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聚焦垃圾治理“小切口” 写好和美乡村“大文章”
2023-11-06刘春玉刘玉明
刘春玉 刘玉明
近年来,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目标,不断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人居环境整治跑出“加速度”,村容村貌发生大转变,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夯实组织保障,
实现垃圾治理“体系化”
在西平镇橙子梁村,每户村民的家门口都放着绿、白、黑三个小型分类垃圾桶,村口路边随处可见垃圾分类宣传栏和垃圾收集点。“现在,村民们都自觉把垃圾分类装袋,投到门口的垃圾箱内,这几年我们村里的变化很大,大家也越来越讲卫生了。”村民张春全说。
近年来,橙子梁村根据村民产出的垃圾量标准,统筹购置了7个封闭式垃圾转运箱,并根据住户密集程度科学布置转运点,合理分布50个垃圾设施。同时,以村委会为集中点,规范设置垃圾分类驿站,引导村民开展垃圾分类。“通过党建引领、成立志愿服务队、建立垃圾分类明星光荣榜等方式,逐渐解决垃圾从源头分类减量和分类堆放的问题,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橙子梁村副主任谢金华说。
橙子梁村的变化要得益于三台县坚持高位推动,持续不断的财政投入,建立县领导包镇、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片的工作机制,落实好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
县政府先后制定了《关于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出台了《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考核激励办法》,构建“随机抽查+月度考核+季度评比”的考核机制。县财政每年预算 600万元对垃圾治理工作成效显著的乡镇给予奖励支持,确保全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有钱办事、有人理事”,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走深走实。借助媒体平台资源,采取明察暗访等形式“找问题”,对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滞后、成效较差的乡镇,通过“直播三台”“直播一线”等专栏定期曝光,让问题无处藏身。今年,累计发布正反面典型曝光片58期,共曝光问题42个,已督促全部整改。
除了完善垃圾分类的“人、财、物”之外,全县33个镇乡逐步摸索出依托道德超市、爱心超市等载体,以发放积分券兑换物品的形式,全面提升群众保持庭院整洁、按要求堆放生活垃圾的主动性,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健全转运体系,
实现垃圾治理“链条化”
“家里的垃圾拿出来分一分,有用的收集起来,其他的我們运走。”每天早晨八点多,三台县古井镇凯江村垃圾清运员江德万便开始当天的垃圾清运工作,指导村民分类、检查分类情况、按类清理装运已成为他的习惯。
“通过建立健全制度,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引导群众,从源头实现垃圾分类处理。”村党委书记李建英介绍,村民家中的垃圾集中分类收集后,可回收垃圾由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公司清运至垃圾资源化处理站进行处理,不可腐烂的垃圾由村保洁员清运至收集点进行分类处理。
李建英介绍,可腐烂垃圾处理在垃圾压缩中转站进行,采用微生物发酵资源化处置,通过设备、菌种,经机器设备发酵处理后,将垃圾转化为可堆肥原料。
在占地3.2亩的古井村垃圾压缩中转站,日处理垃圾50吨,来自古井镇、西平镇和鲁班镇部分地区的生活垃圾正在这里进行精细化分类,并按照垃圾的不同种类配置了各种处置设备。压缩后的不可回收垃圾由垃圾清运车转运到位于北坝镇水文村的绵阳市第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焚烧。在这里,日处理生活垃圾1000多吨,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为合理处置农村生活垃圾,三台县经过不断尝试完善,形成了从生活垃圾的前端细化分类,到村级收集转运和中端科学分拣,再到引入社会资本、多元处理的完整闭合链条和长效管理机制。
记者在绵阳市第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现场看到,普通生活垃圾经中转站压缩后焚烧,转身一变成为宝。“生活垃圾被运送到垃圾库,被吊臂送入焚烧炉,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一吨生活垃圾焚烧后可产生300—500度电能。”发电厂相关负责人介绍,发电厂自2021年投入运行以来,已处理生活垃圾80.55万吨,其中农村生活垃圾53.26万吨,发电量超过3亿度。
筑牢群众根基,
实现垃圾治理“全民化”
“每月每人平均出一元钱,环境卫生就要管一年,有了垃圾池,有了清洁员,卫生比过去好多了。”三台县北坝镇水文村党委书记冯松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府是主导,群众是主体,如何引导群众至关重要。
水文村居民集中点每家每户都分类处理垃圾,家中都有两个垃圾桶,一个装可回收垃圾,一个装不可回收垃圾。垃圾分类小知识不仅张贴在村口的宣传栏,还张贴在部分民宅的墙壁上,普及常识,教会村民们对垃圾进行正确分类。
冯松介绍,村中每个组都建了垃圾房,垃圾房分成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个区域,村民倒垃圾时按照这两种进行归类。每周,各组村民推选出来的保洁人员就会定时清运。所有垃圾就近运往发电厂进行处理。“把垃圾分类作为重要工作纳入村规民约,利用广播、微信等时常宣传,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支持和广泛参与,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冯松说。
为了鼓励村民进行垃圾分类,三台县很多地方和水文村一样通过广播和网络宣传的形式广而告之,组织垃圾分类培训有奖听课、答题等活动,营造垃圾分类舆论氛围,让广大群众充分了解和参与。通过幼儿园和小学开展“小手拉大手”的活动,带动越来越多的家庭参与到垃圾分类之中,充分发动党员、群众带动全村推进垃圾分类。
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热线电话、随手拍等多种方式,畅通问题反馈渠道,构建“广泛监督+问题收集+镇村核查+限时整改”的工作格局。今年,全县共推动整改问题1.2万余个,同时,大力推广积分超市,广泛开展人居环境评比活动,组织“最美庭院”“最美家庭”评比1300余次,评选“美丽庭院”1.2万余户,形成了全民参与、共治共享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