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科学专业来华留学研究生的培养思路与方式探析

2023-11-07夏琳琳王儒威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30期
关键词:奖学金留学生研究生

夏琳琳,王儒威,2

(1.广东工业大学 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2.暨南大学 环境学院,广东 广州 511443)

外籍留学研究生的培养关系到一个国家在基础科学上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国家的文化软实力。随着我国留学研究生来源多样化和规模扩大化,来华留学生教育产生了许多现实问题和管理上的难点。环境科学作为理论和实践高度结合的专业,具有显著的时代性和地域特征。近年来,环境科学专业的来华研究生教育形势出现了一些新进展和新局面。把握好这些新进展,有针对性地解决环境学专业留学研究生培养中产生的问题和难点,对于提高我国对外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环境科学专业留学研究生教育与培养的新进展和新局面

(一)世界来华留学生生源输出国规模扩大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教育领域合作共赢,大量留学生涌入我国。2018年来华研究生数量达到8.5万人,其中以亚非国家留学生为主[1-2],约占我国留学生总数的47%。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发达国家的反全球化政策取向和高昂的留学费用,使这些传统留学国家的吸引力不断降低,与之相反,我国政府不断加强新时代教育对外工作的开展和完善,形成了一系列友好留学政策,快速吸引了世界各国大量的优秀留学生,越来越多的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留学生开始来华学习,比例达到10%,并且其规模还在扩大。而我国环境相关学科留学生人数从2015年的约2 000人迅速增长至2018年的9 000人,占留学生总数的近2%。总的来说,我国已经形成高质量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教育新格局。但与此同时,也对来华留学研究生的培养思路和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来华留学研究生的教育和培养中

文化上的冲突和不适应是当前困扰环境科学专业来华留学研究生的最大问题。中国的语言、风俗、饮食会让他们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应,久而久之产生厌学甚至敌视心理。当一个人背井离乡独自外出进入一个陌生环境学习,他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所以应对刚入校的留学生进行校风、学风宣传,帮助他们缓解心理上的不适,尽快融入校园。对于信仰不同的来华留学研究生,可以通过儒家思想帮助他们找到共鸣,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爱”要求人们在平常的生活中“宽人律己”,并时时反思自己,构建和谐的校园关系。目前,孔子学院分布在全球154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中国对外文化宣传的重要窗口,儒家文化成为留学生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开端;另一方面,用儒家思想对来华留学研究生的行为进行教育是一项有中国特色的留学研究生教育方式。生态文明是中华文化对世界的伟大贡献,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未来演化的方向并勾画出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中国提出的“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共赢全球观将为环境专业留学生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环境学科对外教育的丰厚营养。

(三)奖学金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

完备的奖学金制度是吸引全球人才来华留学的关键一步[3]。调查显示,来华留学研究生尤其是理工科留学生对中国的奖学金制度的满意度较高[4]。近几年,我国各级高校在奖学金的评审标准、材料上严格把关,奖学金的等级也划分清晰,将奖学金的每一分钱都用在提高留学研究生的培养上,既符合国际标准,又体现了中国政府的人道主义关怀。从2005年至2015年获得奖学金的留学生数量占留学研究生总人数的79%[5],并且这样的趋势还在扩大。2021年,来华留学生奖学金金额设置明显倾向于理工科,人均奖学金数额比文科奖学金数额高5%,同时研究生人均奖学金数额约为本科生的2倍。留学研究生奖学金主要依靠国家和地方政府维持,除了中国政府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外,各省市都设置了不同层次的奖学金。我国从国家到地方奖学金制度构建均相对完善,对国外高质量人才的吸引力逐步提高。

二、环境科学专业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现实难题

(一)选拔和培养体制尚未健全

为了提高环境科学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为了更好地和国际接轨,我国有一大批高校积极扩大留学研究生招生规模。招生规模扩大凸显了我国来华留学研究生选拔体制的不完善。很多高校为了扩大招生规模导致招生门槛降低,这一现象在环境科学专业来华留学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尤为突出。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生要求有独立完成科学课题的能力,而部分扩招的留学研究生不具备解决关键科学问题的技术和素养,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后续问题,包括来华留学生对导师的依赖性过高,留学生之间的公平性降低导致的矛盾冲突等。当下。来华留学选拔与培养体制的不健全已经成为限制我国环境科学学科与国际接轨的拦路虎,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国际化发展产生阻碍。国内一些高校已经注意到相应弊端,并在培养方案中提出了对于留学研究生科研成果的要求,要求理工科研究生获得奖学金、学位证书等需要形成具体的科研产出[6],包括科技论文、专利、科技报告、实验成果等。相对严格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留学研究生来华的热情,也会成为学生对科研丧失热情的导火索。因此,来华留学生的选拔和培养体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二)环境科学专业学位论文选题难点多、难度大

环境科学囊括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具有极强的应用导向的多学科交叉特征。因此,本专业的研究课题兼具复杂系统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具备时效性、区域性和政策导向性。在多方面综合因素作用下,来华留学研究生的专业选择和学位论文选题成为难点。例如,针对国内某区域开展案例分析,就需要了解该区域的社会人文和自然环境背景,而这往往是来华留学研究生欠缺的,若来华留学研究生选题的案例区来自其母国,则相应的实验样品、数据获取就成为限制课题顺利开展的主要因素。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一是环境科学专业背景复杂,来华留学研究生难以在短期内熟悉这些地质环境的背景,特别是当地的人类活动、工农业生产和主要地质环境的历史演化,所以对留学生来说,做国内的地质环境领域的研究工作就存在着难点;二是地质环境类有些是保密的内容,不宜让国外其他人多了解,也限制了留学生研究课题选择的范围;三是地质环境类有许多野外采样,野外采样除了要熟悉地形外还需要与当地许多部门交涉,这对地球环节科学类来华留学研究生来说也是一个难题。

(三)协同管理理念的执行不彻底

《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中指出,来华留学生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支持工作等方面与国内学生趋同。这意味着“趋同化”管理将成为来华留学生教育治理模式的核心要义。在“趋同化”管理模式下要求各学校的各个机构和部门要进行协同管理,只有各单位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促进,中国在来华留学研究生的教育和培养上才可以更上一层楼。但目前来看,我们期待的理想模式和现实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部门职责不清晰;二是信息服务水平低,个别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差[7]。这导致一些来华留学研究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诉求得不到满足。将来华留学研究生与本国研究生实行同样的管理模式体现了我国人道主义的关怀和我国构建教育共同体的决心。

三、环境科学专业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能力的建设策略

面对地球和环境科学专业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新进展、新局面以及在对此类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实问题和管理上的难点,我们需要对环境科学专业来华留学研究生的培养方式进行明确,并对来华留学研究生的留学及科研目标进行探析深化,创建一种有中国特色、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留学研究生培养模式。

(一)把国情与实地工作开展、实验室分析和教学项目有机结合

环境专业不同于传统的基础学科专业,它对开展科研工作在环境、地质以及现场调研方面的要求较高,然而当前来华留学研究生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重理论、轻应用,重教学、轻实践,重室内实验、轻实地实习等问题,尤其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实施和推进,需要大量具有不同国家和地区国情背景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在这种背景下,有目的地将国情与实地工作开展、实验室分析与教学项目有机结合应用于来华留学研究生的培养正当其时。这对我国高等学校来华留学研究生专业教育、实际运用能力等方面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同时这样的培养方式还可以弥补环境科学专业中教学内容教条化、机械化等不足,并解决校外实地工作开展、来华留学研究生难以深层次参与项目运作等问题。查清来华留学研究生所在国家在环境、地质和生态领域的国情、背景和主要需求,有针对性地构建环境科学专业来华留学研究生研究内容的方向是提高我国对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水平的关键一招。同时把国情、实地工作开展、实验室分析与教学项目有机结合,提高来华留学研究生的研究能力,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并通过建立和优化适应来华留学研究生教学的环境地质类研究项目,解决当前环境交叉学科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二)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更好地与国际接轨

为了提高环境科学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建立“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共赢全球观,我国必须充分发挥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科优势来实现对外教育的国际接轨,这也是学科发展建设过程中来华留学生培养水平提高的必然要求。在环境科学学科建设方面,要将国际教育与国际交流项目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我国环境科学的土壤上根植国际因子,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强调一级学科,淡化二级学科[8],充分发挥环境科学交叉学科优势。近年来,我国对国际交流和合作的重视日益凸显。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项目中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资助金额约占当年资助总额的3%,成为沟通国内外自然科学发展的桥梁,拓宽了环境科学专业国家化发展的通道,大量留学生加入我国环境科学学习中来,使本专业在国际化发展中具备独特优势。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结合学科发展规划、找准特色、明确定位、错位竞争,坚持学科的品牌发展策略来提高我国环境科学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环境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活动活跃,不断挖掘化学、生物、地质等多学科深层次交叉优势,将环境科学专业理论和工具运用到水圈、岩石圈、大气圈等研究领域中[9]。

(三)培养目标要适应国家发展战略

对环境科学类来华留学研究生的培养就是立足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战略而服务于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同时为践行“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型社会”的发展战略提供坚实人才储备。吸引全世界各个国家的环境科学类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来华留学更是从这个战略出发的。他们带着本国国情的背景并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有望碰撞出知识的火花。通过对环境科学专业来华留学研究生的教育和培养创造一批可以为环境领域的难题提供解决技术与方法的专业人才。例如,为全球性的气候变化提供应对策略和解决措施,为解决环境污染、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方法和技术等。另一方面,还可以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推广至留学生的母国,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贡献中国智慧。因此,针对环境科学专业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应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产教研融合特性,在“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共赢全球观指导下,依托“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型社会”的发展战略,为环境科学领域培养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为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难题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猜你喜欢

奖学金留学生研究生
学成必有为 不忘桑梓情——写在“谈智隽奖学金”第二十七次颁奖大会后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打电子游戏是浪费时间?对那些获得电竞奖学金的人来说并不是
留学生的“捡”生活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感恩的心——20名获得康世恩专项奖学金学生的来信摘录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