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导向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2023-11-06赵茜
赵 茜
(南京理工大学 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
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创业型人才是根本。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统筹研判国内外发展形势,提出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和目标任务。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高质量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课程体系则是最为核心的内容。课程体系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要依据,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之举,课程体系主要包含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学校课程体系建设质量情况直接作用于人才培养的质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作为体现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过程和成果的载体,无疑是创新创业教育环节中最核心的部分。[1]因此,如何建设适应新时代发展,满足学生成长需求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强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是新时代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亟须研究的课题。
我国对于“五育”并举导向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理论成果还不丰富,现阶段研究主要集中在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方面。如赵荣生、唐华山以“五育”并举为背景对高校学生劳创融合进行了研究;[2]王晓波、李苗苗在新时代“五育”视域下对高校劳动育人与创新创业课程建设进行了研究;[3]王隼、朱翠兰、于兴业、费志勇等学者对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开展了研究;[4-6]盛振文以“五育”并举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题,提出建立广谱化、全覆盖“五育并举”双创教育体系,为本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7]总体而言,目前学界相关研究还多局限于劳动育人视角,对于“五育”并举导向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尚不系统、不深入。基于此,笔者在对国内具有代表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调研的基础上,对“五育”要素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的功能定位、“五育”并举导向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和路径进行了学理探究。
一、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目标存在短视性
随着国家对创新创业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但目前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与国家需求、学生期待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目标呈现出一定的短视性。首先,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课程体系建设没能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站在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高度抓顶层设计,没有深刻理解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全要素的重要意义,从而导致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无法很好满足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需要。其次,课程培养目标往往只针对有创新创业热情和意向的学生,以培养中小企业创业者为主。课堂内容主要依托经济管理、社会工作等学科开设一些项目运营、企业创办、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对学生创新创业发展和规划长期目标的考虑不充分、不全面,没能从培育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设定目标。[8]
2.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定位具有局限性
在高校教学活动中,课程目标直接作用于课程定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目标的短视性会导致课程定位的局限性。一方面课程水平和对课程重视程度还不够,没有从全局角度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学有机结合,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缺乏全面认识和系统规划。主要表现在部分高校仅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视为选修课、讲座、竞赛与课外活动,学分认定困难。还有部分高校仅仅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或就业指导课程中交叉一些创新创业相关知识,未开设专门课程;另一方面在教材选取方面也缺乏系统性考虑,与专业课程、学生第二课堂脱轨,未能形成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相互融通的机制。教材对于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兴趣爱好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针对性不够,还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需求。
3.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呈现碎片化
在创新创业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大部分高校都通过一定形式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但从课程的设置上来看还不够科学合理,主要呈碎片化分布,具体有两方面表现。一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未能贯穿学生大学生涯,不能将学生大学四年甚至本科、研究生阶段通盘考虑,学生递进式培养不够。有些高校仅在低年级开设了一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授的内容主要为入门的创新创业理论,在实践课程设置方面,主要为工厂、企业简单的重复性劳动,形式相对单一且与学生创新创业目标结合不紧密。二是课程间缺少内在联系,课程梯度设计不够合理。大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数量偏少,课程类型不够丰富,主要聚焦在创新创业理论,有些课程内容与学生已学课程重复率高。在这种现实情况中,课程间往往是相互独立的,未能从简单到复杂,由初级到高级进行贯通,课程关联度不够。
二、“五育”要素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的功能定位
1. 德育指明创新创业方向
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促进产业提质升级的关键,特别是我国迈入第二个百年奋斗征程,在全面开启“十四五”规划建设新阶段,国家各行业领域对创新创业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对于创新创业型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创新创业型人才不仅要有全面的知识储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还要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浓厚的家国情怀。因此,把德育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加强德育培养,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明确“为什么创新创业”“为谁创新创业”,从而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报国使命。
2. 智育增长创新创业才干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核心内容与最基本要求能多维度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智育能够有效促进三者相互融合,共同提升。创新创业意识养成能够帮助学生高效探索并找到适合自身的创新创业方向、项目、伙伴等,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和创新创业毅力。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够让学生系统了解创新创业的方法原理和技巧,便于学生遵循创新创业规律进行时间、精力和资源的合理分配与投入,更好地规避创新创业风险,实现较高的投入产出效率。创新创业实践体验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创新创业的经验,深化对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应用,促进学生为创新创业做好软硬件准备,提升其实操能力,从而大幅提高创新创业成功率。
3. 体育强健创新创业体魄
良好的身心素质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主要包含健康的体格、充沛的精力、稳定的情感、积极的心态等基本要素。体育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作用,除强身健体外,学生在运动和竞技的过程中能够主动适应激励的竞争,培养不畏艰难、奋勇争先的拼搏精神,从而为开展创新创业做好心理建设。同时,体育作为重要的社交方式,对于学生凝聚团队、开拓资源、提升社交能力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校更应开好体育课、办好体育赛事,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运动设施和竞技平台,不断强健学生体魄,促进心理健康,为开展创新创业提供有力的身心保障。
4. 美育塑造创新创业心灵
美育的功能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通过美育可提升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实现个体心灵美与创造社会美的有机统一,这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美育作为一门独立的教育形态,能够起到链接和纽带的作用,将其他几种教育形态很好地衔接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具体到创新创业教育中,创造“美”是创新创业的动力,也是创新创业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融入美育,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感知创新创业内涵之美及创新创业实践之美,提升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另一方面,两者的融合有利于熏陶学生美学文化涵养,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对知识的构建,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对美的理解和追求,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5. 劳育助力创新创业梦想
创新创业本身是一种复杂的劳动,学生劳动教育与创新教育在育人结构上存在着很强的关联性。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是对高校育人模式的创新和课程改革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者的融合不仅能够丰富劳动育人的内涵,还能够在实践中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引导学生在创新创业中主动思考、积极作为、增强本领,从而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强化劳动教育有助于学生在创造性的劳动中理解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并且由衷地珍惜劳动成果,让学生在实践中磨炼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帮助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和提高抗压抗风险能力。
三、“五育”并举导向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原则
1. 注重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
课程体系的价值性更多地体现于学生的主观评价,是学生对于课程重要性和课程用途的心理判断。知识性则更具客观性,是课程理论知识、技能方法等的总和。价值创造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这个目标要通过知识作为载体。只有将这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将“价值性”融入到课程知识中,才能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真正统一。知识在价值观塑造过程中发挥着基础作用,支撑道德品德的形成,促进人格品格的健全。实践证明,同一堂课、同样的教育对象,如果传授的知识层次、广度与深度不同,教育的效果也会迥然不同。只传授科学知识,缺乏价值观的培育,难以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同样,只有价值观的传输,没有相应的科学知识做支撑,则培养出的学生将无法满足时代与国家的需求。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渗入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在提高学生能力素质的基础上,明确创新创业的目标及方向,让学生主动接受创新创业知识技能,使之入心入脑并付诸实践,这样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才会长久稳固且富有实效。
2. 注重一致性与多样性相统一
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需要统筹谋划,在一个课程观下做到架构清晰、层次丰富、内容详实。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不仅要遵循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规律,更要结合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行全面、整体规划。按照创意思维培育、创新创业模拟训练、创新创业实践这一思路开展,充分考虑到学生年龄层次和专业背景,从理论到实践、从低阶到高阶,设计课程内容,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完整的支撑体系。在此框架下的学习过程才是完整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育过程,才能切实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和质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受到政府政策、高校重视程度、学生差异性、质量评价体系等诸多因素影响,在课程体系整体性的基础上,还要做到多样化、灵活化,使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有趣、有用。积极探索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包括通识基础类、专创融合类等不同课程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技能需求。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诸如知识竞赛、翻转课堂、虚拟仿真等形式,不断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丰富师资队伍,采取“中外名师+创业达人”组合的办法,从社会上引进具有丰富经验的教育专家、投资专家、企业专家、技术专家、创业孵化专家和公益专家等作为课外导师,进一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心路和提升本领。[9]
3. 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既要讲授相应理论知识,又要积极与实践结合,二者密不可分,因此在课程系统设计过程中需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将课程理论应用到实践中,通过理论指导实践,提升实践水平。同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规律与经验,丰富理论体系,做到知行合一、学用相长,全面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在具体建设过程中,既要遵循一般教育教学规律,即进行创新创业理论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教育,还要遵循创新创业自身的规律,强化动手和实践训练。[10]理论课程主要以课堂学习为主阵地,注重知识讲解和案例分析,将课程类型、课程内容、课程模块、课程层次、课程修读方式有机结合。实践课程可以采取“高校+政府+企业”的方式,通过讲座、参观、市场调研、创业模拟实践、实习、创新创业大赛等形式开展,让学生深入到创新创业的实践和研究中去。
4. 注重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统一
教师作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主导力量,承担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传授创新创业前沿知识等重要任务。学生作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主体参与其中,不断提高自身创新创业能力,二者具有密切关联。准确把握教师与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关系,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规划和设计。学生主体地位表现在课程体系中主要是指课程要丰富多样,可选择性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选课的自主性和个性化需求。以学生为主体则要求教育者因材施教、因人施策,尊重、保护学生的创新创意成果,为学生搭建更多优质的创新创业活动平台,满足学生发挥专长、施展才华的需求。学校要尊重教师的主导地位,赋予教师一定的教学自主权,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在教学权利、资源、环境等方面给予充分的保障,使得教师能够潜心进行创新创业教学研究,从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知识讲解、技能辅导、经验传授,对学生施加影响。[11]同时,学校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刻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运用各类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潜能。
四、“五育”导向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路径
实现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关键在融合,这就需要教育者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估等各要素的实施过程中统筹思考,一体谋划,通过“五双融合”课程教学模式,促进课程体系各要素与“五育”的有机融合,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创业型人才辈出的效果。
1.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融合,以培育家国情怀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创新创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必须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融合可从教材建设、理论教学和课外实践三个层面着手,打造创新创业教育思政课堂,擦亮创新创业初心底色,厚植家国情怀,让学生具备立志创新创业、矢志报效祖国的核心特质。[12]一是强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材的政治导向和政治审查,在教材编写以及教材选取环节要加强制度建设,坚持高线、守住底线,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材内容,既要提升教材的学理性,也要确保教材的正向价值引领性。对于国外经验的借鉴吸收,特别是国外教材的引进,要严把意识形态关,牢牢守住意识形态阵地。二是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紧贴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融入恰当的思政元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价值取向。通过引导学生对理想信念、自我人格等方面的自我剖析,提高学生对人格涵养、职业精神、社会公德等方面的认知,以创业者的历史使命、社会责任强化人生理想,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三是要加强创新创业实践的环节设计,可在实践目标、实践地点、实践环境、实践导师等方面引入红色基因、行业精神、工匠精神等。如可利用当地红色资源开发文创产品、通过创新创业助力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等,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深刻体会创新创业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强化爱国心和报国志。
2.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以培育扎实学识
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则需要向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为学生传授专业的创新创业知识,系统筹划课程体系、规范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力,创造出更多可能性,让学生具备知识储备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核心特质。一是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融入到通识课、专业课、第二课堂等各个环节中。这就要求创新创业教育实施部门与教务部门以及各教学单位通力合作,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以打造示范课、开展讲课竞赛、集体备课等形式由点及线、由线及面,逐步实现创新创业元素的融入和全覆盖。二是加强各课程各环节的融合,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引导学生积极通过动手实践、模拟训练来巩固理论知识。加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让科学变得可亲近、有温度。还要注重通识与专业的融合,使知识学习既有深度也有宽度,不断强化学生对创新创业知识点和知识架构的全面掌握。[13]三是把准学生教育规律,实施针对性培养。聚焦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创新创业思维培养、创新创业技能提升三阶段,瞄准“学术深造型”和“就业创业型”两类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课程内容和属性,合理划分模块,实现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等课程有效契合,并对同一类别的课程划分标识,按基础和高级等标准区分课程程度,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按照模块和类别形成开设方案,提供修读建议,让学生自由选择、量身定制、动态调整,最终形成柔性化“一人一方案”的课程体系。
3.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健康身心相融合,以培育竞技能力
在学生时代,体育课程为培养学生健康身心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根据调查显示,就整体而言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参加体育运动的时间和兴趣均有所降低。如何提升体育的吸引力,强化学生强健体魄、坚定意志的核心特质,加强体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是当下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课题,可以三个方面为突破口进行课程改革尝试。一是在体育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元素,设计更多的“创造型”“益智型”“模拟型”体育运动项目,或是在常规运动项目的基础上增加“创新”的要求以及评比的分值比重,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运动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健康水平,同时能够通过体育运动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执行力。二是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增加适量的运动环节,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课外实践、创意设计、成果转化等都可以穿插一些运动项目或是运用体育课程相关原理,通过户外拓展的方式增强创新创业的团队协作意识,通过定向越野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创业目标地点的创业环境和竞争对手,这种育人方式突破课堂的限制,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三是通过“第二课堂”培育学生正确的竞技意识和积极乐观的心态。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及延伸,可邀请运动员、运动教练、体育研究学者等通过讲座、培训、运动指导等多种形式讲授体育的历史、竞技中的人物以及规则意识下的公平竞争,带领学生领会“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体育精神,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创新创业路上面临的诸多挫折,增强学生适应高强度社会竞争环境的能力。
4.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提升审美相融合,以培育高尚情操
审美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念以及对事物的好奇、探索之心,从而使人的创新意识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但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美育往往被忽视。如何在高校加强美育,通过美育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有力的支撑,提升学生高雅气质、高尚情操的核心特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审美教养相融合不失为有益探索。一是营造浓厚的美育环境,认识美、学习美首先要有一个美的环境,高校要提高对美育的重视,通过软硬件的提升,积极改善教学环境,营造出浓厚的美育氛围。二是要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不断开拓美育的资源和内容,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社会资源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多样的美育课堂。邀请各类艺术家、名师工匠进校园、上讲台,在多样化的美育课堂中,帮助学生更好地与美产生情感共鸣,提升美学发现能力、品鉴能力,培养高尚情操。三是通过各类美育活动的开展,不断积累学生的美学功底。用好“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以及地方各类艺术中心等,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加强与艺术团体、艺术工作者以及校内艺术社团、艺术相关专业师生的交流,在互动和碰撞中引导学生崇尚美、创造美,提升其在创新创业中的美学素养。
5.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劳动实践相融合,以培育意志品质
劳动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劳动精神,激发创新创业的灵感,提升学生崇尚劳动的核心特质,这与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切合、形式互补、效果互利。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实践的融合,一是应开设劳动思想理论必修课、马克思劳动观思想教育课等理论课程,同时要求学生参加一定课时的志愿服务、劳动工作等,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以此不断激发学生的劳动意愿,并将此种意愿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激情。二是要探索学生参与劳动的评价机制,将劳动的时长、劳动成果等相关内容量化和呈现化。要设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劳动部分的目标,给予政策支持,鼓励学生参与各式各样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竞赛,使学生快速融入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育人模式,从中寻找乐趣和价值,激发创造潜能。三是加强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的沟通协作,形成相互支撑、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局面。要拓宽劳动育人的视野,利用各类劳动平台引导学生不仅关注劳动本身,更要从创新劳动工具、优化劳动流程、研发生产资料等方面进行创造性的劳动,从而提升劳动效率、劳动水平、劳动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