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促进乡村振兴的策略研究
2023-11-03姚丽芳
姚丽芳
摘要:文章以古田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为案例,研究了利用农业科技促进乡村振兴的策略。通过分析食用菌科技创新工作成效、相关政策、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探讨了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的作用。研究发现,科技创新在提升产业效益、优化农产品结构、增强农村发展后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科技推广和人才培养不足等问题。因此,提出了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培养人才、强化合作和规划等策略,以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业科技;乡村振兴;产业创新;政策支持;人才培养
文章编号:1674-7437(2023)04-0058-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3 文章标识码:A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业科技被广泛认为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之一。其中,食用菌产业作为一种高附加值、低碳环保的农产品生产模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古田县位于福建省闽西北地区,是中国闽北地区重要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之一。然而,在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古田县仍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产业结构不够优化、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因此,本研究以古田县食用菌产业为案例,探讨农业科技如何促进乡村振兴,以及如何制定更有效的策略来推动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深入研究古田县食用菌产业的现状与问题,本研究旨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探索新的路径。
1 古田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的科技创新成效
1.1 海鲜菇新品种选育及推广
在海鲜菇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方面,研发团队成功培育了真姬菇“闽真”系列新品种,包括“闽真2号”“闽真3号”“闽真5号”等。通过科技创新,单袋产量得到显著提升,从350g增加至750g。这一技术突破不仅带来了产量的显著提高,还为海鲜菇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新增产[1]值。海鲜菇新品种得到了福建省90%以上的真姬菇主产区的广泛应用,推动了该地区海鲜菇产业的快速发展。
1.2 银耳新品种选育及推广
针对银耳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品种名称包括“绣银1号”“福银雪耳”“福银黄耳”。新品种认定方面,“福银雪耳”获得了闽认菌2022006号认定,“福银黄耳”则获得了闽认菌2022007号认定。通过引入这些新品种,并结合新的栽培技术,银耳产量获得了显著提升,达到了26.57%,从而带来了46%的利润增加。这些品种的推广不仅促进了产业的发展,还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1.3 鹿茸菇栽培技术攻关
研究团队在鹿茸菇栽培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着重于液体菌种制种技术及栽培技术的改良。通过引入新的技术手段,团队成功地提升了鹿茸菇的单袋产量,使其达到了600g以上的水平。这个成就在产量和质量方面都具有显著的意义,为鹿茸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改良液体菌种制种技术和栽培技术,研究团队实现了对生产过程的精细化控制,从而使得鹿茸菇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双重提升[2]。
1.4 种质资源库建设
研究中心在种质资源库的建设方面积极开展了工作,特别是针对银耳种质资源库的构建。在这一资源库中,中心集中保藏了60多株不同品种的菌种,同时还储备了40余份野生银耳种质资源。这个资源库的建设为今后的科研和育种工作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基础。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对这些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和利用,挖掘出更多的优质基因和性状,进而推动银耳的品种改良。这一工作对于银耳的产业发展和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古田縣农业科技创新的政府支持
2.1 政策激励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为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古田县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政策,旨在鼓励企业和机构积极参与科技研发和创新。其中,推广经费是一个重要方面。通过为在食用菌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并连续生产销售两年以上的企业提供推广经费,县政府激励企业不仅仅停留在实验室中,还要将科技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实现经济效益。此外,对于企业、民营科研机构等提出的栽培技术、菌种、设备、投入品引进和精深加工产品研发的课题,每年安排的研发费用也为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资金保障。
2.2 设备研发奖励的推动
古田县政府在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方面,也注重设备研发的奖励。对于那些研发的新设备在生产实践中稳定应用一年以上,或者在原设备工艺上有重大改进且效率明显提升的项目,政府提供每项设备研发经费10万元的奖励。这一政策的实施,鼓励了企业和机构加大设备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业水平。
2.3 地方特色农业保险方案的实施
除了直接的经济激励外,古田县还关注农户的风险保障,通过制定地方特色农业保险方案,为农户提供了科技创新方面的保障。在食用菌领域,农业保险方案已覆盖了银耳、木耳、茶树菇、猴头菇等多个品种。这不仅降低了农户在科技创新中的风险,还鼓励了更多农户参与食用菌产业,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3]。
3 古田县食用菌产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3.1 农户知识储备不足
尽管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在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实际推广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农户的知识储备不足问题是挑战之一。食用菌产业作为一个技术密集型的领域,新品种的选育、优化栽培技术的应用都要求农户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然而,由于农户群体的背景多样性,包括教育水平、职业经验等方面的差异,导致部分农户在面对新技术时存在一定的障碍,其科技素养相对较低。这使得他们在接触和理解新技术时存在困难,可能对新技术持有怀疑态度,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例如,对于复杂的栽培技术或科技名词,这些农户可能因为缺乏相关知识而感到困惑,从而对技术的应用产生障碍;在推广新技术时,可能存在技术知识传递和培训不足的问题。即使农户具备一定的科技素养,如果缺乏系统和有效的培训,可能导致农户在实际操作中出现错误,从而影响产量和质量的提升。
3.2 科技人才培养不足
食用菌产业的科技创新需要依靠具备高水平科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科技人才队伍。然而,科技人才的培养相对不足,成为限制科技创新深入推进的一项主要瓶颈。这一问题在食用菌产业特别凸显,因其涵盖的领域涉及生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需要跨足多个领域的高素质人才。农村地区与城市相比,在科研机构、高校等科技资源的丰富程度上存在较大差距。优秀的科技人才更倾向于留在城市,享受更好的研究条件和职业发展机会。这种城乡科技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导致了农村地区科技人才的匮乏,从而限制了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在农村地区开展前沿科技研究和创新的能力。
4 古田县食用菌产业科技创新解决对策
4.1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
在解决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时,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合作被认为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旨在充分发挥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缩小科技创新与生产实践之间的鸿沟,从而促进产业的稳定增长。
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可以通过与农户、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实现科技成果的更好转化。一是与农户的合作可以通过建立技术培训班、示范基地等形式来展开。一方面,技术培训班可以针对农户的需求定期举办,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为农户讲解最新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培训内容应紧密结合实际,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帮助农户掌握科技应用的核心要点,传授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帮助他们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另一方面,示范基地展示先进的栽培技术和科技成果,让农户亲身参与实际操作,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技术要领。示范基地还可以作为交流学习的平台,不仅可以吸引农户,也能够吸引其它科研机构、企业代表等前来参观交流,促进技术共享和合作。
二是在加強科技成果转化合作中,企业的角色至关重要。企业通常拥有更大的生产规模和市场需求,能够更迅速地将创新技术应用到生产过程中。一方面,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应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促使科技成果能够更快速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另一方面,科研机构可以更加精准地了解市场需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技术改进和优化,确保科技成果在市场中具有竞争力[4]。双方的合作可以在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改进、产品加工等方面展开,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
4.2 培养科技人才
在食用菌产业中,培养高素质的科技人才被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解决科技人才不足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从源头上加强培养,提升人才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可以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技人才培养项目。一方面,通过与高校合作,可以利用其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科研实力,为食用菌产业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科技人才[5]。合作可以包括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开展科研课题合作等,实现人才培养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也是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途径。科研院所通常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经验,可以为科技人才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指导。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可以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科研项目、技术创新等,让科技人才在实际科研中不断成长和积累经验。
为了提升科技人才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建议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高校、科研院所等进行系统培训和学习。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最新的食用菌栽培技术、生产管理方法、市场趋势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应注重实际操作和实验,让科技人才能够将所学知识快速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为了拓宽科技人才的视野,鼓励他们了解国内外的最新科技动态和发展趋势,可以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研讨会。参与学术交流可以让科技人才与同行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此外,研讨会也为他们提供了学习和分享的平台,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强化合作和规划
合作可以使各方共享资源和互补优势。强化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是实现科技创新和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策略之一。高校和科研机构通常拥有丰富的研究设施、实验室和专业知识,而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则有实际生产的需求和场地。在食用菌产业中,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能够为产业的技术创新和问题解决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通过合作,可以使双方的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促进科技创新的速度和质量。例如,高校可以为产业发展中心提供先进的研究设备和技术支持,而产业发展中心则可以为高校提供实际的应用场景和数据支持。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可以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同开展合作研究项目,针对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解决。这种合作可以涵盖多个领域,包括食用菌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改进、病虫害防控等。通过各方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优势的结合,可以加速创新成果的研发和推广,从而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科技发展规划是将科技创新与产业需求相结合的重要举措。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可以制定科技发展规划,明确技术研发的方向和目标,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规划应考虑市场需求、技术趋势和产业发展战略,从而为科技创新提供明确的指导。制定规划时还应考虑产业的长远发展,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技术瓶颈和挑战,为解决问题提前做好准备。
4.4 推进措施的落实与监测
为确保制定的科技创新策略能够顺利实施并取得可见成效,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推进机制和监测体系,有助于保证各项对策能够真正落地,推动食用菌产业的持续创新和发展。
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可以设立专门的科技创新团队,由具有丰富科研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这个团队的主要职责包括协调各方资源,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团队可以定期组织技术培训、研讨会和交流活动,促使先进的科技知识和成果能够传播到实际生产中。通过团队的协调和推动,科技创新的成果将更好地服务于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建立科技创新项目的评估和监测机制是确保对策落地的关键一步。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可以定期对各项科技创新项目进行评估,分析项目的进展情况、成效和问题。评估的内容可以包括技术应用效果、产业发展贡献以及对农户和企业的实际影响等方面。通过评估结果,可以及时调整和优化项目的实施策略,确保项目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
5 结束语
通过古田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的案例,文章深入探讨了利用农业科技促进乡村振兴的策略。科技创新在提升产业效益、优化农产品结构、增强农村发展后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较多问题。因此,通过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培养人才、强化合作和规划等策略,可以更好地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的作用,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人民资讯.2021年古田食用菌全产业链产值220亿元[EB/OL].(2022-01-12)[2022-01-12].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17-20515977821545&wfr=spider&for=pc.
[2]李武阳.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D].石家庄:河北地质大学,2022.
[3]王迪.以农业科技园区促进乡村振兴[J].现代化农业,2022(11):91-93.
[4]蔡慧敏.农业科技创新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机制探讨[J].南方农业,2021,15(26):125-126.
[5]黄莹.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乡村振兴的模式、问题及对策[J].上海农业科技,2020(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