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物流背景下高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

2023-11-04劳国炜吴克雄

物流技术 2023年9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证书物流

张 玲,劳国炜,吴克雄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广西 南宁 530001)

0 引言

基于互联网的物流新技术在智慧物流时代广泛应用,其对物流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是企业物流管理人才的重要来源,但目前高校的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不够吻合,其实践操作能力薄弱,因此,探究智慧物流背景下的高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专业的教学改革意义、如何进行专业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及实施改革的保障机制四个方面探讨了智慧物流背景下高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1 高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物流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随着先进信息技术在智慧物流时代的应用,其对物流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其要求物流管理人才首先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实操方法;其次,能有效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建立智慧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操作管理的智能化;第三,具备智慧供应链管理服务能力,以便打造全方位的智慧供应链服务体系。

物流管理人才的输送主要来自于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但目前的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较多问题,包括:第一,师资力量来源单一,虽然有很多高校采取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但大部分流于形式,真正实施的较少,其次在引进师资时,非常注重学历,大部分教师往往刚毕业就直接到高校任职,缺乏在物流企业的实践工作经验,难以保障教学质量;第二,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大部分高校重视理论教学,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第三,缺乏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体系,虽然部分高校建立了物流教学实训室、在合作企业有物流实训基地,但大部分只提供观摩功能,与物流实践操作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实践能力薄弱。在当前智慧物流时代下,重构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对培养适合时代背景需求的物流专业人才有重要意义。

2 智慧物流背景下高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内容改革

2.1 高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内容路径设计

大部分物流企业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熟练操作系统,具有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数据分析处理能力等的复合型物流技术人才,这需要探索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基于需求导向,贴近岗位、贴近职业标准的校企合作和协同育人的高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较为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实现“课程体系与岗位需求、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教学过程与人才培养过程”相融合。其整体路径设计如图1所示。

2.2 确定课证岗赛融合方式,构建融合的课程体系

首先,专业建设负责人与课程团队一起按照专业教学内容设计逻辑逐条分析现代物流管理“1+X”证书的知识技能要求,实地采访物流企业及线上收集整理目前物流管理工作岗位对工作者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剖析物流管理专业职业技能大赛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要求。

然后,将整理好的上述知识技能要求与现有课程体系进行逐项分析比对,通过“免修正、内容强化及修补、新增课程、能力转换”4种常用方法,在满足教学标准总课时、尽量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原则下将其融入到课程体系中。其中:

(1)免修正:对于已有课程中涉及的知识和技能点能覆盖“证、岗、赛”中的要求,不需要对其进行修正。

(2)内容强化与修补:已有课程中涉及的知识和技能点基本与“证、岗、赛”中标准相同,部分知识点不能覆盖,需进行内容强化与修补,对于智能物流发展前言的内容,采取在相关课程中进行知识延伸与拓展。

(3)新增课程:已有课程难以覆盖“证、岗、赛”中标准要求,需新增一门或多门课程。

(4)能力转换:对提升学生职业道德与客户服务意识的内容不仅融入公共基础课中,也需渗入到专业知识中,进行日常渗入式培养;对提升专业实践操作能力,可增加或完善实践教学条件,改善实践教学方法等。将职业素质和技能能力通过内化训练变成符合“证、岗、赛”中要求的技能能力。

其中,物流管理“1+X”证书的知识和技能要求见表1。

表1 物流管理“1+X”证书知识和技能要求

物流管理专业工作岗位主要包括智能物流方向和国际物流方向,其主要工作岗位有:(1)采购方向:主要负责商品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要求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商务礼仪和谈判技巧;(2)仓储方向:主要负责商品出入库及在库管理,需要有较强的执行力及相关专业知识,包括法律法规等;(3)运输方向:主要是涉及运输行情的调查与分析,控制运输成本并制定合理的运输方案,要求有较强的组织和沟通能力,熟练掌握相关专业知识;(4)运营方向:主要负责运输路线规划、相关成本分析和效率提升,需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掌握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运输管理及成本管理等专业知识技能;(5)报关员、国际货运代理方向:主要负责出口货物运输、仓储、报关、订舱发货等业务,需掌握报关流程及法律法规,有良好的英语及沟通能力;(6)国际物流的运配专员、仓储专员:主要负责商品出入库、在库管理,调查与分析国内外运输行情,控制相关运输成本,维护客户关系,需熟悉国内外运输操作流程、海关监管运输、交通法规和交通事故的处理流程等。

物流管理专业工作岗位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如图2、图3所示。

图2 物流管理岗位主要职业技能

图3 物流管理岗位主要专业知识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职业技能大赛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见表2。

表2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职业技能大赛知识技能分析

根据此融合方案,构建基于“课、证、岗、赛”四融合的高职现代物流管理课程体系,实现“专业培养+证书培训+竞赛打磨+顶岗实践”环环相扣,如图4所示。

图4 “课、证、岗、赛”四融合的高职现代物流管理课程体系

2.3 根据融合的课程体系,编写课程标准,制定学分互认和转换方式

根据制定的“课、证、岗、赛”融合方案,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物流管理“X”证书、职业岗位、职业技能比赛的内容确定课程内容,并编写课程标准。每门课程标准包括课程性质与目标、课程作用与设计思路、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评价、考核与建议等。为了方便学生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之间的学分认定,在课程标准中需重点标识“本任务融入物流管理‘1+X’证书内容”。

分析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与“证、岗、赛”融通点,制定学生学习成果的互换与转换模式,包括如下几种:

模式一:学生在取得物流管理“1+X”证书后,可免修相关课程。对于课程内容与“X”证书内容关联度大、重复率高达90%及以上的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为课证互认课程,如“智慧仓储与配送”与物流管理“1+X”证书设置为学分互认课程,即学生取得物流管理“1+X”证书后可免修此课程。

模式二;学生在取得物流管理“1+X”证书后,可免修相关课程的部分学时。对于课程内容与证书内容融合度较低的课程,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注明部分学时置换课程,一方面鼓励学生获取证书,其次,解决学生重复学习已经掌握了的知识,能给学生换取更多可供支配的时间。但此模式对教师压力较大,需教学团队详细设计可以免修部分课程的教学内容,对应的考核要求、成绩评定等。

模式三:根据第二课堂折算学分。此模式可激励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实践实训项目,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是实现“课、证、岗、赛”四融合的重要途径。

3 智慧物流背景下高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改革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应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推进数字化教育建设。构建融入VR虚拟现实技术的基于新构建主义BOPPPS模式的教学,能将教学进行课前与课后的延伸,同时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情景中学习并进行意义构建,具有良好的沉浸性与交互性,强化学习动机。

基于新构建主义的BOPPPS的现代物流教育模式强调“参与式”教学,强调真实情景的重要性与交互性的思维碰撞,其主要将教学课堂分为:导入(Bridge in)、目标(Objective)、前测(Pre-asessment)、互动(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总结(Summary),此模式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据此,融入VR技术的新构建主义的BOPPPS现代物流管理教学模式如图5所示。

图5 融入VR技术的新构建主义的BOPPPS现代物流教学模式

4 智慧物流背景下高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保障机制

要实现上述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有一套完善的内部保障机制,包括自上而下的学校层级划分的组织体制及自下而上的多元主体参与协作的治理体制。两者运行方向不同,但保障目标相同。自上而下的组织体制中涉及的组织多元,主要以校长责任制为主,包含学校领导组织、二级学院领导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如教务部、督导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资产管理部等)、物流管理专业教研室、专业教师、学生等。自下而上的多元主体参与协作的治理体制中,囊括的机制主要有资源保障机制、动态调整机制、激励机制、沟通机制、决策机制,体现多元主体参与和协作对教学保障的优化诉求。其中学校层面要充分发挥统筹指导作用,兼顾各方的利益诉求,明确各方主体的职责权利,鼓励多向互动沟通,激励各方参与治理的热情,全方位保障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实施。

为实施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专业教师的工作任务激增,且师资队伍的能力水平和参与程度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故需加强激励机制;其次,要实施“课、证、岗、赛”四融合的教学体制,需配套专业的实训基地及实训设备,建立资源保障机制,保障师资、设施设备、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有序进行;第三,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效果评价机制是实现上述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工作高效高质量推进的重要保障,为此,需建立“过程质量+成果绩效”的质量效果评价机制,其中过程质量从考证执行率、考证通过率、师资培训、教材开发、学分互换等多维度评价,成果绩效要从时间维度上延伸,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进行追踪调查,全面评估教学的成果绩效;最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岗位技能根据产业更新、数字化升级变化而变化,面向经济社会技术技能的“适应性”,需随着产业数字化升级改造、行业企业需求动态变化同步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为此引入动态调整和退出机制。具体保障机制如图6、图7所示。

图6 自上而下的组织体制

图7 自下而上的多元主体参与协作的治理体制

5 结语

综上所述,构建“课、证、岗、赛”四融合的现代物流管理教学内容体系,采用融入VR虚拟技术,基于新构建主义的BOPPPS现代物流管理教学方法,同时采取“自上而下的学校层级划分的组织体系+自下而上的多元主体参与协作的治理体系”双轨保障机制,全面保障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为智慧物流背景下高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保驾护航。其中全面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物流职业技能比赛、实践活动,与“X”证书形成职业技能培养组合拳,使“专业培养+证书培训+竞赛打磨+顶岗实训”环环相扣,深度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素养,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岗位实操能力,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技术技能,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实现优质就业。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证书物流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收录证书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