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区域项目教研助推义务教育课程实施
——嘉兴市落实《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试行)》的教研行动
2023-11-04张建芳嘉兴教育学院教育研究院
张建芳|嘉兴教育学院(教育研究院)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部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教育部颁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和《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浙江省教育厅也印发了《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并将于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省中小学全面推进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工作。嘉兴教育学院(教育研究院)将以此为契机,不断强化“教”的使命,提高“研”的站位,积极探索市域一体化的教研指导与服务工作机制,以区域项目教研的方式着力推进《实施办法》落地,以高品质教研助力高水平教育,从而实现国家为新时代基础教育统一制定的育人“蓝图”。
一、区域项目教研是课程改革20年来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教研工作一直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每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都会让教学研究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也成为教学研究转型与创新的时代诉求。2001年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是我国基础教育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伟大征程的开始。浙江省嘉兴市于2003年秋季整体推进此轮课程改革。回顾嘉兴市课程改革20年的历程可知,全新的教育管理制度框架基本确立,教育教学方式改变不断深化,教育评价制度改革深化推进。在这一过程中,嘉兴市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比如:政策解读和理念先行是区域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导向仪”,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是区域教师课程建设能力提升的“增速器”,示范区和示范校是区域课程教学改革成功的“生长点”,评价改革和机制建设是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这些经验的取得主要是通过区域项目教研的实施与推进得来的,而这也为我们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教研专业支撑的行动方法与策略。
所谓区域项目教研,指的是嘉兴市针对教研工作存在的机构体系不完善、教研队伍不健全和教研方式不科学等问题,将教研机构定位于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机构、课程教学专业指导产品的服务机构、评价和改进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指导机构,积极从教研机构的教学指导中心向课程发展中心转型,紧跟改革热点,专攻改革重点,深研改革痛点,并以项目为抓手来组织教研工作。自1999 年设立“南湖之春”教育教学改革展示项目以来,嘉兴教育学院共设立了“嘉沪校本研修高级研修班”(2006年)、嘉兴市普通高中学科基地(课程基地)(2006年)、嘉兴市中小学名优教师“携手镇村”教育指导服务活动(2011年)、嘉兴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样本学校项目(2011年)、嘉兴市初中学业质量评价与分析教改项目(2012年)、嘉兴市普通高中学业质量评价与监测项目(2018年)等近10个教改项目,并通过凝聚各方人力资源,整合行政、教研、科研、高校等部门力量,把项目研究的过程与培训、推广的过程整合到一起,减少项目的推广与培训成本。进入“十四五”后,嘉兴教育学院围绕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优质发展、品质提升和学生成长等四方面来系统规划、顶层设计“优学在嘉”教研支撑专业服务体系,先后实施了“嘉兴市‘守望杯’农村教师素养展评”“新优质学校培育”“改进学校教学管理”以及“教育学院实验镇和实验学校”等教研项目,深入实施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教育实验区(镇)项目、省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区域推进项目等多个教改项目,以此来撬动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着力提升师资队伍质量和学校教育教学品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为助力嘉兴市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典范城市,打造更加均衡、更有质量、生态和谐的义务教育新样态发挥教研专业支撑作用。
二、以区域项目教研落实《实施办法》的教研行动
为进一步贯彻《课程方案》《行动方案》精神,落实《实施办法》,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专业力量,嘉兴教育学院将继续采用区域项目教研的方式,充分发挥教研部门的专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强化教研机构的专业引领职能,明确中小学教研员的专业服务要求,教研员不但要发挥教学的作用,更要发挥教育的作用,要成为教育的研究者、教学的引领者和学校教育的变革者,为课程改革提供过程指导,确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
(一)学校课程实施规划“示范校”项目教研行动
遴选和确立30所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作为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学校课程实施规划制订“示范校”,指导中小学校切实把握课程改革的目标任务,立足办学理念和学生发展需要,因校制宜规划学校课程体系,统筹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类课程,进一步落实《行动方案》和《实施办法》提出的要坚持因地制宜“一地一计”、因校制宜“一校一策”工作要求,高质量落实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高标准建设校本课程,构建“五育并举”和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育人体系。
(二)学科“理解性课堂”构建与学教方式变革项目教研行动
各学科开展聚焦课堂教学质量的主题活动,推动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转型与教学方式变革,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和跨学科学习,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强化学科实践,培育、遴选和推广“理解性课堂”优秀教学模式和精品课教学案例,全面推进教学方式变革。指导学校进一步改进教学过程管理,完善和创新学校教学常规制度,落实“双减”政策,推动“双新”背景下的课程育人、综合育人、实践育人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及各学科课程标准。
(三)科创少年培养与科学素养提升项目教研行动
继续开展43所STEM教育和项目化试点学校实践与研究。开展科学类学科教学和实验教学研究与指导,强化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推动中小学实验室建设,指导学校探索建设学科功能教室、综合实验室、创新实验室、教育创客空间等,遴选一批富有特色的高水平科学教育和人工智能教育中小学学科基地。开展科技类校本课程建设与评选,指导学校将科技馆、博物馆、研学基地、高科技企业等作为中小学科学教育实践基地,结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设计相应的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中小学实验操作抽测、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评、信息科技比赛和劳动作品创新比赛等系列活动,为中小学生科学素养提升搭建展示与交流的平台。与大学、科研机构和政策相关部门合作,开展科教融合,持续深入开展科普教育。
(四)美育“一校一品”和劳动教育“一校一策”项目教研行动
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开齐开足美育课,推动创建“一校一品”“一校多品”艺术特色学校,推进学校艺术团及艺术教育品牌建设,发挥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辐射示范功能。探索构建学段有机衔接、课内课外深度融合的美育体系,丰富美育实践体验。
加强对劳动教育体系,家庭劳动教育、学校劳动教育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多样化等方面的研究。推动实践基地建设和劳动教育实验学校建设,推动落实中小学劳动周制度,建立中小学劳动清单,探索将劳动素养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推进“一区一策”“一校一策”“一班一策”和“五育融合”“家校配合”“校内外联合”的区域“三策三合”教学评一体化劳动教育教研工作策略。
(五)学段衔接教学研究与衔接课程建设项目教研行动
注重学段衔接教学研究,加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课程的相互衔接,准确把握学生心理状态和需求,体现不同学段目标要求的层次性。注重幼小衔接,坚持零起点教学,将一年级第一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从学习环境、作息时间、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好衔接。科学落实小初、初高衔接,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可根据需要开发开设必要的衔接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六)学生综合评价与教师评价素养提升项目教研行动
研究推进体现表现性评价思想的学习过程评价,倡导基于证据的评价,关注学生真实发生的进步,积极探索增值评价。准确把握考试功能,发挥诊断学情教情、改进加强教学、评价教学质量等方面功能,提升教师命题能力,全面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推进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探索学科分项等级评价,完善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及其运用,引导中小学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破除“唯分数”“唯升学”的评价体系。
(七)农村教师发展“守望”和乡村教育振兴项目教研行动
做好教研下沉服务,通过开展市级名优教师携手镇村送教活动和“守望杯”农村教师素养展评活动,强化资源共享,提高教师育人能力。发挥嘉兴市学科骨干教师示范引领、辐射指导作用,提高农村学校校本教研水平,补齐镇村教育短板,推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着力打造优质均衡、活力充盈、特色鲜明、生态和谐的义务教育新样态,让城乡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八)学科校本教研与优秀教研组建设项目教研行动
加强校本教研指导,开展植根课堂的学科校本教研。开展市级先进学科教研组评选活动,引导中小学加强学科教研组长队伍建设,提高学科教研组长的校本教研策划能力和组织管理指导能力。组织开展学科校本教研工作的指导,推动教研组作为一个学习型组织的发展,促进教师教学工作的进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进而促进学校办学目标实现与效能提升。
(九)“市域一体化”教研机制建设与工作转型项目教研行动
探索建立由市、县、校三级组成的“市域一体化”教研机制,完善区域教研、校本教研、网络教研和综合教研等制度。加强学科教研员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研队伍,健全各级教研员培训交流机制。强化教研专业引领,放大学科教研员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方面的引领作用,引领学科课程与教学改革,提升学科教研和学科校本教研指导能力。
三、结语
《课程方案》是国家为新时代基础教育统一制定的育人“蓝图”,而《实施办法》是推动《课程方案》落地的育人“施工图”。它指导各地切实把握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任务,为地方和学校不同层级持续优化改进《课程方案》的落实提供了行动指南,有助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和构建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育人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嘉兴市的区域项目教研将目光聚焦于课程改革系列项目,并以“行动”为基本依托,通过区域“现场教研”的方式服务学校和教师的发展,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提供多个层面的教研范式,为区域教研构成点、线、面全覆盖的教研行动与策略,也为区域校本教研工作提供了实践、优化和创新的路径。嘉兴教育学院将不断强化“教”的使命,提高“研”的站位,以高品质教研助力高水平教育,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积极扛起责任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