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灌河健康评估和生态复苏的思考
2023-11-06苗欣慧
苗欣慧
(淮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安徽 蚌埠 233000)
1 史灌河简况
史灌河为淮河南岸最大的支流,是淮河干流洪水的主要来源之一。史灌河流经安徽、河南两省,东邻淠河水系,西接白露河水系,南依大别山山脉,北抵淮河,流域面积6895km2。史灌河流域总人口约219 万,其中城镇人口91 万,城镇化率41.6%;耕地面积375 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95 万亩。史灌河流域多年平均年地表水资源量36.1 亿m³;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240mm,降水量在地区上分布很不均匀;多年平均年径流深523.3mm;最大年径流均出现在1991 年,最小年径流均出现在1978 年。
2 评估方法和结果
史灌河健康评估采用层次分析法,首先把所有评价指标层次化,按准则层和属性的区别将指标分解成不同层次,构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建立各个指标相对重要性权值,逐层加权,最后得到史灌河健康综合评分。
2.1 评估范围
2020 年史灌河具体评估范围:梅山水库坝下及鲇鱼山水库坝下至入淮口,总计216km。
2.2 技术路线
史灌河健康评估从生态完整性出发(包括史灌河水文水资源、物理结构、水质、生物等自然状况参数),综合考虑社会服务功能参数,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史灌河健康评估指标体系。根据指标体系中各指标制定相应的数据收集及调查方案,开展专项调查和专项监测。系统整理各类型调查与监测数据,计算史灌河健康评估各指标的赋分,进而得出史灌河健康状况赋分,编制史灌河健康评估报告。技术路线见图1。
图1 史灌河健康评估技术路线图
2.3 评估结果
依据全国河湖健康评估(试点)工作大纲、河湖健康评估技术导则、淮河流域河湖健康评估技术方案和史灌河健康评估工作大纲,淮河水利委员会完成了史灌河健康评估体系各指标层(包括水文水资源、物理结构、水质、生物、社会服务功能5 个准则层共12 个指标层)的赋分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史灌河健康状况为健康,赋分为60.6,其中生态状态赋分58.0。问题比较严重的生态指标包括:生态流量满足程度(0 分)、河流纵向连通性指数(0 分)、鱼类保有指数(47.7 分)。此外,社会服务功能中的防洪指标得分为38.3。评估指标体系具体见表1。
表1 史灌河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组成表
3 存在主要问题
3.1 生态流量保证程度不足
由于史灌河流域降雨年内分布不均,干流枯汛期明显,受工农业用水影响,非调控状态下,史灌河干流部分河道生态流量保证程度较低。
3.2 河流连通程度不高
史灌河上拦河闸坝过鱼设施建设及运行都有待提高,影响河流连通性的建筑物(枢纽、橡胶坝等)数量较多,阻隔了上下游鱼类的种质资源交流,造成史灌河鱼类交流机制减少或消失。
3.3 防洪保障程度有待全面提升
史灌河安徽境内堤防全部达标,河南段治理工程未全部完成。史灌河防洪工程达标率为78%。
3.4 鱼类物种多样性指标有待恢复
鱼类保有指数反映的是河流生态系统中顶级物种的保有和受损状况。史灌河的鱼类生物损失指数显示,相较于历史情况损失较严重,种类减少幅度较大。
4 措施及建议
4.1 强化河湖长履职,提高执法监管能力
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史灌河保护管理及生态复苏机制;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加强水利、国土、交通、城管、公安、监察等部门协作,提升史灌河管理保护执法能力。
4.2 建设安全堤防,确保人民生命安全
依托河湖长制,加快实施史灌河河南段治理工程,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提高认识。明确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速史灌河防洪工程建设,尽早实现水利工程治理安全目标。
4.3 实施闸坝调度,保障河道生态流量
建立史灌河生态保障机制,加快制定实施史灌河各闸坝的生态调度方案,保障史灌河生态流量需求,“十四五”期间,生态流量满足程度应至少提高到亚健康状态。
4.4 制定工程措施,全面恢复河流畅通
提高河流纵向连通性,对史灌河鱼类迁移、洄游等产生阻隔影响的闸坝等建筑物采取补救工程措施,对史灌河上各闸坝有针对性地进行过鱼通道设计、建设、运行。通过建设过鱼通道等措施,改善史灌河鱼类生境破碎化、鱼类交流机制减少或消失状况。
4.5 开展增殖放流,恢复鱼类种质资源
对史灌河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恢复史灌河鱼类种质资源,恢复史灌河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高史灌河现有鱼类中滤食浮游生物的鲢鳙数量和大型肉食性鱼类数量。实施以调整鱼类结构为目标的增殖放流措施,加上鱼类迁徙通道恢复措施等,改善史灌河的水生态系统状况。
4.6 加强监测评估,保障河道生态复苏
制定特殊干旱年份史灌河水质保障措施,加强上游鲇鱼山水库、烟北头闸、梅山水库、红石嘴枢纽、黎集枢纽等闸坝调度、控制入河排污总量及达标排放,保障枯水年份史灌河水质。开展史灌河水生态监测跟踪评估,建立复苏行动信息化监管平台,加强河道本底监测数据、图片和影像的收集留存,全面跟踪记录河流治理修复情况,提高史灌河复苏行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