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民同招”时代民办中小学转型发展的逻辑、困境与进路*
——基于组织韧性视角

2023-11-06

当代教育论坛 2023年5期
关键词:民办学校民办韧性

陆 韵

随着2019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发布以及202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修订,义务教育“公民同招”政策全面落地并持续执行,大力彰显了义务教育公益性、公共性准则,有效抑制了“民办择校热”并重塑了公办民办学校竞争生态。然而,改革阵痛之下民办学校面临优质生源和师资流失、收益萎缩等风险[1],陷入经费筹措、学位保障、均衡发展等多重困境[2]48。因此,民办学校加快转型升级已是大势所趋。已有研究侧重于民办学校办学的规范治理,强调落实政府责任和加强分类指导[3],尚未充分关注民办学校作为行动主体如何转型发展。组织韧性理论认为,组织在挑战情境中有学习适应、恢复反弹的能力[4-5],保持积极调整从而应对环境变化并获得更好的发展。这一理论视角有利于挖掘政策变革情形下民办学校自身的能动性,为其适应变革、突破困境并成功转型提供有益思路。基于此,本文将在组织韧性视角下探讨“公民同招”时代民办中小学转型发展的困境并寻求实践进路。

一、组织韧性的理论脉络与核心要义

“韧性”最早起源于物理学,指材料变形之后复原的能力[6]。1973 年,霍林(Holling)率先在生态学背景下使用韧性概念,将其定义为吸收变化和持续生存的能力[7]。这一术语逐渐扩展运用至心理学、经济学、组织管理学等众多学科领域。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快速变化和不确定性增加,20 世纪80 年代起组织韧性成为管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议题,用以探讨组织在突发抑或变化的环境中如何应对危机挑战并保持竞争优势的问题。虽然国内外众多学者围绕组织韧性这一概念的发展作出大量贡献,但目前仍未形成明确一致的定义。对组织韧性内涵的解读通常存在静态、动态两种视角:一是静态能力视角,认为组织韧性是维持或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以便组织在突发状况或持续压力中继续运行。如霍尔格尔(Hollnagel)提出RMAL 模型,认为一个有弹性的组织应具有响应(Respond)、监控(Monitor)、预测(Anticipate)和学习(Learn)的能力[8]。二是动态过程视角,认为组织韧性是组织在挑战情境中复原的过程。如威廉姆斯(Williams)等人提到组织在逆境之前、期中和之后,利用其能力禀赋与环境互动从而积极地调整和维持功能的过程[9],强调组织通过不断学习,在经验中提升韧性。

同时,组织韧性讨论的侧重点呈现出从“反弹”到“反超”的转向趋势。研究者的关注不限于组织承载压力并恢复到原先状态,而是更为期待有韧性的组织通过快速预测和管理,有能力从挑战中学习并寻求机会提高其发展能力。例如,奥利维(Oliveira)等人将组织韧性定义为竞争优势的持续更新与竞争地位的持续塑造,并提出组织领导者与成员之间的有序互动、组织文化、战略规划和创新意识有利于组织克服不利因素并获得更好的发展[10]。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组织韧性不是在挑战出现之后的瞬间反应态度,也不是应急危机管理,而是一种旨在“变得更强”的积极行为,它阐明了组织如何以负责任和积极的方式面对不利、复杂和不确定的事件并从中获得成长进步,组织的情境意识、适应力、敏捷性、创造力和社会网络都是重要决定因素。

综上可见,组织韧性强调组织能够适应突发状况、在挫折中恢复,并且还能以挑战为契机,通过创新不断自我更新、持续发展继而变得更加强大。无论以何种方式加以界定,组织韧性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都是理论研究的重点,其核心要义包括:第一,逆境事件是催生组织韧性并促其作用发挥的重要条件。逆境事件通常来源于组织内部持续存在的问题或者是外部环境中的突发变化,该情境携带的VUCA 特质即易变(Volatility)、不确定性(Uncertainty)、复杂性(Complexity)、模糊性(Ambiguity),会使组织面临生存发展的冲击,同时也驱使组织不得不激发自身潜力实现转型升级。第二,组织内部的领导行为与组织文化有利于提升组织韧性。变革型领导通过制定明确的战略目标、采取情感承诺与激励举措提升组织凝聚力,打造组织发展的共同愿景,使组织成员和组织文化相互匹配,从而为组织在危机中的复苏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第三,组织所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资源有利于增强组织的抗风险能力。组织凭借“亲社会思维模式[11]”和广泛的利益相关者网络,能够吸纳更多的资源与信息,通过建立新的外部合作以增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力,并在社会支持系统中探寻创新发展路径。第四,组织韧性的作用机制体现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张力。韧性发挥并不孤立地形成于组织内部,而是组织调适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不仅需要组织充分调动自身能动性,而且离不开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能量与资源的交换流动;且韧性发挥还有利于组织实现自我更新与成长,进而对外部环境产生反作用。以上关于组织韧性理论的核心观点主要产生于西方社会背景,有待结合我国社会文化背景和现实问题加以深化演绎。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转型过程都面临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运用组织韧性理论于本土情境中的学校变革研究,有利于在中西方对话中拓宽教育研究思路。

二、组织韧性对“公民同招”时代民办中小学转型发展的价值

现代学校的转型发展指学校内部的实体、关系结构和价值观念从一种形态转换为另一种形态,继而实现学校教育内外功能的转变[12]。学校转型往往受到社会环境变革、制度调整与价值更替的外在力量驱动。当然,学校并非全然被动地适应政策变革,其转型发展离不开学校自身作为能动性组织的内在力量支撑。组织韧性与组织应对外在变迁时的适应性、灵活性、创造性等积极能动特性相关联,能够为招生政策变革情形下的民办学校转型发展提供内在动力。具体表现为如下方面:

(一)组织韧性提升民办中小学在政策变革中的适应力

组织韧性本质上是组织与外部环境相匹配的动态过程[13],危机情境或不确定状况的存在是韧性发挥的必要条件。随着我国民办义务教育政策演变,国家对民办中小学办学由20 世纪80 年代初的鼓励支持转向新时期的规范调控。招生制度改革是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当“公民同招”政策缩减民办学校自主招生运作空间,失去生源选拔优势的民办中小学必然要回应社会对高质量教育公平的诉求,寻求创新路径提升学校竞争力,以效率转向公平、速度转向质量、规模转向特色为新的发展取向。具有韧性的学校组织能够保持一种情境意识,及时采取行动主动应对政策变革、降低面对风险的脆弱性。组织韧性的发挥将有利于民办中小学主动意识到外部政策变革与舆论冲击下生源均等化带来的发展难题,积极适应“公民同招”新规则,通过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更好地协调公平与效率之矛盾、彰显民办义务教育公益性本质,整合多方办学资源持续促进学校的高质量特色发展。

(二)组织韧性增强民办中小学化挑战为机遇的灵敏性

组织韧性不仅表现为组织主动适应环境,更体现在转“危”为“机”,审慎监控趋势、捕捉机遇从而实现自身成长。“公民同招”政策出台与部分大城市优质民办学校掐尖招生、唯分数论、择校热等现象有关。2021 年,“公参民”学校转公的部署起因于区域内公办民办学校办学资源失衡问题。这些新规则表面上抑制了民办中小学在绩优主义导向下的竞争行为与扩张趋势,实则倒逼民办学校厘清功能定位、回归育人为本。具有韧性的学校组织不但能够规避政策震荡带来的风险隐忧,而且还能积极推进办学理念更新与办学行为优化。组织韧性的发挥将有利于民办中小学面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寻求新机遇,在保优质促均衡、推动教育公平方面落实民办学校特有的职责担当。一方面,以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战略目标,弱化学校筛选功能,为不同家庭经济背景的学生提供成长引领;另一方面,通过内涵建设、品牌打造与特色营造增强学校吸引力,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符合个性需求的发展。

(三)组织韧性激活民办中小学持续转型发展的创新力

组织韧性的重点聚焦于发展新能力以持续回应突发的动态环境[14],这种能力镶嵌于组织成员的知识、技能和战略决策中,使组织在复原基础上创造新的发展机会。“公民同招”的长期实施意味着公办民办学校从生源竞争转向质量竞争,再加上“双减”政策实施后校外培训严格受限,提质增效成为学校转型发展的重要议题,新形势不断驱使民办中小学更新办学理念、变革管理制度、创新育人方式。具有韧性的学校组织能够在转型期激活组织内部强大的凝聚力,促进理念的获取、创新、分享与运用,通过实践创造、制度变革和资源重整等方式迎接新目标和完成新挑战。组织韧性的发挥将有利于民办中小学释放内部潜能,通过学校领导者团队不断吸收理念、提升办学能力、树立文化愿景,在提高办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方面开拓创新思路;同时,也有利于民办中小学充分利用社会网络关系,加强与其他学校或机构间的交流合作,并构建新型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关系,汲取社会网络资源重塑学校竞争实力。

三、组织韧性视角下民办中小学转型发展的理论逻辑

已有研究发现组织韧性的结构中包含战略韧性、资本韧性、关系韧性、文化韧性、学习韧性等维度[15],战略聚焦、文化塑造、关系互惠、资源重组等机制均有利于组织更好地与外部环境展开互动,进而化解危机实现逆势增长。在本文语境中,“公民同招”时代的民办中小学需要结合外部环境变化转变战略发展目标、更新学校愿景,通过塑造校园文化并发挥其潜在力量,依托校内外多重关系互惠和多方资源重组来发挥学校韧性,实现面向“优质、公平、特色”的转型发展。因此,在组织韧性视角下,如图1 所示,民办中小学转型发展可依循如下理论逻辑:

图1 组织韧性视角下民办中小学转型发展的理论逻辑

(一)聚焦战略目标,强化“优质、公平、特色”的发展愿景

战略目标是组织专注且坚守的发展使命,它能够使组织成员在一种共享观念之下协调行动、聚集力量,以新的方式利用现有资源并形成难以模仿的战略行动[16]。“公民同招”政策实施之前,部分城市民办中小学由于优质师生资源集聚而颇受家长追捧,围绕升学率展开的同质化校际竞争使民办学校偏离了提供优质特色教育的办学初衷。民办中小学转型过程中的战略目标聚焦意味着重新厘清学校定位、明确新时期发展方向,并使目标与行动一致化。聚焦是一种平衡的艺术,既非激进也不保守,而是追求一种稳健发展的战略。民办中小学一方面应回归初心,确保义务教育的公益性本质,坚守为广大学生提供优质教育的公平性准则,以此为核心理念统领各项具体办学实践行动;另一方面还需回应时势,针对公办民办学校良性竞争的现实情境和“办好家门口每一所学校”的政策呼吁,强化优质特色的发展愿景,通过师资、管理、教育模式等的特色创新提升办学竞争力、满足社会对多样化教育产品的需求。

(二)释放文化潜力,围绕立德树人营造特色化校园育人氛围

创造有韧性的文化可以为组织的复苏、成功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17],助其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往有部分民办中小学在精英文化引领之下追求办学规模与效益,以分数、等级、排名等量化指标衡量成就并提升口碑,强化竞争与筛选,淡化成长与育人的办学实践,不仅扭曲了教育的根本价值,而且不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当招生规则改革限制民办学校择优招生,精英文化下的教育实践将受到学生资质与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一种有韧性的组织文化应能够为组织行动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其本身应遵循基本的实践规律。因此,学校转型过程中需要形成符合教育规律的学校文化,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校园文化涵养相结合。民办中小学一方面需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使校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呼应,发挥培根铸魂的育人效应;另一方面需寻找特色深挖内涵,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凝心聚力、启迪师生、联通家校方面的积极价值,借助文化力量提升学校整体实力。

(三)优化互惠关系,构建学校转型发展的内外协同支持系统

任何社会行动都镶嵌进社会关系网中[18],关系网络能够为组织发展提供社会、情感、认知方面的资源。组织内部成员之间以及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惠互利关系有利于组织抵御风险、获得长远发展。“公民同招”政策涉及多方利益重组,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度成为社会热点。从择优选拔转向随机录取,压缩了家庭资本竞逐空间,引发部分城市中产阶层家长的焦虑;随着教育部严禁公办学校教师在民办学校任教,民办学校师资状况发生变化;“双减”政策规制下民办学校与校外机构合作筛选优质生的合作链条被剪断。为应对诸多变化、顺利实现转型,民办中小学需通过优化互惠关系,构建内外协同的学校发展支持系统。一方面,要创建校内领导团队与教职员工间的积极情感联系,使学校转型举措得到一线教育行动者的信任与支持;另一方面,要努力经营民办学校与其他公办民办校、学生家长、各类社会机构之间的互惠关系,在经验、资源、口碑方面争取广泛的社会支持。

(四)重组多方资源,激活社会力量助力义务教育的生机活力

组织需具备足够的资源储备以应不时之需,借此进行战略调整并适应当前发展实际。学校转型发展并非在真空中进行,需要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知识等多方面社会资源助力。20 世纪90 年代兴起的“国有民办校”在特定时期对义务教育发展作出历史性贡献,满足了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但在公办资源优势和民办收费政策的双重加持下,部分地区的“公参民”学校带来破坏教育生态的负面效应。2022 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了《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存在20 余年的“公参民”学校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民办学校在义务教育学校中的比例也随之降低。剩余的“纯”民办学校退出资本市场后要获得可持续发展,需在转型过程中进行资源重组。一方面,在合规收取学费和争取政府购买学位资金与财政补助资金的基础上,积极拓宽社会资金引进渠道,同时警惕投机性资本架空法律政策,尤其要防止一些民办学校的“双面人格”“两边通吃”现象[19];另一方面,充分挖掘释放文化资源软实力,以完善的激励制度吸引并留住优质师资,并依托校地联动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联盟,集合社会优势资源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

四、组织韧性视角下民办中小学转型发展的现实困境

组织韧性在本质上是组织对动荡环境的反应,在组织恢复适应的过程中重建与环境间的紧密契合。民办中小学转型发展是组织与环境持续互动的过程,依赖于学校作为能动主体展开积极应对策略并释放潜在力量,同时也离不开学校在内外互动关系中的机会识别与资源获取。因此,在组织韧性视角下,民办中小学转型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既源于学校本身的策略与能力,也与学校内外互动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有关,具体表现如下。

(一)制度惯性阻碍学校战略调整

在新的制度环境中突破旧习是组织韧性发挥的必要条件。制度包含为社会生活提供稳定性的规制性、规范性和认知性要素,它对组织行动的影响具有迟滞性;更为重要的是,制度既可能促进也可能消解那些寻求变革者的意图[20]。由于既得利益、改革成本和习惯行为的影响,制度惯性之下组织会形成惰性、延续以往的行动方式继而影响其韧性发挥。

虽然教育政策提供调节人们相互关系和协调利益分配的游戏规则,具有减少不确定性的作用,但对于办学主体来说并不构成强制性约束,政策规制既会引发“合制度行为”,也会催生“变通行为”。对于“公民同招”时代的民办中小学转型而言,已有研究发现规范民办义务教育的系列政策新规对民办学校办学行动的干预存在迟滞性。部分民办中小学依旧想尽办法不执行政策,将大量管理精力花费在选优培优上,比如以“免费录取”形式招选优生、以“实验班”名义实行快慢分班等[2]53。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行动反应方式使民办中小学停留在生源竞争的传统模式中,难以把办学目标聚焦于内涵发展、特色寻求和公平实现,转型变革内驱力的不足抑制韧性发挥,终将导致学校发展不适应时代需求。

(二)观念分歧削弱学校文化合力

文化期待与习俗观念不仅为组织行动提供合法性,也为组织韧性发挥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促进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协作互动与资源交换。然而由于组织行动涉及成员群体的复杂性,客观存在的观念分歧会对组织造成分裂的影响,使组织内部产生不一致或冲突,阻碍成员在核心文化引领下齐心协力,继而不利于组织应对变革挑战。

“公民同招”有利于维护良好教育生态,符合制度正义的普遍原则[21]。但在制度变革时期,公平公正的政策价值取向并不能很快取得所有相关者的认同。不少城市中产家长长期以来将热门民办教育视为优质教育的代名词,习惯以升学率衡量学校办学成就,与政策导向相悖的教育焦虑心态和“鸡娃”教养行动很难在短期内转变;与此同时,生源的逐渐均衡对民办学校教师的差异化教学能力与教育公平意识提出更高要求,但绩效主义下强化培优、偏重学业成绩而忽视全面素养的教育模式转变也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学校文化氛围的更新不能仅凭领导者一己之力,而是需要教师、家长等主体的投入实践与热诚配合,群体间观念分歧将不利于学校在办学理念上形成共识,阻碍个性化校园文化品牌的打造。

(三)利益冲突影响合作共生格局

组织韧性发挥必然伴随着集体行动,组织内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依存是组织渡过难关的重要条件。但合作的维持并不是自然而然的,市场经济模式下的集体行动一定程度上是理性算计与协商谈判的结果。当组织发展相关的所有行动者追求的利益目标彼此各不相同,甚至相互矛盾时,他们的各种社会行为将难以整合,不利于促进组织内外的合作共生[22]。

教育政策变革往往带来利益格局的洗牌,使合作关系面临调整。“公民同招”实施之前,部分城市热门民办学校通过提前招生,实现优质师资与优质生源的强强联合,虽然有效提升了升学率,但是造成了学校之间的不公平竞争。随机录取与同步招生规则将公办民办学校拉回同一起跑线,也缩减了招生环节家庭资本的运作空间。热门民办校与公办名校在新一轮生源竞争与质量竞争中,由利益勾连关系转向竞争关系,功利化倾向将不利于双方办学经验与特色的交流互通;同时,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和升学率的需求依旧旺盛,对教育效率的渴望与民办学校面向公平理念的转型之间存在冲突。多元利益冲突将阻碍家校社凝心聚力采取一致行动推进民办学校转型发展。

(四)资金约束抑制学校特色创新

组织韧性发挥离不开稳健资本支撑,具体包括充足的现金准备、保守的杠杆水平和良好的获利能力[23]。良好的资金不仅能够保障组织在变化环境中的正常运行,而且有利于创新决策的施展和各方面有利资源的换取。因此,资金方面的欠缺会限制组织的一系列改革创新行动,使其在风险面前更为脆弱,难以实现逆境中的调适顺应。

对民办中小学而言,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师资提升、课程改革、管理优化等一系列特色创新实践都需投入大量经费支持。民校具有稳定的资金保障,可以放手聘请和培训所需人才,并能熬过树口碑、打品牌的艰难时期[24]。我国各级各类民办学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学费收入和部分民办投资者的投入[25],“以学养学”的经费供应模式下民办学校发展更为依赖于生源和投资方。随着新“民促法”与“公民同招”的实施,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关联交易或获利行为受到规范限制,学校与国内外上市资本相剥离、与公办学校的国有资源彻底脱钩,且不得取得办学收益。虽然我国义务教育通常由地方政府财政支持,地方可通过安排生均拨款、奖励性补助等多种方式支持民办义务教育,但是在地方财政有限、政府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民办学校确保转型发展平稳有序的经费筹措依旧面临挑战。

五、从调适到超越:组织韧性视角下民办中小学转型发展的实践进路

相比于国家借助政策工具对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加以规范引领的“外在规制模式”,组织韧性发挥视角下,学校转型是在不确定性变化中发挥能动性的“积极作为模式”,包含调整适应与进步超越,为“公民同招”时代民办中小学采取行动策略提供新思路。一是以巨大内驱力突破陈规旧习、释放优势潜能;二是在贯彻落实教育方针、传播先进教育理念、呼吁教育公平方面主动承担社会职责,促进形成共享价值观;三是通过“开放式创新”探索出满足各利益相关方需求的合作育人模式,打破阻碍、建立互信;四是不能太过依赖“刚性资源”,而应重视经济资本之外的资源挖掘,以创造社会价值为己任获得多方支持。具体而言,组织韧性视角下民办中小学转型发展的实践进路包括以下方面。

(一)激发学校变革内驱力,释放团队优势潜能

内部驱动力是基于主体需求产生的支持行动的内部力量,作为韧性发挥的重要前提,使组织主动依据环境变化作出调整而非被动回应外界要求,这有助于组织突破旧制、克服惰性。因此,民办中小学需要激活自身强大的内驱力,使团队成员认同教育理念转型与办学模式改革的迫切性,在内部动力支持下挖掘优势、释放潜能,快速搭建创新团队并重构体制机制。

首先,强化民办中小学校长自我修养与治理能力的同步提升。一名好校长是学校发展的龙头,其主体作用与领导力发挥有利于带动学校在坚守与变革中面向未来。民办学校校长不仅要在领悟当下民办义务教育相关政策变革取向的基础上反思办学实践、重塑发展航标,而且要不断加强个人修养、提升领导魅力,将自身变革内驱力春风化雨般地扩展、辐射、渗透到管理团队和教师群体中。其次,加强区域内民办中小学转型发展的同频共振。以名校长工作室、办学管理团队研修会等方式增加民办学校之间的交流,通过实践案例分享实现学校转型经验辐射,使学校管理者明确办学改革的重难点和破解思路,在建立清晰目标的基础上挑起担子、认领职责,主动肩负起推动学校变革与可持续发展的重任。最后,为学校成员创设体验、对话与互动的机会,使全体教师更加理解学校转型的价值意义。聚焦高质量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学校特色育人实践,带领教师队伍实地走访调查典型案例、对照自身工作实际查摆问题并明确改进方向,聘请教育科研专家与民办学校教师展开研讨交流,帮助教师认识民办义务教育新时期特殊使命,进而寻找自身优势特长、将学校转型与个人专业成长相关联,以切实行动支持并参与学校变革。

(二)传播立德树人新理念,凝聚群体共享价值

组织是一个社会文化概念,无法孤立于社会环境而存在,因此组织韧性既依赖于内部成员的集体表现又来自于外部社会的关系模式与整体韧性[26]。民办中小学在转型中不得不面对社会上弥漫的教育焦虑情绪与功利思想,一个有韧性的学校应突破不良社会风气对教育改革的约束,勇于承担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职责,通过传播教育理念凝聚群体共享价值。

首先,引领教师明确新形势下民办义务教育的功能定位与转型方向。通过培训研讨、专家讲座等方式向教师解读民办教育相关政策法规和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传播教育公平价值与五育并举理念,使教师意识到民办学校的功能不再是同质化教育资源补充,而是以丰富多样的教育服务满足群众个性化教育需求,因此要将突破应试竞争、回归教育本源作为转型方向。其次,面向家长传播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育正能量,缓解家庭教育焦虑。依托学校开放日、家长学校、招生咨询等活动平台,向家长解读招生新规则、呈现公平录取过程,介绍学校办学特色与教育理念,诠释新时代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引导家长遵循“寻求最适合教育”原则帮助子女做好学业规划,带动家庭教育脱离应试竞争泥沼。最后,加强民办学校宣传工作,向社会广泛传播立德树人新理念、展示办学特色与文化品牌。在招生录取环节向社会公布学校同步报名、同步录取、同步注册学籍的系列过程,提升社会公信力;在办学过程中,通过学校网站、教育部门网站、微信公众号与电视媒体等多个途径宣传学校变革教育理念、创新育人模式、践行教育公平的系列举措和成果,从而获取社会关注和支持。

(三)孵化家校社协同项目,构建合作互信机制

组织韧性发挥所依赖的关系互惠并非自然生成,尤其在相关者所追求的利益目标存在不一致时,更是需要组织领导者通过有意识的谋划与沟通,主动与组织内外成员搭建积极的合作关系。民办中小学在转型中需结合已有资源对接各利益相关方需求,孵化出与办学理念相契合的家校社协同育人项目,打破阻碍、建立信任,最大程度地挖掘并释放关系资源。

首先,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情感联结,在把握家庭个性化需求基础上推进家校合作。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建立在情感沟通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充分关心每个家庭的教育诉求与学生个性化成长,协助家长依循适切性原则制订子女培养规划,同时通过增进情感联络、分享思维模式和认知方式等途径促进家长对学校转型实践的价值认同,基于需求与认同找准家校合作的要点。其次,对外连接专家群体,吸纳专业力量助推家校社协同育人。信任关系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加持,民办学校可邀请校外教育专家论证办学理念与转型方案、参与指导课程教学改革与文化品牌塑造、面向家长解读教育政策理念与学校改革取向,依托专业力量增强学校转型升级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从而吸引更多群体协同支持并参与学校转型实践。最后,面向社会展示民办学校转型实践和育人成效,组织多元主体参与效果评价。实践经验与成果分享有利于增加合作中的信任。民办学校需坚持“开放式”办学,通过开放校园、组织参观、交流研讨、教育教学成果凝练展示等方式,向全社会公开转型过程中围绕立德树人展开的特色化实践,并在收集家长、专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与其他社会机构等多方面评价意见基础上,不断改进优化转型策略。

(四)培育办学文化软资本,积累良好社会信誉

文化精神的根植与重塑是保持组织韧性的关键因素,尤其在资金设备等物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思想、制度、价值观等无形文化资本将有利于组织生成持续发展的动力。应对办学经费筹集的困境,民办中小学可转化思路,以面向“优质、公平与特色”的办学文化软资本赋能学校转型发展,通过高质量教育服务供给逐渐提升办学实力、积累良好社会信誉。

首先,对接高校科研院所的课题项目,实现理论研究与办学实践的协同共促。民办中小学转型升级需要大量的理念支撑与方法指引,它本身是教育科研领域一项有时代价值的研究议题,将民办校转型实践作为科研机构的“研究田野”,不仅有利于提升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思想高度,保障课程改革、教学更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的学理依据,而且也能促进学术领域研究成果实效性的发挥,达到互利双赢的效果。其次,携手教育公益组织助力城乡教育公平化发展,彰显民办教育社会担当。非政府性、非营利性的教育公益组织从捐资助学到关怀学生成长,为教育领域公共服务贡献特殊力量。民办学校主动搭建与教育公益组织之间的资源合作平台,共同探索公平取向下的教育实践,将学校转型发展与落实公共服务职能相结合,营造正向积极的社会影响力。最后,依托本土地域文化凝练办学特色,丰富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精神底蕴。充分发挥地域文化的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将地域文化资源融入学校环境创设、理念更新、课程开发和活动设计中,使民办中小学逐步形成与本土文化相契合的优秀特质,带动校内师生充分体验、感受和认同本土文化,在学校转型发展的同时发挥传承弘扬本土文化的社会价值。

总之,在“公民同招”时代宏观制度规范民办义务教育的情形之下,民办中小学面向“优质、公平与特色”的转型升级是维持学校生存发展的必备之举。组织韧性视角下的学校转型发展,意味着民办中小学充分彰显办学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勇于突破制度惯性、观念分歧、利益冲突与资金约束等困境,从学校内部出发,挖掘潜在优势、凝聚团队目标,又向外部环境寻求一切有利资源。韧性发挥的关键在于通过内外力量之间的有序互动,充分地培育文化实力和吸纳社会支持,这不仅有利于学校顺利度过政策变革期,而且助推民办义务教育回归育人为本的教育逻辑起点,在转型发展中引领理性办学风气、重塑良性教育生态。

猜你喜欢

民办学校民办韧性
民办本科院校开展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全国近两成学生在民办学校就读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韧性,让成长更美好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获通过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
义务教育民办学校“非营利”是一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