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国家战略 聚焦办学能力
——南京理工大学70年国际化发展之路
2023-11-06朱雪琴祝笑旋
张 珩,朱雪琴,祝笑旋
(南京理工大学 国际交流合作处,江苏 南京 210094)
一、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义与意义
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界定,目前国内外存在多种观点。笔者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大学主动将国际化的、全球的元素融入到高校的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项目标与功能中去,以提高大学在科研、教学、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的水平。开展各类国际交流合作活动是高校实现国际化的主要形式。结合高校的各项目标与职能,本文从教师队伍国际化、科学研究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人文交流与国际声誉四个维度讨论高校国际化。
国际化是国家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我们要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高等教育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从“基础支撑”转变为“支撑引领并重”。《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指出,我们要主动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鉴、互容、互通,形成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面对历史发展新阶段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全面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是实现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转变的必经之路。
国际化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内涵要求。国际化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流的国际交流,这是大学自身发展规律提出的要求。《“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对国际交流合作明确提出要求,高校要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提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水平以及服务国家对外开放的能力,加强多渠道国际交流合作,持续增强国际影响力。国际化已经成为许多高校的兴校、强校战略之一。推进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就必须有高水平的国际化。
本文拟通过厘清南京理工大学70年国际化发展历程,总结经验,为下一步国际化发展决策提供参考。
二、 南京理工大学国际交流70年发展历程
1.开基创业期(1953—1977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成立于1953年,南理工彼时为哈军工的炮兵工程系。当时正值中国高等教育建设初期,全国办学从理论到实践都借鉴了前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1,2]。1953年4月,哈军工聘请8名苏联专家担任顾问,其中1人为炮兵工程系主任顾问,系里还先后聘请了50名苏联顾问。1958年5月,系里选拔23名教师赴前苏联攻读副博士学位。通过与前苏联的国际交流,哈军工快速构建了初期学科专业和科研教学体系。
在这一时期,中国政府还受越南政府之托,为其培养军事工程技术人才,哈军工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技术学院,1958—1968年间接收了大量越南留学生。1958年,哈军工接收40名越南留学生,其中14人进入炮兵工程系学习。因发展需要,1960年炮兵工程系从母体分建而成炮兵工程学院,并于1966年改为华东工程学院。在1963—1965年期间,炮兵工程学院接收了5批118名越南留学生。1970年华东工程学院接收了20名越南留学生。在这二十多年里,学校为越南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军事技术人才[3]。
这是学校事业的开基创业期,国际化事业也处于开创时期。这一时期的国际交流是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相互援助的生动写照,聘请苏联专家来华、公派留苏学习是苏联对我国高等教育建设的“援助”,接收越南留学生是我国为越南政府提供的军事技术“援助”。学校的国际交流工作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由政府指导开展,国际交流形式和内容还较单一,国际交流工作尚处于萌芽时期。
2.探索积累期(1978—1992年)
1978年2月,学校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院校。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教育成为了对外开放的重要领域之一。
1978年6月,邓小平在听取清华大学汇报时作出了关于扩大派遣留学生的重要指示:“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主要搞自然科学”“要成千上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这是五年内快见成效、提高我国科教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国家正式实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1979年1月召开的外国留学生工作会议上提出“接受外国留学生,不仅为友好国家培养人才,而且也增进我国人民同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1983年,邓小平发表《利用外国智力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谈话。
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推动引进国外智力、公派出国留学和招收留学生事业。1979年,学校办公室下设专人负责外事事务。1984年,学校更名为“华东工学院”并专门成立外事办公室。
这一时期,学校与海外大学签署22份合作协议;邀请外国专家、外籍语言教师337人次;接待791人次国(境)外人员来校访问洽谈合作;派出220名教师赴国(境)外进修深造,284人次赴国(境)外短期合作交流;接收30名欧美交流生来校学习;举办双边/国际会议5场。
1979年9月26日,首位来访外籍专家——加拿大多伦多大学W.M.Wonham院士在校开设讲座;同年10月学校首次派出4位教师赴英国和美国高校进修深造。为提高教师英语水平,1982年学校成立出国留学人员英语培训班并于1983年首次聘请2名外籍语言教师来校教学;1986年首次接收欧美国家交流生(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10名学生)来校交流学习2个月;1989年学校首次举办国际会议——国际弹道学术会议,打破西方在这一领域对我校设置的壁垒。
这一时期,学校开展的各项国际交流活动始终紧扣时代脉搏,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大局,并在留学人员派出、招收留学生等方面逐渐拥有了更多自主权。同时,学校自身也迫切需要与西方发达国家开展教育交流,引进先进办学经验以提高自身办学水平。
这一时期的国际化多为“教授之间的合作”,学校教师利用海外同学、师生关系,邀请了大批海外华人教授来校交流合作,这批华人教授也为学校派出教师进修、深造提供了留学渠道支持。先期出国进修深造的教师回校后反哺学校国际交流事业,他们成为开启学校国际化事业的有生力量,也为学校带来了优质的海外合作资源。
这一时期国际交流形式主要集中在邀请外国专家来校讲学、派遣教师出国深造、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引”“派”规模有了大幅增长,培养了一批有能力、有资源开展国际交流的教师,为今后国际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整体开展高水平国际科研合作还不多,“华人圈”特色明显,国际交流处于“散发”状态,缺乏顶层设计与整体谋划,尚未对办学形成强力支撑。
3.多元发展期(1993—2011年)
1993年,学校正式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将“外事办公室”调整为“国际交流合作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校对于国际交流的认识已经从最初的“政治任务”转变为交流与合作切实所需。经过上一时期的探索与积淀,学校国际交流合作有了一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学校在国际化多个维度上积极尝试、大胆创新,迎来多元发展期。
这一时期,学校与21个国家和地区的99所高校和机构签署合作协议133份,合作国别主要为法国、日本、德国等教育发达国家。来校访问与洽谈合作733人次,其中166人次为高校或机构高层领导(校长/副校长或同级),有力推动了我校与境外高校的合作与交流。
在教师队伍国际化和科学研究国际化维度,整体规模质量有了飞跃。学校派出408名教师赴国(境)外进修深造,2 164人次赴国(境)外短期合作交流,其中赴国(境)外参加国际会议、开展合作研究的人数呈快速增长趋势,尤其是参加国际会议的人数,1993年仅为11人,2011年增长至73人,学校教师的学术水平有了明显提升。邀请外国专家、外籍语言教师337人次,但是与上一时期不同的是,其中来校开展合作研究和讲学的外国专家人数快速增长,此前每年为30~50人次,2007年增长至100人次左右,2011年达到118人次。这些境外专家来校参与科研工作,带动了学校科研水平的提升,学校申请获批国家科研课题、在国际重要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数量都有了大幅提高。举办双边/国际会议38场,大幅提升了学校国际学术影响力。
在人才培养国际化维度,学校开展了大量实践。1994年9月16日,在国家教委和法国外交部的支持下,学校与法国巴黎第二大学、巴黎商学院合作举办的中法经济管理MBA研究生班正式开班,课程由中外3所高校教师共同承担,一共招收3届66名学生。这是学校最早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探索,也为争取国家批准MBA授权点创造了有利条件。1997年,学校招收3名巴基斯坦军事留学生来校攻读硕士学位,这是自1970年以来首次再招学历留学生。1998年,学校与中英格兰大学(现伯明翰城市大学)合作举办本科层次办学项目,通过中英专家评价并于次年获得江苏省教育委员会批准后启动招生,至2014年共招收15届学生。同年,学校与东南大学、英国华威大学和中英格兰大学联合成立中英制造技术示范中心。这是学校早期在国际化领域开展科教融合的尝试。2002年,学校首次启动学生出国(境)交流项目,派出19名本科生、研究生赴韩国亚洲大学和日本福冈工业大学进行短期交流。2003年,学校与英国考文垂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项目获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并于次年开始招生,至2013年共招收10届学生。2010年,学校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合作开展硕士研究生培养项目并成立常熟研究生分院。2011年,学校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合作举办的机器人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获得教育部批准,成为学校首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收学历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265人,其中170人为越南留学生。接收境外交流生336人,主要来自法国、瑞典、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派出学生241人,赴国(境)外大学交流学习,其中96人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国外攻读学位。
在人文交流与国际声誉维度,学校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步伐。2009年,学校与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联合举办“南京理工大学法国文化教育周”;2011年,联合举办第二届“法国教育文化科技交流周”;2011年,学校加入“中俄工科大学联盟”。
在国际化体制机制管理方面,学校也进行了创新探索。2005年,随着国际化事业的发展,学校将留学生和出国留学合作项目管理运行的职责从国际交流合作处独立出来,成立国际教育学院。2009年,学校出台《南京理工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工作指导意见》,厘清了当时的国际化工作思路和重点,制定了《院(系)国际交流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学校第一次在院系工作考评中加入了国际交流合作指标,强调学院和教师在国际交流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这一时期,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学校的国际交流经历了从规范有序到快速发展的过程,内涵也不断丰富,形式更加多样。经过这一阶段的发展,学校培育了一批有资源、有能力开展国际交流的教师,发展了一批海外友好高校。学校不断在国际化各个维度探索新模式,以国际交流推动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教师派出与外国专家引进规模迅速扩大,质量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有力推动了学校科研合作国际化,合作项目与合作论文数量快速增长,学校与香港城市大学联合设立“智能电网与控制技术联合实验室”,“共建平台”概念初现端倪。人才培养国际化是学校在这一阶段探索最多的主题,尤其在合作办学领域,与卡耐基梅隆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合作是这两所学校在国内仅有的合作办学尝试,也为学校后续开展合作办学提供了宝贵经验。在这一时期,学校已经有了提升国际声誉影响的意识,开展了一系列实践,如参加国际联盟、开展中法文化交流、举办高水平国际会议等。
与之前两个阶段不同的是,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学校积累了大量国际交流实践经验,对国际化的重要性认识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国际化发展规划思路,在传统的国际交流形式之外,开始探索新的国际化路径,寻求各个维度的新“增长点”,并在中外合作办学、建设国合平台、参与国际高校/学术联盟、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开展了创新实践。
4.系统推进期(2012—2023年)
2012年以来,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学校国际化工作逐渐实现与办学核心任务深度融合,成为推动学校办学发展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国际化发展进入系统推进期。
这一时期,学校进一步扩大全球朋友圈。与新加坡国立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等设立38个联合培养项目;与英国牛津大学、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来自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的87所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协议。
师资队伍国际化进入高水平发展阶段。学校在此期间派出2 631人次赴国(境)外参加国际会议、合作研究、短期培训以及合作交流,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江苏省境外研修项目以及学校自主资助等多种方式派出374人赴国外长期访学。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出国进修的数量明显下降,更多的是以参会、短期访问等形式与海外同行开展对等交流与合作。
科学研究国际化聚焦大平台建设。学校依托优势学科开展国际科研合作,获批21个国家级、省部级基地,有力推动了学科发展,据统计,我校被SCIE收录的国际合作发表论文数量逐年增加,在6个ESI排名前1%的学科中,国际合作论文占本学科论文比例近50%。
以格莱特研究院为例,2012年学校与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明斯特大学共建格莱特研究院,探索建立世界级纳米科学研究基地。研究所聘请多位德国院士作为首席科学家领导科研团队,成立10年来新增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2人、其他国家级人才12人,材料科学ESI排名从前1%进入前1‰,获批国家、省部级研究平台4个,发表NS子刊等高水平论文100余篇。德籍院长富克斯院士2019年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2020年荣获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学校也由此实现五大类国家科技奖励“大满贯”。
人才培养国际化事业也有了新的飞跃。一是聚焦优质资源引进。2013年与英国考文垂大学合作设立工业设计本科教育项目,多年来累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30%以上毕业生获外方一等荣誉学位。项目不断带动专业发展,学生在CDN中国汽车设计大赛、上汽设计挑战赛、广汽设计大赛、红旗设计挑战赛等重要专业赛事中屡获佳绩,在汽车产业界铸就了一张“南京理工大学”名片。2015年,学校与法国洛林大学合作设立中法工程师学院,在机械工程和材料工程专业开展法国工程师精英教育,强调产教融合,与近20家法企开展人才联合培养。为扩大海外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学校不断推进在地国际化,每学期邀请高水平外国专家为全校学生开设国际课程,同时建设“纳米材料与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2个国际实验班,通过开展中外联合培养、优化国际课程体系、开办国际夏校等途径,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专业能力和国际化视野。二是聚焦国际胜任力培养。2020年开始,学校整合全校资源,开展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与推送工作,开设胜任力培训课程,加强与国际组织合作,推送23名学生赴国际组织实习,4名师生任职。三是不断完善留学生培养体系打造“来华留学”品牌。学校获评江苏省外国留学生精品课程31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3门。建立书院制管理模式,融入中国国情和校情校史教育,增强留学生对华认同感。期间累计招收留学生3 114人,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0余篇,22人获得教育部“优秀来华留学生”奖学金。
全方位提升国际声誉影响。一是2017年与白俄罗斯戈梅利国立大学共建孔子学院,在戈梅利推广中文教育、展示中国文化,在当地已具备广泛影响力和美誉度,促进了中白两国友好交流。孔院白方院长罗加乔夫院士也因其在中白科技合作、人文交流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荣获2021年“中国政府友谊奖”。二是建设国际智库,学校于2017年获批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沙特研究中心,2020年获批民委国别区域研究中心——白俄罗斯研究中心,2021年设立中东欧研究中心,通过开展国别(区域)研究,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推动世界文明互鉴。三是2022年创办国际学会——国际机械系统动力学学会,在学术前沿领域领跑全球,这也是我校乃至江苏高校发起成立的首个国际学术组织,得到了20多个国家的43位院士、逾百名科学家的积极响应,目前拥有12个创始团体会员(8个国外团体)、63个创始个人会员(40名国外科学家)、21个国家50个创始单位会员(36个国外单位)。四是深化与地方合作,广泛参与联盟建设,促进合作共赢。学校先后加入江苏英国高校联盟、江苏加拿大高校联盟、江苏俄罗斯高校联盟、苏港澳高校联盟,依托联盟扩大合作范围,加强全球交流。
这一时期,国际化事业是国家教育规划布局的重要内容和举措,直接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亦是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实现“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必由之路。
新时代,学校国际化事业“成系统”“有组织”“高质量”地走进办学核心区,国际交流形式不断拓展,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创办国际联盟、创办国际学会、赴海外办学、组织人文交流、参与全球治理,充满自信迈向广阔的世界舞台中央,在推进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的同时,以高质量的教育对外开放助力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推动中外交流、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做出了应有贡献。
三、 经验启示
纵观学校70年国际化发展历程可以发现,高等教育国际化事业始终与国家外交和发展战略相向而行。未来学校国际化事业更要立足新时代,坚持服务国家战略,聚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加快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
1.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发展阶段,党中央强调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意义。学校国际化事业将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充分发挥在科研、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国际传播等方面的作用,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不断丰富国际化事业的内涵,持续提升服务国家对外开放的能力。
2.聚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国际交流将紧紧围绕“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核心任务,坚持“以我为主”,以提升学校办学能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国际化工作融入到学校办学的核心事业中,坚持高质量发展,“对内部挖潜力、向世界要增量”,让国际交流不断为师资队伍国际化、国际化人才培养、学术国际影响力、全球合作参与度注入新动能,提升办学能力。
3.加快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
学校将进一步加快体制改革与创新,优化“学校统筹—学院主体—教师主角”的国际化工作管理体系。学校统筹实施国际化战略,布局发展重点,宏观指导学院并提供开展国际交流所需的支持与保障。学院依托学科优势,借助国际合作平台资源,配套优惠政策,鼓励支持教师主动开展国际交流。学校、学院、学者在国际交流过程中实现自身成长与综合发展的多赢局面。
四、 未来展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学校国际化事业将继续加快和扩大对外开放,构建系统发展格局,形成国际化发展合力,实施“FLAG”行动方略,即不断提升师资国际显示度(Faculty Visibility)、学生国际竞争力(Leadership Capacity)、学术国际影响力(Academic Excellence)、全球合作参与度(Global Engagement),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水平以及服务国家对外开放的能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办学格局,提升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1.总体思路
锚定开放办学方向不变,在新的历史时期国际化发展思路实现以下三方面调整:
其一,拓展合作领域。大力拓展与教育、科技发达国家(地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提高国际交流合作渠道的多样性。
其二,提升合作层次。将点对点的个人合作提升为院对院、校对校之间的合作,聚焦若干个战略合作伙伴,巩固拓展学校全球合作网络。
其三,丰富合作方式。积极举荐国际组织人才参与全球治理,打造国际化智库,深度参与建设高校联盟,充分利用平台机制开展多边合作交流。
2.发展路径
其一,建立“从核心到外延”的评测体系。以学科建设为中心,结合“双一流”评估监测体系,科学设置自主观测指标,形成核心评估、过程监测、外延观测三个层次国际化建设评测体系,围绕重点建设任务,为学校国际化发展提供指引。
其二,坚持“从数量到质量”的内涵发展。学校国际化发展内涵将进一步转向提质增效,全力支撑教学、科研中心工作,发挥国际化KPI评价办法的引导和杠杆作用,提高学院、教师参与国际化工作的积极性和认同感。
其三,形成“从部门到全局”的系统思维。学校国际化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相关建设任务分布在各个部门。学校“双一流”建设国际化工作应做好顶层设计,聚焦资源、主动作为、综合发力,完善多部门联动机制,形成良好的开放办学生态。
结语
学校70年国际化发展历程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缩影。中国高等教育从最初的“百废待兴”,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已经摸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之路。根据软科世界大学排名,2016年中国首次有两所大学进入全球前100排名。到2022年,已经有9所大学进入全球前100名,中国高等教育正走在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康庄大道上。
高等教育国际化事业在新时代发展中承担重要使命,不断提高站位,强化提质增效,在向纵深发展的同时不断拓展外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和力量。未来,国内高校国际化事业更要建功新时代,以高水平国际化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以高质量高等教育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