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勇担使命:高校创建特色一流大学的精神动力
——南理工82毫米无后坐力炮系统缘起、成果及启示

2023-11-06席占稳

关键词:后坐力研制试验

席占稳

(南京理工大学 党政办公室,江苏 南京 210094)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高等教育,自十八大以来,发表了关于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系列重要论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1]。这是新时代赋予中国高等教育的新使命,我们应当“以崇高的使命驱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2],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心怀“国之大者”的使命意识与“国之所需,吾志所向”的担当精神,正是中国高校的精神特质与风格特色之一,也是驱动中国高校阔步前行最深层最根本的内生动力。

作为一所禀赋红色基因的高校,南京理工大学自创建之时即以“强大国防,繁荣祖国”为使命,瞄准国家战略需求,着力破解国家急需的 “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体现了南理工人在国家安全面临威胁时,自强不息、无私奉献、敢为人先的精神风貌,也是中国国防科技工作者勇攀高峰的一个缩影,更是南理工创建特色一流大学的精神动力。

82毫米无后坐力炮及破甲弹系统(以下简称“营八二”)从1964年概念的提出到1978年设计定型,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南京理工大学前身)的师生历时14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独立研制成功并装备部队。它不仅仅是反坦克利器,也是南理工科技事业发展的标志,有力地推进了学校从教学中心向教学、科研两个中心的转变,为学校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也代表了南理工人“强大国防,繁荣祖国”的使命意识与担当精神。本文以此为案例,阐论高校在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中这种自立自强精神动力的发扬与意义。

一、“营八二”的研制背景

二战之后,世界上坦克武器快速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装甲防护性能越来越高,摧毁坦克成为未来战争特别是陆战的重要作战任务,因此发展反坦克武器成为各国的当务之急。

1. 二战后主流陆军装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大集团进入对峙状态。前苏联强大的地面力量威胁着西欧的安全,两大集团在地面的较量进入白热化。前苏联生产的装备有100毫米火炮的T-54中型坦克陆续进入原华约国家陆军中服役。为了对抗这些坦克,美国于1956年开始以M48A2坦克为基础研制新一代坦克,1959年3月M60坦克定型,1962年开始生产并装备部队。

为了与美国M60坦克抗衡,前苏联继T-54/55坦克之后发展了一代新型主战坦克,即T-62主战坦克。该坦克1962年定型,1964年成批生产并装备部队,1965年5月首次出现于莫斯科红场阅兵行列中。T-62主战坦克使用轧钢和均质装甲板双重防弹装甲,同时采取特殊的冲压筋或加强筋等措施提高刚度。

2. 面临陈兵百万的威胁

20世纪50年代,中国和苏联签订了友好协议,苏联在军事以及工业技术方面对中国实施了援助,帮助中国工业在短时间内实现巨大提升。1958年,苏联想要在中国土地上建立军事基地,意图达到军事控制中国的目标,被中方拒绝,双方关系陷入冰点,至此中苏决裂。中苏关系恶化之后,苏联在两国的边境线周边四处建立军事基地,驻扎了上百万大军并扬言要对中国进行核打击,我军在边境的压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度。当时苏联军队是以消灭美军为标准而打造的机械化部队,全部在坚硬的坦克和步兵战车里面,这对于当时缺少反装甲火力的中国军队来说威胁巨大。

3. 严重落后的装备水平

20世纪60年代,我军团以下的反坦克火力薄弱,步兵班装备的是54式40毫米火箭筒,直射距离仅100米,射击坦克时经常发生跳弹;步兵连准备装备的82毫米无后坐力炮,威力提高到了120毫米/65度,直射距离只有300毫米;还有连营级装备的75毫米无后坐力炮不但炮很重,而且破甲弹威力仅为150毫米/30度,这些装备不但直射距离近,而且破甲威力都不高,对付不了当时前苏联装备的主战坦克的装甲防护。

炮兵师的56式85毫米加农炮,装甲兵的85毫米坦克炮,都是前苏联40年代的产品,装备的被帽穿甲弹和尖头穿甲弹只能在50~70米的距离上击穿120毫米厚的垂直靶板。军级炮兵装备的44式100毫米加农炮和59式100毫米坦克炮的被帽穿甲弹,仅能在50~100米距离上击穿120毫米厚的垂直靶板,威力都很差,对付类似T-62坦克的正面装甲,常常出现跳弹,即使击中也不能有效击穿。

4. 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

1952年6月23日,陈赓从朝鲜战场奉命到中南海,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当面向他交代任务,让陈赓出任院长兼政委,筹建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1953年9月1日,军事工程学院举行了成立暨第一期开学典礼。毛泽东为哈军工训词中指出,“为了建设现代化的国防,我们的陆军、空军和海军都必须有充分的机械化的装备和设备,这一切都不能离开复杂的专门的技术。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创办,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个迫切而光荣的任务。”

哈军工创建的第二年,陈赓院长就提出了“教学与科研两者并重,缺一不可”的指导方针。1959年11月,陈赓院长给中央军委提出了军事工程学院分建、改建的建议,“由于我军技术装备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迅速发展,对工程技术干部的需要日益增大……无论尖端或常规,今后所需工程技术干部的数量都会增长很快,全军只办一所综合性学院无论如何不能满足需要,势在必分。从现实可能性看,军事工程学院常规武器各系已具有一定规模,分建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 1960年,由哈军工炮兵工程系与武昌高级军械技术学校合并组建炮兵工程学院,1962年搬迁至现在的校址,校名几次更迭,成为今天的南京理工大学。

1960年,全国掀起了大搞科学研究的群众运动,那时的炮兵工程学院边筹建、边教学,科研工作举步维艰,一直到1964年,学院召开第二次党代会才标志着学院进入了稳定的发展期。祝榆生副院长在大会上汇报了建院初期的科研工作。[3]

1964年秋季开学后,祝榆生副院长召集曲作家、郭锡福、熊守志、杨则尼、潘道烑、高森烈等一批20多岁、哈军工毕业留校的青年骨干教师,向他们介绍世界坦克的发展情况,并介绍我军炮兵现有反坦克武器的编制、性能及存在的差距,提出了研制装备步兵营,直射距离500米,能击毁前苏联主战坦克的无后坐力炮系统。(1)南京理工大学《“营八二”研制人员采访录》(未公开出版资料)。

哈军工从酝酿、诞生之日起,就被庄严地赋予了“建设现代化国防与强大的国防军”这一崇高的使命与责任,哈军工分建以后,炮兵工程学院是炮兵唯一培养炮兵装备科技人才的高等学府,传承哈军工的使命,研制反坦克武器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从1964年的概念提出,到1978年设计定型,82毫米无后坐力炮系统的研制经历了14个春秋,这个武器系统特殊之处就在于全系统、全过程都是由南理工独立完成的,从概念的提出、原理样机论证、初样机、正样机的试制,一直到设计定型全过程都由南理工完成,这在兵器工业系统院校的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在全国高校中独自研制武器系统并大批量装备部队也是不多见的。[3]

从自筹经费预研到国家立项研制,从教研室绘图计算到校园内小靶场的验证,从寒热区部队试用到国家靶场定型;从挂靠二系的研制小组,到直属学校的“八二科研分队”,不变的是南理工人“强大国防、繁荣祖国”的使命担当。

二、“营八二”的研制历程

1962年炮兵工程学院进驻南京,学院设有6个系23个专业,覆盖了炮兵武器的各个技术领域,为开展82毫米无后坐力炮系统提供了齐备的专业技术人才。1966年,学院转业时缩减为4个系、13个专业,1971年划归五机部管理时批准18个专业,无论学校隶属关系如何变化,炮兵武器装备涉及的专业始终是学校在改革开放前的主流专业,支撑着82毫米无后坐力炮及破甲弹研制所需的专业技术。82毫米无后坐力炮及破甲弹系统的研制可分为3个阶段。(2)南京理工大学《“营八二”研制人员采访录》(未公开出版资料)。

第一阶段:1964年9月—1966年8月,方案论证与技术探索

祝榆生提出概念,组织火炮、弹药、火箭、内弹道、外弹道、火炸药、火工品等相关专业教师开展了战术技术论证、系统方案论证、技术方案分析与计算、原理样机设计加工、动态摸底试验,证明了系统原理正确,方案基本可行,射程初步达到设计指标,基本达到了立项水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1966年8月,祝榆生受到冲击,他领导的82毫米无后坐力炮系统的研制被迫停止。

第二阶段:1967年2月—1968年8月,接力与坚守

原国防科委要求学校恢复文革中断的项目研制,1967年2月,李子寿作为二系负责人主动向学校大联委请缨,负责组织队伍、恢复中断的82毫米无后坐力炮系统的研制,挂靠在二系。在此期间,开展内弹道试验,降低炮口初速误差;开展火炮动平衡试验,达到无后坐力的目的;进行弹道飞行试验。1968年7月,弹道飞行试验受挫,正值“文化大革命”激烈进行到“拔钉子、揭盖子”阶段,研制工作被迫终止。

第三阶段:1969年8月—1979年3月,科技攻关、设计定型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暴露出我国反坦克武器存在严重问题,来自北方赤裸裸的现实威胁,使研发我军新一代反坦克武器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1969年8月初,国防科委在北京车道沟20研究院召开反坦克专题紧急会议,学院受邀安排熊守智(火炮)、高森烈(弹药)、胡怀新(炸药)等参加会议,几位专家在会上详细介绍了82毫米无后坐力炮及破甲弹研制情况和达到的技术指标,引起参会的各级领导重视,会议决定由国家立项、学院独立承担82毫米无后坐力炮及破甲弹研制任务。1969年8月20日,在学院批准下,李子寿组织学院火炮、弹药、火箭发动机、火炸药、引信、内弹道、外弹道等专业教师,成立由学院直接领导的“八二科研分队”。

“八二科研分队”成立前,82毫米无后坐力炮及破甲弹的总体技术指标、技术方案都经过了充分的论证和摸底试验,火炮、火箭增程破甲弹、内弹道装药方案已基本确定,进行了装药点火方案及内弹道试验,全弹道飞行试验,对外弹道性能进行了初步分析。“八二科研分队”成立后,围绕射程、密集度、威力等技术指标进行攻关,开展了多轮改进设计、样品加工、靶场试验、寒区热区部队试用、国家靶场设计定型。

1979年3月,中央军委以(79)军字第30号文,同意82毫米无后坐力炮(含破甲弹、瞄准镜)设计定型,命名为“1978年式82毫米无后坐力炮”“1978年式82毫米无后坐力炮破甲弹”“1978年式82毫米无后坐力炮瞄准镜”。因为列装目标是营属反坦克武器,也简称“营八二”。

三、“营八二”的研制成果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是我国科学史上一次空前的盛会,南京理工大学前身的华东工程学院获得的16项表彰中,独立完成8项,参与完成8项。“八二科研分队”荣获“在我国科学技术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进集体,“营82毫米无后坐力炮及火箭增程破甲弹”“旋压药型罩及其对低速旋转破甲弹的威力补偿效应的研究”两项成果是“八二科研分队”为主完成的。

82毫米无后坐力炮系统及破甲弹系统的战术技术指标是根据战场使用态势提出的,射程500米,保证我步兵在敌人坦克发现之前,至少发射2发炮弹,提高命中敌人坦克的概率,减少我方伤亡。破甲威力能够击穿最新式苏联主战坦克;全炮重16公斤,能够拆卸成几大部件,可以实现人背马扛,适于丛林、高原、山地作战,也可以放在自行车上越野。为了方便携带,无后坐力炮采用了与传统大药室、大炮栓不同的小药室、小炮栓结构,创新性将药室与身管一体化设计;采用火箭增程技术实现射程500米的指标;为了提高对运动坦克的瞄准,首次提出了“测瞄合一”的瞄准镜方案;为了提高引信瞬发度,设计了压电电容储能引信等等。82毫米无后坐力炮系统及破甲弹从系统设计出发,突破了一个个技术难题,走出了高等学校艰苦奋斗、团结协同、无私奉献、开拓创新、自主研发武器装备的道路。

1. 锤炼培养了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

82毫米无后坐力炮系统从概念提出到设计定型,前后经历了14个年头,参加研制人员也进进出出,他们之中,有的为人熟知,有的默默无闻。目前没有完整的参研人员材料可查,通过参研人员回忆,主要研制人员涉及学院一系、二系、三系、四系、基础课部教师,前后参研教职工达到100余名,且还有60级、65级相关专业学生参加。

“营八二”项目,锻炼培养了一批老师,部分老师参加该项目直到退休。项目定型后,一些老师又帮助工厂生产定型,产品装备部队后又开始了Ⅰ型、Ⅱ型破甲弹的改进、威力的提高,在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战斗部的改进设计,Ⅰ型火箭增程破甲弹的破甲深度达到了180毫米/65度,即穿透装甲深度为426毫米,Ⅱ型火箭增程破甲弹的破甲深度达到了180毫米/68度,即穿透装甲深度为480毫米,在国际上同口径的弹药破甲威力一直处于领先水平。

参加无后坐力炮系统研制的教师,他们大部分是哈军工、炮工培养的大学生,也有少数来自于国内著名大学的毕业生。在当时的研究环境中,“八二科研分队”每位研究人员都有不同的身份,有人称为八大员:技术员、实验员、采购员、保管员、材料员、押运员、爆破员、搬运员。他们组织性强、纪律性好,这种传统影响着南理工一代一代人。

2013年,郭锡福谈到参加型号项目的体会时说:“一是要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要出高质量产品;二是理论上要有收获,充实教材,提高教学质量;三是提高了能力。”[4]郭锡福老师在完成82毫米无后坐力炮系统研制任务后,又投入到其它军工科研中,尤其是对我国155毫米火炮消化吸收、型号研制、军贸开发贡献了才华,成为业内敬仰的学者、专家。他既有理论高度,又了解产品特性,企业在产品研制、生产中出现的与弹道相关问题,他都能够从理论分析入手,结合产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他平易近人、讲话幽默风趣,在兵工界享有崇高威望,从他身上让业界认识到南理工教师严谨治学、求真务实、报效国家的责任担当。他将科研成果撰写出版了《火炮武器系统外弹道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底部排气弹外弹道学》《火控弹道模型理论及应用》《远程火炮武器系统射击精度分析》等6本专著。80岁高龄还经常受邀参加技术研讨会,85岁还坚持每天去办公室学习研究。他们就是南理工的脊梁。

2. 建立了一批试验方法和装置

20世纪60年代,“营八二”项目研制时,学校也刚刚迁入南京办学,实验室建设勉强满足教学的开展,又逢“文化大革命”,科研经费、物资均甚缺乏,在艰苦的研制岁月里,教师们克服各种困难,自制试验设备,创新试验方法,完成了许多试验研究,为“营八二”项目圆满完成提供条件保障,并把一些试验方法转化为行业标准。

软轴驱动旋转静破甲试验台。1974年,高森烈、王儒策、陈惠武等在汤山靶场建设了国内首座软轴驱动旋转静破甲试验台,该试验台解决了战斗部爆炸时的防护、转速控制、转速测量、雷管导线连接旋转、起爆器等技术。破甲弹研制人员利用此试验台对车削、冲压、旋压等不同工艺制作的药型罩旋转破甲威力进行了大量试验。软轴驱动旋转静破甲试验台为发现旋压药型罩的威力补偿效应提供了试验条件的保障。

压电引信动态瞬发度测量方法。在动态射击试验碰击靶板时,如何测量引信的瞬发度,也是对破甲威力分析的关键。研制人员在国内首次采用高精度测时仪、光电传感器建立测试系统,这种测试方法还应用于其他型号破甲弹引信瞬发度的测量。

横风测量仪。学校汤山靶场,每到春季风速较大,在500米试验靶道上形成较大横风,干扰大尾翼稳定的弹丸飞行,影响密集度。郭锡福老师到南京气象仪器厂调研,设计出了横风测量仪。用此横风测量仪测量横风,修正射击诸元,提高射击精度。

在“营八二”研制过程中,老师们还开展了诸如,弹丸出炮口飞行姿态测量、火箭发动机点火时间测试、火炮动平衡试验、无后坐力炮发射炮尾气流危险区测定等测试方法的研究,既保证了项目的顺利进行,又建立了一系列测试装置和方法,为国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

3. 提出了一批理论成果

“八二科研分队”的教师都有较深的理论基础,他们一边进行型号研制,一边结合项目开展理论研究。在项目研制中每出现一个问题,研制人员就从理论上进行分析,以理论指导设计改进,从大量的试验数据中发现规律,丰富和建立设计理论,编写教材专著,推动行业提升设计水平。“旋压药型罩及其对低速旋转破甲弹的威力补偿效应的研究”是项目研制中创造的最有影响的重大理论成果。

在破甲威力研究进程中,“八二科研分队”分别从当时国内旋压工艺生产药型罩的两个军工厂采购了两批药型罩进行破甲试验,试验得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同一图纸、同一材料,什么因素影响了两个不同工厂旋压工艺加工药型罩的破甲威力,始终是破甲组研制人员未解的难题。旋转破甲试验时,研制人员发现战斗部旋转方向与旋压工艺方向相反,不同厂家生产的药型罩达到相同的破甲效果,这充分说明了旋压药型罩的旋压方向与弹丸飞行的转动方向的关系对金属射流成形有明显影响。为了从理论上解释这个现象,学院又组织基础课部金工金相教研室的教师(张铁茂、石连捷等)对药型罩的断面切片做金相分析,用X光衍射仪进行电镜扫描,测定旋压紫铜的织构结构,形成了旋压药型罩对破甲威力补偿理论。

旋压药型罩对旋转破甲弹威力补偿及作用机理的发现,一是基于“八二科研分队”研制人员,尤其是弹组教师对车削、冲压、旋压工艺药型罩大量实验,取得了大量的试验数据,对破甲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二是高森烈、王儒策等在国内设计并建立第一台旋转静破甲试验台,可以模拟弹丸的左旋、右旋下的破甲威力;三是研制人员善于观察分析试验现象,张炳钊老师提出了在模拟弹丸不同旋转方向下的旋压药型罩破甲威力的试验路径,试验结果表明了旋压药型罩的抗旋作用;四是组织金工金相教研室教师采用先进的分析仪器,从理论上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机理,形成了旋压药型罩抗旋理论,得到了学界的认可。

旋压药型罩对旋转破甲弹威力补偿作用的发现使我国的破甲威力提高了30%,82毫米破甲弹的破甲深度达到了同口径弹药的世界领先水平,轰动了全国弹药界。1977年春,在兵器部组织下,在南京举办了破甲技术交流会,推广“八二科研分队”研制破甲弹的经验。

此外,伴随着“营八二”项目的研制,还产生了一系列成果。如炮口扰动理论。“营八二”是国内首次采用火炮发射和火箭增程提高射程的方案,没有成熟的理论指导设计,“营八二”研制团队利用炮口一定距离立马粪纸靶的方法,通过测量一组弹在马粪纸上弹着点的中间偏差,将其作为判定炮口扰动性能的指标,对影响炮口扰动的几个主要因素通过射击试验,分析中间偏差,选择炮口扰动小的技术方案。

四、“营八二”对学校发展的积极作用与影响

回顾82毫米无后坐力炮系统的研制,从提出概念到确立研究目标,再到组织全院各专业技术力量,以及自主创新进行关键技术攻关,时刻不忘聚焦国家安全、部队装备的急需,是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展现高校责任担当,开展有组织、有目标科研的成功范例。它的研制历程与成果,对学校的建设发展也产生了积极作用与深远影响。

1. 牵动学校多学科和基础学科的科学研究

82毫米无后坐力炮系统的研制牵引了学校相关专业的科研方向,推动了学院科研工作的大力发展。

压电电容储能引信是瞄准 “营八二”应用而开展的研究。当时的反坦克武器有的还使用机械引信,瞬发度低,而美国已装备压电引信,利用引信头部碰击目标压电材料产生电荷起爆雷管。引信教研室林桂卿老师提出了压电电容引信,利用发射过程膛内惯性力的作用在压电材料上产生电荷,再用电容将电荷存储下来,当引信碰击目标时,引信头部的开关闭合起爆雷管。引信组解决了完全起爆、大着角发火、高瞬发度等技术难题,进行了动态破甲试验,击穿了靶板,而引信使用的桥丝雷管也是由三系教师研制的。

在82毫米无后坐力炮系统瞄准镜研制中,严晓声、冯海友等首次提出了符合发展潮流的“测瞄合一”瞄准镜,瞄准镜具有测距功能,将射表装入瞄准镜,采用测距仪测定目标距离,并自动解算弹道参数。20多年后的1992年,随着计算机、芯片技术等的快速发展,冯海友将这一设计思想应用在连营二代火箭发射武器激光瞄准镜研制中,该瞄准镜在我军正式列装使用。

82毫米无后坐力炮系统的研制带动了学校相关专业的研究与之配套,如三系教师刘光烈等开展了3021炸药的研究,设计定型前,破甲弹试验全部使用3021炸药,每次试验刘光烈都亲手压药柱,保证了试验顺利完成。

“八二科研分队”成立时,学院安排基础课部公算教研室教师章渭基、韩之俊参与到设计方案、精度等一系列战术技术指标的统计分析与评定工作,他们与“八二科研分队”其他研制人员一起参加靶场试验,用概率统计分析解决科研中面临的问题,为“营八二”的研制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也取得了第一手资料,丰富了教材及专著的内容。

韩之俊说道:“我与姚斌中编写了《概率与统计》这本书,将‘营八二’研制中的素材作为书中内容,就是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把它凝练上升到理论,这是科研成果反哺教学的生动案例,比如立靶密集度试验时立多大的靶?有的人提出立2米×2米的靶就够了,但我们经过概率计算得出立靶6米×6米时,99%的射弹落点都能在靶上,我们公算教研室解决科研中面临的问题,能够为‘ 营八二’的研制提供理论支撑。通过参与这个项目,我们在课堂教学上就以密集度试验中异常弹比较离群,这发弹该不该剔除的例子给学生讲题目、出考卷。”(3)南京理工大学《“营八二”研制人员采访录》(未公开出版资料)。

徐明友老师结合82毫米火箭增程破甲弹的射程、密集度指标,对弹形、火炮发射与火箭发动机提供弹速的比值、火箭发动机点火时的飞行距离(时刻)等参数,开展外弹道的基础研究,进行一点点手工推算,绘制曲线,为火箭增程破甲弹总体参数设计提供基本方法,并将这些研究作为《火箭外弹道学》专著的一章内容,1980年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该著作作为高等学校专业教材也成为专业设计人员的工具书,并3次重印出版,1992年获得全国优秀图书奖。

药型罩是破甲战斗部的核心部件,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引入旋压方法成形药型罩引入我国。针对不同旋压方向加工的药型罩试验时破甲效果存在较大差异而被发现的现象,研制者不是埋头继续试验,而是开拓思路,邀请材料专业相关教师参与到这一现象的分析研究中,从旋压工艺、材料结构研究入手,研究旋压成形对喇叭罩组织性能的影响,材料力学特性分布对罩结构强度的影响,从组织结构和力学特性上科学分析了旋压药型罩旋转补偿效应,为旋压药型罩破甲威力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促进了我国破甲弹水平与性能大幅度提高,为我国破甲技术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旋压药型罩旋转补偿效应研究把金工金相基础教学的教师带入到装备型号研制中,为学校材料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2002年、2017 年学校先后获批材料学国家重点学科、国防特色学科。

如今,以服务武器装备的新型合金材料、智能增材与先进焊接技术成为支撑材料学科发展的主要方向,以基础研究为支撑、以关键技术突破为核心,形成了“战略需求牵引、交叉学科领航、优质资源支撑、国际学术联合”的学术特色与优势,汇聚了一批青年才俊,承担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战略创新重大项目,解决了包括国家高新工程等一系列应用基础和工程应用瓶颈技术和难题,获得了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多项省部级奖励。

当前,各种高新技术层出不穷,而这一切皆始于对基础科学的突破。高新技术对于基础科学呈现出很强甚至是全方位的依赖。基础科学作为一个整体作用于现代高新技术,孕育着巨大的生产力。

南京理工大学是哈军工分建、依托行业背景,逐步发展成工科为特色的大学,2017年9月,南理工的“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的一流学科序列,在全国学科评估中列第一位。“强势工科,特色理科,精品文科”是学校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在形成工科优势的基础上,发展特色理科,有选择地发展文科,理科与工科相结合,把工科的建设建立在多学科知识的背景上,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82毫米无后坐力炮及破甲弹系统研制中,理科与工程学科的相互配合,互为促进,对学校当前特色理科的建设仍有借鉴意义。

2. 推动学校迈向教学科研两个中心

1960年,炮兵工程学院从哈军工二系移址武昌分建,由于武昌校址空间狭小,一度三地教学,1962年移址南京孝陵卫后,才为学院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在炮兵工程学院时期,学院边筹建、边教学,科研工作举步维艰。

从哈军工分建之初,全国掀起了大搞科学研究的群众运动,炮兵工程学院从原哈军工二系承担的科学研究任务中挑选了国防急需的30多个研究设计项目,在全院开展了历时两个月的群众性科研活动,参加设计方案讨论和技术设计的师生达300人,建立了28个技术设计组。[3]群众性的科学研究活动,锻炼了教师队伍,丰富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不同程度地克服了理论脱离实际的缺点;探索了新建专业的发展方向和研究内容,带动了新建专业建设;对教学水平和授课质量提高,有直接深远影响。

群众性科研活动后,学院削减了设计项目,在1962年学院开始研制PG-1电子管计算机,这在当时的院校中为数不多。

此外,学院组织了第一期学术报告会,在会上报告的论文有36篇。祝榆生在报告会的总结讲话中说:“通过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提高了教员水平,探索了专业发展方向,充实了教学内容,促进了实验室建设,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3]由此可以说,当时的科研工作的出发点是提升教学水平,学院的中心工作仍然只是教学。

1965年学院共有教研室33个,其中政治教研室1个,基础课教研室13个,专业教研室18个,上级批准的编制全院教职员工2250人,教师829人(教授、副教授11人,讲师95人,教员、助教723人),而科研与大型设备编制人员只占4%。[6]从师资配置来看,学院也是以教学为中心。

82毫米无后坐力炮和弹药系统是研制时间最长、涉及学院专业最广、参与人员最多的学校独立完成的成果,可以说82毫米无后坐力炮和弹药系统的研制揭开了南京理工大学从教学为中心向教学、科研并重转变的序幕。

1978年参加全国科学大会的学院唯一代表张炳钊说:“通过‘营八二’,能够促进大家对科研的重视,特别是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以后,我们学校就更加重视科研。”(4)南京理工大学《“营八二”研制人员采访录》(未公开出版资料)。

1979年,学校恢复科研处,负责全院的科研计划、经费、成果、学术交流、情报研究和学报出版工作,管理汤山靶场。这也标志着学校从教学中心向教学、科研两个中心的转变。

继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5月11日至16日,江苏省在南京召开全省科学技术大会,“59式57高炮提高射频供弹系统”等22项成果获得“优秀科学技术成果”称号,这些重大成果震惊科技和教育界,为南理工赢得“科技暴发户”称号。这是对南理工人潜心科研、埋头苦干的褒奖,也是长期坚守、厚积薄发的必然结果。

在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的驱动下,南理工人通过自己不懈的奋斗、奉献,使学校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为社会和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自己争得了荣耀与骄傲。查阅资料发现,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曾连续8年空缺,1996年终于颁发给南京理工大学的王泽山;2017年王泽山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他颁奖。现在,南京理工大学是国内囊括全国最高奖、国际合作奖、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的全国四所高校之一,南理工的科技成就获奖数量之多,获奖层次之高在国内高校位居前列,是当之无愧的特色研究型大学。

3.形成解决工程问题的办学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哈工大100周年的贺信中,向高校明确提出“打造一大批国之重器”的期望与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既是对哈工大的特殊重视,也是对扎根中国大地、与中国国防事业发展同频共振包括南理工在内的“国防七子”的莫大激励和鞭策,体现了总书记对国防特色高校办学模式的充分肯定,更加坚定了我们 “为党育英才,为国铸利器”的办学目标。

从全校多学科协作完成“82毫米无后坐力炮”研制并装备部队,到车载155毫米火炮在70周年国庆阅兵时驶过天安门;从粉状乳化炸药转让80多家企业生产,到研制出我国第一辆高速公路路面检测车,都表明了南理工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善于发现问题,努力解决工程问题的强大工程能力,践行“为国铸利器”的使命担当,充分表明了 “服务国防是南理工立校之本,工程能力是南理工强校之基”。面对各类国际、国内大学排名,各种“唯论文”“唯ESI的评价”,南理工广大教师像王泽山院士一样“专业无所谓冷热,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智慧用在尖端装备上”,解决关键技术领域 “卡脖子”问题,打造国之重器,南京理工大学已成为我国武器装备研制不可或缺的力量。

科教融合是现代大学发展过程中贯穿始终的基本大学理念,是现代大学教育的核心。以科研带动教学、教师在科研和教学上交叉发展,并能把学科发展前沿的内容展现给学生,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促进创新性人才培养,推进专业内涵建设。

哈军工时期人才培养“真刀真枪”就是与国家需求相结合。当年哈军工教师带着学生做毕业设计,都是瞄准部队的装备需求来确定选题。

炮兵工程学院分建以后,传承了哈军工人才培养的传统,炮兵工程学院60级学员开始毕业设计时,祝榆生副院长要求,火炮、弹药、火箭专业学生以82毫米无后坐力炮系统为毕业设计课题,开展火炮、弹药、火箭的设计计算。

马宏伟,65级火箭弹专业学生,1969年“八二科研分队” 成立时就进入研制团队,毕业后留校工作,一直从事火箭增程破甲弹的研制,直到退休。他说: “我的专业知识是在科研工作中学会的。”江有灼,1972年从部队进入南京理工大学弹丸设计制造专业,在校学习期间参加了82毫米榴弹的研制,毕业后又回到部队从事军代表的工作,他说:“在华工几年念书,对我后面在军队30多年的工作,起了很大的作用,很值得。我车工、钳工、铣工、刨工都会来两下,学校强调实践。”

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后,南理工人才培养方案经过了多轮修订,强调“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始终将学生的研究性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南理工毕业生的基础扎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肯定。

4. 拓展学校办学空间

1971年之前,学校没有靶场,“营八二”在研制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靶场试验,临时借用部队靶场试验,不仅影响试验周期,且每次试验条件不稳定。1970年,内弹道教研室教师曲作家为南京军区汤山弹道试验站培训技术人才,得知试验站将搬迁后空置,当即告诉“八二科研分队”负责人李子寿,经过考察大家认为,汤山距学校近,试验站设施基本齐全,占地范围大,靶道在山坳中安全性有保障,且周边农村有土地可扩展。李子寿向学校汇报,并向南京军区提出借用汤山弹道试验站。经过多方努力,1972年学校签署接收汤山弹道试验站协议,从此学校有了固定的试验靶场。随后,又购置汤山镇土地,建设500米试验靶道,改建弹药库、弹药装配室、试验准备测试室、机加工室、内弹道试验专用靶道,购置了油压机、电子扫描显微镜、1 000千伏高压脉冲X光仪,建设了旋转破甲试验台、200米试验靶道。

汤山靶场占地面积209亩,北、西、东三面环山,南面为开阔地带,北面为一东西走向山间谷地,为目标毁伤与战斗部威力动态、静态模拟试验研究提供了有利场地条件,为82毫米无后坐力炮系统研制提供了支撑,也提升了学校军工科研的研制能力。

全国科学大会后,南理工的科研工作如火如荼,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南理工参与了兵器工业的几乎所有型号、预研项目,汤山靶场为这些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条件保障。

20世纪末,高等教育急速扩招导致学校完全处在教室不够、实验室不够、食堂不够、学生宿舍不够的“四不够”困境之中。各高校为化解压力,抢抓迅速发展的机遇,完成“外延”发展与规模扩大的需要,通过各种途径筹措资金,征用土地,规划建设新校区。南京诞生了浦口、江宁、仙林大学城,各区政府也纷纷向南京高校发出入驻的邀请,学校也分别组织人员到江宁、仙林大学城考察,选择适宜的新校区。2004年1月,学校召开九届七次全委会,会议决定,放弃购地建立新校区的计划,立足现校区并积极向周边扩展。[5]

立足现校区并积极向周边扩展的校区建设方案确定后,依托汤山靶场向周边拓展成为了学校主要努力的方向。学校积极与江宁区政府、汤山镇政府洽谈,同年12月,学校与江宁区汤山镇人民政府签署征地协议,这标志着学校在汤山征地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也意味着校区拓展工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学校在汤山靶场向南购买土地450亩,与原汤山靶场土地连片,面积扩大到了659亩,并将汤山靶场更名为汤山军工试验中心,规划了动态(射击)试验区、静爆区、研究区、生活服务区。汤山军工试验中心为学校军工科研,尤其是涉爆科研项目,提供了试验场地, 提升了本部的安全,并释放出土地空间,用于实验室建设。2004年开始,学校积极争取科研保障条件建设项目,弥补了学校建设经费的紧缺,改善了研究条件,使汤山军工试验中心以项目带动建设得以实施。如今,汤山再次征地后土地面积达到873亩,汤山科研试验基地已经成为学校南京校区汤山分部,承担着学校新的发展建设任务,必将对教学、科研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营八二”的启示

“营八二”虽然只是南京理工大学完成的众多科研项目中的一个,但它历时之久,历程之艰辛,涉及专业之广,成果之丰富,影响之深远可以说是最具代表性的。在新时代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中,“营八二”给予我们的一个深刻启示:高校在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最强大且持久的动力是人的精神,是基于使命意识的担当精神,以及愿意为所担使命而奉献一切的献身精神。

82毫米无后坐力炮系统及破甲弹研制过程中平凡而又伟大的点滴故事,凝铸了南理工“团结献身求是创新”的校风,生动诠释了南理工人在时代与国家赋予使命的时候,忠于国家,勇于担当与敢于献身的精神。

首先,正是基于使命意识的担当精神,铸就了南理工人勇于献身的大无畏气概。参与“营八二”项目的周箭隆老师说道:“科研人员要有献身精神,作为一个老师能够参加到国家下达的研制项目,研制能击毁T-62坦克的武器,这是很荣光的事情,我们向国家交出了满意的答卷”。研制初期在没有油压机设备压注炸药药柱的情况下,弹组教师明知危险,为了早日进行静破甲试验,采用了危险的注装方法浇注炸药柱。2020年,朱鹤荣老师接受采访时,还对当时注装炸药的情景历历在目。他说:“用电炉加热一个水浴锅来熔化TNT、黑索金炸药,这样的方法装药安全吗?当然是不安全的,但是没有别的条件,只能依靠我们对国防事业的热爱,小心地工作着。装药药柱有了,可是要在药柱的底端钻一个传爆药孔,这是一个更危险的操作,我们张炳钊老师简单防护后,用手摇钻在药柱上钻出传爆药孔。”(5)南京理工大学《“营八二”研制人员采访录》(未公开出版资料)。

潘婷回忆道: “去靶场打靶试验时,试验弹药、参试人员都装在一个卡车上拉到靶场,这是不符合安全要求,但那个时候条件不具备啊。” “进靶场试验几千发弹的炸药装药都是我们自己压药,包括模具设计、称炸药重量、装进模具、脱模后装在弹体内,最后装上引信。”(6)南京理工大学《“营八二”研制人员采访录》(未公开出版资料)。弹药所需零部件准备好后,弹药的装配工作都是由发动机组、战斗部组、装药组的教师完成。特别是战斗部装炸药柱、引信、导线连接,引信用电雷管灵敏度很高,负责装配的教师必须穿上防静电服装、特殊的防静电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做到万无一失。

何正球负责无后坐力炮炮闩结构设计,为了掌握试验的第一手资料,他担任射手,长期和大量的射击试验,造成了他耳膜凹陷、耳神经损伤、长期耳鸣、听力在高频区严重下降,他从无怨言,也从未向组织提及。项目研制过程大量的出差,使他无法顾及家庭,年幼的孩子常常被做医生的妻子带进手术室的休息室,妻子做手术,孩子穿着隔离服在休息室睡觉。

其次,正是基于使命意识的担当精神,陶冶了学校教师埋头实干的淳朴气质、团结协作、求是创新的品格。汤山靶场春季早上7点前,横风较小,为此,“八二科研分队”试验人员凌晨4点就从学校出发,5点开始试验,争取7点前结束试验任务,大家一到靶场就立靶架、架炮、测风速。密集度试验一般进行三组,每组8发弹,2小时内射击完成。射击试验开始的口令一发,几位年轻的教师就从保温室将一发炮弹取出接力跑步送到500米外的炮位,试验过程中有空隙就吃两块烧饼,渴了拿自备的军用水壶喝两口,大家其乐融融。“就是这样一群年轻人不怕苦、不怕累,夏天一顶草帽,冬天一件灰布棉大衣,有人戏称是一群灰皮老鼠。”郭锡福老师曾经戏称:“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捡破烂的,掏出工作证一看是吃粉笔面儿的。”

在“营八二”项目研制过程中,无论是老干部,还是各组的老师,大家互相配合,团结协作,忘我奋斗,作风踏实。“八二科研分队”队长华腊夫是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干部,每次野外实验,总是带头装车卸车,抬靶架,指挥立靶。熊守志老师在2013年接受采访时回忆道:“八二科研分队”里学术民主气氛好,试验当中出现的问题,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可以争得面红耳赤,但只要一旦形成了决议,大家都得按照决议严格执行。

研制团队内的教师间经常进行无私的技术交流,没有参加82毫米无后坐力炮系统研制的老师也关心支持项目的进展。项目开始时团队成员都没有火箭增程破甲弹的设计经验,都兴良老师1964年起参加新40毫米火箭增程弹破甲弹的研制,他毫无保留地将新40毫米火箭增程弹破甲弹总体结构草图交给分队老师参考。潘婷回忆道:“我们整个‘ 八二科研分队’团结合作精神还是蛮好的,我们弹组负责装配弹,我还负责装配引信,有时候看装药来不及,还跑去帮助装药。我感觉搞型号产品必须团结协作,不是单打独斗。”

不仅校内多学科多部门互通有无、互相支持,“营八二”在研制过程中先后与近30家军工企业、地方企事业单位、部队研究单位进行校地协同、产学研合作。82毫米无后坐力炮系统的研制离不开工厂、研究所大力支持与配合,每一个关键技术的突破都是学校、工厂、研究机构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产学研合作推动武器装备技术创新所需各种要素的有效组合。

最后,正是具备了基于使命意识的担当精神,南理工70年来的发展中,南理工人发扬这种精神,不计名利、淡泊一生,克服困难、不畏艰险,甚至不惜献出热血与生命,为我国的国防事业作贡献。我国引信泰斗许哨子教授在试制反坦克火箭时炸断了五指,他面不改色;化工学院原院长赵宝昌教授在进行科研时烧伤了面部,他丝毫无悔;一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张月林教授就是累倒在工作台上,永远地留在人们的心中;更有以“把生命的最后一次心跳献给了祖国的武器装备事业”,被中央军委追记一等功的校友胡卫为代表的数万名校友,默默献身国防科技事业。王泽山院士“一辈子做好一件事”,代表了南理工人献身于追求的事业和热爱的岗位,践行“为党育英才,为国铸利器”的初心,更是对南理工校风与南理工精神内涵的丰富与阐释。

也正是具备了这样的精神力量,南理工人始终艰苦奋斗、勤勤恳恳、排除干扰、无私奉献,始终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防急需,“教书育人、科研攻关”,研制出一个又一个以82毫米无后坐力炮系统为代表的国之利器,为新中国国防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又红又专的骨干栋梁,成为了我国武器装备研制和国防领域关键技术核心技术自主安全可控的生力军,并将在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阔步前行。

2021年11月,电影《我和我的父辈》在全国热演,故事中一批航天科技工作者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军工报国、甘于奉献、为国争光、勇攀高峰”的军工精神,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被誉为在刀尖上跳舞,“炸药堆里的园艺师”。南理工“八二科研分队”的老师何尝不是在刀尖上跳舞的“炸药堆里的园艺师”!

“八二科研分队”勇攀高峰的科研之路,所体现出来的正是一种十分珍贵的南理工价值追求,他们不怕困苦,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致敬!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6]对一所学校而言也是如此。大楼也好,大师也好,最核心最关键的是人的精神。一所学校的精神是由这所学校一代又一代人体现、传承与发扬的。1984年2月29日,在多次讨论的基础上,南京理工大学校报正式发布了“团结、献身、求是、创新”校风描述词,被师生广泛赞同。2003年学校对八字校风的诠释是:

团结:是包容,是协作,是共同发展的力量之源;

献身:是奉献,是追求,是执着进取的精神境界;

求是:是探索,是求真,是理性务实的科学素养;

创新:是批判,是创造,是思想活跃的发展能力。

2007年,学校再次深入解读八字校风所蕴含的精神内涵,认为在全国众多高校中独一无二的“献身”二字正是南理工的精神内核、灵魂所在。它不仅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也早已深入到全体师生员工的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和思想行为之中,是一代又一代南理工人精神的生动体现与优良作风的传承,是学校迅速发展的精神动力和不竭力量。

新时代新使命,中国高校在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无论是人才队伍、制度机制、信息数据等方面,还是基础设施、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条件,虽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但创建高水平大学最深层最根本最持久的动力,还是基于使命意识的担当精神。

猜你喜欢

后坐力研制试验
炮后坐力是如何消除的
某型火炮加长反后坐装置研究
减小大口径武器后坐力的技术研究
CS95
C-NCAP 2016年第八号试验发布
试验
一种轻型手摇绞磨的研制及应用
多穗柯扦插繁殖试验
接地线通用接地端的研制
二代证高速电写入机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