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背景下全媒体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2023-11-04傅茜
傅 茜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4)
随着中国社会的全面深化改革和新媒体技术及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媒介产业以极快的速度向前发展,使新闻传播行业进入大变革、大融合和大发展时代,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全媒体时代的发展方向[1]。媒介融合是各种媒体,以及媒介功能、传播手段、组织结构等方面的融合,是各种媒介形态经过融合、质变后形成的一种新型媒介形态[2]。而媒介融合给新闻传播行业带来制度、管理、技术、内容等方面的巨大挑战。基于此,“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于2012年正式设立,这凸显了国家和社会对传播媒介发展趋势的关注和网络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视。
为了适应并促进新闻传播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2014年,《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全面推进媒体融合战略进行总体部署和规划。2018年1月,《新闻传播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新闻传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有全媒体新闻传播知识和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2018年10月,《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 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明确提出培养具有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的新闻传播后备人才。2019 年 1 月,习近平总书记的《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重要讲话,在强调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时,首次提出“全媒体”概念。2020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应大力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首次提出培养“全媒体人才”。2020年,《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又对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提出了具体指导措施。以上政策的陆续出台体现了国家对传媒人才培养和媒体深度融合的高度重视,而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又给高校全媒体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并且为高校确立了全媒体后备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和目标要求。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全媒体人才的内涵及培养的必要性
当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互联网技术、市场和管理进行不断创新后就形成了互联网生态。而互联网生态又推动了传媒业在生产机制、营销策略、服务和体验等方面的创新,使得传媒产业不断出现跨界融合,形成多种新媒体[3]。新媒体行业正在形成涵盖“内容提供、技术支持、网络运营、平台提供、终端提供和受众服务”等环节组成的完整产业链。媒介融合使媒体之间具有合作性、交互性,并且技术依赖程度高[2]。传媒产业主要在技术创新与文化、内容与渠道、受众与传播媒介等方面的互动融合[4]。从而使新媒体具有以下特点:表现形式个性化、多样化;传播方式交互性、即时性;获取方式碎片化、移动化[5]。
在媒介融合的时代大背景下,全媒体人才包括记者、编辑、运营和管理人员等,指具有全媒型创新思维和理念,熟悉各种传播载体的传播规律和传播知识,拥有全面的多媒体叙事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用户行为分析能力、运营与管理能力,善用各种现代传播手段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复合型、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6]。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是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新媒体传播技能和公共传播能力的全能型人才[7]。具体来讲,全媒体人才必须具有跨学科知识、跨媒体技能、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等综合素质[8]。
人工智能、大数据、5G、云计算、AR/VR 等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下,新闻传播模式不断发生颠覆式创新变革,而社会也急需具有全面性、适应性和创新性的复合型全媒体人才。但是高校新闻传媒专业的人才培养却达不到要求,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需要加快构建一个媒介融合时代的社交化、视频化、交互性的智能传播生态链和传媒生态环境,为培养新型传媒人才创造条件。
二、高校全媒体人才培养中面临的问题
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决定了新闻传播行业急需精通策划、创作技巧,熟练掌握传输与经营,互动与舆情监控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就对高校全媒体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适应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都在积极探索合适的培养模式,但是在培养过程中发现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理念落后
人才培养方案的准确定位能够有效促进高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专业化培养特色。新闻传播学这个学科的应用性很强,目前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人才培养普遍存在培养理念落后、归属定位模糊、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再加上融合转型发展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或模板,导致其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培养方案已经无法适应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
(二)课程教学体系不完善
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首先,在课程设置上没有体现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课程,缺乏如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关于媒体传播技术方面的课程,课程体系建设呈现明显的滞后性。其次,学科内部重构方向与标准守旧,未能突破该学科的跨学科属性,普遍重视新闻理论及文化修养类等基础课程,忽视计算机、网络应用、视频编辑等理工科等技术课程的渗透融入作用。最后,高校没有深入考虑课程建设与新媒体产业链之间的深层关联,理论课程偏多,实践课程过少。
(三)师资队伍建设乏力
高校新闻传播教师队伍的知识、素质与能力已经无法适应媒介融合时代带来的持续挑战。其一,具有跨专业、跨学科知识结构的教师严重匮乏,尤其缺乏精通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算法等新技术的教师,致使无法开展跨学科、前沿类课程。其二,高校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素养,但是缺乏新媒体从业经验和积累,有相关内容与活动策划、市场管理、运营推广等行业工作经历,无法给予学生实践性指导。
(四)实践教学资源缺乏
新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实践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首先,高校课程设置存在实践课程偏少、教学方法单一等情况,虽然比较重视新闻采编、栏目采访、制作等,但是学生难以接触实践前沿,导致理论教学与媒体实践脱节。其次,高校投入不足,没有配套建立相关实验室或校外实训基地,加上缺乏专业化教师和配套硬件,使学生无法通过专业的实践平台进行教学活动,致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最后,实践教学主要是验证性实验,缺少高校与行业、企业之间合作的综合性和实用性的行业项目,使得专业实践教学与新媒体产业的实际应用之间存在差距。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全媒体人才培养模式路径
在全媒体环境下,高校应据自身定位和实际情况,积极运用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方式,通过互联网生态思维重构全媒体人才培养的目标[9]。高校应加强行业协同、校际协作、校企合作,通过内引外育,分别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体系和制度保障等方面加强优化建设,以打造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水平复合型全媒体人才。
(一)优化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高校人才培养中最基础的环节。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应打通不同媒体形式的课程限制,按照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的原则,构建包含多种媒体门类、多种专业技能的课程体系。目前,课程体系主要包括理论认识、技术业务和运营等三个板块[10]。其中专业课程根据培养目标,构建含有专业能力平台课程模块、能力拓展平台课程模块、网络编辑与新媒体统筹策划传播两个方向模块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11]。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要注重课程之间的相关性,利用课程之间的纵向衔接与横向联系,构建专业课程群[12]。首先,应充分利用校内资源优势,淡化学科专业界限,通过文理交叉、理念交叉,实现跨学科合作培养。应适当增加技术性课程、新媒体类课程内容[9],或向其他专业定制补充课程[13],并实时灵活调整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具有跨学科知识的智力支撑。其次,MOOC、微课、视频公开课、在线学习平台等拥有大量优质的教学资源,为网络定制化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应合理配置课程资源,大力建设线上课程和线下课程,向网络资源定制扩展课程,通过合理安排、监督和考核,确保定制课程学习效果[13]。再次,利用校内校外优势资源,增加实践课时和实践教学内容。可以依托校内实践教学平台进行新媒体运营教学,实行教师讲授与实训有机结合的课程设计;也可以和企业业界深度合作,向业界媒体定制实践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最后,应进一步规范课程体系建设,实行层级模块管理。应从基础素养课程、新媒体专业课程、综合能力塑造三个方面综合考虑,构建低年级打好基础、高年级强化技术的层级模块管理体系[14]。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媒介融合对专业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新闻传播专业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基本能力(智力能力、科研能力),具体能力(教育能力、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和自我提高能力,而且还应该具有端正的专业态度和高水平的职业道德[15]。因此,根据《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高校应采用“引培并举,双向进修”的形式,打通学校与学界业界,以及企业之间的双向人才培养渠道,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7]。
建立一支理论知识扎实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首先,要积极招聘和引进具有跨学科、跨专业背景的高层次教师,具备计算机、大数据、统计学、影视制作等技术能力的专业人才,以及聘请来自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行业的资深从业人员担任专职教师。其次,应建立跨专业、跨学科教师之间的长效交流协作机制,以专业为中心组建一支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教学团队,教学团队除共同研究教学教法和行业动态、共同承担课程教学任务外,应积极参加有媒体精英组织的专业培训和相关课程培训,通过扩展交流全面提升传媒专业素养。最后,高校与业界合作是培养新媒体人才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推进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吸引资深记者、编辑和管理人员等业界精英担任兼职教师,或外聘相关媒体人士作为业界导师;或鼓励新闻专业教师走进媒体,通过参与媒体实践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或鼓励高校教师进入媒体进行挂职锻炼或岗位进修,通过熟悉新媒体的最新动态和运作流程,获得一线实践经验。
(三)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全媒体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其中实训和实践环节非常重要。互联网产品思维将实践教学融入学生、教师、学校、行业等多方互利共赢的生态圈,实践教学从去伪存真、创新基因、解码需求等三个维度设计,通过校内外合作,以寻求资源共享,从而形成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12]。
首先,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整合校内各种资源,搭建以全媒体中心为平台的校内融媒体实训基地、新媒体项目工作室或校园新媒体宣传平台等,让学生参与运营[7]。如依托共青团的平台优势,借力高校内各学院和社会优质资源,形成分阶段、有层次的“三级联动”人才培养模式[16]。“工作室制”是高校一种实践教学形式,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定向培养的就业平台、校企融合的创新创业平台,构建多元融合课程体系和层级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相互补充[5]。高校新媒体工作室主要按栏目运营方式开展,是高校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载体之一[17]。比如“麻辣财经”融媒体工作室,通过前期、中期、后期、复盘四阶段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18]。
为了实现各级新媒体专业的学生都能够在校内参与实习和实践,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可以借鉴中国传媒大学构建集“采、编、播、传、存、管、运营”为一体,覆盖媒体生产全流程的全媒体实践教学中心的成功经验,坚持优势互补原则,对全校资源进行整合,建立一个开放、共享、多元化的校内实训基地[7]。“中央厨房”打通了“报、网、端、微、屏”各种资源,实现了全媒体传播[19]。通过“中央厨房”使新闻信息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和多元传播,从根本上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其次,通过校际资源共享、联动合作形成的联合培养平台,实施共同制定互认课程学分制度、外聘客座教授制度和“双学位”制度,构建跨院校跨学科的联合培养机制[20]。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的指导下,由中国境内各大高校学生媒体组织成立的中国高校新媒体联盟,为学生媒体搭建起一个对话交流平台,通过每年一次的高校校园新媒体发展交流论坛,能够实现学生媒体组织和新媒体之间的深度交流和资源共享,促进高院新媒体的整体健康发展[21]。而新媒体对话交流平台不能仅限于高校内部和高校间的联盟,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的未来发展之路应该是高校与地方、企业间的合作,这是校地合作的新型教学模式。
再次,与互联网公司、新媒体公司合作,借助媒体公司的专家、设备、渠道和平台等资源,建立校外实习基地,通过感受新媒体企业文化,鼓励学生参加新媒体课程实践教学项目、创业孵化项目、“互联网+”创新创业项目、新媒体企业商业项目,以及新闻传播类专业比赛等,联合协同新媒体人才[22]。如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与广州广电传媒集团合作成立了“广电传媒新媒体产业学院”,通过共同搭建资源共享、利益共赢和风险共担的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在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能够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23]。企鹅新媒体学院是腾讯与所在地网信办和新闻传播院校合作推出的线上线下多维度新媒体培训平台,主要是从事新媒体培训,具有全国范围、全行业联动整合,人才培养全程权威把控,提供多样化培训和推动学生创新创业等特点,能够实现为业界挖掘、锻炼、培养和输送人才的目的[24]。
最后,为了实现对全媒体人才的精准培养,高校在制定融合媒体人才的培养方案时,应实施如定制教育、双精准订单式人才培养、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等。校企可以在专业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核心课程及配套教材、省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师团队等方面进行合作,开展双精准订单式人才培养[25]。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是由政府、企业、学校和第三方培训机构有机结合、责任共担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校企合作,引入竞争机制,将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26]。另外,高校也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通过定制课程,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策略[13]。
(四)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激励机制和制度保障机制
全媒体人才的培养,需要建立多元化和规范化的评价体系、激励机制和制度保障机制,从根本上提升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有效性。首先,以深化实践教学体系为目标,突出“创造、创新、创业”的价值导向作用,加强行业协同,对接行业标准,分别从实践课程、实习实训、毕业论文和学科竞赛等方面构建能力体系质量评价标准[27]。其次,通过加强日常管理机制建设,逐步完善绩效考评制度,强化技能性、全媒体性内容等方面的考核,将实践作品、调查报告、科研论文或音视频作品[28],毕业论文可以采用媒介作品[14],学分互认和教师指导工作量[5]等纳入考核内容。再次,评价体系和制度保障机制应结合实际情况实施实时动态调整,加强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考核,逐步完善全媒体媒介人才培养体系[7]。最后,高校应加大资金投入,制定职称评定制度和考核激励制度,从资金、政策等方面为全媒体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
四、结语
媒介融合时代为我国的新闻媒体行业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严峻挑战,而全媒体人才培养能够高度契合媒体发展和社会需求。因此,高校应在国家有关政策指引下,根据媒介融合发展的趋势,牢固树立全媒体人才培养理念,与其他高校和业界媒体建立长效交流机制和长期协作关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此,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内外优势资源,将传媒理论、传媒技术与传媒实践相融合,分别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全面系统构建全媒体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合新时代需求的高质量新闻传媒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