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的中职德育学科信息化教学创新

2023-11-03韩会玲

中国新通信 2023年17期
关键词:中职德育教学设计互联网+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各个阶段的学校教育中,德育一直深受重视,它是培养人才正确价值观的核心课程之一。本文基于“互联网+”模式,围绕中职德育学科信息化教学创新,以突破传统德育教育的局限并最大程度地提升德育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中职德育;信息化;教学设计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中,在学科教育教学中也呈现出明显的发展趋势。对于中职德育教师来说,他们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来进行信息化教學创新,为传统的德育课堂注入新的活力。这一切不仅能够促进中职德育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还能够有效地发挥德育学科在培育人才方面的作用。

一、中职德育重要意义

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专业型和技术型人才,并使学生能够更早地适应就业环境并掌握专业技术和知识[1]。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现如今,中职学校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中职院校必须在专业教学的同时加强德育教育,以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但是前中职院校的德育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如部分学校没有意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德育教育方式和理念比较滞后,培养的人才较少。甚至有一些中职学生在专业能力方面较强,但个人素养不足,这使得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缺乏竞争力。因此,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非常重要。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个人素养是他们生存的关键。只有做好德育教育,中职学生才能成为更全面发展的人才,并有效提高他们的竞争力。

二、基于“互联网+”的中职德育学科信息化教学意义

(一)有助于教师教学资源共享

互联网为中职德育教师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和资源。在“互联网+”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下,中职德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共享和传播优秀的教学材料,为教师备课和教学提供便利。最为直接的,中职德育教师通过互联网可以轻松地搜索和获取其他教师制作的优秀德育课件,并在教学活动中借鉴使用。这种教学资源共享的方式使得教师能够学习参考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和教学案例,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同时,中职德育教师也可以将自己制作的优秀课件上传到网络上,供其他教师参考和使用。这种分享和交流的方式有助于促进教师间的互动和合作,共同提升中职德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互联网+”时代,中职德育学科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促进自主学习[2]。中职学生由于各个方面都尚未成熟,学习积极性不够高,导致中职德育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然而,借助信息化教学设计,中职德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让德育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德育课堂中,进而改善中职德育教育的效果。

(三)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中职德育学科中,大部分教学内容都涉及文字性知识,这使得课堂教学过程会枯燥乏味,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不利于重难点知识的吸收。但应用“互联网+”可以改善课堂教学过程。教师可以运用微课视频,将德育教学的重难点内容分类以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样做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有效突破学科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举例来说,当教师在教授中职学生“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犯罪的概念,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网络事例,让学生通过观看实际案例更直观地理解犯罪的含义。这种实例化的教学方法将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化,能够有效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并提升中职德育教育的效果[3]。

三、基于“互联网+”的中职德育学科信息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通常指的是结合教学大纲要求及教学对象特点,将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各项要素进行合理安排,以此来确定最终教学方案的一个过程。合理的教学设计有助于教学质量提升,为了确保基于“互联网+”的中职德育学科信息化教学设计合理,笔者对其信息化设计展开了如下探讨。

(一)课前预习

在推进中职德育学科信息化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这样做可以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预习过程中了解新课知识,并为之后的高效教学打下基础。以“性格及其调适”为例,教师可以在备课时制作一个关于西游记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微课视频,并在视频中提出一个问题:“假设在现如今的社会里,这师徒四人分别可以找到什么样的职业?”然后将该视频上传到学习通APP平台上。学生在课前可以使用手机或电脑观看微课视频,并回答问题。这样,学生能够在微课和问题的引导下进行自主预习和思考,而教师则可以利用学习通APP平台的统计功能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并根据学生预习期间出现的问题进行教学调整,以确保后续的信息化教学效果[4]。

(二)新课导入

基于“互联网+”的中职德育学科信息化教学设计,新课导入环节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教师可以借助“学习通App”平台,在这个环节中为学生发布抢答题。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找出为师徒四人选择相应职业的组别。通过这种讨论与互动的方式,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而教师则可以整理学生的意见,并将其以投影的方式呈现在大屏幕上,比如唐僧可以被归类为谈判专家、慈善家、政治家、教师;孙悟空可以被归类为销售、运动员、警察;猪八戒可以被归类为美食家、喜剧演员、厨师;沙僧可以被归类为快递员、会计、保安等。在展示学生的职业选择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学生为什么会选择这些职业。这样能够有效引出新课“性格及其调适”,实现较好的新课导入效果,真正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兴趣。

(三)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基于“互联网+”的中职德育学科信息化教学设计时,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师在这个环节需要进行优化设计,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样以“性格及其调适”为例,教师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后,可以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同学们,作为未来就业的人,根据目前所学的专业,你们觉得自己应该具备怎样的性格特点?”通过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基于自身未来就业的需求来分析自己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特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交流平台邀请相关岗位的人员为学生讲述相关经验。这样能够进一步发挥学科信息化教学的积极作用。通过专业人员的讲解,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到实际就业中所需的性格特点,并加深对这些特点的理解和认识[5]。

(四)学以致用

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应用与实践,所以基于“互联网+”的中职德育学科信息化教学设计不仅要关注学生教材知识习得,还需要注重学以致用能力培养,这也是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中职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可以在课堂最后环节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有机会思考并应用所学:“在刚才的在线互动交流过程中,相信大家对自身今后的职业有所了解,并明白自身应该具备哪些性格特征。那么,你们自己的性格是否符合这些要求呢?如果不符合,你们打算通过哪些方式来进行调整呢?请同学们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撰写适合自己的性格调适计划,并在学习通App平台上发布,供大家相互点评…”

通过这样的设计,整个德育课堂将会更加信息化和现代化。这样的设计不仅能突破传统德育课堂只有45分钟的时间限制,而且学生参与其中的过程也是解决问题和学以致用的过程。这对学生的专业能力、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提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学生真正形成良好的性格特质。这样的设计可以真正优化中职德育学科信息化教学的设计,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提升综合素质。

四、基于“互联网+”的中职德育学科信息化教学反思

基于“互联网+”的中职德育学科信息化教学设计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拓展师生的学习空间和时间,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并促进师生互动。然而,要充分发挥其教学作用,教师在开展德育教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基于“互联网+”的中职德育学科信息化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课堂中起着重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他们需要具备正确的教学理念和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有效提升德育学科信息化教学的效果。为此,教师需要以包容开放的心态看待信息化教学,并树立正确的信息化教学理念,尝试在德育教学课堂中运用新的理念对学生展开教学,同时将“互联网+”融入整个教学设计中,以取得良好的信息化教学效果[6]。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学习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應用能力,并提高筛选信息资源的能力。他们应该能够在众多信息中找到与德育学科相关的资源,并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有效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这样才能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展开有效的德育教育,从而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总之,“互联网+”背景下,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来丰富自身专业能力可谓是教师教学的必修课程,也是优化学科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关键之所在。

(二)将“互联网+”融入德育教学中

在“互联网+”背景下,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中职德育教师在向学生进行教学时,需要适应这个变化趋势,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当的革新和取舍。他们应当充分认识到“互联网+”教育的价值,并将其融入到整个德育教学活动中,以优化中职德育学科教学。举例来说,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手机上的测试APP来判断自己的职业类型。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后续德育工作的高效开展奠定基础。

(三)基于“互联网+”构建德育学科教学资源库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海量的数据资源也在互联网中被传递及获取。对比而言,传统的教学方式逐渐被淘汰,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德育教学的需求。为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中职德育教师可以在学科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基于“互联网+”构建德育学科教学资源库。通过整理与德育教育相关的知识和内容,并将其整合到相应的系统中,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提供资源。此外,这也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交流,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思考[7]。

(四)借助网络时事及舆论优化德育

网络上的信息并非都是真实可信的。在开展德育信息化教学时,教师需要以客观事实作为依据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以促进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认识的形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事物的本质出发,让学生意识到误导性的网络言论缺乏理论依据,逻辑上可能存在漏洞。通过从客观视角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辨别是非的能力。中职学生由于尚未成熟,容易受网络信息的迷惑,教师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网络时事和舆论来进行德育教育。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学会从客观和理性的角度来分析网络上的信息,有效地避免学生被复杂的网络信息所误导,真正优化德育教育的效果。

(五)基于中职学生实际开展信息化教学

在“互联网+”的中职德育学科信息化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信息化教学,以提升教育效果。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往往呈现出敏感、叛逆、迷茫等特点。因此,教师在开展德育信息化教学时,必须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使教育更具针对性,以实现更好的效果。具体而言,教师在寻找网络上的教学素材时,可以为中职学生收集一些与青春期相关的案例。这些案例可以涉及情感、爱好、就业等与学生紧密相关的问题。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引发思考的问题,如:“你是否与父母存在冲突?为什么会产生冲突?” 这样的教学话题能够引导学生在生活化的思考和反思中形成有效的认知,进而真正优化中职德育信息化教学。

(六)基于“互联网+”拓展延伸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延伸和拓展,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德育学科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理解教材上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其中的做人道理。因此,在中职德育学科信息化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仅仅依赖于教材内容来进行教学,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和社交媒体来进行教学拓展,从而丰富德育教育并提升信息化教学的效果。举例来说,教师可以利用微博、微信、QQ等社交应用与学生进行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然后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指导。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上丰富的德育教育视频来教育和启发学生,或者利用学生喜欢的抖音平台定时推送德育相关视频,这样可以丰富中职德育教育的内容,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8]。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背景下,各个学段、各个学科都应该积极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因为这不仅是大势所趋,也是适应新时代教学的有效方式。因此,在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充分意识到学科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并积极更新教学理念。通过信息化教学,中职德育课堂可以焕发出全新的生机和活力,真正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品质的人才。

作者单位:韩会玲 山东省淄博市工业学校

参  考  文  献

[1] 张轰.基于“互联网+”的中职德育学科信息化教学设计初探[J].现代职业教育,2017(20):178-179.

[2]刘云.基于“互联网+”的中职德育学科信息化教学设计初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17):178-179.

[3]何天霞.基于“互联网+”的中职德育学科信息化教学探讨[J].学周刊,2018(29):27-28.

[4]苏艳.知行合一,术绍岐黄——中职德育课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J].知识文库,2019(21):154.

[5]鞠爱莲.基于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的中职德育课教学改革策略初探[J].职业技术,2017(5):103-104.

[6]邹启星.对基于“互联网+”的中职德育学科信息化教学分析[J].速读:上旬,2019(2):121.

[7] 张承.“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德育信息化教学探讨[J].文渊:小学版,2019(5):39.

[8]孙梅.“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德育高效教学路径初探[J].教师,2020(32):17-18

韩会玲(1975.06-),女,汉族,山东淄博,本科,研究方向:中职思政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猜你喜欢

中职德育教学设计互联网+
中职德育教学对学生善思质疑能力的培养策略
论中职德育课教学中案例的选择与使用
提高中职德育管理实效性的探索与研究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