不同群体间有着不同的文化认知,加之文化传承的差异,形成形式丰富的广场舞;其次,群众性是基于广场舞难度不大的基础之上,而参与其中的民众有着明显的差异性。自古以来,无论是哪种舞蹈表演都需要民众的参与,广场舞恰好拥有强大的民众基础,使得其具有群众性;最后,自娱性是广场舞最显著的特性,大部分民众参与广场舞都是为了愉悦身心、满足精神层面的需求,同时还可以有效锻炼身体。

1.2、广场舞的种类

初代广场舞受欢迎程度最高,汉族民众几乎每天晚上都会组织广场舞活动,其他民族一般在节日安排广场舞活动。而汉族由于人数众多,相比其他民族广场舞形式更为丰富,参与的人数也相对较多。如今的广场舞已融入了其他舞种,可满足更多群众的需求,参与的群体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与亲民舞蹈相结合的广场舞,相对随性,动作优美,参与者能够随心发挥。踏歌广场舞备受中老年群体的喜爱,参与者结合播放的音乐踏步,在动听的音律感染下踏出优美的步伐。即兴广场舞的热度也相对较高,此种广场舞随心而行,并未经过任何制作,没有任何的束缚,参与者可感到极为放松自由。

2、全民健身视野下广场舞赛事运作存在的不足

2.1、赛事服务管理机制缺乏温度

近些年,国家对广场舞的发展重视度不断提升,颁布了越来越多和广场舞相关的政策。首先,广场舞赛事服务在政策指引之下确定发展方向,但服务实施指导方面有着明显的不足;其次,各级政府对大众体育赛事愈发重视,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体育赛事鼓励民众积极锻炼,但开展的赛事多为业余的,技术指导相对不足;再者,广场舞参与者不断提升服务需求的同时,广场舞赛事服务有着明显的滞后性,和参与者需求不相匹配。参与者的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化的过程中,赛事管理者却并未紧跟参与者需求,仍然提供传统化的服务项目,此种现象必然不利于赛事的运作;最后,广场舞赛事服务涉及的主体众多,其中的主办方负责体育赛事活动的承接,但却在竞赛组织基础、竞赛规程、场地器材等管理方面不到位,现有的管理规范性不足,技术性欠缺,导致服务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服务供给方负责赛事特色服务内容的提供,但如今的供给方提供的服务内容基本都是固定的,服务方式过于单一,导致参与者对服务的满意度普遍较低。

2.2、赛事宣传渠道有效性不足

新媒体时代下,广场舞赛事宣传渠道日益多元化,但宣传工作上还存在较多的不足。首先,宣传内容有着明显的同质化现象。在信息碎片化大趋势之下,要精准吸引受众关注并不容易,要想获得忠诚的受众更是难上加难。此背景之下,必须要结合受众的需求,制作更优质的宣传内容,才可增加忠诚受众。在多个媒体平台中宣传相同的信息,容易浪费资源,而对受众来说重复接收相同的新闻,甚至会觉得反感。对信息感到厌恶的情况下,必然是无法达到想要的宣传效果,如今广场舞赛事宣传基本都是不断转载同一篇文章,信息维度过于单一,缺失个性的内容极易使得受众出现审美疲劳,对赛事的二次宣传极为不利;其次,广场舞赛事宣传推广力度不足。新时代的人们已习惯利用微博、微信等渠道,获得信息、交流沟通,这些新媒体手段突破时空约束,信息的传播效率大幅提升。从广场舞赛事如今的宣传情况来看,每个平台宣传信息有时多有时少,各媒体的宣传信息和赛事举办时间几乎是同步的,而在赛后基本就停止宣传。可见广场舞赛事宣传不到位,从而影响到受众的赛事参与积极性,也给后续的赛事举办带来不利影响。

2.3、广场舞赛事场地设施不完善

随着各级政府不断提升重视度,各地广场舞设施获得了有效改善,一般广场舞赛事举办要求基本能够满足,但受各地经济影响使得在广场舞场地设施投入上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导致场地设施广度不足,具体由下述几方面呈现出来:一是活动场地数量不足。如今广场舞赛事场地设施是由社区开发商以及其他社会组织负责投资建设的,开发商普遍缺乏场地设施建设动力,主要负责市政建设任务。而其他社会组织是利用公益或非公益建设获得效益,因为缺乏吸引力,所以不会过多地投入在广场舞场地设施上;二是服务设施质量较低。这是当前广场舞设施服务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具体建设时都将场地功能多样化作为重点考虑内容,因而都只在意场地普适性,场地专门性时常被忽视,并未针对性地打造广场舞场地;三是现有场地利用率偏低。现有的体育公共场地无法实现共建共享,且并未明确场馆的开放标准,众多地方没有颁布开放的配套政策;四是城乡体育设施不平衡。某些地区积极贯彻文件要求,落实体育设施修建工作,但某些地区并未落实改造标准,忽视体育设施的建设,使得广场舞赛事场地相对落后。

2.4、不注重赛事品牌维护管理

通过理解广场舞赛事运营情况来看,主办方普遍都不注重品牌的维护管理。对于品牌延伸,广场舞赛事运营方基本都不重视开发跨领域衍生品,使得赛事的品牌及文化载体无法有效建设。对于品牌注册,赛事当前尚未注册品牌商标,加之社会中有着各种各样的不规范的广场舞赛事,会对正规的广场舞赛事造成一定侵害,也会影响到一些正规运营商的形象。所以,只有在保障不损害赛事品牌权益的情况下,才可保障品牌建设的质量,继而为广场舞赛事的持续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3、全民健身视野下广场舞赛事运作模式创新策略

3.1、鼓励各类人群积极参与,丰富赛事参与群体

广场舞赛事是近些年兴起的惠及民众的百姓赛事,为广场舞文化提供极佳的传播平台,赛事需坚持创新,打造与大众需求契合、健康发展的优质赛事,不断延伸民众参与范围,不局限单一群体的参与。从如今广场舞大赛状况来看,大多都是把握老龄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应引导赛事群体往年轻化迈进,鼓励各年龄层人员、男性同志、不同收入群的人员积极参与其中,切实达到全民健身的效果。赛事运营方需针对参赛水平不高的地区,利用当地社会组织的力量发动群体加入广场舞技能培训班,赛事应尽可能下沉到村、镇,让比赛吸引更多民众,充分发挥参赛群体的推广作用。

3.2、充分调动外界力量,巩固服务基础保障

由政府推动赛事的开办,营造良好的竞争格局,不断创新办赛模式,积极鼓励主办方联手合作,并努力打造群众性赛事品牌,让赛事和民众生活更为相近。鼓励中小体育赛事企业坚持培育赛事中介服务机构,为其畅通进入广场舞赛事的渠道。加快广场舞赛事服务管理问题的解决,积极研究赛事发展规划工作,建立多部门联合的运行机制,形成强大的运行合力,及时解决赛事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同时,利用一站式服务为群众性广场舞赛事创造良好条件,为赛事质量提升提供有力保障。此外,还应丰富民众激励形式,为民意表达畅通渠道。广场舞赛事是由政府主导,其他社会组织配合,并积极培育民间组织的自治能力。民众是接受、评价广场舞赛事的对象,各地民众对广场舞赛事有着刻板印象,使得居民对政府管理过于依赖,各地群众的赛事服务参与动力严重不足。因此,加强对民众的激励,可使得民众的参与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这对广场舞赛事服务供给极为重要。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可采取发放购物券、日化用品、流动红旗等物质与精神奖励形式,让民众大大提升参与动力。加之还应畅通民意表达渠道,鼓励民众积极评价广场舞赛事,强化民众的主体地位,并提出个人的改进意见,形成合作共治的局面,促进广场舞赛事治理效能的提升。

3.3、科学规划传播策略,扩大赛事影响范围

对于传播方式,采取以线上为主并配合线下传播的模式,赛前可开展启动仪式等进行预热,安排体育明星加入来提升赛事影响力。建立实时交流平台,综合分析广场舞赛事参与群体的偏好,筛选出符合要求的线上媒体投放赛事信息,邀请行业知名专家参与直播,突破赛事直播单一化的局限性,吸引各地广场舞爱好者的关注,促进赛事品牌的建设。赛后还应注重继续宣传报道,避免休赛阶段降低赛事的关注度,可剪辑各参赛队伍的视频内容,在影响力大的媒体平台中定期投放作品,不仅可促进各参赛队伍的交流,还可保持赛事的长尾效应,为后续的赛事举办做好铺垫。

3.4、构建品牌识别系统,促进赛事形象传播

品牌识别对于培养忠诚参赛者极为有利,是极佳的品牌传播载体,是和同类赛事品牌区分的重要标志,识别系统包含了赛事标志、口号等内容,别具一格的赛事文化也可作为识别要素。广场舞大赛如今并无专属的赛事标识,赛事文化建设所受的重视度不高,需结合大赛特色设计标志、口号等要素,保障赛事价值与文化充分体现的基础上,对观众形成强大的吸引力,促进品牌的有效传播。需要注意的是,明确赛事专属标志之后,不可随便调整,参赛人群可在脑海中产生联想,规避标志混淆的现象。与此同时,在开发赛事品牌识别系统的过程中,还应将受众识别水平考虑在内,尤其是那些收入少、学历不高的群众,要确保此类群众可以轻易识别。此外,还可在大赛开展过程中,定制纪念徽章、纪念T 恤等纪念品,分发给所有的参与者,让参与者们留下纪念,还可定制证书、奖杯等,营造浓郁的赛事氛围,也可让参赛者有更明显的获得感。赛事识别系统有着深厚的文化价值,其不单对赛事传播非常有利,也有着提升参赛者忠诚度的作用,对赛事未来的发展也可起到显著的作用。

3.5、优化赛事物理环境,不断完善硬件设施

若要确保广场舞赛事服务质量,就应注重硬件设施的建设与维护,若是没有良好的赛事物理环境,很难推动赛事的高效运营。我国广场舞运动虽然获得快速发展,但硬件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政府需针对此现象积极引入科学发展观,组织相关企业开展智能系统研发工作,如一直困扰着广场舞赛事的扰民问题,可通过开发智能广场舞系统,优化配套硬件设施。首先,做好科技规划工作,坚持改造旧城区,落实新城区场所科学布局工作,结合人口规模及服务范围合理选址,建设符合地理条件且适合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优质场所,确保其能够顺利开办广场舞赛事;其次,将广场舞活动空间充分利用起来,通过积极开发利用社区场馆、商业广场等社会资源,将存量空间最大限度盘活,用于广场舞赛事的举办,不仅可扩大赛事场所,还可让闲置空间获得有效利用;最后,优化广场舞设施建设,政府应组织指导公共体育场馆的合理开放,加大场馆的开放力度,保障体育场馆获得高效利用。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群众的休闲时间不同,场馆的开放时间应合理错开,尽可能延长,保障所有群体的需求都可获得满足。

3.6、提升服务人员综合素质,保障赛事服务质量

要确保赛事运营水平,相关服务人员的素质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因而赛事运营方还需注重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赛事人才培训仅靠一方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各相关方紧密配合,做好策划工作。通常是由赛事运行管理结构负责培训统筹规划工作,提升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强化培训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各部门应对本部门员工开展系统的在岗培训,确保本部门员工对自身岗位工作有清晰的认知。还需要外部专业培训组织的配合,通过组织赛事人员开展系统化的培训,定期更新培训内容,巧用现代化技术丰富培训形式,突破时空局限性实施远程培训,由此来巩固培训的效果。为保障工作人员的绩效,应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活动,需结合参赛者的服务需求差异性来设置对应的培训内容。参赛者通过培训,可对赛事基本礼仪、必备知识有清晰的了解,还可强化服务者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并掌握突发事件防范与控制知识,确保为参赛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通常培训可采用讲座的形式,并配合工作手册等资料,让参训者更深入地理解各项内容。同时,可开展专业培训活动,其需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结合各服务岗位的要求与特性来明确培训内容,通过面对面的形式来培训,确保员工可真正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具体培训时,需要对岗位的基本状况、业务流程、需要注意的事项等进行介绍,要将赛事运行全程可能存在的各类情况考虑在内。对于开展在职培训,除了面对面教学外,还可采用角色扮演等独特的方式,激发参训者的积极性。此外,需改变单一的灌输式培训,引入参与式、启发式的培训模式,给予参训者更多思考与锻炼的机会,保障其各方面能力获得共同提升。

3.7、注重融入赛事文化,提升赛事的社会认同感

虽然广场舞赛事开展的时间不短,但仍然存在服务供给活力不足,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等问题,因而各地需要在赛事服务中融入地域特色文化,展现赛事服务的独特性。首先,需突破单一的赛事服务供给局限性,应进一步汲取地方文化特色,深入到民众生活中,了解民众的喜好与需求。确保对民众需求有深入了解的情况下,提升服务供给水平,通过调查居民整体身体状况,依据调查参数来调整广场舞赛事的场地器材,以保障和民众需求更为契合;其次,在广场舞赛事服务水平提升的过程中,还应注重挖掘当地传统体育项目,意识到独特的体育文化对广场舞赛事服务内容优化的价值,继而在赛事服务中融入民族文化内容,丰富赛事服务的内涵。广场舞赛事服务文化实则也是体现当地文化的重要渠道,积极利用地域文化将其和广场舞赛事服务相融合,有助于民众提升对赛事服务的认同感,从而增加对广场舞赛事的兴趣。需要注意的是,利用文化提升社会认同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好广场舞赛事文化宣传工作,加强赛事文化内涵的普及,营造浓郁的赛事文化氛围,还需注重赛事服务人员服务意识的培育,动员更多人员加入志愿者队伍,提升志愿者的赛事认同感、身份认同感,从而积极为参赛者提供服务,让所有的参赛人员有更好的参赛体验。

4、总结

综上所述,国家积极倡导全民健身,并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产业在此大背景下实现快速发展,各地也积极开展各类体育赛事。当中最受关注的当属职业联赛与国际性赛事,和其有关的学术研究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并取得了极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反观那些备受群众青睐,百姓参与积极性较高的体育赛事,关注度显然不如职业联赛等赛事,相关研究者的动力不足,研究成果也相对有限。之所以会存在此种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广场舞等群众性体育赛事,运行模式规范化不足,赛事服务质量偏低,参赛者覆盖面不广,服务内容同质化问题明显,这些都是阻碍广场舞赛事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广场舞赛事运营方需要积极探索赛事品牌建设工作,深入了解参赛者的需求与特性,盘活各类体育场馆,优化赛事服务,加强人员的培训,保障参赛人员获得良好的赛事体验。此外,还需有效加强政府干预,使管理、培训、比赛正规化,以培促赛、以赛带培,形成健康闭环。

猜你喜欢

广场赛事民众
春天的广场
布鲁塞尔大广场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本月赛事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在广场上玩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广场上的大钟
赛事赞助沟通对感知匹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