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促进青少年主动健康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纾解方略
2023-11-04李彦龙
常 凤,李彦龙
主动健康是通过主动对人体施加可控刺激,增加人体微观复杂度,促进人体多样化适应,从而实现人体机能增强或慢性病逆转的医学干预模式[1]。如何促进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是一个深受关切的问题。学校体育是促进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的重要途径,对提升青少年学生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主要目的是实现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2]。2017 年发布的《“十三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中提出:提供关于个人健康状况的及时有效的个性化健康评价、疾病预警以及主动式干预;加快主动健康关键技术突破和健康管理服务研究;发挥体育科技成果在科学健身和服务体育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3]。2019 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中提出:公民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树立和践行对自己健康负责的健康管理理念,主动学习健康知识,提高健康素养,加强健康管理[4]。医务人员不再是唯一的人体健康保护力量,“第一责任人”的提出使得我国人口健康领域产生了全新的“主动健康”模式[5]。
青少年时期良好的健康意识、健康行为和健康状态的形成,与其成年后的生活质量正相关[6]。然而,主动健康意识薄弱、健康知识缺乏、不健康生活方式等问题在青少年学生中仍较普遍。有研究显示,我国青少年肥胖、近视、脊柱侧弯、体质下降等问题日趋严峻,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日益年轻化[7]。关注、关心、关爱青少年,不断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迫在眉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体育已经成为主动健康的引擎[8],而如何有效发挥学校体育对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的促进作用亟待深入探索。因此,本研究在揭示学校体育促进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的价值意蕴的基础上,剖析学校体育促进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纾解方略,为学校体育促进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提供学理参考与实践指导,助力青少年学生向主动健康体育迈进,从而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1 学校体育促进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的价值意蕴
学校体育是以增强学生体质、普及体育文化为目的的教育过程,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体育教育活动。学校体育既具有促进智力发展、形成优良品德、培养审美情趣的教育功能,也具有促进青少年学生生长发育、提高机能水平、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的健身功能,还具有调节情感、丰富生活、缓解疲劳等娱乐功能,主要目标是通过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态度、体育习惯和运动能力,增进学生体质健康,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化地全面发展[9]。主动健康强调人的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通过改善健康行为对体质健康进行可控干预,达到增强机能、维持健康、逆转慢性病的目的。学校体育教师利用体育课程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运动训练与体育竞赛,通过控制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等要素对青少年学生施加可控的运动刺激。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发挥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促进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意识形成;通过发挥学校体育的健身功能促使人体产生多样化适应,从而达到增强机能、逆转慢性病、维持人体处于健康状态的功效。可见,学校体育蕴含促进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的功能。高质量的学校体育有助于改善青少年学生的生活方式,促进其主动健康。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意识与行为的养成,又会促进学校体育的开展,两者存在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
学校体育主要通过体育课程教学实现,凭借体育与健康课程组织实施。教育部于2022 年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其中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 年版)》[简称《课程标准》(2022 年版)]继续秉承“健康第一”的目标导向,精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等方面皆强调中小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10],这些素养与主动健康相关联,具有促进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的积极作用(见图1)。
图1 学校体育与主动健康的关联
学校体育促进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不仅是一个结果,更是一个过程,是学校体育发展的终极目标,对现在和未来具有重要指引作用。从提高主动维护健康的意识、主动抵御疾病的能力、主动选择健康生活方式的能力3 个方面阐述学校体育促进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的价值意蕴。
1.1 学校体育能提升青少年学生的体育素养和增强其主动维护健康的意识
提升体育素养是学校体育的主动选择。健康教育是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学校体育为依托提升体育素养是解决青少年学生连续长时间静坐而身体活动少、缺乏体育锻炼问题的重要途径。体育素养属于健康素养,健康素养包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11]。学校通过体育与健康等课程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中小学生的健康素养,其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承担健康基本知识与技能、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疾病预防与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心理健康、安全应急与避险等健康教育任务[12]。而健康素养属于身体素养,对于每个人而言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以体育素养为基础不断发展的[13]。学校体育教师在教授运动技能的过程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自尊、自信、勇敢、顽强等体育精神,诚实、自律、遵守规则、公平正义等体育道德,以及相互尊重、讲文明、讲礼貌、合作意识等体育品格[14]。而体育品德、健康行为、运动能力是构成体育素养的三要素。因此,通过学校体育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的体育品德,达到提升体育素养和健康素养的目的,进而促进青少年学生形成主动维护健康的意识,提高青少年学生主动识别和评估自身健康状况的变化及准确预测身体发展变化及健康风险的能力。可见,学校体育蕴含提高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意识和能力的价值。
1.2 学校体育能增强青少年学生身体机能和提高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
增强身体机能是学校体育的健身功能。学校体育教师通过向青少年学生传授运动技能,使其发挥增强青少年人体机能的作用。而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包含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和跨学科主题学习5 个方面。要求青少年学生必须掌握1~2项运动技能是促进其主动健康的必由之路。《课程标准》(2022 年版)要求学校体育以球类运动项目、田径类运动项目、体操类运动项目、水上或冰雪类运动项目、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新兴体育类运动项目等多种运动项目为着力点,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体验运动乐趣。体育教师可以通过施加运动刺激使学生体内激素、酶、蛋白质等生物活性物质发生适应性变化,应对运动引起的机体内环境失衡。运动还具有改变身体成分,增强心肺功能,改善动作协调性、肌肉爆发力、柔韧性、反应能力等作用,进而能增强青少年的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人体系统的生理机能。因此,学校体育教师通过向青少年学生传授运动技能,可以增强青少年学生的人体机能及免疫力,进而增强青少年学生机体自我恢复能力和增强机体抵御疾病发生的能力。
1.3 学校体育能培养青少年学生健康行为和提高其选择健康生活方式的能力
养成健康行为是学校体育的根本体现。以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为支撑,培养广大青少年的健康行为是学校体育的价值靶向和时代使命。参与体育运动、戒除不良嗜好、预防疾病及保健等行为属于常见的促进健康行为。中小学阶段既是教育的关键期,更是各种促进健康的行为养成的“黄金期”。学校体育是培养青少年体育运动兴趣,养成终身体育观,实现体育生活化的重要方式。学校体育教师通过传授基本运动技能促进青少年学生形成体育行为。这与主动健康体现的通过积极的行为干预促进健康水平提高的基本特征是一致的。学校体育教师通过培养青少年学生基于体育运动的促进健康行为,有助于青少年学生及时作出正确而有利于自身健康的选择,能提高通过可控因素干预健康状况的能力。因此,学校体育对培养青少年学生形成健康行为具有正向作用。
2 学校体育促进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的现实困境
主动健康是国家从健康中国战略高度作出的制度安排,是国家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从国家层面而言,将增强国民主动健康意识纳入健康中国行动,为学校体育促进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提供了行动指南;从社会层面而言,提高青少年主动健康素养和有效解决青少年健康问题,为学校体育发展增添了活力;从学校层面而言,健康中国行动向主动健康方向的快速推进,有助于深化学校体育体制与机制改革,对提高学校体育的战略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从家庭层面而言,增强主动健康意识能激发青少年参与学校体育的热情和提升青少年的健康素养。由此可见,主动健康为学校体育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自2016 年10 月,我国明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以来,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健康促进体系,在健康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例如医疗保险、药品供应、重点人群健康服务等逐渐完善,人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然而,学校体育促进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仍存在以下困境。
2.1 健康素养基点水平低制约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意识的形成
2009 年12 月,卫生部首次公布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居民的健康素养整体水平偏低,仅为6.48%[15]。随后,国家积极采取措施提升全民健康素养。2012—2021 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8.80%、9.48%、9.79%、10.25%、11.58%、14.18%、17.06%、19.17%、23.15%、25.40%,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并超过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建设目标(2022 年≥22%)[16-17]。然而,我国居民的健康素养仍然低于美国(在2003 年时,64.0%的美国居民的健康素养为中等以上)、欧洲八国(在2009—2012年,53.0%的欧洲八国居民的健康素养为充足及以上水平)、加拿大(在2003 年时,45.0%的加拿大居民的健康素养处于充足及以上水平)等发达国家水平[18]。
主动健康的实现对我国居民健康素养要求较高,只有具备一定的健康素养,才能形成主动健康意识,才会主动产生健康行为,对自身的健康负责。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健康素养水平为21.0%(2019年),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分别为36.5%、19.2%、17.2%;男生略低于女生,分别为21.2%、23.0%[19]。可见,青少年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与全国居民健康素养平均水平相近。
我国青少年健康素养不高的原因包括:1)大部分家长的健康素养水平有待提高,对青少年健康素养的培养有限。家庭健康教育对青少年健康素养会产生直接影响,父母的学历、职业、个人收入等因素决定着自身健康素养的同时,也会影响子女的健康素养水平[20]。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语言交流、行为示范等方式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健康行为、基本健康技能水平。然而,我国大部分家长的健康素养偏低,导致无法在家庭教育中发挥言传身教的积极作用,无法有效提高子女的健康素养。2)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学时不足。承担健康教育任务的生物课和体育与健康课,均存在被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课程占用学时的现象,进而导致青少年在学校接受的健康教育严重不足,影响了青少年健康素养的提高。3)青少年主动摄取健康知识、学习健康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时间与精力有限。我国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相对较重,大部分时间被知识学习任务占用,体育与健康技能自主学习的时间很少。虽然我国出台了“双减”政策,但是对于面临中考和高考的中学生而言减负幅度不大。有一部分学校为学生减轻了一定的学业负担,但是很多家长又重新增加给子女,所以这些青少年能够利用课外时间学习健康知识和相关技能的时间与精力少之又少。此外,出生于互联网时代的当代青少年,其中有很多人的有限的课余活动主要是玩电子游戏和参与文娱活动。加之林林总总的高热量饮食因素,无不对科学的膳食结构、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与健康行为的养成产生影响。
2.2 学校体育内涵式发展不足间接影响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的热情
青少年学生形成主动健康行为的动力源泉离不开高质量的学校体育。学校体育内涵式发展强调形成符合人的全面发展所需的优质体育教育,推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但是我国普遍存在青少年学生对学校体育的参与热情不高的问题,有60.0%的中小学生家长表示,孩子不喜欢上校内体育课,也不愿意参加校内开展的课外体育活动,并且有85%的中小学生选择上校外体育拓展班[21]。这种矛盾与学校体育不能激发青少年学生的运动兴趣和探索欲望、不能使青少年学生在运动时产生即时快乐及无法促进青少年学生形成稳定的兴趣有关,其根本在于学校体育内涵式发展不足。
学校体育内涵式发展不足的原因在于:1)中小学对体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全国有57.3%的小学生、75.0%的中学生每周体育课不足3 次[22]。将近50%的中小学教师认为,学校体育成为教育的薄弱环节[22]。义务教育阶段的“长于智、疏于德、弱于体、少于美、缺于劳”的五育失衡问题依旧严峻[23],不出汗、不脏衣、不喘气、不摔跤、不擦皮、不受伤、不长跑的体育课的普遍存在[24],体现了中小学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低,以及中小学体育无法充分发挥培养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方面的作用。2)中小学体育自身建设滞后。部分校长和中小学体育管理者的体育观念偏差、中小学生体育意识淡薄等个人因素,以及体育文化、学校制度、气候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制约,导致我国中小学体育自身建设严重不足,体现为中小学的校内体育课程教学、校内课外体育活动及中小学体育管理等方面的水平偏低。中小学在体育教学设施、教材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体育师资等方面的建设亟待加强。3)中小学体育相关的政策与制度的落实力度不足。我国先后出台了大量涉及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保障措施、实施方案、发展规划、标准等学校体育方面的政策文件,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是基层落实和执行的力度不足。例如:有很多学校无早操和课间操;体育课流于形式,甚至不开设体育课;“教会、勤练、常赛”的教学制度有待构建[25],等等。政策无法充分落实和执行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学校体育的内涵式发展。
2.3 体育在教学管理中的位置边缘化弱化了其促进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的积极作用
青少年学生参与的体育活动主要由学校组织,通过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锻炼身体。因此,学校体育在教育场域的功能与体育促进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效应正相关。近年来,随着《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的印发,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有所减轻,学校、家长及中小学生对学校体育的重视度有所增加。特别是《课程标准》(2022 年版)将体育与健康课时占九年总课时的比例,提高到10%~11%,低于语文课(20%~22%)和数学课(13%~15%)[26]。然而,这些文件精神的有效落实需要一个过程。虽然我国教育整体环境呈现出向有利于学校体育地位提升的方向发展的趋势,但是体育课程处于整个中小学课程体系建设的边缘[27-28],中小学体育在教育场域仍处于学校教学管理的边缘位置。原因在于:1)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升学制度决定了体育在学校教学管理中的边缘位置。在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小学的学生升学普遍采取户籍对口和随机派位的方式。但是目前各地的中考和高考政策调整不大,体育在中考时的分数占比较少,且分数难以拉开差距,而在高考时的考试科目中不包含体育。因此,目前的义务教育阶段升学制度决定了体育在学校教学管理中的边缘位置。2)体育促进健康的长期性与中小学升学率的短期提高的矛盾使中小学体育课在学校教学管理中的地位被弱化。运动作为主动健康的工具,被称为主动健康的内核,其发挥作用必须达到有效时间、强度和频率,并且需要长期坚持。例如,患有肥胖症的儿童需要进行每周3~6 次、每次40~90 min、持续3 个月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才能起到减肥效果[29],但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升学压力大、学习时间紧张,难以确保有长期坚持运动减肥的时间,所以运动促进健康的效果大打折扣。目前,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小学生的运动时间得以延长,但是高中生的运动时间少,每周运动锻炼时间不足1 小时[30],致使体育的维护健康、保持健康和促进健康的效应难以产生实际作用。因此,体育促进健康的长期性与中小学短期提高升学率在体育运动时间上产生的冲突,导致很多学校、家长及学生虽然在思想上重视体育,但是在行动上依旧忽视体育。3)有些人受片面认识影响主观轻视学校体育。“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重文轻武”“学而优则仕”等观念在有些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然后再通过学校、教师、家长对青少年学生产生影响,长此以往导致学校体育被轻视。
2.4 运动损伤风险防范不够对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行为产生消极作用
运动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运动被称为“双刃剑”,科学合理的运动具有健康促进作用,但是过量运动或不合理运动则可能引起运动损伤或疾病,例如扭伤、擦伤、骨折、关节脱位、运动性腹痛、运动性血尿,甚至运动性猝死。这些可能存在的运动损伤风险使部分青少年学生、家长及学校对体育运动望而却步。因此,防范运动损伤风险,降低运动损伤造成的损害,消除青少年学生及其家长的顾虑,进而为学校体育消除阻力刻不容缓。
我国有关运动损伤风险防范的指标体系的理论文章较多,但是以竞技体育为主。学者们构建了运动损伤风险防范指标体系。在理论导向上,以运动损伤风险认知和感知为主导;在应用导向上,多数偏向防范体育运动造成的具体损伤风险[31]。然而,学校中的运动损伤风险防范技术与运动安全保障工作相对滞后,加之青少年学生活泼好动,运动损伤风险发生率高达23.69%[32]。由于学校的运动损伤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导致学校相关负责人、体育教师、家长和青少年学生因担心运动损伤风险而减少有一定难度系数和存在安全风险顾虑的体育活动,制约了学校体育发挥主动健康的积极作用。
运动损伤风险管理过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预测、风险评估、选择风险管理技术及风险管理效果评估。其中的风险管理技术包括规避运动损伤风险、预防运动损伤风险,是避免、消除、减少,以及达到运动损伤风险防控目标的关键环节。然而,当前我国学校体育领域的运动损伤风险防范技术与运动安全保障措施较薄弱,仅有少数能在运动状态下识别运动损伤风险的监测系统和基于不同运动项目的运动防护设备平台,但是未在学校体育中应用[33]。原因在于:1)我国缺少运动损伤风险监测技术规范。运动损伤风险是可以通过监测技术被提前发现并及时予以规避的。我国目前已经制定了《环境健康风险监测技术规范》《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规定》《药品风险管理的技术标准与规范》,但是没有运动损伤风险监测的相关技术规范,同时也没有可以参考的监测技术规范。2)青少年学生对运动损伤风险的防范能力不足。《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从学校、教师等层面提出了体育运动风险防控的常规要求,但是在体育课中,青少年学生之间相互打闹、推拉等现象时有发生,容易造成意外伤害事故发生。加之一部分青少年学生由于身体素质较差、运动技能掌握不扎实、运动损伤风险识别能力弱、应对运动损伤风险的经验不足等原因,进一步增大了学校体育活动中的运动损伤风险。3)运动损伤风险保险制度不完善。针对学校体育的保险包括中小学生平安保险(简称“学平险”)和学校责任险。家长可自愿参保“学平险”,但是近年来投保率不断下降,大部分省份的被投保人数不足学校在校学生人数的三成[34]。2010 年修订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在对抗性或者具有风险性的体育竞赛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的,如果学校已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的,无法律责任。相关数据显示,在青少年体育伤害事故中,90%以上的学校无法律责任[35]。此外,青少年体育保险只有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内发生的运动伤害属于赔偿范畴。对理赔场所的限定缩小了青少年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范围和时间,许多体育项目和体育活动被排除在外,反而对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行为增加了阻力。
3 学校体育促进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的纾解方略
深刻把握学校体育促进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的核心要素,是实现青少年主动健康的关键。而要纾解学校体育促进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的现实困境,提升青少年健康素养、促进学校体育内涵式发展、深化体育教育改革、加强运动损伤风险管理则是学校体育促进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的重要方略。
3.1 以提升健康素养为着力点,培育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新理念
学校体育是提升青少年学生健康素养的重要途径,而以健康素养为着力点培育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新理念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素养普遍较低,特别是主动健康意识亟待提升,那么增强青少年学生的主动健康意识可以采取如下具体措施:1)继续提升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素养。可以通过电视节目、互联网、广播、讲座、发放宣传册等方式加强我国青少年健康教育。家长或教育工作者应引导青少年学生主动学习健康相关知识与技能,养成主动健康的行为习惯和树立主动健康新理念。2)积极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学校体育教师通过将体育运动实践融入到健康教育过程中,使青少年学生可以通过自身体验感受到身体和心理的变化、感受运动特有的愉悦,以及形成终身体育习惯。中小学应按照《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的要求,每学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总课时中安排4 个健康教育课时,通过学习运动中出现的紧急问题处理技术,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新技能;通过生长发育和青春期保健、疾病预防及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健康生活方式与健康行为等新理论内容渗透,丰富青少年学生健康知识,形成主动健康新理念。中小学还应认真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及相关意见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丰富课后体育活动,加强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管理,保证健康教育课时。体育教师则应结合《课程标准》(2022 年版)制订学年学习目标、学期目标、单元或模块教学目标和课时目标,真正通过一节节体育与健康课提升中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36],促进中小学生养成终身体育习惯、形成稳定的健康行为,从而夯实青少年健康素养提升基础。3)在青少年中培养健康素养提升互助志愿者。学校或社区可培养一部分健康素养较高的青少年志愿者,并定期组织志愿活动,以青少年同龄人的实际行动为示范,发挥同伴支持效应,带动身边的青少年提升健康素养水平。
3.2 以内涵式发展为关键,创设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新情境
体育运动兴趣是青少年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主动促进健康的动力源泉。低质量的学校体育无法促进中小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甚至会使中小学生讨厌体育课。因此,中小学通过学校体育的内涵式发展,提高学校体育质量,创设良好的体育情境,激发中小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是实现学校体育促进中小学生主动健康的关键。具体措施有:1)中小学要加强对体育工作的重视度。中小学体育具有“立德、增智、美育、尚劳”的作用,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6]。这些作用的发挥需要以校内体育课、校内课后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为载体。因此,中小学应将学校体育摆在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营造良好的体育环境、加强学校体育监督、配足与配齐体育教师数量、保障体育教师合法权益等措施[37],凸显对体育工作的重视度,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教育、健身、娱乐等本质功能。2)中小学对学校体育要自行加强建设。中小学挖掘自身发展的内在潜能是学校体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一方面,中小学体育管理者和体育教师应认真研读我国学校体育相关文件,不断更新学校体育理念,优化课程内容,革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课程建设,通过增强校内体育课对中小学生的吸引力而提高中小学生运用体育手段主动促进健康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中小学应组织开展丰富的体育竞赛及校内课外体育活动,吸引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体育活动中,并结合学生评价,增强学校体育的内驱力,从而提升学校体育质量。3)进一步完善中小学体育制度体系,加大对学校体育政策的执行力度。学校体育内涵式发展离不开制度体系建设。首先从国家层面应继续加强顶层设计和完善中小学的学校体育法制体系。其次从学校层面应建立规范的体育教学运行机制,确立“教会、勤练、常赛”的教学制度,完善体育师资队伍保障制度,优化校内体育教学的奖励、互动、督促、评价等调节机制,以及构建良好的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保障机制。通过上述制度体系确保学校体育相关政策有效落实,从而促进学校体育工作有序开展。
3.3 以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举措,强化学校体育促进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作用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17 年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各级各类教育应更符合教育规律、更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8]。因此,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应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对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的促进价值。学校体育发挥其对主动健康的促进作用的前提是能确保教学内容、课时和教学质量,开足、开齐、开好体育与健康课,在对青少年注重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意增强其体质,由此才能实现学校体育促进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应有的价值。具体措施有:1)继续深化素质教育改革。我国教育部门应继续探索素质教育改革,在避免体育应试化的基础上,研制体育纳入高考的改革方案,进而加大中小学教学管理者对学校体育的重视度。2)积极推进体教融合。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绝不能以牺牲青少年健康为代价,那必将得不偿失。因此,各类学校在追求升学率的同时,应切实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确保青少年学生有足够的体育锻炼时间。各地应通过搭建教研平台、加强宣传、探索地方特色的体教融合发展模式、构建多元主体治理、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吸纳社会力量参与等方式推进体教融合,使体育与教育形成共同体[39]。3)加快研制青少年健康问题防控运动处方,并将其融入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中。青少年阶段是健康的储备期,科学运动是增强体质、降低成年后慢性病发病率最经济有效的方式,但是由于中小学生可分配给运动的时间有限,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达到主动健康效应则尤为重要。基于此,首先建议体育与卫生部门组织专家设计更多可供青少年学生选择的、具有健康促进效应的运动方案;其次要加快研制高强度、短时间、易实施、风险小的运动处方,并将其融入到课后体育服务、课外体育活动等学校体育教学中,预防青少年学生产生肥胖、近视、脊柱侧弯等健康问题。4)积极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形成的最佳时期,而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会受父母、学校同学等周围人及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父母对子女在学业上的过高期望、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偏差、青少年学生自身价值观摇摆不定等因素,均可影响青少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因此,家庭与学校需结合自身责任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改变“重文轻武”“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片面认识,推动学校体育向教育场域中心位置转移,促进素质教育改革,对中小学生要加强体育价值观教育,提高其对体育的重视度。
3.4 以运动风险管理为保障措施,养成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行为
运动损伤风险是降低青少年运动参与度、运动促进健康效应有限的主要原因之一。规避运动损伤风险的前提是要精准识别运动损伤风险,并作出正确的评估,建立完善的运动损伤风险管理体系。因此,加强学校体育风险管理有助于促进青少年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从而形成体育健康行为,确保学校体育更好地发挥促进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的作用。具体措施有:1)研制学校体育风险监测技术规范。首先可以由风险管理、体育、医疗等领域专家共同研制学校体育风险监测技术规范,帮助运动参与者及早识别运动损伤风险,正确评估运动损伤风险的程度,选择适合的防范措施。其次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到可预测运动损伤风险的主客观指标,并构建模型。再其次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及手机APP,及时预警运动损伤风险,并作出预判,尽可能降低运动损伤风险发生率,减少学校、家长和青少年学生对体育运动可能引发的健康风险和运动损伤风险的忧虑,防患运动损伤于未然。2)提高青少年学生对运动损伤风险的防范能力。学校、家长、体育教师等相关人员对青少年学生应加强运动安全教育,培养其防范运动损伤风险的意识,使其养成主动检查体育器材、场地的安全性的习惯及遵守体育课的要求,减少人为的运动损伤风险的发生。此外,应加大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传授运动性疾病与运动损伤的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及预防的常识的力度,提高青少年学生应对运动损伤风险的能力。3)建立多元化的学校体育保险险种。在已有学校体育保险种类的基础上,再结合医疗保险与各类基金建立新的险种。保险费用可以通过学生家长、学校、地方政府、国家进行分摊,提高中小学生保险投保率,并且要使青少年学生在运动伤害事故中能获得最大利益。此外,针对学校体育中的高危运动项目可以增设附加险,还可以与体育彩票、慈善机构、商业赞助等相结合,通过赠予的方式建立体育活动基金险,增加学校体育保险赔付范围和比例。与此同时,要不断完善学校体育事故管理办法,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4 结束语
主动健康是主动对人体施加可控刺激,促进人体多样化适应,实现人体机能增强或慢性病逆转的医学干预模式。主动健康不仅是促进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行动,更是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青少年时期既是体质增强与健康储备的黄金期,也是主动健康促进的敏感期。学校体育蕴含着促进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的功能,但是我国青少年学生主动健康意识在当前尚未普遍形成、学校体育内涵式发展不足、学校体育在教育管理场域的位置被边缘化、运动伤害风险防范不够等现实困难依然存在。由此,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应进一步提高对学校体育的重视度,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中小学应加强学校体育内涵建设,提高运动损伤风险管理能力,促进学校体育向学校教育管理场域中心位置转移;体育教师应积极贯彻落实“新课标”,探索课程改革,充实教学内容与丰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校体育质量;家长应积极支持子女参与体育运动,培养子女主动健康意识,引导子女养成体育健康行为;青少年学生应积极参加学校体育活动,增强自身应对机体失衡状态的能力;医疗及体育领域的专家应积极研制青少年运动处方,探索运动损伤风险防控技术,为青少年学生参加学校体育活动保驾护航。通过上述的多主体协同推动学校体育促进青少年主动健康,助力健康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