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青少年业余体校转型发展的时代旨趣与实践策略
2023-11-04陈林会
陈林会
我国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利用业余时间训练青少年儿童体育运动技能、培养与输送专业体育人才的各级体育行政部门所属的事业单位(含体育中学、单项体育运动学校、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截至2021 年底,全国共有省级体校52 所、市级体校543 所、县级体校1 600 所,有在校生493 400 人、专职教练员27 005 人①。体育行政部门建立的各级青少年业余体校、体育和教育行政部门联合命名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是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的重要阵地。以各级青少年业余体校为基础的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及培养体系是支撑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一个时期以来,青少年业余体校大多都面临着招生难、升学就业出路窄带来的“空心化”通病,存在学训矛盾突出、教练员晋级晋升难、训练经费普遍短缺等“顽疾”,存在软硬件资源盘活难等可持续发展的困境。随着新时代国家对人才培养标准的不断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增长,如何盘活青少年业余体校现有资源、提升人才培养效益,更好地服务于“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增强为国争光的能力”[1]的竞技体育发展目标;如何以体教融合为契机,创新青少年业余体校工作开展方式,服务于“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2],建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体育高质量发展实践相得益彰的中国青少年业余体校发展模式已成为当前研究的迫切任务。
1 对我国青少年业余体校研究概述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学界针对我国青少年业余体校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与政策的相关研究,为青少年业余体校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1)改进青少年业余体校工作的研究。如“青少年业余体校举重训练安排”[3]等训练工作优化的研究;如业余体校跳水运动员选材[4]、田径运动员选材[5]、全国业余体校举重比赛技术观察[6]、业余体校女子体操启蒙训练年龄[7]、业余体校运动员队伍管理[8]等运动员选材及训练方法革新的研究;如“训练占用过多文化理论课时间”[9],需要读训协调、促进良性循环[10],青少年业余体校“忽略文化课成绩、重训轻读,学习时间得不到保证”[11],“重训轻文,体校文化课程教育体系单一和考核标准不合理”[12]等关于学训矛盾和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研究;如部分教练员素质较差[13],教练员文化水平低、创新意识薄弱[14],教练员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衔接不够[15-16]等教练员队伍建设的研究。
2)优化青少年业余体校管理的研究。有学者认为“区县业余体校办学指导思想存在高认知与低执行、办学硬件设施差、学训关系不协调、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17]等困境;我国青少年业余体校“面临选拔模式不够透明,后续就业保证不足,政策资金扶持不足,学生文化素质不高”[18]等现实困惑;青少年业余体校应注重“规范化标准建设、设立科学的奖惩机制”[19]。有学者认为“县级业余体校因实际问题应当采用二集中模式”[20];建立“业余体校组织工作绩效指标”[21],组织“业余体校开展有偿训练”[22]等可以促进青少年业余体校发展;高校办青少年业余体校(附属竞技体育学校)具有“节约训练经费,高效率,能较好解决体校学生运动员出路与更有助于各项目横向交流”[23]等优势。
3)创新青少年业余体校发展的研究。有学者认为:青少年业余体校“社会效益已经呈下降的趋势”[24];“进入市场经济,这种体制继续下去就没有生命力”,应“多渠道培养运动员”并将“基点放在业余上”[25];青少年业余体校的“社会功能开发不全面、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26];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利用假期对运动员进行强化训练[27]。还有学者分析了“企业办业余体校的必要性、可行性、有效性”[28]。也有学者认为:县体委、教育局、学校(中、小学)联合办学的“三联办”可以有效发挥三方面各自优势,并解决体育行政部门独立办青少年业余体校的“经费少、教练少、场地设施少、运动员文化成绩差、运动水平低”[29]等问题。
2 我国青少年业余体校发展历程及现实困境
2.1 我国青少年业余体校的发展历程
2.1.1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的青少年业余体校发展实践(1953—1966 年)
1)初建时期的青少年业余体校发展实践。借鉴苏联的经验和模式,原国家体委于1955 年试办了3 所“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于1956 年提出:为了培养全面发展、品质优良的优秀运动员将在全国各地开始建立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②。青少年业余体校有3 种,即“市、县依托体育场馆,配有专职或兼职教练员,主要负责培养市(县)技术较高、有培养前途的青少年的;或区依托区中心小学或体育场馆,由各区体育教师兼任教练的;或主要由大学、中学、小学、厂矿、人民公社及民兵组织自己建立或联合建立的”③。
2)快速壮大阶段的青少年业余体校发展实践。截至1957 年底,全国建立了141 所青少年业余体校,有在校学生16 000 多人④。1958 年原国家体委修订了1956 年印发的《少年业余体育学校章程(草案)》《青年业余体育学校章程(草案)》⑤,为规范青少年业余体校运行和发展提供了指引。体育行政部门还通过编写教学大纲、训练方面的参考书和教材、组织教练员训练班等推动青少年业余体校发展,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于1959 年创办了集中学习、集中训练、集中食宿(三集中)及学习与训练各占半天的“重点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截至1962 年,全国建成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483 所、重点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316 所[30]888,输送了大批优秀运动员及后备人才,培养了大批运动技术骨干。
2.1.2 社会主义曲折发展时期的青少年业余体校发展实践(1966—1978 年)
由于历史原因,全国范围内原有的各类青少年业余体校大多被取消或裁撤。1970 年以后,体育行政部门恢复了青少年儿童业余训练工作。1972 年9 月提出要“将原有的业余体校尽快恢复起来”⑥;还提出逐步形成涵盖青少年业余体校、各级地方体育代表队、基层训练点、短期体育骨干训练班、寒暑假体育积极分子集训等层层衔接的体育业余训练网⑦。“业余体校-省市专业队- 国家队”的运动员培养体系进一步清晰。
2.1.3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青少年业余体校发展实践(1978—2012 年)
1)组织体系持续健全阶段的青少年业余体校发展实践。一方面,青少年业余体校发展机制不断完善。1978 年,原国家体委奖励了301 名全国业余体育学校优秀教练员,并为4 名成绩显著的教练员颁发了“体育运动荣誉奖章”⑧,健全了促进青少年业余体校发展的奖励机制。1979 年,原国家体委和教育部联合发布的《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章程》中提出要“按照思想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的要求办校”[30]72。截至1979 年,全国共有普通业余体育学校2 370 所、重点业余体育学校(体育中学)235 所[30]887,培养了大批优秀运动员。另一方面,青少年业余体校的组织体系进一步优化。1981 年原国家体委提出“整顿现有业余体校,办好体育中小学和体育运动学校。兴建专项运动学校,提高训练质量”[31];陆续建立起了一批中专体育运动学校,体育后备人才训练网络不断壮大。
2)调整转型阶段的青少年业余体校发展实践。20世纪90 年代全国各级各类青少年业余体校蓬勃发展,三级训练网得到进一步巩固,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竞技体育人才。但是在2000 年前后各地陆续停止了中专生分配制度,中等体育运动学校办学受到影响;“三集中”办学的青少年业余体校难以为继,全国青少年业余体校数量持续萎缩。
2.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青少年业余体校多元化发展实践(2012 年至今)
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和各类青少年业余体校积极探索并制定了《中等体育运动学校管理办法》《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管理办法》《中等体育运动学校设置标准》《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管理办法》等还与相关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优化青少年业余体校发展环境。逐步形成体教结合、走训、集训等多种形式的办学模式。
2.2 我国青少年业余体校发展中的主要困境
我国青少年业余体校在其近70 年发展进程中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丰富经验,但也存在不少短板、面临诸多困境。
2.2.1 青少年业余体校发展遭遇内生发展能力薄弱的短板
首先,青少年业余体校的发展活力不足。调研发现,除学训矛盾突出、文化教育质量不高、学生发展方向单一、成材率较低外,青少年业余体校还存在训练经费普遍短缺、训练场馆设施陈旧与落后、训练条件较为艰苦等现象。大中小学的招生政策变化也严重影响了青少年业余体校的发展基础:中小学保留学生学籍的时限较短,体校无法通过试训选拔人才;高等院校体育特长生招生政策变化,使得体校人才培养面临新的升学挑战。青少年业余体校的发展模式与经济社会进步以及大众思想观念变迁等越发脱节。其次,运动员文化教育水平亟待提升。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化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要“努力抓好运动训练和文化教育”“提高运动队伍的科学文化素质”[32]。但“体育部门单独办学的质量不高,经费投入相对不足,教学内容和方法有待更新,文化教育和训练竞赛之间相互结合的机制尚未形成等问题,制约了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进一步拓宽与社会合作办学的路子”[33]等没有明显改观。运动员受教育程度偏低,影响了运动技术水平提升、退役再就业等。
2.2.2 青少年业余体校发展面临外部协同水平较低的困境
首先,青少年业余体校与其他体育社会组织的联动机制尚未建立,服务社会的能力较弱。个人及企事业单位兴办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不断增多,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热情较高,但青少年业余体校与其是两套并行的人才培养体系,社会资源和青少年业余体校的资源并未有效链接起来。此外,青少年业余体校很少参与社区服务,或仅开展极少数碎片化的活动;需要更好地发挥青少年业余体校在共建、共治、共享的青少年体育治理格局中的作用,多部门、多领域、多层级协同治理和合作共赢,推进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其次,青少年业余体校管理应从体育行政部门单一管理方式向体育行政部门、体育社会组织、企业、体育俱乐部、学校等多主体协同的治理方式转变,否则体校运动员的课程教育一直游离在教育体系之外等问题仍得不到解决。
3 青少年业余体校转型发展的时代旨趣
我国青少年业余体校转型发展,就是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变化,根据新时期青少年体育的发展目标,系统性、多维度地推进青少年业余体校的变革和重塑。
3.1 连接与共创,推动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
我国一直倡导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社会化。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关于举办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应行注意事项的通报》中明确:青少年业余体校“要依靠社会力量进行工作”②,即20 世纪50 年代,我国就已经擘画了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业余体校发展的蓝图。在1983 年10 月28 日发布的《国务院批转国家体委〈关于进一步开创体育新局面的请示〉的通知》中提出“体育是全民的活动,不能只靠体委办,必须依靠和发挥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力量”,并建议“一些部门、行业、大的厂矿企业和大专院校,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高水平的运动队”[34],还明确了学校体育工作应以普及为主,与提高相结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中提出“要完善多渠道、多层次的体育人才梯队”[35];《关于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36]。综上可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已是普遍共识。社会力量参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具有参与主体多样、协同过程复杂等特点,关键是通过整合青少年业余体校、大中小学、企业等相关方面的资源,形成有效互动的动态协作机制。
集成以青少年业余体校为支撑的青少年体育发展平台。青少年业余体校是学校体育教育和校外体育培训的有效补充;青少年业余体校是连接学校、体育社会组织的重要平台。青少年业余体校应积极把握社会发展大势,以内部资源挖掘利用为中心的创新转向以外部协同网络构建为重心的创新,通过连接各类主体,灵活整合多方资源,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首先,青少年业余体校应吸引其他类型青少年体育发展主体加入,增强吸引力、扩大业务范围;青少年业余体校应挖掘价值空间、拓展功能,推动多元主体在青少年体育发展中的价值共创及价值升级,巩固青少年体育发展中的协作关系,形成聚合效应、规模效应。其次,健全青少年业余体校、大中小学、家庭、社会协同的育人机制,把促进青少年体育参与和青少年体质提升落实在行动上,为青少年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体育环境。
构建起多元主体良性互塑的青少年体育发展的协作网链。一是要发挥青少年业余体校的平台作用,对外赋能、拓展价值空间,构建起多主体良性互促的青少年体育发展图式。即青少年业余体校通过取长补短、转变产品和服务供给方式与多元主体间形成交互作用。例如青少年业余体校与大中小学、其他各类体育社会组织之间可以通过资源共享、业务合作等建立动态合作;实现从青少年业余体校主导资源配置到多元主体自主选择资源转变;引导多元主体向青少年体育发展链条的上下游不断延伸,聚集青少年体育资源;在自主合作、公平竞争中形成网链结构,衍生出新的青少年体育发展需求,形成需求驱动的分工协作。二是青少年业余体校应突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一条龙”“一贯制”等传统模式局限,突破其作为传统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主体承载的单一角色及思维惯性局限,在多元主体的动态竞争与合作关系中承担起青少年体育发展的主导者、协同者、参与者、合作者等多重角色,以便其他参与主体能根据自身利益目标和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整体需求,调整业务内容、寻找合作伙伴、构建价值模块,助力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见图1)。
图1 青少年业余体校助力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方式
3.2 关照时代之需,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充分拓展青少年业余体校职能,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青少年业余体校在发展过程中的任务逐渐窄化为传授体育专项技术,为各项目国家队、各地省(区、市)代表队输送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把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作为自身的唯一职责”[37],本应该面向全体青少年的业余体校,服务对象却窄化为具备较高运动技术水平的青少年“精英”。青少年业余体校大多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承担着向社会提供体育公共产品的职能与职责。除了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以外,培养青少年体育兴趣爱好、提升青少年体育素养、涵养社会体育文化氛围等事关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仍有待加强。因此,推进青少年业余体校转型发展,调整青少年业余体校发展的价值取向,回归建设青少年业余体校的初衷,充分整合青少年业余体校的体育场馆、教练员、管理人员等方面资源,承担起培育体育文化氛围、普及运动项目、提升青少年体育运动技能等体育公共服务的职能,为全体青少年创造更多体育参与机会。
一是要为青少年体育兴趣爱好的养成托底。笔者在波士顿、芝加哥、洛杉矶等地及其下辖地区的调研中发现:美国基层体育行政部门依托其运营管理的各类体育场馆,借助志愿者的力量组织了丰富多彩,面向社区青少年的入门级免费或低收费体育培训;让青少年就近享受运动的乐趣,为社会力量经营的体育培训孵化了市场,为扩大体育服务类消费奠定了基础。青少年体育是体育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不能只关注针对极少数青少年运动精英的拔尖。拔尖易造成优质体育资源向极少数精英集中,向少数青少年倾斜的青少年体育发展选择,不能破除后备人才不足、体育文化缺失、体育市场薄弱等成为长期制约我国竞技体育乃至体育事业发展的桎梏。因此,在青少年学生“运动兴趣广泛,兴趣和注意力容易转移,很难集中于1个运动项目的持续学习”[38]的前提下,应充分发挥青少年业余体校的人力、物力、财力及地理区位优势,积极整合资源,组织开展各种免费或低收费体育兴趣爱好养成培训,主导一种面向全体青少年的体育均衡发展。
二是要为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机会托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明确要求“培育、增强青少年体育健身意识,推动青少年和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和普及,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体魄强健”[39]。在学校体育课时被挤占或“教会、勤练、常赛”未深入落实的情况下,校内时间无法满足青少年的运动要求时,全国各地的青少年业余体校可为培育青少年体育健身意识,普及青少年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体魄强健贡献力量,保障青少年每天的校外体育活动时间,避免青少年在校内和校外的体育运动的双向盲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提出,要“推动体育系统管理的训练中心、基地、体校的健身设施以及运动康复等服务向社会开放”“支持体校、体育俱乐部进入学校、青少年宫开设公益性课后体育兴趣班”[40],这为创新各级各类青少年业余体校工作内容,为青少年创造更多体育参与机会提供了遵循和实践方向。因此,青少年业余体校应根据实际向青少年开放,用“体育疗法”预防青少年出现近视、肥胖症等健康问题,助力青少年的体质提升;让更多青少年享受运动乐趣,帮助青少年掌握一项以上运动技能,增加体育人口、普及运动项目,促进运动项目可持续发展,形成支持青少年体育发展的良好局面(见图2)。
图2 青少年业余体校保障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机制
三是要为青少年身心健康托底。青少年是社会中最有生气的力量,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生力军,“我们期待现在的青年一代将来跑出更好的成绩”[41]。但是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和青少年学生成长环境不断变化,加之受疫情影响,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断凸显。体育在磨砺青少年的意志、培养青少年坚韧不拔的品质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教育部、体育总局等十七部门发布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 年)》中提出,要“以体强心,发挥体育调节情绪、疏解压力作用”[42]。发挥青少年业余体校的作用,广泛开展体育活动,可以发挥体育调节情绪、疏解压力的作用;使青少年在享受体育锻炼乐趣的同时,拥有强大的意志力量;在青少年群体中培养起不懈奋斗、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
3.3 夯实体育强国之基,助力体育事业全面发展
在新时代和新征程上,体育领域要实现“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体育人才等各方面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形成体育各方面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43],但是我国体育产业距以更大、更活、更优的状态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这一战略目标还有较大差距;竞技体育的高质量发展能力、综合实力、国际影响力等都有待进一步提升;体育文化的感召力、影响力、凝聚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青少年体育关乎体育强国建设的全局和长远,体育行政部门应该挖掘青少年业余体校这一青少年体育发展主要阵地的作用,将其作为支点和抓手,推进体育强国建设。
1)发挥青少年业余体校的枢纽作用和支撑作用。当前,各类青少年俱乐部、学校、体育协会等正积极参与青少年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初步建立。此外,以往相对封闭的青少年业余体校发展模式,难以满足广大青少年及其家庭的需求。因此,应积极把握机遇,调整各级各类体校工作重点和重心,提升青少年业余体校在青少年体育发展中的聚合作用;依托其各类资源,打造开放的“体校- 学校- 家庭- 体育社会组织”青少年体育发展组织网络。调整各级各类体校工作重点和重心,提升青少年业余体校发现和输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效率,勇攀竞技体育高峰。在发挥青少年业余体校的枢纽作用、支撑作用的过程中,实现青少年体育发展内容与形式的科学匹配,实现青少年体育发展过程与结果的有机统一,实现青少年业余体校在托底夯实基础与拔尖培优的双重发力。要打破束缚,实现青少年业余体校治理能力跃升,实现体育系统内与系统外的优势互补,实现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基”与“固本”的共同跃升,夯实建设体育强国的基础。
2)推进青少年业余体校与体育社会组织的融合发展。即在“让位”与“补位”中推进青少年业余体校与体育社会组织的融合发展。让位可以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体育发展;补位可以为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体育发展创造条件,培育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发展的土壤。一是要拓展功能,积极补位。当前,我国体育人口数量有待增加、社会的体育氛围不浓等制约了体育高质量发展。各类青少年业余体校应通过整合资源、开设体育训练营、体育兴趣班等方式,普及体育项目、培养体育兴趣、培育体育人口、孵化体育市场,托底体育强国建设的人才基础、产业基础、市场基础、文化基础。二是要调整职能,适时让位。在培育起青少年体育兴趣爱好和体育人口后,各类青少年业余体校可将运动技能巩固与提高的长期训练让位给各类体育社会组织,进一步激发体育市场主体活力;体育行政部门也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吸引学校、运动项目协会、家庭、企业、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各类主体参与青少年体育,壮大青少年体育发展的组织基础。三是要整合效能,提质到位。体育行政部门应发挥青少年业余体校、体育场馆等体育系统内相关单位的作用,通过组织选拔赛、短期备战集训等方式发现有天赋、有悟性的体育后备人才,建设各级体育代表队、提升各级体育代表队的竞争力,为体育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短期集训能降低对运动员文化课学习的影响,既可以避免运动员因学校课程教育缺失而遭遇升学困境,又可以避免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流失,还可以避免运动员因文化水平有限进入社会就业后的发展能力不足(见图3)。
图3 青少年业余体校支撑体育强国建设的机制
4 推进青少年业余体校转型发展的实践策略
推进青少年业余体校转型发展,就是要发挥青少年业余体校的平台的作用,打破传统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生态,吸引社会资源加入,为参与青少年体育发展的其他主体提供支持,将青少年业余体校的价值从促进竞技体育发展拓展到更广的维度。
4.1 积极融入新格局,积极推动青少年体育发展
1)要增强青少年业余体校普及体育项目的自觉意识。各级各类青少年业余体校就要主动作为,与各级运动项目协会等进行广泛合作,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活动,推动体育项目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普及与提高。此外,各级各类青少年业余体校应与相关社会机构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培训及体育活动等,提升青少年的体育思维能力和体育素养,在自觉作为、主动担当中,促进青少年体育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地高质量发展。
2)提升青少年业余体校与中小学的融合发展能力。在托底阶段,积极推动青少年业余体校与普通中小学进行合作,通过体育项目进校园、教练员进校园等形式发挥体校的项目资源优势和人才资源优势,服务于中小学的校内体育课程教学、校内体育赛事活动组织策划等,丰富中小学校园体育文化生活,破解中小学体育教师匮乏等困境。在拔尖阶段,通过与学校共建代表队等形式完成各级体育代表队选拔及备战参赛任务、优化训练及备战管理,兼顾学生、家长、中小学、体校的相关诉求。
3)增强青少年业余体校调用体育系统资源的能力。业余体校开展的体育项目数量有限,其体育场馆等硬件设施难以满足当前体育赛事活动比赛项目设置的需求。为了普及奥运会新增项目及非奥项目、降低项目普及成本,各级各类青少年业余体校应发挥其教练员队伍的优势与体育系统内的综合性体育场馆、全民健身中心等开展合作,组织开展面向青少年的体育项目培训等。通过调用公共体育场馆资源,与时俱进地调整体校办学的运动项目,提升体育公共场馆的使用效率;还可以策划举办体育代表队选拔赛等各类赛事活动,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4.2 提升业务效能,拓展青少年业余体校的价值广度
1)从业务转移、创新资源供给等方面为青少年体育发展主体提供全方位支持。首先,体育行政部门应秉持“大体育观”,主导构建一种以青少年业余体校为平台,促进形成开放、互动的青少年体育及竞技体育发展格局,将运动技能提升培训等让渡给市场主体;同时,依托青少年业余体校,开展体育文化建设、体育人口壮大等保障运动项目发展的基础性、公益性活动,孵化体育市场主体、壮大体育市场。其次,要引导各级各类体校通过购买服务、联合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等形式推动体育项目普及,与企业、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家庭、大中小学等形成稳定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合作关系,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
2)从培养体育兴趣、满足多样化需求等方面增加青少年业余体校的育人价值。各级各类青少年业余体校的业务活动应立足于促进广大青少年的全面发展,除了传授运动技能以外,还应促进青少年的体育思维能力、精神品格和体育素养跃升。要创造条件优化体育教育与培训的产品形态和组织方式,适应运动技能基础性、青少年群体分众化、体育项目差异化等青少年体育发展趋势;还要研制业余训练的教学训练大纲,降低难度、增加趣味性,培养青少年体育兴趣,适应青少年发展需求和社会要求。
3)从组织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举办短期集训等方面强化对“奥运争光”关键环节的控制力。根据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专业性、公益性特征,组织选拔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营、夏令营、集训营等短期集训;降低三级训练体系的体育人才培养成本,完成人才选拔、组织参赛等目标任务,实现青少年业余体校自身的生存发展能力和竞技体育基础能力的提升。
4.3 完善保障措施,提升青少年业余体校的服务能力
1)积极转变青少年体育发展模式。青少年业余体校创新发展需要形成一种多元、协同的整体治理结构,需要从单一主体主导的方式向体育行政部门、运动项目协会等多主体参与的方式转变。体育行政部门既需要对青少年业余体校转型发展进行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又需要制定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完善青少年业余体校转型发展的政策法规。
2)发挥体育行政部门的监管保障作用。当有更多的青少年到体校参加入门级体育培训后,势必会增大体校的安全保障压力、青少年的运动损伤风险等,这就需要体育行政部门为各级各类青少年业余体校提供必要的经费或保障措施。一是需要体育行政部门适时调整各级各类青少年业余体校的管理办法、设置标准等,使之适应经济社会及体育发展需求;二是需要体育行政部门完善各级各类青少年业余体校督导检查办法,研制各级各类青少年业余体校办学评估细则,开展系统的评估检查;三是需要逐步改善青少年业余体校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实现转型发展。
4.4 推进理论创新,加强青少年业余体校发展的理论研究
1)需要突破研究思维局限,确立更深刻的青少年业余体校转型发展的系统思维。国内学界关于青少年业余体校发展的探索主要是从“修补”青少年业余体校现行运转机制和运作模式的视角展开,相关研究尚不能提供如何促进青少年业余体校转型发展、如何突破制约青少年业余体校社会化发展的结构性约束等解决方案。过去20 余年的经验表明,简单“修补”已不能缓解青少年业余体校招生难、体教融合难等制约其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也不能破解青少年业余体校数量持续萎缩等发展困境。如何促进青少年业余体校高质量发展,需要系统性的思维、需要更多富有解释力的理论。
2)需要构建与青少年业余体校发展复杂系统相适应的发展方式。一是《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指导意见》《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文件为青少年业余体校融入国家教育体系提供了重要契机。青少年业余体校是将业余训练楔入学校体育的关键,是积极推进落实体教融合的平台,但是青少年业余体校的发展模式与教育部门在发展观念、发展目标、制度保障等层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学术研究需要系统地提出涵盖青少年业余体校融入学校教育的发展思想、结构调整、推进策略等立体而全面的组织架构与路径,真正解决青少年业余体校招生难、体教融合难等问题。二是封闭式的发展模式使得青少年业余体校的制度适应性、社会适应性等都相对较弱。学术研究需要进一步厘清体育市场发育不充分背景下青少年业余体校如何融入社会,呈现更多关于理念更新、利益协调、权益保障等青少年业余体校融入和服务社会发展大局的新学说。三是社会力量举办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体育培训班已蔚然成风,多元化的青少年体育训练模式逐渐形成,但是我国冠军运动员依然主要由各类体校输送。学术研究需要深刻认识如何提升青少年业余体校的跨部门协作能力,以此增强青少年业余体校治理体制的适应性。
5 结束语
青少年业余体校转型发展,需要相关部门站在体育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来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与治理体系,还需要良好的行业发展生态,形成多元力量参与青少年体育发展的社会基础、市场基础和思想基础。青少年业余体校转型发展是一个放权、让利、规范行为、优化服务的过程,形势严峻、难度巨大,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把难度转变为事业高度,把阻力转变为事业发展的动力。青少年业余体校转型发展一是需要相关部门突破壁垒,创新青少年业余体校的管理机制,二是需要相关部门引入竞争机制,拓宽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体育发展的领域和渠道,构建起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