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经济强国建设的进展和评价

2023-11-03

关键词:增加值世界

李 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农村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732)

一、引言

30年前,我同林毅夫、蔡昉一起撰写《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1)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一书。林毅夫根据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明显快于美国等先行发达国家的事实,要我就中国经济总规模何时达到美国经济总规模做一个预测。各国经济总规模的比较,可以用汇率换算法和购买力平价法。1991年,按照汇率换算法,中国经济总规模位于世界第10位;按照购买力平价法,位于第3位。(2)李京文主编:《走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5年,第48页;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1997)》,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第214—215页。在经济总规模排在前10位的国家当中,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着增长更快的趋势,所以有理由思考下列问题:中国经济总规模能不能成为世界最大?如果有可能,大概在什么时候达到?

当时,有些专家和研究机构已经做了这方面研究。例如美国兰德公司预测,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8亿美元,超过美国和日本。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估计,如果中国保持当前的发展速度,到2020年,若以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00个单位,则日本为43个单位,中国将达到140个单位。(3)徐滇庆:《世界割据与中国经济发展策略——世纪之交的理论思考》,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6—27页。

1980—1991年,中国和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4%和2.6%(4)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1995)》,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年,第164—167页。,我以中美两国分别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为假设,用汇率换算法作出中国经济总规模将在2035年前后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经济体的预测。用购买力平价方法作出的预测结果是,中国经济总规模将在2015年前后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经济体。(5)参见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6)这一预测同前世界银行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劳伦斯·萨莫斯教授的估计是一致的。萨莫斯曾经预言,如果中美两国各自维持过去14年的增长趋势,那么到2015年,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转引自胡祖六:《走向富强——国际上怎样评估中国的经济地位》,《经济研究资料》1993年第21期)这个预测同美国兰德公司和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做出的预测相比有点保守,但国内一些经济学家仍然觉得这个预测是痴人说梦。

30年后回过头来看,中美两国经济增长的结果同我做的预测很接近。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国经济总量于2014年超过了美国经济总量。按官方汇率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国经济总量在2035年前后超过美国经济总量的怀疑者越来越少了。(7)原先以为中国不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人,现在大多不怀疑这个奇迹出现的可能性了。他们当中一些人又觉得,即便达到这个目标,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衡量,中美之间仍有很大的差距。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经济总量成为世界第一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美国低很多是客观事实,但不宜据此低估世界最大经济体的重要性。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是需要攀登的第一个台阶,进入发达经济体行列是需要攀登的第二个台阶,进入低碳的高福祉经济体行列是需要攀登的第三个台阶。中国要走的是具有乘数效应的公共品极大丰富而不仅仅是私有品极大丰富的发展新路,并不一定要确立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世界第一的目标。30年前做的这个预测并非有多少科学依据,而是要表达一种朴素的想法:只要国民经济维持快速增长,中国就有可能创造出一个历史上的世界最大经济体,经过极度衰弱后,再次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奇迹。以此来激励全国人民的信心。中国仍在走向再次辉煌的路上,评估30年来的变化,展望今后20年的发展,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中国经济强国建设的进展

(一)世界经济强国的定义和变化

1.世界经济强国的界定

世界经济强国是指对世界经济影响力很大的国家。一个国家成为世界经济强国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经济体量大。现实中能对世界经济施加重大影响的国家,都是经济体量很大的国家。人均GNP排名靠前的小国能让国民过上富足生活,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却微不足道,不能算作世界经济强国。二是抵御风险韧性强。这个韧性是由经济结构完整、一二三次产业均衡,经济运行监督调控体系完善等一系列因素共同决定的。资源型大国对外部世界的影响力很大,但它应对风险的韧性不强,不宜把它们划入世界经济强国行列。三是国民生活无忧。一个国家要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必须跨入或接近高收入经济体门槛,达到国民生活无忧的水平。经济总量很大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很低、国民生活拮据的发展中国家不能算作世界经济强国。中国经济体量大,经济体系抵御风险韧性强,人均GNP超过1万美元,基本迈上了国民生活无忧的台阶,具备了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三个条件。

中国的世界经济强国建设刚刚起步。依照中国确立的经济强国目标,还需要全面提升发展的质量,包括提高劳动力素质、组织和制度的有效性、技术、产品和管理的品质,以及人均GNP。中国迈上国民生活无忧的台阶后,提高人均GNP的重要性会逐渐下降;且发展的质量越高,满足一定福祉所需的GNP越少。中国在建设经济强国的进程中应越来越重视发展的质量,而不宜纠结于增长速度和人均GNP排名。

2.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变化

按照经济历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计算的结论,从公元元年到1500年,长达1500年的时间里,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是古代印度,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8)参见[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精校本)》,伍晓鹰、许宪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古代印度的版图除了印度外还包括现在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阿富汗南部、尼泊尔等,人口总量一直大于中国。此时,世界最大经济体完全决定于人口规模。

1500年以后,中国经济总量超过印度,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至1760年代被英国超越,中国保持了200多年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位置。中国在100年后的1600年才取得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地位。这意味着此时世界最大经济体决定于人口规模和人均GDP两个因素,跨越了完全决定于人口规模的阶段。

1760年代至1850年代,英国凭借着工业革命和军事崛起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英国鼎盛时期管辖的面积达到3367万平方公里,统治管理的人口高达4.58亿,工业生产总值几乎达到甚至超过当时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一半。(9)参见王章辉:《英国经济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英国拥有的商船吨位超过荷、法、美、德、俄诸国商船吨位的总和。英镑成为当时的国际通行货币。此时海外殖民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新增因素。

期间,西班牙帝国借助哥伦布和麦哲伦的两次地理大发现的成果和精锐海陆战队的军事占领,使其领土面积达到3150万平方公里,成为第一个全球殖民帝国。西班牙帝国主要是对殖民地的领土占领,充其量是曾经的殖民大国。荷兰帝国成为全球商业帝国,属于荷兰的商船曾经占世界商船总量的四分之三。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15000个。那时各经济体都以自给自足为主,贸易量占世界GDP总量的份额并不大,荷兰帝国充其量是曾经的贸易大国。

3.美国为什么能长期保持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位置

英国凭借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会使它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领先于其他国家,美国则抓住了一百多年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会,依靠电力的发现和广泛应用迅速崛起。通过美英两国经济统计资料的分析比较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美国从1854年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从表1可以看出,美国人均GDP于1847年超过英国,由于人口总量小于英国,GDP总量在1853年以前仍小于英国。1854年美国GDP总量首次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至今已在这个位置上保持了170年。

表1 1830—1950年期间若干年份美国和英国GDP、人口和人均GDP

(2)美国GDP总量扩大势头很强。美国GDP总量1854年为英国的104.9%,1900年和1950年分别为英国的224.0%和805.9%,前50年和后50年分别比英国高出一番和两番。

(3)人口增长更快是美国GDP总量强劲增长的主要因素。GDP总量增长是人均GDP增长和人口增长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830年至1950年,美国GDP总量增长比英国高18.31倍,人口和人均GDP增长分别比英国高5.57倍和3.29倍。若美英两国人口增长没有差异,美国GDP总量为英国的3.29倍;若美英两国人均GDP增长没有差异,美国GDP总量是英国的5.57倍;人口增长比人均收入增长更重要。

美国是世界上人口第三大国。中国和印度的人口规模比美国大,但人均GDP低太多,经济总量尚未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几个小经济体的人均GDP比美国高一些(10)按2011年国际元计算,卢森堡、新加坡、爱尔兰、卡塔尔、百慕大、挪威、瑞士、阿联酋、开曼群岛、中国澳门10个经济体的人均GDP比美国高;按2015年美元不变价计算,摩纳哥、卢森堡、百慕大、爱尔兰、瑞士、挪威、开曼群岛、新加坡8个经济体的人均GDP比美国高。,人口规模比美国小得多,其他经济体的人均GDP和人口规模都没有美国大,它们都缺乏替代美国成为最大经济体的可能性。这是美国能够长期保持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位置的重要原因。

(二)中国经济强国建设的进展

1.中国正在撼动美国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位置

从表2可以看出,在2021年人口超过5000万的28个国家中,中国和印度的人均GDP分别为美国的18.09%和3.13%,人口规模分别为美国的425.55%和424.10%,GDP总量分别达到美国的76.97%和13.28%;其他19个发展中国家的人均GDP为美国的0.23%—21.57%,人口规模为美国的15.97%—82.48%,GDP总量为美国的0.23%—8.91%。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韩国六个发达国家的人均GDP为美国50.93%—72.91%,人口规模为美国的15.59%—37.87%,GDP总量为美国GDP总量的8.25%—21.61%。假设人口规模的差异不变,中国和印度的人均GDP达到美国的23.5%和23.6%就能超过美国GDP总量,日本和德国的人均GDP达到美国的264%和399%方能超过美国的GDP总量。相比较而言,有能力撼动美国这个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位置的国家更可能是人口体量大的中国和印度,印度超越美国的时间可能要比中国晚几十年。

表2 2021年人口超过5000万的国家同美国的比较

从图1可以看出,在1960年到2021年的62年里,G7其他六个国家和俄罗斯的经济总量,只有日本达到美国经济总量的30%以上,最高点为1991年的37.1%,其他国家都没有达到美国经济总量的30%。唯有中国,这个指标由1960年的4.6%提高到2021年的77.0%。这是按照汇率换算法得出的结果。若以购买力平价(11)购买力平价用购买一篮子货物和服务所需的基国货币和本国货币,测算各经济体货币的购买力。它把GDP国际比较建立在实际物量基础上,消除了各经济体之间价格差异因素,要比汇率法更客观、更精准。计算(见图2),这个指标由1995年的24.6%提高到2021年的115.0%,已经超过了美国。美国经济总量逾百年来一支独大的格局开始发生变化。由此得出的一个推论是,尽管2021年印度的这个指标为3.13%,尚未达到中国1960年的4.6%,但只要它能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它的GDP总量在几十年后超越美国是完全可能的。

图1 G7其他六个国家和中国、俄罗斯经济总量为美国经济总量的%(2015年美元不变价格)

图2 以PPP计算的中国经济总量和人均GDP为美国的%的变化(2011年国际元)

从图3可以看出,人均GDP同美国相比差距最大的是中国,而不是德国、法国、英国、日本。为什么美国政治家想方设法地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而不是德国、法国、英国、日本和人均GDP高于它的那些小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GDP总量同它的差距最小。假如中国人口减少90%,人均GDP即便再翻一番,接近日本的人均GDP水平,美国政治家迫不及待地把中国作为竞争对手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由此可见,经济体的GDP总量要比人均GDP重要得多。这也是一些国家成立地缘性经济组织,开展更紧密的相互合作,维护更充分的共同利益,发挥更强大的国际影响力的主要原因。这些组织中经济实力最强,国际影响力最大的是欧洲发达国家成立的欧盟。

图3 以PPP计算的部分国家人均GDP的变化(单位:美元)

国内一些学者以2021年中国人均GDP仅为美国的27%为依据,得出中国经济实力同美国相比还相差甚远的结论。笔者认为,出于妄自菲薄的心态自己低估本国的发展成果,不利于提升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出于韬光养晦的心态试图让外人低估本国的发展成果,在当今世界也难以奏效。美国政治家是一个极具战略眼光的群体。他们是否形成其经济霸主地位被挑战的风险意识或警觉,同中国有没有挑战其经济霸主地位的言论的关联性不会太大。进一步说,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提高人均GDP的第一个标志性事件必定是成为世界上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这个台阶上不去,缩小中美两国人均GDP差距就是一句空话。

2.中国撼动美国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位置的因素分析

进一步分析发现,工业增长是中国经济总量逐步逼近美国的主要贡献者。从表3可以看出,从1997年到2021年,中国农业增加值的增量为7034亿美元,低于工业和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量,但美国农业增加值的增量很小,为中国的8.2%,中国农业增加值增量减去美国农业增加值增量后的净增量较大,农业对中国净增量的贡献率为12.6%。同期,中国工业增加值的增量为54408亿美元,低于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量,但美国工业增加值的增量较小,为中国的20.0%,中国工业增加值增量减去美国工业增加值增量的净增量很大,工业对中国净增量的贡献率达到84.6%。中国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量最大,达到74586亿美元,但美国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量也很大,为中国的98.1%,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增量减去美国服务业增加值增量的净增量很小,服务业对中国净增量的贡献率为2.8%。中国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量均大于美国,意味着中国对美国已经形成全面赶超的态势。中国农业总规模早就超过美国,工业总规模已经超过美国,今后应把做优做强作为主要任务;中国服务业总规模约为美国的一半,今后应把做大做优做强都作为任务。

表3 中美两国经济总量的变化 单位:亿美元(2015年不变价)

3.从总量更大到人均增加值更多

食物需求的刚性很强,贸易率不高,所以农业大国大多是人口大国。1960年以来,世界上农业增加值最大的两个国家一直是人口数量位居世界前两位的中国和印度。从图4可以看出,1960年中国和印度的农业增加值分别为980亿美元和839亿美元,两国人口分别为6.67亿人和4.46亿人,中国的农业增加值和人口分别比印度高16.8%和49.6%,中印两国人均农业增加值分别为147美元和188美元,中国比印度低21.9%。这意味着中国农业增加值总量大于印度,农产品供给状况不如印度。2021年中国和印度的农业增加值分别为11731亿美元和4442亿美元,两国人口分别为14.12亿人和14.08亿人,中国的农业增加值和人口分别比印度高164.1%和0.3%,中印两国人均农业增加值分别为831美元和316美元,中国比印度高163.0%。这意味着中国不仅农业增加值总量更大,供给状况也显然好于印度。

从图4还可以看出,1968年,中国农业增加值占世界农业增加值的18.3%,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1.9%,农业增加值份额低于人口份额3.6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中国人均农业增加值低于世界人均农业增加值平均水平。2021年,中国农业增加值占世界农业增加值的31.6%,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7.9%,农业增加值份额高于人口份额13.7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中国人均农业增加值已经显著高于世界人均农业增加值。

从表4可以看出,2021年,在所有人口逾亿的国家里,农业增加值占世界农业增加值的份额和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份额的差值大多在1个百分点以内,只有中国(13.7%)、印度(-5.9%)和孟加拉国(-1.2%)是例外。中国既是人均农业增加值最高的国家,又是农产品净进口的国家。2021年,中国农产品出口885亿美元,进口2657亿美元,净进口1772亿美元。(12)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22年卷。假设库存没有显著增大,中国人均可消费的农业增加值高达957.7美元,是世界平均水平(470.1美元/人)的2倍多。中国出现的这种全方位做多的现象,除了同我国农民数量很大以外,还同政府想方设法地维护超小规模农业的稳定性和激励农民把农业增加值尽可能释放出来的政策导向有密切关系。由此可见,中国农业政策必须尽快完成由做大做多到做优做强的转型。

(三)中国崛起不是发展中国家的个案

1.农业增加值最大的10个国家的变化

表5是1997年和2021年世界上农业增加值最大的10个国家和与之相关国家的数据。从中可以看出,第一,发展中国家农业增加值的增速高于发达国家。2021年和1997年相比,表中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增长都较高,美国的增速为正,但低于表中所有发展中国家,日本和意大利的增速均为负。这种变化同农业增加值的增速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逐渐减缓的情形有关,但同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得更快的相关性更强。第二,发展中国家在表中的位次以上升为主。其中,尼日利亚和伊朗均升了7位,分别由第十二和第十七升至第五和第十;巴基斯坦和巴西位置互换了一下,由第六、第七调整为第七、第六;日本降了9位,意大利降了10位,分别由第五、第十降至第十四和第二十;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土耳其和俄罗斯的位置没有变化,一直位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八和第九。各国的基数有很大不同,增长快慢的可比性不太强,位次上升反映的是总量超越,通常是多年增长更快的结果,所以位次上升要比增长更快重要得多。第三,农业增加值排名前10的国家中发展中国家的数量增加,发达国家的数量减少。1997年排名前10有三个发达国家,2021年仅有1个发达国家。

2.工业增加值最大的10个国家的变化

表6是1997年和2021年世界上工业增加值最大的10个国家及与之相关国家的数据。从中可以看出:第一,发展中国家工业增加值的增长较快。中国、印度和俄罗斯分别达到681.3%、229.1%和151.5%,巴西和墨西哥分别达到26.3%和21.2%,发达国家工业增加值增长率较低,日本为2.1%,意大利为-2.8%。只是因为基数很大,依然排在前10。第二,发展中国家在表中的位次上升。其中,中国升了2位,由第三升至第一;印度升了7位,由第十二升至第五;俄罗斯升了9位,由第十七升至第八;墨西哥降了6位,由第九降至第十五;巴西降了3位,由第十降至第十三。在发达国家中,美国、日本和英国均降了1位,分别由第一、第二、第五降至第二、第三和第六;法国降了2位,由第七降为第九;意大利和加拿大降了4位,分别由第六、第八降为第十和第十二;德国的位置未变,一直位居第四;韩国升了5位,由第十三升至第八。第三,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增加值排名前10的国家中的数量没变,但位次上升了,由1997年名单里的第三(中国)、第九(墨西哥)和第十(巴西)提高到2021年的名单里的第一(中国)、第五(印度)和第八(俄罗斯)。

表6 1997年和2021年世界工业增加值排名前十的国家的变化

3.服务业增加值最大的10个国家的变化

表7是1997年和2021年世界上服务业增加值最大的10个国家及与之相关国家的数据。从中可以看出:第一,服务业增加值最大的10个国家具有很强的稳定性。美国和巴西的排名没有变化,一直位于第一和第八,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均降了1位,分别由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九降至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十。第二,发展中国家的位次以上升为主。其中中国升了6位,由第七升至第二,印度升了10位,由第十七升至第七;意大利降了3位,由第六降至第九;西班牙降了4位,由第十降至第十四。第三,发展中国家在排名前10名单的数量增加、排名上升。数量由2个增加到3个,排名2个上升,一个不变;发达国家的数量由8个减为7个,1个位置不变,7个排名下降。

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世界排名前10的国家的变化看,发展中国家的总体表现均优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不仅增长更快,而且位次上升得多,下降得少;发达国家增长相对慢一些,且位次上升的少,下降的多,情形正好相反。这或许是发展普遍性出现端倪的迹象。

三、中国经济强国建设的评价

中国因没有跟上工业革命的步伐逐渐衰弱后,再创辉煌成为历代中国人的梦想。1949年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实现梦想的责任落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肩上。回顾70多年来中国经济强国的建设历程,有认识上不断深化、内涵上不断丰富、战略上不断递进的特征。

1964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在20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和“两步走”的设想: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1975年1月,周恩来总理在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中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的目标。

198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中国经济建设的三步走战略部署:第一步,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分两个阶段“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第一阶段(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第二个阶段(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再次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无论是规模扩张,还是质量提高和目标升华,都是很艰巨的任务。相比较而言,规模扩张最简单,目标升华最困难,质量提高介于它们之间。

(一)规模的扩张

国民福祉的改进通常建立在规模扩张的基础上,尤其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小的情形下,规模扩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规模扩张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单纯的规模扩张;二是结构提升的规模扩张;三是最优路径的规模扩张。

1.单纯的规模扩张

只有数量增长没有组织制度变迁和产业结构提升,是农业社会的基本特征和短缺经济时代的普遍现象。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发展差距很大,目前还无法给出单纯规模扩张完全消失的判断,但从总体上看,中国已经跨越了农业社会和短缺经济时代,单纯规模扩张基本上不存在了,不再是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2.结构提升的规模扩张

当今中国的规模扩张建立在体制机制创新和就业结构、产业结构提升的基础上,建立在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区域污染总量控制和农用化学品投入减量的基础上,不再以牺牲环境或长期利益为代价。用全要素生产率来衡量,中国的规模扩张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差距正在逐步缩小。这是所有人都能观察到并认同的基本事实。有意思的是,追求完美的学者会因差距的仍然存在而感到焦虑,接受现实的学者则因差距的不断缩小而保持乐观。

3.路径最优的规模扩张

从走向上看,中国已经由单纯的规模扩张经由结构提升的规模扩张,进入最优路径的规模扩张阶段,循序渐进地实现了两次跨越。其中,农业以优质农产品规模扩张最快为特征,工业和服务业以高科技产品规模扩张最快为特征。同时需要指出,中国规模扩张的演化受到两方面干扰:一是把超小规模农业视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底线,影响了农业适度规模的形成(13)最近30年我国食物生产能力持续提高,食物短缺已经成为历史,但刻骨铭心的饥饿记忆,固化了生产者和决策者对超小规模农业或自给自足的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各级行政区域之间的政绩竞争,抑制了生产要素流动和比较优势发挥,造成产业结构和规模扩张的同质化和对最优路径的偏离。

从近期看,规模扩张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中国同先行发达国家相比,规模上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业上。做大做强服务业、金融业应该成为规模扩张的重点领域。经济规模扩张毕竟要以资源消耗为代价,所以从长期看,经济总规模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并非越大越好或越高越好。一个经济体跨越了国民生活无忧阶段后,规模扩张的重要性会逐渐下降,质量提升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发展的质量越高,满足特定福祉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低。

(二)质量的提高

高质量发展有三层含义:一是产品质量的提高;二是竞争能力的提高,三是可持续性的提高。

1.产品质量的提高

在产品和服务供不应求的短缺经济时期,国民对能否获得产品和服务的重视程度高于对产品和服务质量高低的重视程度。例如,此时国民更关心的是能够得到坐汽车、火车乃至飞机的机会,较少关注汽车、火车和飞机服务的舒适性。跨越了短缺经济时期后,国民福祉的改善主要是由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带来的,国民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要求会越来越高。例如,经历了由吃饱、吃好到吃健康转变的国民,会越来越关心食物的质量。产品质量的提高,一方面决定于设计、工艺、材料和劳动者技能,它们是提高产品质量的直接影响因素;另一方面决定于政府管理,包括产品质量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产品设计规范和材料标准,它们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制度保障或间接影响因素。例如,政府以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标准为依据加强农业生产的法治管理,确保农产品不对消费者健康和环境施加负面影响;加强工业制造设计和材料的法治管理,消除设计、材料等缺陷引发的隐患和风险。中国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产品质量安全的提高是没有止境的,生产和管理都必须与时俱进。

2.竞争能力的提高

经过持续几十年的努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品出口国,但竞争能力还不是很强,各种出口商品被其他国家商品替代的风险较大,需要进行由做大做多到做优做强的转型。从近期看,一些技术含量低的低端产品,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被工资率更低的发展中国家的商品替代具有客观必然性。中国必须不断地提升产业结构,逐步提高技术含量高的高端产品的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从长期看,市场转移具有客观必然性,中国不可能成为永远的世界工厂。中国必须未雨绸缪,想方设法地把产品生产和服务延展到国外去,进行由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转型,或由基于国土空间的GDP到基于产权属性的GNP转型。中国为其他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帮助的能力越强,共同富裕的范围越大,中国提升竞争能力的空间就越大。从贸易额占GDP比重的变化(见图5)看,中国贸易额占GDP的比重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年份并不多,应该还有较大的拓展空间。

图5 贸易额占GD的比重的变化

3.可持续性的提高

经济发展是一个波动向上的过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用于满足生存性需求或短期目标的经济活动会减少,用于满足发展性需求或长期目标的经济活动会增多,协调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微观目标和宏观目标的条件,以及协调自己的权利同他人和后人的权利的条件都会趋好。可持续性的提高既是追求的目标,也是发展的结果或标志。

一是增强共享性福祉。以品质升级为主,推进乘数效应为1,无法分享的私有品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强化具有乘数效应的公共品建设,包括人工智能、5G通信、电子商务以及高铁等基础设施,拓展共享性福祉的范围。

二是消除内耗性风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有利于应对来自外部的风险。如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风险。这类风险发生的概率极小,人类采取一致性行动的难度不大,它们不是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理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主要是为了消除人们争夺经济利益和政治话语权引发的内耗性风险。消除内耗性风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要把国内事情做好,消除掉自身的内耗性风险;其次是协调好本国利益和他国利益的关系,把同自己相关的国际事务做好,如全面履行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三是为其他国家做好国内和国际事务提供协作,使所有国家都把内耗性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三是规避生态性风险。倡导人与人和谐共生旨在消除人类之间的内耗性风险,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旨在规避生态性风险。它的基本措施是:优化绿色城乡布局,创新绿色技术体系,发展绿色生产,促进绿色消费,健全生态法治,鼓励生态保护,加强生态教育,恪守生态自觉,担当生态道义,建设生态文明,持续减轻社会再生产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压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目标的升华

对于中国来说,主要任务始终是把国内的事情做得越来越好,使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持续地快于先行发达国家,使全体人民获得越来越多的福祉。随着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处理国际重大事务中的责任也会增大。中国要秉承和为贵的理念,同世界各国一起,为共同做好世界上的事情履行好自己应有的职责。

1.中国经验普适性的凝练

中国经验既有特殊性,又有一般性,其中能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借鉴的主要是中国案例中的一般性经验。所以,总结中国案例、中国智慧、中国模式的重点必须放在具有普世价值的一般性经验上,使之能够解释世界各国的所有现象,使之上升为所有国家和所有人都接受的理论。基于这种认识,下面试图对隐含在中国经验中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做出贡献的一般性经验,做一个概括。

(1)内生性。国内外不少学者因中国的发展战略、改革策略和运行模式与先行发达国家不一致而感到困惑。中国的很多做法是从自己的文化中内生出来的,确实同先行发达国家的做法不太一样。例如,学者往往以合作社成员有没有股份和合作社有没有分红来判定合作社的真假。中国大多数合作社确实不具备农户有股份、公司或合作社有分红的特征,公司采用的是参加农户红白喜事并送大红包(公司老板告诉我,参加农户红白喜事并送红包产生的凝聚力要比分红更强)、在不景气年份给农户发放补贴(合作社负责人告诉我,正常年份农户收入达到了预期,没有必要锦上添花,农户收入未达到预期的不景气年份需要发放补贴,以确保农户愿意维系合作)等方式。不关注内生的抱团取暖方式的创新而只关注有没有股份和分红这两个规则,显然是不全面的。每个国家都有一条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是由各国的国情内生出来的。跟在其他国家后面亦步亦趋不是唯一选择,更不是最佳选择。简言之,内生性是指勇于根据内生的条件进行组织和制度创新,而不受已获成功的组织和制度的束缚。

(2)渐进性。主流经济学家推崇激进式改革战略的依据是: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不具有包容性,所以体制转型必须采取一步跨越鸿沟的战略,先把计划经济体制彻底否定掉。渐进式改革采取的是逐渐填平鸿沟的战略,先把市场经济体制培育起来,并逐步扩大市场经济作用范围,逐步压缩计划经济作用范围,直至建成市场经济体制。激进式改革战略靠改革的宣传使大家接受改革主张,渐进式改进战略靠改革的成效使越来越多的人赞同改革主张。激进式改革以为体制转型能够一步到位,关注的是起点高和形式美,而不是何时达到改革的预期目标;渐进式改革认为体制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关注的是见效早、见效多、见效好,汇小胜为大胜,快速达到改革的预期目标,而不是起点高和形式美。

(3)共赢性。中国的改革采取的是做大增量和利益均沾的策略,使所有人都成为改革的受益者,都愿意参与改革和支持改革,而不是依靠存量资产的重新分配来激励劳动者的积极性,更不是有人受益有人受损的策略。对于无法直接使所有人都受益的项目(如生态保护项目),通过给予受损人补偿(如生态补偿)的制度,使这类项目的推进合乎所有人都受益的原则。渐进式改革的基本原则是想方设法地让所有人都受益,使改革具有正和博弈和所有人都受益两个特性,而不是至少有一个人收益没有任何人受损的帕累托最优。发展成果归少数人所得即便没有人受损,仍然不可能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中国推出的改革并非每一项都产生了共赢的效果,但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各方利益,让所有人都分享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是遵循的原则和一般性做法。简言之,共赢性就是让所有人都分享到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4)探索性。中国不仅在探索曾经的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衰弱后再次走向辉煌的道路,也在探索大多数人现代化的道路。目前的经典发展方式是以大量耗用不可再生的资源为基础,以大批量生产的存量型技术为手段,以最大限度地增加GDP实现国家的富裕和繁荣。然而,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支撑不了所有人按照这种经典发展方式过上富裕生活。要让大多数人都过上富裕生活,发展方式必须改弦更张。(14)邓英淘:《新发展方式与中国的未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中国拥有14亿人口,比至今为止过上高福祉生活的人口总量(约10亿)还多,倘若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方式,会对改变世界现代化的进程、版图和态势作出贡献。创新和试错实际上是探索行为的两种表述。探索行为的实质是寻求更有效的新做法。探索行为达到预期目标并被戴上创新光环的概率极小,所以形成相信还有更有效的做法需要探索的文化氛围尤为重要。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经济发展采用了一些新策略。其中: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体系的形成,有可能实现能流的去中心化;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的创新,有可能实现物流的去中心化;支付手段的智能化,有可能实现资金流的去中心化;私人定制对标准化、批量化生产的替代,有可能实现生产的去中心化。经济系统的去中心化,提高了它和分散化的生态系统的耦合度,进而为全域发展创造了条件。

2.主动推进国际规则改革

当今世界,不仅中国的很多事务需要改革,世界的很多事务也需要改革。中国作为世界成员之一,有责任把渐进式改革方式应用到国际事务中,为构建美好世界履行应有的职责。

(1)坚定地倡导和恪守国家不论大小强弱在参与国际事务方面享有平等权利的原则。所有国家都有争取自身利益的内生动力,都会响应旨在保障各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原则。中国作为谁实力强谁话语权大的国际规则的反对者,应该坚定地倡导和恪守国家不论大小强弱在改进国际规则方面都享有平等权利的原则。只要中国有推进这项工作的恒心和等待其他经济体响应的耐心,响应者一定会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

(2)针对现有国际规则的缺陷进行改革和创新。(15)从改革和创新入手使现有规则不断逼近新规则,要比直接推出一个取代现有规则的新规则更易于得到世界各国的响应,更加合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中国借助渐进式改革战略不断去除自身体制中的缺陷,积小胜于大胜,达到一个又一个预期目标。同理,中国要借助渐进式改革方式,针对国际规则中的缺陷进行改革和创新,使之朝着合作互利共赢方向演化,积小胜于大胜,为促进世界上大多数人的现代化做出贡献。绝大多数国家对国际规则不会采取“狗熊掰棒子”的策略,它们意识到延续了多年的国际规则有缺陷是一回事,它们做出扬弃这套规则的决策是另一回事。世界各国对待国际规则的行为几乎都有二重性。例如,他们一方面会认同自由贸易原则,另一方面又有以国家利益原则干预自由贸易原则的短期行为。以激进的改革方式制定一个新的国际规则,并附加一些优惠条件,有可能被一些国家接受,鉴于一些接受国政府存在机会主义倾向,接受国的稳定性不会很强,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世界各国是支持改革现有规则的响应者多还是重新制定规则的响应者多?哪方的国际影响力大?也是需要分析评价的问题。

(3)倡导和践行合作互利共赢的新规则。中国应以开放性的方式回应国际社会的关切和期待,主动地和其他国家一起共同建立公平、包容和可持续的全球治理体系。中国应以建设性的方式推动大多数人的现代化,共同开拓新的增长机遇,共同建立和维护稳定、繁荣和包容的全球经济秩序,共同促进全球经济的繁荣和稳定。为打破弱肉强食的丛林规则做出贡献,成为促进世界多元化发展的典范。

3.为欠发达国家发展提供协助

世界的总供给和总需求会随着各国平均发展水平的提高不断扩大,所以为欠发达国家发展提供支持既是一种付出,也是获得回报的一种策略。中国变强以后,有责任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变强做贡献,其他发展中国家变强了,会给中国变得更强创造各种机会。需要指出,为外部提供支持并非一定能够促进发展,付出并非一定能有回报,如何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项需要下功夫的复杂工作。

(1)救济援助。救济援助是指对遭遇自然灾害、武装冲突等导致人的基本权利受到威胁的人群的援助。这是最为简单、最易见效的援助方式。这类援助必须求快。救援队伍、救援物资到达的时间越早,匹配性越好,救援效果越好。这种援助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中国要做好应急队伍培训、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响应机制,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人道主义援助方面的国际影响力。

(2)发展援助。发展援助是指尊重受援国主权、不附加前置条件的无偿援助。这是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和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举措。这类援助必须求准。在多年的援外实践中,中国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教训。今后要借助丝路基金、全球发展与南南合作基金等援助基金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援助理念,特别是欠发达国家的实际需要与发展意愿,协助欠发达国家提升自主发展能力,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借助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等交流平台,推动双方人员往来,实现双方民众的知识共享、文明互鉴。善于倾听各种意见,不断调适和优化援助方式、援助能力,特别是公路、铁路、桥梁、机场、港口、体育文化场馆等“硬援助”项目和医疗卫生、教育合作、生态环境、绿色发展等“软援助”项目的协调性。充分发挥民间力量的作用,增强中国对外援助力量。主动开展国际合作,实现强强联合,更好地协助欠发达国家的发展。

(3)互利援助。这是指有营利目的的援助。这是涉及面最广的援助方式。这类援助必须求稳,确保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合作。这类援助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坚信发展中国家有权利和能力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二是坚持互助互信互利合作;三是坚持援助发展工程和民生工程的导向;四是毫无保留地将发展经验和行业技术分享给受援国,尽力地为其培养本土人才,使受援国实现独立自主发展。五是重义轻利、义利兼顾、取利有道。这类援助要按照受援国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项目,使援助项目成为中国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样板。

中国继续保持着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中国经济在2035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经济总量在2050年达美国的2.8倍,人均GDP达到美国的70%,已经变得越来越切实可行了。中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的全面进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实现,将为世界谋大同、人类创未来提供经验和借鉴。

猜你喜欢

增加值世界
中国2012年至2021年十年间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
2021年1—12月机械行业运行情况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彩世界
1995年-2015年营业税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关关系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