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研究
2023-11-07刘周平吕梁市智慧城市管理中心指挥部山西吕梁033000
文/刘周平 吕梁市智慧城市管理中心指挥部 山西吕梁 033000
引言:
伴随着现代科学、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实现深度融合,在城市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各个阶段中,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智能计算技术的运用使得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行业管理等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在城市交通、环保、社区治理、医疗卫生、智慧能源管理、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等各个领域实现数据资源共享,为建立更加高效、智能的城市管理与运营机制,实现降低城市管理运营成本的同时让城市更加智慧,通过城市的智慧化为市民提供更加适宜的公共产品,逐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此过程中,智慧城市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分析并把握好智慧城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进一步凸显智慧城市的优势,对智慧城市的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大有裨益。
1.智慧城市概述
1.1 智慧城市的产生背景
智慧城市(即SmartCity)起源于传媒领域,是指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或创新概念,将城市的系统和服务打通、集成,以提升资源运用的效率,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以及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其产生背景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大方面:首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建设步伐逐渐加快,城市人口规模显著扩大,随着城市边界的不断延伸以及城市人口的膨胀,“城市病”也随之而来,愈发严重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防洪排涝、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制约着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危害着城市的健康、安全运行。其次,现阶段,全球信息技术高速度发展,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引发了世界格局与国际竞争局面的变化,信息资源逐渐成为一种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智慧城市可以充分利用信息科技领域的成果,让城市容易被感知,为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以及城市运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最后,智慧城市是一个融合性、交叉性的概念,并非单纯体现在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上,更重要的是在应用信息技术的前提下汇聚人的智慧,赋予事物以类似人脑的思维模式,让城市各个领域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能够做出及时反应,现在AI 技术、云储存技术、物联感知、信息共享、自动化等技术的相互融合,相互反馈。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步入深水区,面临着诸多阻碍,建设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带动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实力的必然选择[1]。
1.2 智慧城市的基本概念
2010 年,IBM 正式提出“智慧的城市”这一愿景,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将城市的基本要素,如交通、组织、通讯、能源、资源等视作相互关联的系统,而智慧城市则是这些系统之间的资源共享、数据互联以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各个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从技术层面来看,智慧城市以移动技术为核心,基于知识社会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的各个领域充分融合,充分释放城市管理效能,降低城市运行成本,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智慧城市运用了社交网络等工具、技术方法,在知识社会环境下实现可持续创新,强化城市的价值,促进城市价值的创造,让城市系统高效率运转,提升市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2]。智慧城市是基于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中各行各业,实现信息化、数字化与智慧化深度融合,有助于缓解“大城市病”,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城市精细化和动态管理,并提升城市管理成效和改善市民生活质量。
1.3 智慧城市的构成要素
智慧城市的构成要素十分多元,主要包括:(1)智慧交通。在交通领域中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移动互联网等技术,通过高新技术汇集交通信息,对交通管理、交通运输、公众出行等交通领域建设管理全过程进行管控支撑,使交通系统在区域、城市甚至更大的时空范围具备感知、互联、分析、预测、控制等能力,为通畅的公众出行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服务。(2)智慧环保。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对自然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且要以优质的生态环境为物质基础。智慧环保可以借助监测设备、传感器、数据处理设备等监测、预测城市环境因素,为城市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的综合治理决策提供支持。(3)智慧社区。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社区是其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社区是城市居民生存和发展的载体,智慧社区是指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化、智慧化生活环境,从而形成基于信息化、智能化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一种新的管理形态的社区。例如:在社区建设智能楼宇、智能家居、社区停车、智能医护、票证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等服务,着力构建便捷高效的社区管理和民生服务体系,确保“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难事妥善解决”。(4)智慧城管。是在数字城管的基础上,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对城市管理与运行状态的自动、实时、全面透彻的感知,将管理对象由“事、部件”拓展到“人、地、物、事、组织”的全方位管理。更加重视人的主体地位及社会服务管理,更加关注社会各方参与的开放数据建设与共享,通过社会资源的广泛发动,汇聚大众的力量和群众的智慧解决城市管理难题。进而通过政府、市场、社会各方力量的参与和协同实现城市公共价值塑造和独特价值创造。(5)智慧公共安全。保障人们生产、生活的安全性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智慧城市中的智慧公共安全系统可以借助监控设备、智能防火设备、智能预警设备等实现对公共安全事件的监测与预测,为人们提供多样性的公共安全服务。
2.智慧城市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2.1 促进技术创新
20 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拉开序幕,全球范围内经济创新更加密集,并走出单一学科的桎梏,实现多学科、跨领域的交叉融合。科学技术与经济领域的关系愈发密切,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经济领域得以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模式的调整,充分释放经济领域的活力,探寻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智慧城市发展中,科学技术创新的成果得以在实践中应用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共享,打破了制约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流动的壁垒,进一步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改变传统的分工与组织模式,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实现城市资源的均衡分配。不仅如此,智慧城市发展中,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在优化传统产业结构的同时衍生出诸多新业态,促使经济模式更加多元,更加符合时代特征,也为自主创新开辟了更加开放、自主的空间,降低自主创新过程中的监督、代理等成本,强化创新主体的责任意识,使其主动投入到智慧城市建设中,促进经济增长[3]。
2.2 促进产业升级
数字经济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而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的高级形态,也是数字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智慧城市发展不仅通过科学技术的创新引领经济增长,而且在产业赋能、城镇化发展中也体现出新的经济导向。首先,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能够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而带动经济增长。智慧城市发展对交通、公共安全、城市管理等领域有着极强的带动作用,在缓解“城市病”的同时改善了城市的产业结构,而且创造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培养出更具创新意识与时代精神的社会人才,在科学技术、新生态产业与创新型人才的赋能下,经济发展将迈上新高度。其次,智慧城市建设可以协调三类产业平衡发展。长期以来,我国三类产业比重不尽合理。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数据显示,2022 年全国第一产业占比7.3%;第二产业占比39.9%;第三产业占比52.8%。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的第一产业占比1.8%;第二产业占比22%;第三产业占比约为76%。由此可见,虽然全国国内生产总值有所提升,产业结构得到初步调整,但依然存在农业产业基础薄弱,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问题。让城市产业协调发展,促进城市高效率运行,进而释放经济发展活力[4]。最后,智慧城市建设可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据世界银行测算,一个百万以上人口的智慧城市,当智慧城市的应用程度超过75%时,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该城市的GDP 会增加2.5 倍。由此可见,智慧城市可以对经济增长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物联网、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每一门技术都是庞大的体系,涉及到与其他技术、其他领域的融合,会引发新一轮科技创新改革,带来大量的项目与工程,推进产业升级,促进新业态发展,拉动经济增长。
2.3 促进社会转型发展
智慧城市发展是社会转型的基础。城市以社区为基本单元,社区的整体服务响应能力将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智慧城市中的智慧社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对居民生活的感知、分析、发布与整合,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与生产环境,更为均衡的公共服务,在满足居民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提升居民对社区、城市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关系。智慧城市视域下,智慧社区具备治理感知、定制化服务、数字化空间、精细化能源供给等功能。其中治理感知是指通过对居民日常生活的感知,为社区治理中紧迫性问题的解决提供智慧化方案,借助可视化数据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知与感知,从而指导社区在解决紧迫性问题上采取针对性措施;定制化服务是指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为居民提供其需求的优质服务。在智慧出行服务中,在了解居民出行习惯的前提下整合多种交通资源,引领居民采用更加绿色环保的交通出行方式,并且减少无效交通,缓解交通压力,避免交通拥堵。精细化能源供给是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分析城市能源的供给与需求,为能源生产以及能源的分配、消费等提供综合性服务,通过提高能源利用率以促进经济增长[5]。
2.4 带动社会消费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对设施、服务的便捷性、自主性、个性化等“智慧特征”的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智慧城市建设中所运用的智能化、信息化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对优质服务、产品与设施的需求。例如智慧城市建设视域下,以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衍生出诸多智慧化服务,如移动支付、食品溯源、智能家居、远程医疗、远程服务等,让人们的衣食住行更加便捷。同时,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产业转型升级,要求企业革新经营管理理念、实现智慧生产。智慧城市建设能够增加政府公共服务支出。“服务型”政府对智慧技术、智慧产业的消费需求也明显增加,会在智能交通、智慧城管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有效带动经济增长。
3.进一步促进智慧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
3.1 大力培育智能产业
现阶段,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已经取得显著成就,智慧城市空间为人们的衣食住行提供便利,也大幅度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为充分发挥智慧城市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依托智慧城市大力培育智能产业。智慧城市的完善以及经济的持续增长,以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为重要前提。因此需要聚焦智慧城市发展中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中存在的问题,在感知市民生活的同时全面采集居民信息,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分析市民对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多元化需求,以此为依据培育相关智能产业,地方政府部门加大扶持力度,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在数字化金融平台上为智能产业与高新技术企业提供金融支持,逐步推动智能产品、智慧服务走进千家万户,真正让人们收到实惠,这样才能调动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使其全身心投入到智慧城市建设中,成功带动经济增长[6]。
3.2 保障城市实体经济
虽然在知识经济环境下,新生态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并占据市场大量份额,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实体经济依然是智慧城市健康、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力量。因此,在智慧城市发展中要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智慧城市感知、分析、预测等功能,结合历史数据分析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如宏观政策、产业环境、资金、土地资源等。在智慧城市规划阶段,要充分考虑上述因素,根据智慧化解决方案做好城市功能空间划分,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土地资源进行整合,结合实体经济的发展需求重新划分土地资源。同时带动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企业提供服务。引领实体经济企业乘借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东风实现转型升级,积极参与到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以此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保障。
3.3 增强网络信息安全
智慧城市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网络空间为依托,尤其是在云计算技术的支持下,智慧城市空间从传统网络空间延伸至“云端”,所储备的城市信息海量丰富,所提供的数字化服务更加多元,但依然不可忽视智慧城市发展中存在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除了智慧城市系统自身的缺陷之外,受到网络攻击或存在人为操作失误,都会危害智慧城市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甚至会导致机密信息泄露、核心信息丢失或损坏。面对此种情况,为充分发挥智慧城市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高度重视网络信息安全,通过完善法律法规约束社会各领域的行为,确保其能够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资源共享与数据互联。同时要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水平,结合智慧城市系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措施,为智慧城市的发展以及经济的增长奠定基础。
结语:
智慧城市是指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具有感知、交互、分析、预测等功能的城市管理辅助工具。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行业产业的深度融合有利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延伸产业链,通过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社会转型、保护环境并带动消费以促进经济增长。在把握智慧城市概念与内涵的前提下,充分认识到智慧城市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分析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现存问题,找准智慧城市建设的着力点。通过大力培育智能产业、保障城市实体经济、强化网络信息安全,进一步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不断提高城市经济水平。未来,智慧城市将成为解决“大城市病”、提高市民生活品质、强化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效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抓手,做好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提高智慧城市运营效益,培育新型产业与新兴业态,为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蓄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