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问题链的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究

2023-11-05李银霞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问题链多元评价高中历史

李银霞

摘要: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认识历史,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开阔历史视野,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以“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一课为例,就制定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的基本方法进行了探究。基于教学主题,设计历史情境与问题链,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史料,逐步提高学生探究和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素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问题链;教学设计;多元评价

为了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国教育改革提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明确指出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要注重学生自主发展,学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注重社会参与并进行实践和创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为新课标)也明确指出,历史课程的目标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五个方面[1]。以《中外历史纲要(下)》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为例,节选教学论述从教学目标的设计入手,以教材内容的整合为支点,论述如何通过问题链激发学生的合作探究以及基于史料的分析与解释,探索历史核心素养培养途径,促进学生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发展。

一、科學制定教学目标

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落实核心素养、达成新课标的前提。教师要依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在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与精准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合理制定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2]。单元主题教学目标要涵盖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课时教学目标要依据具体教学内容,可涵盖五个方面,但要有所侧重。教学目标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2.用行为动词或动宾结构表述学生的学习结果;3.要说明达到教学目标的条件;4.要说明在多大程度上学生群体能够达到所设计的目标。教学目标以问题解决的水平程度为核心,教学目标必须明确具体,具有可观察性、可操作性、可检测性。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一课的新课标要求为: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基于新课标要求、学习内容与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将侧重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三方面的核心素养,兼顾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本课的教学目标表述为:1.利用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地图、人口物种交流图、贸易图,能够分析和解释特定时空背景下新航路开辟对全球联系初步建立的影响;2.阅读新航路开辟后文明交汇的相关史料,以史料为依据,能够分析和解释特定时空背景下新航路的开辟对不同区域的重要影响;3.能够反思历史,客观认识“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的提出和实施带来的影响,形成一定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素养。

二、基于单元主题,适切整合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整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要围绕教学目标、单元主题和中心主旨对单元进行整合和合理取舍,抓住了主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资源的整合就有了核心。在主旨的统摄下,选择多种资源,并对教学资源与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和诠释,有逻辑、有中心、逐层进阶地展开整个教学过程,达到形散神聚的效果。教师要钻研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挖掘,明确单元主题涉及的时空范围和主要历史事件,全面系统地把握课程内容结构,厘清历史脉络。

教师要围绕历史现象间的内在关联与逻辑关系对教学内容与资源进行有序整合。一方面教师要注意历史横向联系的整合,即以某个历史现象为基点,把同一时期不同国家与地区的历史整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另一方面通过历史纵向联系进行整合,把前后有关联的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加以梳理整合。横向与纵向的广泛联系、梳理、探究及教学内容的整合,为教师的教学设计奠定内容基础,也为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并形成和发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创造了条件[3]。

本单元主旨为“全球航路的开辟是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关键点”,由全球航路开辟的动因、过程和影响三部分组成。内容为全球航路开辟的影响,由人口物种流动、商品全球流动、早期殖民扩张三个子目组成。基于对教材的分析,本课确定为两大主题:一是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二是世界格局的演变。本节课就围绕这两大主题对内容进行整合。

三、有效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历史现象进行广泛关联,运用历史探究的方法理解历史、分析历史、评价历史。创设历史情境,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等多模态历史素材达到历史情境的再现,使学生能处在“当时”的历史时空中真切感受历史、体验历史、理解历史[4]。

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教学、增强教学。教师也可以开展翻转课堂,设计课前自主学习的任务,如学生搜索网络资源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课前自主学习,疑难问题在课堂上讨论,或者学生观看微课视频进行课前学习,自主掌握需要记忆和理解的知识。师生在课堂上有充裕的时间对历史问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讨论、辩论与诠释,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拓展学习的深度与广度,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学生以运用时间轴法,梳理历史事件或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构建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总结、诠释历史。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一课中,教师可以设计三个活动:

活动一:探究全球联系初步建立的关键

教师出示新航路开辟后的人口流动图(见图1)和新航路开辟后贸易路线图(见图2),并提出围绕核心问题的问题链,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问题1:新航路开辟后人口迁移的原因是什么?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人口迁移有什么影响?

猜你喜欢

问题链多元评价高中历史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微视频与问题链相融合的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如何提高焊工实习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问题链”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多元评价,不拘一格
开展科学绘本活动建构生动课堂探研
巧设问题链预约精彩课堂研究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