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特色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探索与实践
2023-11-06姬文超
姬文超,徐 宁
(南京理工大学 人事处,江苏 南京 210094)
引言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全力推进“双一流”高质量建设的关键阶段。2022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着力解决“双一流”建设中仍然存在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供给能力不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不够精准等问题,并把“坚持特色一流”作为基本原则之一,引导建设高校在不同领域和方向争创一流,构建一流大学体系,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双一流”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是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所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高等学校如何结合自身特色,找准定位,创造性地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至关重要。
一、国防特色高校服务国家战略的作用日益凸显
国防特色高校是服务国防科技工业的高等院校,除军事院校外,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工信部所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被誉为“国防七子”,无论是历史沿革、办学理念、服务面向都和国防事业联系紧密,具有深厚的军工底蕴,是国防特色最为鲜明的七所高校;另外一类是国防科工局与教育部、地方政府共建高校,如:清华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北大学等,均为国家或地方重点建设高校,普遍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个别学科国防特色明显,且多数具有一定的军工背景。共建高校与工信部高校共同构成了层次丰富、类型多样的国防特色高等教育体系,在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军民融合发展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国防特色高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国防事业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1.国防特色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国防科技工业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先进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1]一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发挥高校在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中的生力军作用。“十五”规划迄今,国防科工局持续推进与教育部、地方政府共建高校,充分利用高校优势资源,加快推动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并在国防特色学科、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防学科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创新团队等方面持续加大对国防特色高校建设力度,充分发挥高校在自由探索、基础研究、学科交叉等方面优势,增强国防科技原始创新能力,同时大力支持共建高校与军工企事业单位加强战略合作,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国防科工局已陆续在53所高校布局280个国防特色学科点,设立若干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在国家层面顶层设计下,高校参与国防军工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国防特色高校愈来愈多,并在诸多领域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和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2.国防特色高校肩负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大使命
2021年9月,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并明确要求“要打造一支靠得住、过得硬的国防科技人才力量”,强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注重构建完整的国防科工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立足于自己培养“铸剑”队伍,加大国防军工高端人才自主培养力度。高校是集聚人才、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国防特色高校多为综合实力较强的高水平重点大学,在首轮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国防特色高校占据23所,是“双一流”建设的前沿阵地,在新兴学科、前沿交叉、基础研究等领域集聚人才的优势明显,并通过承担大量关键技术攻关、武器装备研发等科研任务,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科研实践中发现、培养各类人才。[2]此外,国防特色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跨学科、跨行业、跨单位、跨体制整合一流人才,打造国家级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因此,在培养汇聚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青年后备人才,以及构建国防人才自主培养体系、输送创新型国防人才等方面,国防特色高校必然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国防特色高校是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力量
党的十九大将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纳入新时代强国战略体系,并提出“形成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如何促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一是深化“军转民”,促进军事技术在民用领域的应用;二是加快“民参军”,吸引社会资源参与国防科技工业领域;三是亦军亦民,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把国防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在一起。国防特色高校在军民通用人才培养、军民两用成果供给、军民共融文化弘扬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为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提供必要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为军民技术互转提供有效的平台支持,同时一大批研究成果为国防科技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3]尤其是在当前背景下,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与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相互促进,在诸多方面耦合联动、同频共振。国防特色学科、基础学科、新兴交叉学科等一流学科建设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助力科技创新及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国防特色高校作为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方面的作用将更加显著。[4]
二、国防特色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国防特色高校师资队伍的典型特征是既有“军”也有“民”,以南京理工大学为例,一半以上的教师承担军工科研项目,而这类教师既有别于军事院校的“军”,又有别于普通高校的“民”,可以说亦“军”亦“民”,又非“军”非“民”,是性质独特的高校教师队伍和国防科技人才队伍。
1.引育结合以育为主,坚持军民融合特色发展
人才引进和培育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最主要的两个途径。多年来,国家、地方实施一系列人才引育计划,为高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有利契机,部分高校通过加大人才引进特别是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实现跨越式发展,综合实力短期内得到显著提升。但国防特色高校因自身服务面向的特殊性,在涉及国防军工领域人才引进,特别是海外高端人才引进方面,注定先天优势不足。若要保持、强化自身国防特色,更多需要立足于培养,因此应坚持引育并重、以育为主,形成军民融合的特色发展模式。
南京理工大学聚焦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目标,围绕“强势工科、特色理科、精品文科”建设思路,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师资队伍建设方略从“引育结合、以引为主”,到引育并重,再到“引育并举、以育为主”,逐步解决教师队伍的规模、结构、水平、效能等方面问题,不断推进师资队伍科学化、特色化发展。在引进方面,突出“高精尖缺”导向,侧重引进基础领域海外高水平人才,坚持“人员进团队”的进人模式,统筹学科、方向、团队、平台一体化建设,精准引才;并实施灵活的人才引进政策,逐步建立高层次人才“一事一议”、优秀人才职称“绿色通道”等机制。在培养方面,注重顶层设计和超前谋划,持续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卓越计划”,以巩固、强化国防特色学科为重点,围绕高层次人才培育、团队建设、国际化发展等方面,形成了涵盖领军人才、拔尖人才、青年骨干等各层次教师的整体培养体系,针对各类人才不同发展阶段提供个性化支持措施,为重点人才尤其是承担国防重大科研项目的团队,提供“人才特区”政策,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定、津贴分配、考核评价等方面赋予较大自主权。
同时,学校坚持“立体兵工”国防特色,围绕“陆海空天信”融合发展,积极拓展研究领域,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军民融合特色。通过持续深化与兵器工业集团、兵器装备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优势创新主体战略合作,实现人才、项目、平台、渠道、资金等资源共享,在全国率先实践“高校+企业”双轨制的人才引育模式,如:从2021年起与兵器工业、兵器装备两家大型军工集团40余家子公司对接,联合引进、培养、使用海外高层次人才,把相关学科方向新引进海外人才派往军工集团研习三年,为其在国防领域创造担纲机会,快速提升行业素养;同时吸纳军工集团高层次人才来校担任访问学者,促进与教师合作交流,从而形成军-民互融的教师聘任机制,培养造就一批军民融合一体化人才。
2.突出分类管理,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教师评价体系
通过教师分类管理实现学术职位的多轨运转,对于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满足多元化的学术职业目标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实现人才效能最大化的重要手段。[5]做好教师分类管理的关键是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而教师评价历来是师资队伍建设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虽然各高校不断探索、持续深化教师评价改革,但分类评价不足、评价标准单一、评价手段趋同等问题仍普遍存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陆续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专门针对人才、教师的政策文件,均把改革人才评价机制作为重点任务,并强调把推进分类评价作为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的关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针对国防特色高校教师队伍特点,突出分类评价尤为重要。
南京理工大学充分考虑自身行业特色和人才发展规律,围绕教师职业发展全环节,从人才引进、职称晋升、岗位聘任、薪酬激励、科研管理等多维度持续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尤其是“十三五”以来,把实施教师分类管理、分类评价作为深化改革的重点,围绕教师的聘用、考核、晋升等方面,逐步建立完善教师分类评价体系和多元化发展通道。其中,核心举措是构建“四型七类”的职称晋升体系,即:将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体系细化为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科学研究型和实验教师型,把教学为主型细分为课堂教学类和素质教育两类,将科研为主型细分为科学研究类、重大(工程)项目类、科技成果转化类三类,根据不同类型教师所长,有针对性地分类设置晋升条件,采用“多把尺子”衡量标准,破除传统评价对论文、项目、专利等单一化要求,更多地体现差异性评价,摆脱唯论文、重数量、看排名的弊病,推行代表性业绩和标志性成果评价,形成具有典型行业特色的职务晋升体系。如重大(工程)项目研究类,将担任项目总师、制定行业标准、撰写研究报告等纳入职称评审条件,并淡化对成果、项目排名的要求,体现团队分工合作的实际;特别是在国防军工等重点敏感领域,淡化论文、专利等显性成果,重视研究过程、试验结果等隐性成果,从而鼓励教师长周期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及国防重大项目,安坐冷板凳潜心前沿性、颠覆性、突破性科研攻关。
另外,实行个人评价和团队评价相结合。建立职务直聘制度,对取得国家级成果的团队负责人,可自主选聘团队成员晋升高级职务;并针对重大(工程)项目类、破格晋升类建立推荐人制度,由领军人才或项目负责人提名推荐并参与答辩,完善多元化评价机制。通过实施分类评价改革,进一步畅通教师发展通道,学校已有100余名教师通过新系列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包括一批军工科研一线的骨干教师,有效激发了教师队伍整体活力。
3.坚持可持续发展,注重青年人才队伍建设
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是最具活力的“创新因子”,尤其是自然科学领域,发明创造的最佳时期在青年阶段。但青年人才往往处于事业起步阶段, 特别是35岁以下青年教师,事业上职称评审压力大、担纲机会少,缺少挑大梁、当主角的机会,发展空间受限。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力度,重大人才工程项目普遍设立青年专项,“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让更多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已形成广泛共识。青年教师不光是国防特色高校师资队伍的后备军和生力军,也是国防科技工业骨干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实施特殊政策特殊支持。
南京理工大学始终把做好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升整体办学水平的战略举措,持续实施“青年教师成长助推计划”,构建优秀青年教师培养支持体系。主要包括两大举措:一是从2014年起,大力实施“青年教授选聘计划”,面向校内外破格选拔35岁以下科研成果突出、发展潜力大的优秀青年人才,预聘教授职务、实行聘期管理,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制定个性化方案进行重点支持和跟踪培养,已选拔的160余位青年才俊,超过半数已成长为国家级人才或主持国家重大重点项目,为学校储备一批高层次后备学科带头人。二是打造青年学者交流平台,促进优秀青年人才引进。自2014年起连续举办13届海外青年学者“紫金高层论坛”,累计1 000余位海外青年人才来校参会,促进学术交流、提升学术视野,并吸引海外优秀人才,为师资队伍和国防军工科研补充大量新鲜血液。“十三五”以来,学校引进青年才俊900余人,其中50%以上从海外引进,专任教师中35岁及以下青年教师占比由22%提高到32%,教授中45岁以下的占比由17%提高到44%,教师队伍年轻化趋势明显。
除外,学校设立自主科研青年人才培养专项,支持优秀青年教师搭建平台,围绕学术前沿开展深入、系统的创新性基础研究。同时引导青年教师融入大团队,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军工科研和技术攻关,并实行青年教师职业导师制度,有针对性地制定发展规划,建立优秀教师“传帮带”培养机制,促进具有潜质的青年人才尽快脱颖而出。
4.整合优势资源,培育科研领军团队
随着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的复杂性、系统性、协同性日益增强,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变,无论是世界科技前沿的重大突破,还是“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仅靠个人单打独斗都是不现实的,必须依靠团队协作。国防特色高校承担大量军工项目,更需要“大兵团作战”,必须要坚持有组织科研导向,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入推进学科大交叉,搭建大平台、组建大团队开展联合科技攻关,同时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围绕基础前沿、交叉融合的创新团队,积极培育重点领域的突破点、新兴交叉领域的发展点,并在团队建设过程中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梯队。
南京理工大学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形成了兵器与装备、化工与材料、电子与信息三大技术学科群,以大学科群牵引技术集成创新。注重整合行业、社会、校内资源,以重大项目为契机和纽带,组建大团队、搭建大平台,带动学校整体科研创新水平提升。2017出台《南京理工大学关于促进科研领军团队建设的实施意见》,结合国家重大工程或科研项目,以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为依托,在先进发射、无人作战平台、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领域,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打造一批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科研团队。实行带头人负责制,团队考核采用年度监测制度和分类评价制度,并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审、项目申报、经费管理、研究生培养、科研用房等方面予以优惠政策。如:团队每两年可以直接推荐一名团队核心成员参与学校高级职称评审,每年额外安排研究生招生指标等。经过几年的支持,已遴选的17个科研领军团队到款科研经费占全校总量的30%以上,“十三五”期间所获国家科技奖励占学校总量的70%,科研领军团队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的集聚效应显著。
同时学校制定《南京理工大学关于支持教师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若干措施》,引导校内外优质资源强强联合和学科间交叉融合,鼓励广大教师瞄准国家重大需求,通过组建团队长期合作,开展高水平研究。另外,学校设立专职科研岗位、实施博士后“志道计划”,并建立多元化的人员经费支出渠道和完善的职业发展通道,充分发挥大团队、大项目的引领汇聚作用,吸引高水平专职科研人员,助力团队建设。
5.强化政治引领,打造可靠的国防人才队伍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高校必须强化政治引领和师德师风建设,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国防特色高校肩负服务国防科研、培养国防人才的重要使命,鉴于国防科技工业涉及保密等国家安全重大问题,教师队伍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较强的保密意识,还应具备强烈的爱国精神、国防情怀、奉献意识、军工志向等特质,从而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践行“国家最大”价值内核,发扬军工精神、传承军工文化、赓续红色基因,培养造就肩负强国强军重任的国防栋梁和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南京理工大学始终将教师思想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学校党委定期研究教职工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将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学校年度计划、校内巡察、二级党组织考核等各环节,不断健全完善学校教师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建设的制度体系。同时突出教育引领,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常态化举办专家辅导讲座、形势政策报告会,并通过二级党组织理论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教师大会等形式,对教师定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广大教师及时学习领会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党中央及上级重要工作部署,引导广大教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牢记“国之大者”,提高广大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对新入职教师和青年教师注重加强意识形态、理想信念、革命传统、保密安全等方面教育培训,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担当和为国防事业献身的使命感。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经常性开展军工文化类主题教育活动,如:2017年以来,以“学习王泽山,共筑中国梦”为主题,大力宣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泽山院士献身国防、“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等先进事迹和科学家精神,积极引导广大教师敢于创新、甘于奉献、淡泊名利、至诚报国。
此外,严把政治素质关口。坚持凡引必审,在各类人才引进过程中首先考察思想政治素质,针对海外人才进行相应背景调查和政治审查,严格兵器等国防特色学科教师准入。在教师引进、考核、职务晋升等工作中强化党委考察与监督,把思想政治表现作为职称评审、项目申报等教师发展各环节的必要条件,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
结语
人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资源,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国防特色高校赓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关键所在。在百年变局背景下,国防特色高校还需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继续探索国防军工涉密领域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使用的新路径新机制,扩大选才用才视野,集聚全球高端人才和智力资源;继续完善适应国防军工特点的人才管理制度、人才评价体系以及人才激励保障政策,持续优化创新生态环境;继续聚焦长远发展,更高水平推进人才自主培养,深化产教融合、军民融合,逐步健全国防科技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加快筑牢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人才根基,更深层次融入国家战略,为富国强军做出更多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