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屠宰场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的生物安全处理措施

2023-11-05郭红燕任雅楠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3年7期
关键词:屠宰场检疫病害

李 艳,郭红燕,任雅楠

(1. 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农业农村局畜禽防疫站,河北 邯郸 056000;2. 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康庄分所,河北 邯郸 056003;3.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农业农村局,河北 邯郸 056000)

动物检疫是屠宰场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流入市场畜牧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可及时发现不合格的畜牧产品,并对其进行相应处理,以避免病害动物及其产品在市场中流通。部分屠宰场在对有毒有害畜牧产品进行处理时,存在处理不规范和不到位的情况,给病原菌的扩散与传播埋下了隐患,这是屠宰场管理工作开展中需要加强重视的问题。应掌握生物安全处理过程中的有效方法以及具体操作程序,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标准对病害动物及其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实现屠宰场动物检疫工作的科学开展,保障屠宰动物及相关产品质量安全。

1 病害动物及产品生物安全处理的现状

1.1 生物安全处理设备与处理程序 目前许多屠宰场虽然在经营期间都加强了生物安全处理设备建设,但是购置的设备种类比较少,数量也较为有限,比较常见的处理设备有高温处理灶和焚化炉,而购置化制机的屠宰场相对较少。病害动物及其产品生物安全处理程序主要按照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管理中的相关程序进行操作,检疫人员需要按照记录表格式要求进行信息填写与记录,而后送至无害化处理车间进行处理,最后相关负责人应签字确认。

1.2 生物安全处理方法 部分屠宰场在对病害动物及其产品进行生物安全处理的过程中,前期阶段主要按照并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要求和标准进行处理,主要方法就是销毁处理、高温处理和消毒处理,销毁处理时会将病害动物及其产品运送到专门的垃圾场进行掩埋处理;高温处理和消毒处理则使用购置的高温处理灶进行煮沸处理。后期在专门的处理规程实施后,虽然明确了不同类型病害动物及其产品的生物安全处理方法,但部分屠宰场为了节约成本,还是采用以往的处理方式,需要销毁和化制病害动物采用统一掩埋方式,需要消毒处理的染疫动物还是进行高温煮沸。

2 病害动物及产品生物安全处理的问题

目前,病害动物及其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设备、处理程序和处理方法等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1)生物安全处理设备数量不足、种类不完善,没有按照当前病害动物生物安全处理规范要求购置化制机,需要进行化制处理的病害动物及其产品没有进行正确处理;(2)销毁程序不合理,在实际开展相关生物安全处理工作时,还是采用老一套的方法策略,一味重视经济效益,没有根据相关规定进行焚毁处理,而是进行垃圾场掩埋,无法保证处理效果;这种不规范、不彻底的处理方法很容易造成病源扩散,这些没有进行焚毁、化制的病害动物及其产品,其中存在的病原体也没有得到完全消灭,不但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也会在运输和处理过程中存在病源扩散的隐患,达不到生物安全处理的目的,而且还会导致掩埋区域形成新疫点,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较大威胁。

3 屠宰场常用的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的生物安全处理方法

3.1 销毁处理方法

3.1.1 适用对象 生猪作为屠宰场中的主要屠宰动物之一,在对其进行检疫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携带病菌和病原体的生猪,根据具体的疾病类型来确定需要销毁处理的对象,通常对于感染口蹄疫、猪瘟、炭疽、猪密螺旋体痢疾等一些特殊疾病的动物、对人畜健康威胁较大的动物、死因不明确的动物、有毒有害动物以及动物身体中的病变部位等都需要销毁处理。

3.1.2 操作要点 销毁处理比较常用的是焚毁和掩埋方法,焚毁方法通过氧化燃烧对病害动物及其产品中的病原微生物进行灭杀处理,焚毁后只会留下灰渣。一般会使用焚化炉或其他方法对病害动物进行烧毁炭化处理,焚化炉在使用期间会产生较多污染物,这是屠宰场需要加强重视和控制的问题。掩埋处理方法是将病害动物及其产品放入到密闭容器中,在运输和掩埋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渗漏情况,会在专门的区域进行掩埋处理。但是对患有炭疽病的动物不能使用掩埋方法,否则会形成扩散隐患。

3.2 化制处理方法 化制方法处理是指利用化制机对病害动物尸体和产品进行处理,分干化和湿化两种方法,是病害动物及其产品在高温高压灭菌处理后对其进行二次处理的一种方法,可将其转化为肥料、皮革和工业用油等。实际处理之前先要对需要处理的原料进行细致分类,确定是否适合化制方法。干化法主要是将待处理原料放入干化制机内,在此期间热蒸汽不会直接接触到待化制原料;湿化法主要利用高压蒸汽对待化制原料直接接触,能够直接灭杀病原体。

3.3 消毒处理方法 消毒处理也是生物安全处理中的有效方法之一,主要是对病害动物的皮毛、组织、骨头、绒毛、蹄子、角等进行无害化处理,比较常用的消毒方法为高温消毒处理方法,在处理病害动物骨头、蹄子、角等方面可获得良好的处理效果,而对一些染疫动物的皮毛则采用煮沸消毒方法,处理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动物皮毛通常使用消毒液,常用消毒剂主要有盐酸食盐溶液、过氧乙酸溶液和碱盐液等,不同药剂的使用方法不同,应保证实际操作的规范性。

4 屠宰场病害动物及产品的生物安全处理程序

4.1 病害动物检疫 在实际对屠宰场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的过程中应保证整个程序的规范性,先要做好动物检疫工作,确定具体的检疫对象,严格按照GB16548—2006 规定的染疫动物以及农医发〔2010〕27 号规定的疾病类型进行检疫,实际工作时需要做好入场前、屠宰前和屠宰后的检疫工作,在入场之前要对动物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保证屠宰场中动物质量安全,在屠宰之前需要做好巡查工作,在屠宰之后也要对动物产品质量进行检查,保证检疫结果的准确性。

4.2 认定与通知 经过入场检疫和宰前巡查确定没有问题的动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急宰处理。若在检疫过程中发现动物存在异常情况,或者疑似患有相关规定中疾病类型的动物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测,根据监测结果确定病害动物,而后根据病害动物及其产品的染病类型选择合适的生物安全处理方法。对需要急宰的动物或进行生物安全处理的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应下发通知单,让屠宰场根据通知单中的具体内容做相应处理。

4.3 处理消毒与记录 屠宰场在对动物急宰处理或生物安全处理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标准进行规范操作,保证处理效果。对需要生物安全处理的动物及产品,要对专门的处理车间以及使用的工具设备等进行消毒处理,这是做好生物安全处理工作的基础与前提,有关部门需要加强监督与管理。整个处理过程需要进行详细记录,对各类记录表都要进行完整填写,而后对于各类记录表进行保存。

5 规范生物安全处理过程的相关建议

5.1 完善制度体系和设施设备 部分屠宰场在动物检疫处理过程中,为了减少运营成本的投入,在处理病害动物及其产品时存在方法不合理、流程不规范和处理不彻底的问题,没有将生物安全处理工作落到实处,甚至还会出现非法售卖的情况,容易造成病源扩散,对这种现象一定要严厉打击,要对相关管理规范和制度体系进行优化与完善,切实发挥约束与管理作用。与此同时,为促进病害动物及其产品的生物安全处理措施的落实,还需要做好基础管理工作,根据生物安全处理工作开展需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证设施设备的完善性,充分发挥这类基础资源在生物安全处理中功能效用。应了解不同类型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在实际处理过程中能够实现规范运用,可利用法律法规来约束屠宰场的行为,纠正不规范操作。

5.2 实现职责的合理划分,确保生物安全处理有序进行 为保证动物检疫过程的规范性,则需要通过实施责任制的方式,合理划分各项职责,明确检验人员的具体责任与义务,使他们能够严格按照屠宰场中的相关处理规程操作,以生物安全处理规程为依据保证各环节处理内容的针对性,从而提高处理效果,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以免出现病害动物及其产品处理不彻底的情况。对需要焚毁或化制处理的病害动物及其产品必须要按照生物安全处理规定操作,不能出现随意掩埋的情况。对需要快速处理且焚毁效率达不到相关要求的处理任务,通常需要使用密闭容器将病害动物及其产品装送到专门的区域掩埋处理,整个过程需要实现规范、标准作业。

6 做好屠宰场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6.1 生物安全处理场地的合理规划与设计 土地资源短缺是目前社会发展中面临的资源问题之一,屠宰场可以进行掩埋处理的区域也随之减少,在许多地区都难以实施这项操作。为实现病害动物及其产品的生物安全处理工作有效开展,还需要选择合适的位置建设专门的生物安全处理点,这是许多屠宰场在经营发展期间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但是生物安全处理点的建设位置、建设规模、建设数量以及处理能力等,需要结合当前畜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设计,可以选择与垃圾处理厂进行合作,共同进行规划与布局,能够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也可以节约资金方面的投入,应保证场地建设布局的合理性。

6.2 注重技术革新与优化 屠宰场病害动物及其产品生物安全处理工作开展质量效果与使用的技术和投入成本有着一定关系,建设化尸坑处理病害动物,用满后需要请专业人员清理,所需的清理费用比较高,若使用焚化炉处理,后续的处理费用比化尸坑处理费用只高不低,为节约屠宰场的生物安全处理成本,还需要注重技术的革新以及新技术的引进与应用。目前化学水解和高温生物降解技术在屠宰场生物安全处理工作中的应用优势较为明显,与以往运用的技术方法相比,无需投入较多成本,还可以降低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但是目前这类先进技术没有被录入到相关处理规程中,该行业在技术研发与更新的过程中,生物安全处理规程也要随之更新,确保可以快速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环境,满足屠宰场生物安全处理工作开展需要。

6.3 加强新型处理设备的研发与应用 屠宰场病害动物及其产品的生物安全处理中运用的设备种类比较多,其是这项工作开展中不可缺少的要素,若设备功能、性能不合理,环保性能比较差,且在后续养护过程中需要花费较多资金,则会影响生物安全处理效果,也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还会限制屠宰场的进一步发展。为改善上述问题,需重视对新型处理设备的研发与应用,各地区政府部门可加大支持力度,通过出台优惠政策的方式提高企业研发新设备的积极性,从而为屠宰场生物安全处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基础支持。

6.4 加大对违法经营病害动物及其产品行为的打击力度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视,对于违法销售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的行为要进行严厉打击与处理,加强与行政司法部门的联系完善相关法律程序和工作规程,在发现违法行为时能够及时处理,对不法分子要做到高压、持续打击,以此实现对经营和销售病害动物及其产品行为的有效控制,促进屠宰场中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工作的有序进行,规范市场秩序,保证食品安全。

7 结 语

屠宰场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的产品的生物安全处理应严格按照相关处理规程进行操作,确定每个环节各项工作中需要执行的关键内容,及时发现屠宰场存在的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并对其进行生物安全处理,这是屠宰场检疫工作人员需要负责的内容,通常会根据病害动物的疾病类型和死亡原因来选择销毁、化制、消毒等处理方式,确定不同类型生物安全处理措施的适用范围以及应用特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同处理技术方法的科学选用,确保各类病原菌的处理效果,实现对屠宰场中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的彻底处理。

猜你喜欢

屠宰场检疫病害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
东莞2018年减少11家生猪定点屠宰场
混凝沉淀-水解酸化-SBR工艺在某屠宰场废水处理中的工程应用
在检疫中常见的几种人猪共患传染病
羊快疫的检疫诊断和防制
加强产地检疫实现以检促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