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充实文本形象,享受魅力课堂

2023-11-03黄蓉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3年8期
关键词:教者句式短语

黄蓉

小学低段学生,对具体可感的概念,较抽象宏大的叙述,接受度更高,这又通过他们能理解的形象实现。统编版小学低段语文教材,选用的课文,无论叙事还是写人,写景还是状物,多借助形象描述来表情达意。这样,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工具性与人文性,在很大程度上便以形象性为重要基础的。为此,须重视教材形象因素的挖掘运用,加以充实,让其成为体现课程特点、彰显课程魅力、达成课程目标的重要支点。

一、取材生活,借用相似形象

多彩的生活为学生语文学习奠定了丰厚的形象基础,很多课文都能从生活中找到与之相关的影子,这便是学生走进文本、亲近语言的先决条件。为此,新课伊始可巧妙切入,唤起学生回忆,激活生活形象,构建生活与课文的通道,让学生不知不觉走进文本。

如《要下雨了》(一下第14课),借小白兔的见闻介绍下雨前自然现象的变化,以表现小动物的生活技能和生存智慧。为让学生借助生活走进文本,教者可这样引导:

师:小朋友们,夏天的雨你们都比较熟悉。快下雨了,你看到天空有什么变化?

生:天空布满了乌云,太阳看不见了。

生:乌云一片连着一片,天很快就黑了下来。

生:我看到很亮很亮的闪电,真让人害怕。

生:我听到了隆隆的雷声,很是吓人。

师:这时候走在路上,你会看到人们在干什么呢?

(学生描述人们匆匆行走、收衣服、关门窗等现象)

师:你还看到哪些动物在干什么呢?

生:那次跟爸爸去散步,我们看到一群蚂蚁横在路上,爸爸告诉我要下雨了,蚂蚁在搬家。

生:我看到许多蜻蜓在飞,也不知为什么。

生:我发现在花丛中飞舞的蝴蝶,一会儿就看不见了,也不知飞到哪里去了。

师:小朋友们眼睛真亮!下面,老师带大家走进课文——(生齐读课题:要下雨了),去看看下雨前又有哪些现象。

学生对下雨比较熟悉,而夏天的雨也更能给他们深刻的印象。为此,教者引导学生从天空和地上、从人到动物等方面谈所见所闻,此后过渡到新课学习。这样,生活向文本的转换就显得自然、顺畅而有趣,形象就能成为学生进文本、感受语言的重要基础。

二、强调插图,展示立体形象

插图是课文的充实和补充,是教材的组成部分,且学生接触新的课文,先关注的也多是插图。因此,无论是教材设计特点,还是儿童认知特点,都要求发挥好插图的导读功能。可通过文本与插图的联系解读和综合运用,带学生走进插图,展开想象,让静止的画面变成鲜活的形象,让平面的图画变成立体的形象,以促进对文本的全面、准确、深度解读。

如:《一匹出色的马》(二下第7课)有这样一句:“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教材中,与之匹配的插图是:跨着柳枝飞奔的妹妹;绿树成荫、花艳草绿、鸟鸣蝶舞的小路;碧波荡漾的小河。如此丰富的画面,展示了文中那句话的丰富内涵。对此,教者这样引导:

师:有了神奇的“马”,妹妹是怎么做的呢?大家读读文中的句子——

生:(齐读)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

师:下面大家读读句子,看看插图,把看到的情景说给大家听一听。

生:我看到了,妹妹穿着连衣裙,扎着羊角辫,跨着爸爸给她的那匹“马”向前奔去。她脸上笑成了一朵花,两条羊角辫不停地跳动。

师:说得真好!让我们看到了妹妹骑“马”的样子。

生:在妹妹身边,柳枝随风飘动,好像在为妹妹加油:“快啊,快啊,这匹‘马太好了!”

师:说得好!路边的柳树在为妹妹加油。

生:路边的花儿张着笑脸,小草摇着脑袋,在夸奖神奇的“马”,在夸可爱的妹妹。

师:是啊,老师还能听到夸奖的声音呢!(生笑)

在文中,“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这句话,交代了事情结果,点出了课文题目;而教材的那幅图,展示了句子画面,拓展了句子形象。为此,教者以句子和插图为依托,引导学生观察、想象、描述,具体而生动地呈现妹妹的兴奋、一路的景物,以感受“马”的神奇和爸爸的智慧,而学生语言品读、插图观察、联系想象的能力就在其间得到了训练和提升。

三、积累词语,增长表达能力

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往往受制于词语积累的量和质。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增大学生词语积累的量,提高他们词语积累的质,以保证言语活动中,能有足够的词语被选用,能有适切的词语被激活。为此,对课文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语,可在理解意思、感受形象、体会情感的同时,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相似情境,运用词语描述形象、表达情感,让言语活动成为接纳新词语、增加新积累的重要手段。

如《小毛虫》(二下第22课)有这样一句:“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句中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许学生早已耳熟能详,但能自如运用的可能不大。为此,教者这样引导:

师:请小朋友们读读这句话——(出示: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从加点的词语,你好像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小毛虫拼命想跑,他脸涨得通红,可是力气都用出来了,身子只移动了一点点。

生:其他昆虫能飞,小毛虫也想飞,可是没有翅膀,他全身力气都用了出来,可身子只是动了动。

师:知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的意思吗?

生:就是用了所有的力气。

生:就是用尽了最大的力气。

生:就是用了各种各样的办法。

师:是啊,是想尽办法、用了很大的力气的意思。生活中,有些人做事也是這样,能说说你看到的情景吗?

生:我家新买了洗衣机,爸爸和送货的老伯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移到了阳台上。

师:可见洗衣机真重!

生:那次,我花一天时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拼成了乐高。

师:拼乐高真难,但你成功了!

生:那天,我看到很多蚂蚁搬一条青虫,它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青虫搬到了家。

师:这就是人多力量大!

上述案例,以短语“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的内化为目的,以与之相关的形象为基础,先让学生读句子,想画面,以理解短语的意思。接着以短语为跳板,带学生走进生活,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描述生活情景。这样,短语与形象联系,文本与生活融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必然会成为学生的活的库存。此后碰到这一短语,学生便会想到相关形象;遇到相关形象,学生便会想到这一短语。无疑,这一短语就成了学生理解和表达的自由元素。

四、模仿迁移,创造新的形象

阅读教学中,句式的品味和运用是提升学生言语能力的重要手段。而教材中的不少句式,是借助形象描述表达情感的。对此,可在形象感受和句式品味的同时,让学生借助句式运用拓展新的形象,借助形象描述内化新的句式。这样,课文一种句式描述一种形象,就演变成课堂一种句式描述众多形象,语文学习就会因色彩斑斓而更加兴趣盎然,其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如《风娃娃》(二上第24课),借助风帮人们做事的不同结果,说明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而风对人们的帮助和危害,学生心中有足够的库存。为引导拓展形象,教者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写风帮助风车抽水的一段话,弄清这段话写什么、怎么写。學生明白:先写风看到风车抽水,接着写吹风帮助抽水,最后写抽水带来的好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风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好处,有什么危害,并用文中的句式说一段话。下面是学生的叙述:

①风看到农民伯伯在收麦子,他们的脸上、身上都是汗水。他深吸一口气,鼓起腮使劲向人们吹去。人们的头发飘了起来,衣服飞了起来。一会儿,大家身上的汗不见了,一个个露出了笑脸。看到这,风娃娃非常高兴。

②风看到农民伯伯在插秧,他们满身都是汗水。他马上鼓起腮帮,用尽全身气力向人们吹去,人们感到很凉快,都开心地笑了。风觉得还不够,又拼命向秧苗吹,刚栽下的秧苗东倒西歪,有的竟连根拔起来了,这下农民伯伯的笑脸不见了。

上述案例中,以句式模仿拓展画面,为事理的感悟提供了更丰富的形象,能促使学生从正反两方面理解妈妈那句话的内涵。当然,理解了妈妈的话语,让学生再去想象画面,学生一定能想象描述出风用好的方法实现好的愿望的和谐画面。

猜你喜欢

教者句式短语
例析wh-ever句式中的常见考点
《健民短语》一则
音乐表演技能培养之我见
2015年高考英语最可能考的短语
某生课寝
特殊句式
受教者主体性视角下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姚奇富:为教者,好之乐之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