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辽金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综述
2023-11-04赵玉桐
高 闯,赵玉桐
(喀什大学 人文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6)
辽金文学学会自2002年成立至今,已经整整走过二十一载光阴,其间学者辈出,成果丰硕。本次年会在祖国最西部的城市喀什举办,意义非凡,正如中国辽金文学学会会长、中国传媒大学张晶教授所说:“此次学术研讨会既有辽金文学基础性研究,又彰显了西域文化和文学的突出特征。”来自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内蒙古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大同大学、喀什大学等5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共收到论文54篇。兹对会议内容分五大类综述如下。
一、作家作品研究
作家作品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文学研究的热点,本次年会共收到与此相关的论文22篇。值得注意的是,学者们的研究不仅集中在耶律楚材、元好问等大家身上,也关注到以前被忽视的作家,充分体现了作家作品研究的多维度和全面性。
作为金代和辽代的著名作家,元好问和耶律楚材一直备受学者关注,此次年会收到与其相关的研究论文11篇。孙艳红教授的《雄奇浑厚与柔丽婉媚:遗山词的本体特征》分别从爱情词、闺情词、咏花词、赠酬词四方面梳理分析遗山词的艺术风格,指出遗山词在继承词本体女性化特征的同时,又将其加以丰富和发展,最终形成了遗山词雄奇浑厚与柔丽婉媚的本体特征。张静和陈翀的《从〈夷坚志〉〈续夷坚志〉看宋金民间对自然灾异的认识》研究角度新颖,从宋金时期两部具有代表性的志怪小说《夷坚志》和《续夷坚志》中所记雷电暴雨、水旱风雹等自然灾害,以及海市、极光等罕见的大气声光现象入手,指出对这些现象的记录体现了古人万物有灵、天人感应、神灵震怒、善恶报应的思想观念,对研究宋金时期的民间信仰和思想史具有重要价值。邹春秀的《桐城派与元好问的经典化》从桐城派与元好问的关系出发,指出经过桐城派文人多层次多方位参与,有力推动了元好问大家地位的确立和元好问作品的经典化。刘世明和张英芳的《论元好问〈续夷坚志〉中的诗歌功能》通过以诗歌造谶言、据诗歌明信仰和借诗歌表真情三方面分析,指出元好问以诗为专门之学的人生追求。李小奇的《琴与园:耶律楚材政治人生中的闲雅生活——兼论耶律楚材对白居易的接受》认为,耶律楚材从政之余喜欢弹琴赋诗、园林居游,用诗文呈现政治生涯之外的闲雅生活,并且在琴学思想和会心林泉的闲适生活中受到白居易影响,对白居易的文化认同和接受,充分体现了汉民族生活方式和文化内涵在民族融合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和谈、侯琳琳在《论耶律楚材父子诗文中的仕与隐》中指出,耶律楚材和耶律铸两人诗文中“仕”与“隐”的矛盾错综交织,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曲折反映与文学表达,也是契丹作家认同和融入中华文化的表现。黄二宁的《耶律楚材西域游历及其行旅诗创作探析》认为,耶律楚材西域行旅诗体现出来的华夷一体、天下一家的文化观念,对构建蒙古帝国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意义。
研究者的目光不仅集中在元好问、耶律楚材等一流大家身上,他们对金元时期其他作家也多有涉猎。刘锋焘教授在《歌以自宽——从纪行纪事的角度再论蔡松年词》中指出,蔡松年词文字上主要是“极道萧闲退居之乐”,而目的则是“歌以自宽”,实现心理上的一种自在与安逸。究其原因,缘于他以宋人入金的特殊身份及当时的政治环境。吴树亮的《苏学北上:东坡对吴激、蔡松年独立抒情词体确立的影响——兼及对金源词坛词史地位的重估》和周兴阳的《金代蔡氏父子诗歌比较——浅论国朝文派正宗的形成》从不同视角关注蔡松年研究,具有一定启发意义。李世忠教授的《色目诗人萨都剌对传统文化的接受》认为,萨都剌对传统文化的接受情形,为人们了解元代少数民族文人学习传统文化提供了独特视角,一方面说明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恒久魅力,另一方面也说明像萨都剌这样的少数民族文人,其完成汉化也要经过一个深入持久的学习过程。王世杰和裴兴荣的《论赵秉文题画诗中的意象》指出,“月”“云”“风”等意象的大量运用形成了赵秉文题画诗独特的意象群,透过这些意象,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对故乡的思念、对山水的追慕、对人生的感悟、对国家政治的忧虑。陈岗和周春艳的《张檝及其作品赏析》通过科场夺魁、张梁佳话、诗作名世及《燕子图》联诗四部分对张檝及其作品做了翔实的梳理和讨论。孙明材教授的《“行藏此意无人解”——入金不仕宋人姚孝锡的仕进理想与人生悲哀》认为,姚孝锡的行藏之意、报国之志,生前无人解会,死后亦无人揭明。樊荣的《论朱弁的爱国忠义精神》认为,朱弁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华丽篇章。
二、文艺理论研究
文艺理论研究是文学研究的高地,是对文学现象的宏观把握和整体理解。在立足严谨求是学风的基础上,本次辽金文学年会继续关注文艺理论方面的研究。有从宏观角度的概述。如张晶教授在《客体价值与主体眼光——〈张晶选辽金元诗〉前言》中指出,辽金元诗歌是古典诗歌重要组成部分,此书囊括了当时的诗、词、曲等广义的文学作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之作,构建内容生动、体系完整的辽金诗史,以充实对这一“冷门”的研究和整理,旨在通过对经典的梳理和提炼,实现对辽金元文化的总结和发展。李雪的《新世纪二十年元代文学研究新进展》以研究综述的形式,总结了新世纪二十年元代文学研究取得的成就,对未来做出展望与期待。还有从微观角度的论述。如赵维江教授的《论刘因樵庵词的理学化境》从理学家的“游艺”之作、“天人”视阈中的意义结构、乐在“行窝”的“太和”之境以及“观物”而化的“春意”之美四方面指出,元初理学家刘因的《樵庵词》如同其诗文一样,也是他阐释和展现理学思想的重要工具,道心与词情在作品中涵融无间,其创造性和独特性为宋词后难乎为继的元代词坛开辟了一个理学化育的新境界。高林广教授的《经典生成与画外余响:论元人的〈辋川图〉批评》从《辋川图》画史意义的衡鉴与经典的确立、元代《辋川图》批评的时代镜像两方面指出,元人的《辋川图》批评鲜明地体现了时人的文艺观念与审美趣味,蕴含有特定的文化史意义。杨万里的《理学思维下吴澄的文艺本体论与文道观》指出,对吴澄文艺本体论及其文道观的探讨启发我们研究中国文论须遵循中国之“道”。余敏的《元好问文法与宋代文章学关系论》指出,元好问的散文文法理论与宋代古文文章学有着深厚渊源。
三、文献考证研究
本次辽金文学年会继续关注辽金文学的典籍整理及文献考订,并重视新史料、新视阈、新方法的研究。本届年会收到的文献典籍研究论文共6篇,从中喜见学者们的新思考和新发现。张勇耀的《小松直之进〈元遗山诗选〉文献价值与文学价值考论》从选本内容与编刊过程、编选笺评的特征与意义、对金元诗文评点的开创性贡献、选本之缺陷与不足四方面深入探讨日本的《元遗山诗选》,指出该选本对于元好问诗歌的编选、评点及海外传播都有独特意义。作者认为该选本对于查慎行观点的吸收和发展涉及中日文献与文学的交流互融,是可以进一步开拓的课题。路元敦在《蒙金辽东战役的珍贵文学记录——〈哀辽东〉考释兼及民族文化交融的途径问题》中指出,战争促进了《哀辽东》这首金诗的保存、流通与传播,战乱时期不同民族政权间的战争成为促进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张艳《〈中州启札〉所载元代文人交往与诗词往还考论》则指明,关注《中州启札》所载文人交往及诗词往来,对作品辑佚及认识元代文坛文人具有重要意义。除了上述通过文献校勘、比对加以考证研究,使用墓志、碑文、石刻及新见其他文献进行研究也是本次会议论文的重点内容。贾晓峰的《源绪与媒介:金代佛寺石刻的文学文献价值》从佛寺与金代石刻的会集、佛寺石刻与金代文学文献纂辑、佛寺石刻对金代文学的文本召唤三方面指出,石刻文献以其稳定性为后续游寺者提供了持久的交流文本,使金代文学产生长效性传播。狄宝心教授的《元墓两文物内蕴的人生理念抉微》则认为,民生至上不辨夏夷的正统观、多民族一体的大中国疆域观以及胡汉文化优势互补的中华文化共同体理念,正是元好问在中国文学史上特殊价值所在。杜成辉的《应县木塔秘藏中的辽代俗文学作品》通过京兆氏王诵《觉林菩萨偈》还魂、伽弥多罗讲《华严经》感应、功德贤换头讲经故事、僧道英讲经祈雨、慧祐诵《如来出现品》指出,这些故事配合《华严经》讲解而编纂,从侧面反映了华严宗在辽朝境内广泛流行的事实,以及辽代俗文学的流行情况。
四、政治、历史、文化重大事件与文人活动及其文学创作研究
尽管辽金文学研究以文学为主体,但是文史哲向来不分家,许多学者以文学为基础,将研究外延到政治、历史、文化重大事件与文人活动及其文学创作等方面。本次会议,共收到相关论文10篇,都极具学术价值。如胡传志教授的《金代扈从文学论》从开启草原书写新境界、表现北方民族的特色活动、美刺传统的继承与新变三方面深入讨论了金代文人的扈从团体,并指出,扈从行为及其文学作品促进了多民族融合及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邱江宁教授的《金元之际卫州文人的活动及影响》以卫州为中心,通过王昌龄与卫州文化中心的形成、卫州对于王恽的教育背景和交游圈及创作取向形成的深远影响、卫州苏门山文人群与程朱理学的探研三方面鞭辟入里地探讨了卫州作为文化中心地位的兴盛及其文人群体的壮大。张怀宇的《北方社会与金代文学的生成》认为,金初北方社会文人在动乱中将中原文化基因存续下来,通过与政权互动将此基因植入新生国家政权,进而经过北方文坛文人间更广阔意义上的交流促成了北方文学的生成。陈博涵的《金蒙易代的都城变迁与士人故国情怀》认为,金蒙易代的两次都城变迁虽然有利于北方统一,但也给当地社会带来持续性的政治动荡,而由金入蒙的北方士人面对中都和汴京所展现的不同情感态度,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种反映。蔡燕、王晓丹的《“孔雀胆”和亲事件:历史与文学的叙事互动》以历史事件为背景进行文学研究,认为“孔雀胆”和亲事件是元代宗王治滇政治实践中以宗室之女联姻边地少数民族首领羁縻政策的体现,在历史和文学叙事两个层面上反映了中华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社会形态。郭磊的《学不止于为进士:论元代右榜进士的“化民成俗”》认为,“化民成俗”的理论与教育实践既是对元代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和建构,也是对元代地方教育力量的引领和补充,为当下牢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益借鉴。王永和陶承昊的《辽金时期医巫闾山文化景观的构建与发展》认为,对医巫闾山的景观研究是对东北地区人文景观研究的开拓,也是将中华文学景观版图再度向北标记的学术实践。樊运景的《浅述元代蒙汉文化融合的基本特征》指出,蒙汉文化融合熔铸了元代各民族士人的共同心血,整体上呈现出由北向南逐步发展的趋势,体现了中华文明强大的向心力。宫文华的《10至12世纪丝绸之路上的戏剧文化交流》认为,10至12世纪辽宋金政权的先后建立以及领土扩张进一步拓展了这一道路上的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这种交流促成了元代杂剧的最终形成。张艳和刘存杰的《论元代湖湘诗中的地域意识》认为,元代湖湘诗中的地域意识较为强烈,其内涵和再造体现在湖湘骚怨传统的继承、地域体认和湖湘意象继承与重构等方面。
五、西域与西辽文学研究
西域与西辽文学是本届年会的一项重要议题,此议题有可能成为辽金元文学研究的新的学术增长点。高人雄教授的《西辽的民族文化与文学》从西辽政权的起止年代、西辽辖区和属国及南北官制、西辽的民族(部族)与宗教、西辽的文化、西辽的文学五方面加以讨论,从地域文化视角对西辽文学的独特性予以阐释,补充了中国辽代文学研究中对西辽文学认识的不足。高忱忱的《元代西域文中的地域书写》通过西域文中的北上、西游和西域风情书写两部分指出,元代文学是一个整体,不管南北,无论华夷都属于这个整体,而不同民族、不同区域板块的作者组合谱写了元代西域文的创作。赵敏的《元末明初西域文人的乡土书写与家国认同建构——以萨都剌、迺贤丁鹤年为例》从萨都剌由北到南的游宦书写、迺贤由北到南的干谒书写、丁鹤年避祸江南的黍离书写、西域文人的家国认同书写建构四方面指出,从文学发展角度来说,西域文人的乡土书写功不可没。淳于悦临的《论辽天祚帝时期的辽宋交聘文的文献内容价值》认为,通过对天祚帝时期辽宋皇帝和臣子的交聘文分析,可总结出辽朝和两宋政权之间的外交关系及政治形势的变化。此外,艾欣、吴蓉、赵玉桐等人的论文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辽与西夏之间的关系,彰显了西域与西辽文学研究不断繁荣的新局面。
六、余论
在本届辽金文学年会上,老中青三代学者齐聚一堂,来自内地和边疆地区的诸多学者在不同学术背景下进行了多方面的思想碰撞。以张晶、胡传志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学者成果频出,以安徽师范大学为代表的中青年学者异军突起,同时各高校在读硕博研究生亦提交了多篇学术论文,且相当一部分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充分展现了本次年会的最新成果和繁荣局面。此次年会,学者们一方面利用国内国外发现的新材料,对辽金时期重要作家作品进行重新讨论和诠释;另一方面,对辽金文学领域中一些二三流作家作品进一步深挖,拓宽了辽金文学研究领域的渠道。由于此届年会在祖国边疆喀什召开,会议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以高人雄教授为代表,立足于西域与西辽文学研究的探讨成为本届年会的亮点,使辽金文学学会的学术研究领域得到极大拓展。关于西辽文学研究、辽宋夏金西北民族文学研究、辽夏金元宗教文学研究、西域民族文化研究、元代西域文学研究等,都是可以进一步开拓的研究课题,正如张晶会长在开幕式中所说:“辽金元文学是中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晶,有着复杂的具体的生成因素,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有着巨大的开拓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