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路径研究

2023-11-07杜丽红张玉瑾王婉怡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30期
关键词:胜任医学生人文

杜丽红,李 炜,张玉瑾,王婉怡

(河北中医药大学 人文管理系,河北 石家庄 0502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1]。医学生肩负着保障全民健康的重任,在转换医学模式和医学战略理念的背景下,培养出未来能够全方位、全周期地保障人民健康的医学人才是医学院校的育人使命。医学的本质是“人学”,医学生在学习医学科学理论、掌握精湛医术技能的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关怀能力与人文素养。本研究以医学人才岗位胜任力为视角,探析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路径,旨在培养有温度、有灵魂、有情怀的医学人才。这不仅能够强化、丰富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全方位提升医学生的职业素养,也是现代医疗发展的需要,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一、胜任力的相关概念

胜任力这一概念最早由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Mcclelland)于1973年提出,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表现优异者与表现普通者区分开来的判断标准,是个人潜在的深层次特征[2]。国内外相关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构建出有关胜任特征的模型体系,如冰山模型、洋葱模型等,被应用到不同领域的研究中。国内关于胜任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疗、教育、心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学科领域。

近年来,医学模式的转换以及日益突出的医患矛盾对医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纯地掌握医学专业知识已不能很好地胜任岗位工作。在医疗卫生领域,为了全面衡量医务工作者的工作能力,研究学者提出了临床岗位胜任力的概念,并成为衡量优秀临床岗位工作者的判断标准。临床岗位胜任力是现代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要求,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提出临床岗位胜任力主要包括照顾患者并促进患者健康的能力、医学知识的储备、人际和沟通技巧与沟通人格培育、基于实践的学习和改进能力、职业精神和素质、基于系统的统筹与适应力等在内的六种综合能力[3]。我国学者将临床岗位胜任力界定为八项核心能力,即临床技能与医疗服务能力、职业精神与素养、医患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终身学习能力、信息与管理能力、学术研究能力[4]。医务人员岗位胜任力研究能够有力推动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为医药事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二、临床人文胜任力概念的提出

根据上述研究可知,临床岗位胜任力所包含的多项核心能力中,有3~4项与医学人文理念密切相关。加之现今医学模式和医学战略理念的转变,以及医患关系的问题驱动,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显得愈发重要,临床人文胜任力的概念应运而生。将医学人文素养视为一种胜任力,是当前临床医学人文研究的新思维与新趋势,这就使得医学人文素养的衡量标准变得更加职业化、实务化[5]。

国内外学者依据岗位胜任力的研究思路,对临床人文胜任力展开研究。王一方等[5]认为临床人文胜任力的构成包含习医动机与职业价值追求、共情能力、关怀能力、沟通艺术、叙事能力等在内的九项综合能力;陈明华等[6]在综合了专家咨询及国内外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临床人文胜任力构成包含医学人文知识结构、医师职业精神与素质、表达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综合管理能力、终身学习与批判创新能力等五项核心能力。虽然国内外学者未能统一临床人文胜任力的内涵,但是可将其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职业道德、沟通技巧、领导管控能力、理解患者需求、团队管理、学习和发展、道德与诚信、情商、责任意识等。

三、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养培育现状和问题分析

本研究对河北省四所高校的医学生及部分样本高校的教务人员进行了调研,主要围绕人文素养理念认知、人文课程体系设置、课程教学模式、教师资源配置等医学生岗位人文胜任力培育状况进行了分析,了解了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现状,剖析了医学生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医学人文素养理念欠缺

通过对医学生调研发现,医学生对医学人文素养理念的认知不足,他们普遍认为精湛的医疗技术是未来从事临床工作最重要的素质,这与我国传统医学教育“重技术、轻人文”的理念不无关系。现今以疾病诊治为中心的医学理念仍然统治着我国的医学教育与医学研究,医学科学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转化医学战略认知,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新时代的医务工作者并不缺少学历背景、医疗技术以及对职业的热爱,但缺少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对患者的共情以及对职业的定力,不能深谙医学的使命与价值丰度。医学人文素养理念与人文情怀的缺失成为影响医患之间和谐关系的最大症结。因此,缺乏人文素养能力的医学生将很难适应未来医学工作中的挑战,让医学回归人本主义,强化医学生人文素养的认知是当务之急。

(二)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人文素养教育系统缺失

1.医学人文课程结构不合理。现阶段医学教育中设置了人文类课程,逐步开设了“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概论”“医患沟通技能”“医学心理学”等医学人文类课程,只有极少数院校开展了艺术类教育类选修课程,其修养体系是否符合医学生培养特点也有待考证。我国医学人文课程占总体课程的比例较小,远不及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医学人文课程的占比[7],且多为专业拓展选修课程,部分课程学分、学时占比低,容易被边缘化。如“卫生法规概论”课程的课时仅16学时,学分1分,这样的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不能很好地调动医学生学习此类课程的积极性,影响了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效果。

2.医学人文课程教学模式单一。在当前的医学教育中,医学人文课程的授课仍以传统理论授课为主,教学模式单一、枯燥,特别是医患沟通类课程重理论灌输、轻技能实训,忽略了外部环境的变化,缺乏过程性考核,导致医学生很难提高对此类课程的重视程度,常常以“应付式”学习应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取得理想的培育效果,导致学生难以掌握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核心内容。介于当前临床医学人文研究的新思维与新趋势,医学生应当具备医学人文知识、职业道德、沟通技巧、团队合作、学习和发展、综合管理等多项人文能力,因此在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中,应侧重上述人文胜任力的培养,兼顾理论传授与实践指导,并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医学生的自主参与度。

3.医学人文教育师资薄弱。通过走访样本高校发现,各医学院校不够重视人文课程教师队伍建设,讲授医学人文课程的教师多是医学背景的人才,缺乏系统的人文教育理念,且多数专业的医学人文课程设置在大四、大五阶段,医学生往往忙于考研和实习,忽视人文知识的积累与人文精神的塑造,教师也疏于管理,放任为之,无法做到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专业课教师及实习阶段带教教师的医德医风与人文素养也会对学生起到关键的示范作用。调研发现,他们往往存在重知识、轻智慧,重科学、轻人文,重规格、轻人格,重技能、轻体验等问题,这些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实习学生医学人文素养的养成。

四、高等医学人文素养培育路径探析

(一)转化医学战略认知,树立以人为本理念

现代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的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学目的也由单纯的“治病救人”向“预防疾病及促进健康”转变,医患关系模式也逐渐由父权式向指导合作、共同参与式的医患关系发展。上述医学战略的转化,催生了我国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医学教育与医学研究理念就应由“以疾病诊治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这就对医学生是否具备博大的人文精神与人文情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医学生要树立“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理念,成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践行者,指导人民群众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从身体、心理、社会等方面对自我进行重塑;向公民普及健康生活,使其重视行为生活方式、环境、心理等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树立大健康观念。

(二)强化医学“多学”性,优化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人文课程结构

医学的特点是“多学”。追溯医学产生的根源,可以将其归结为自然科学和技术、社会科学和方法以及人文学科和文化这三大学科的衍化,具有多学科性。自然科学和技术对医学固然重要,但是医学归根结底是人学,医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他们有着不同的情感、文化与心理状态,研究社会规律和人际关系的社会科学对医学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医学还是一门人文科学。在现代医学出现后,医学教育开始加大对自然科学与技术,特别是对生物学的倚重,医学生人才培养的总体课程设置中生命科学和生物学基础类课程占比较大,而社会科学的教育、人文艺术、哲学学科,特别是与医学密切相关的经济学、法学、行为学、政治学、社会学等方面则有所缺失,这恰是医学生将来从事临床工作需要具备的重要知识范畴。因此,为达成临床人文胜任力的要求,医学院校在医学人才培养上应扩大这类课程的设置比例,优化人文课程结构,并且鼓励有精力、有潜力、有爱好的医学生对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等相关课程深入研修,考取第二学位。

(三)注重人文教师的培养,在课程教学中融入人文素养教育

医学院校的教师应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水平,并成为医学生的正面的榜样。一方面,有计划地加强教师人文教育的培训。在纠正教师医学人文教育培育理念的同时要调整其知识结构,使教师在坚守课堂教学主渠道时,在医学知识的传授中融入人文元素,实现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加强医学人文课程教师队伍建设,整合校内、校外与实习医院的医学人文教育资源,构建一体化的医学人文课程与实践体系,促进医学人文素养培育的成效。

党的二十大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1]。医学院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授课教师要在专业课程教育中充分融入人文精神教育,明晰医学生在健康中国战略中的使命与责任。注重加强医者仁心教育,培养医学生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提升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合格医学人才。

(四)拓宽临床人文胜任力培育的实现形式,营造人文素质教育环境

构建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路径,应围绕临床人文胜任力导向模式,多措并举。

全面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注重前沿性的课程内容与互动性的教学方法深度融合。如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采用翻转课堂、小组合作教学、模拟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提高其沟通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积极组织名医大讲堂等活动,发挥医学名家的榜样带动作用,引导学生见贤思齐;鼓励学生参加第二课堂,通过申报各种形式的创新项目、调研项目、专业竞赛及科学研究,突破自我,勇于创新,反思纠错,提高挫折应对能力与自我调节能力,提升科学人文素养;鼓励医学生多参与与专业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如义诊、健康宣教、健康帮扶等[8],巩固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以及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

(五)把握临床实践时机,助力医学生人文胜任能力培育

2012年,我国开始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提出要强化医学生医德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结合医学教育这一发展趋势,高等医学院校应强化临床实践中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关联性,把握好临床实践时机,加强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如开展标准化患者模拟考核,激励学生借助社会热点话题和事件展开医学实践,全面提高其临床工作中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从叙事医学视角书写的平行病历,提高学生的共情能力与关怀能力;在临床实践中与其他学生或医务人员分工协作,取长补短、互助共进,更好地锻炼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生通过近距离接触患者,一方面锻炼了沟通能力与伦理决策能力,另一方面体会到职业价值与幸福感,进而对临床工作葆有热情。

猜你喜欢

胜任医学生人文
新形势下如何增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胜任性
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基于胜任力生成过程的组工干部培训探讨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