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时期特殊教育课程发展的历程、特点及启示

2023-02-26曲铁华张诗妍

关键词:课程内容学校课程

曲铁华, 张诗妍

(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长春 130024)

特殊教育是党和政府一直以来都十分关切的民生事业。作为特殊教育开展的重要途径,特殊教育课程的设置与实施也受到了重点关注。民国时期是我国特殊教育课程迈入现代化的重要阶段。因此,对民国时期特殊教育课程进行深入研究,能够更清晰直观地认识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是深化特殊教育研究的重要环节。梳理民国时期特殊教育课程的嬗变历程,分析这一时期特殊教育课程发展的特点,总结对当今特殊教育课程发展的现实启示,有助于对民国时期特殊教育总体情况进行更加清晰与系统的认知,进而为现代特殊教育课程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民国时期特殊教育课程的发展历程

(一)特殊教育课程的初步发展时期(1912—1926)

1.特殊教育课程政策的初生。民国成立后,在西方传教士引进特殊教育的基础上,特殊教育学校得以逐步兴办。为了加强对特殊教育的管理,将特殊教育纳入国家系统正规的管理范畴,相关政策文件相继出台。1912年9月28日,《小学校令》颁布。虽然《小学校令》并没有对特殊教育课程内容进行针对性规定,但这一政策依然与特殊教育课程产生了一定联系,对特殊教育课程的设立发挥着一定的限制作用。如《小学校令》第三条提出:“寻常小学校之教科目为修身、读书、作文、习字、算术等。因其地情形起见,可缺体操,或加本国地理,本国历史图画、唱歌、手工等一科目或数科目,或为女儿加裁缝一科。”(1)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05页。将特殊教育课程内容规定为与寻常小学课程一致的内容,第四条等也有类似规定。1918年4月,教育部出台《省视学规程》,其中第四条规定“幼儿教育及特殊教育设施状况”(2)教育杂志社:《教育法令选(下)》,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第103页。也是省视学应视察的重要事项。同时间公布的《县视学规程》规定更为详尽,同样也要求县视学不仅对“特殊教育设施状况”进行视察,还应该对包括特殊教育学校在内的各所学校课程教授状况负责。

2.特殊教育课程目标的西化。民国时期特殊教育课程的现代化发展体现在特殊教育课程目标逐步明确,逐步西化上。因为此时我国特殊教育办学还没有形成足够完整的系统,特殊教育课程目标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分散办学的各所学校中。比如,上海盲童学校的开办者傅兰雅、傅步兰认为,特殊教育不只要维护特殊学生受教育的权利,还要重视学生独立性的培养。傅氏父子还从“人的权利”角度出发,认为特殊教育课程的开展应该重视盲童的基本权益、独立人格与自尊。1916年成立的南通狼山私立盲哑学校更是进一步升华了此类课程目标。张謇认为,创办盲哑学校,开展特殊教育课程的目的,除了继承从前“能够拥有一技之长”的目标,还要通过一系列较为正规与系统的课程把盲哑人由残废之人培养成有用之人,使他们不仅能够独立自存,能够自立于社会,还能够回馈社会,奉献自我。

民国初期特殊教育学校对于特殊教育课程目标的设定,对特殊教育课程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指引作用,为民国特殊教育课程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些目标的规定不仅体现了西方特殊教育对我国的影响,还展现出中国本土特殊教育课程发展的鲜明特色。

3.特殊教育课程内容的规范。由于中国近代教育体制多仿西制,民国时期的特殊教育课程内容主要呈现出现代化等西化倾向。总的来看,除了以提升知识文化水平为主的弥补类基础课程,民国时期的特殊教育课程主要围绕特殊群体的生活技能及生存技能展开,具有明显的职业化特色。

以提升特殊群体知识文化水平为目的的课程是一种残疾弥补类的课程,这是特殊学生能够进入社会,并与他人进行正常交流的重要学习部分。由于“哑盲学生,缺陷不同,心理不同,激刺不同,感应不同”(3)《盲哑学校最近概况》,《首都教育研究》1931年第4期。,这类课程成为难度最大的课程,课程内容主要有语文(国语)、算术、常识、社会、地理、历史、自然等。

家事课程是特殊学生入学后最先开展实施的课程,其主要目的为养成特殊群体生活自理能力。教育者们普遍认为,特殊群体虽然失去了一项官能的感知能力,但只要充分开发身体其他官能的潜力,就能在相当程度上弥补缺失的感官功能。经过家事课程所提供的系统训练,特殊学生们不仅可以学会生活自理,还有助于养成热爱劳动、讲究卫生、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

职业技能训练课程是民国时期特殊教育课程内容中举足轻重的部分。美国著名的特殊教育学家柯克认为,特殊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达到职业适应,因为只有如此,才可以使特殊群体发挥自身潜力,过上可能独立的生活。几乎所有民国初期教会开设的特殊教育学校都开设了职业技能的相关课程。同时,由于传教士所创办的特殊教育学校占据民国初特殊教育学校的重要部分,因此,宗教类课程也是这一时期特殊教育学校所设置的重要课程内容。

4.特殊教育课程实施初步形成。特殊教育课程目标、内容的构思形成了特殊教育课程的基本体系,而特殊教育课程的目标与内容需要通过教育者的实施才能体现其实际作用。民国初期,传教士与一些民间人士自发创建的特殊教育学校是特殊教育课程实施的重要场所,因此,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状况是这一时期特殊教育课程实施真实情况的重要代表。如傅氏父子所创办的上海盲童学校(4)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志编纂委员会:《虹口区教育志》,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176页。,在课程设置上,学校与普通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基本相同,同时十分重视英语课程,但考虑盲童的身体情况,去掉了图画课程,以音乐课程代之,并采用“心目克明”的方法进行课程教学(5)彭子冈:《子冈作品选》,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第259页。。

在特殊教育课程内容的发展历程中,也足以窥见民国初期特殊教育课程实施所取得的成就。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者们在进行课程内容选取时,普遍参照政府所颁布的统一法令,实际上,还会灵活开设圣经课、三民主义等课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课程教法的更新换代也是特殊教育课程内容实施初步形成的重要部分。为了更好地教授这些课程,教育者们也一直在借鉴西方先进文化,改进课程教学法。对于盲教育课程来说,教育者们一直采用西方的盲点字法进行教学,并根据区域和学生自身条件进行改进,主要采用字母教学法、拼音教学法等先进方法。

在特殊教育者及中外慈善人士的努力下,特殊教育课程的实施在民国初期取得了弥足珍贵的成果。虽然这一时期的特殊教育课程实施并没有统一的参照依据和成熟的体系,但依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仅做到了生理意义上的启喑明瞽,更是心理意义上的拨云见日。

(二)特殊教育课程的转化时期(1927—1936)

1.特殊教育课程政策的发展。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为了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发展,以及教育的普及,仍然提高了对特殊教育的重视程度,并颁布了一些法令以强调特殊教育的必要性。虽然针对特殊教育课程的政策依旧少之又少,但总体呈发展趋势。

可以说,这一时期特殊教育的平稳发展得益于南京国民政府所颁布的一系列有关教育总纲领、章程的教育政策。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了《私立学校规程》(6)《私立学校规程》,《总会公报》1929年第9期。,第一章第三条明确规定,私立特殊学校的课程内容等都必须按照当前的普通教育法令进行设置。第四章第二十四条规定,包含私立特殊教育学校的“私立中等学校及小学”在开办前,其组织编制和课程内容、教科书、参考目录等都必须先呈报,再经查核,通过后才得以开办。1933年10月19日,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私立学校规程》,其中第一章第八条仍明确规定私立学校内不能设立宗教课程,不得举办和怂恿学生参与宗教仪式,由此直接阻绝了外国人在中国开办特殊教育时在课程内容中加入宗教内容的可能性。(7)《修正私立学校规程(续):附表》,《公教学校》1935年第7期。

这一时期各省市政府和地方教育局所出台的教育政策中部分内容也为规范特殊教育课程的选择、设置与实施贡献了力量。1930年6月12日,上海市政府批准并施行《上海市私立特殊学校立案规程》,规定学校在进行课程的组织与编制时必须向上海市教育局报备并接受检查。1933年,广东省政府公布《广东省政府教育厅训令〔第4184号〕》,要求对各省县市盲哑教育概况进行调查分析,问卷中对盲哑学生是否接受过文字补习、职业补习等课程教育进行特别关注。同年,江苏吴县教育局也针对普通学校中特殊学生所受之教育发布了训令,要求体育、军事课程的讲授应根据特殊学生的具体身体情况进行课程改良与分别教育。

2.特殊教育课程目标的转向。随着时间的推移,民国时期特殊教育课程实施的目标也有所改变。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课程目标逐渐脱离教会思想、传教目的,与职业教育产生密切的联系。虽然政府并没有对特殊教育课程实施的目标做出明确的统一规定,但对教育宗旨所作出的统一指示仍然规定了特殊教育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1936年5月5日,国民政府正式颁布了《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在其第七章——教育类的规定中提出这一时期的教育宗旨就是“发扬民族精神,培养国民道德,训练自治能力,增进生活知能,以造成健全国民”(8)孙中山:《三民主义》,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11年,第312页。,特殊教育课程在时代变迁中被赋予了新的目标,取向由与传教密切相关转向与职业、生存密切相关。

虽然1927年到1937年间,政府并未给特殊教育的发展予以充分的政策保障,但在其他方面仍然作出了一些贡献。1927年,国民政府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公立特殊教育学校——南京市立盲童学校。学校具有强烈的慈善性质,以“为使言者识字,哑者能发言,使教育者成为能独立谋生的国民,减少社会无业分利者”(9)马建强:《中国特殊教育史话》,北京:新华出版社,2015年,第255页。为办学宗旨与目标。由此,学校非常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劳动能力的培养。1935年7月,教育家吴燕生向政府申请,通过后于北平市府右街兴平巷创立了北平市立聋哑学校。(10)邱淑永、马建强:《〈北平市立聋哑学校概况〉旧影》,《现代特殊教育》2019年第12期。吴燕生认为,贫苦人家的特殊儿童只能通过教育获取一技之长,从而获取经济来源。因此,北平市立聋哑学校课程以普通科目与劳作技能为主,并将培植生活上必需的知识与技能作为学校宗旨,将学生劳作能力、职业技能的培养置于重要位置,从而完善其社会功能。

3.特殊教育课程内容的进步。随着特殊教育课程实施宗旨的变化,民国时期特殊教育课程内容也有一定的转变,其宗教性慢慢被削弱,呈现出更多世俗化的特点。在《私立学校规程》中,除了规定私立学校归政府管辖,还规定了“私立学校如系宗教团体所设立,不得以宗教科目为必修科,亦不得在课内做宗教宣传”(11)李景文、马小泉主编:《中国教育事业·教育制度》,《民国教育史料丛刊》(363),郑州:大象出版社,2015年,第311页。,有效地抑制了宗教课程在特殊教育课程内容体系中的发展,同时提高了特殊教育课程的本土化程度。除了政策的要求外,特殊教育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也是这段时期特殊教育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根据1934年中国第一次教育年鉴对部分特殊教育学校调查的数据看来,这一时期的盲校所用教材有34%属于自编,其余均为商务印书馆新学制教科书或中华书局所编、新时代所编、书局出版或改编的教材。部分聋哑学校所用教材有67%属于自编教材,还有22%为商务印书馆新学制教科书。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大部分特殊教育学校在实施特殊教育课程时所选用的教材基本告别了《圣经》等宗教类的教材,而是选用新学制所出版的教材或在其基础上进行改编与自编,并创编其他更适合中国本土特殊群体的课程教材。

除了逐渐世俗化,特殊教育者更加重视特殊群体文化水平与生存能力的培育。这一特点在此阶段创办和革新的特殊教育学校课程内容设置上有所显露,如杭州吴山聋哑学校在通用课程外,还专门为聋生开设了国画、书法、西洋画、雕刻等课程,有针对性地培养聋生的一技之长。对于不同的地区,特殊教育职业课程的侧重点也不同,南方特别是沿海地区的特殊教育学校所开设的职业课程更有商业意味。

4.特殊教育课程实施迈入正轨。随着特殊教育课程逐渐进入转化时期,民国时期的特殊教育课程实施也逐步迈入正轨。由于政府对特殊教育课程的关注日益加深,公办与民间团体或教育者所办的特殊教育学校均成为特殊教育课程实施的主要阵地。南京市立盲哑学校便以培养学生成为能够自立谋生的国民为教育目的,将学生分为盲哑两科进行教学。为了达到学校的教育目标,课程设置以职业教育为主,开设印刷、雕刻等课程。此外,政府为学校提供了较为充裕的资金以供学校购置足够的特殊教育教学设备,推动学校课程更平稳地实施。南京市立盲哑学校还倡导发起了“中国盲字改革运动”,制定“国音点字符号”,方便了特殊教育课程教学实施,也为全国盲人语言的统一提供了支持。

在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育上,这一时期比之前更加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陈光煦在管理南京市立盲哑学校时就意识到这一点,因此广纳贤才,招徕各地名家,袁克明、洪昆山、刘松年等都成为推动课程实施的教师力量。

(三)特殊教育课程的调整时期(1937—1949)

1.特殊教育课程政策的完善。国民政府统治后期,局势混乱,经济低迷,特殊教育的发展与特殊教育学校的开办连连受挫。南京国民政府为了保障特殊群体的入学,针对国情调整了教育政策,尽量将战争对教育事业的影响降到最低。在总的方向上,国民政府在法律方面也对特殊教育课程培养目标有了新的要求及保障。1937年,教育部公布了《总动员时督导教育工作办法纲领》,主要内容涵盖:在战争时期依旧要维持教育的推进,教育目标要与战争的需求契合。(1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 第2编 教育 1),北京:档案出版社,1997年,第1—2页。此外,1938年2月,全国战时教育协会成立,也提出战时教育课程内容应该更加具有科学性,并促进生产建设的要求。(13)储朝晖:《中国现代教育社团发展史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第156页。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对于战后特殊教育课程内容的构想,国民政府主张重点突出职业教育。1947年,教育部交议了《改进全国盲哑教育案》和《改进全国盲哑教育计划草案》,其中对特殊教育课程的改革和规范进行了系统化的规定,《改进全国盲哑教育案》第五条提出“课程方面应加职业技术训练,俾使毕业后即单独谋生之技能”,强调特殊教育课程应该将重心放在职业技术培训上,以此提高特殊群体的谋生技能。《改进全国聋哑教育计划草案》同样有此类要求。同年还拟定了《盲人学校及聋哑学校规程(草案)》,规定盲人学校及聋哑学校应该根据特殊学生的身体实际情况以及地方所需等情形对课程进行有的放矢的设置。(14)顾定倩、朴永馨、刘艳虹:《中国特殊教育史资料选(上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71页。另一项政策《令本部特设盲哑学校》在课程相关规定上,除了要求统一课程实施时所使用的手势、符号等,还提出增设适合盲哑生职业训练的课程,而课程实施时所用普通教材要针对盲哑生的特点进行增删。

2.特殊教育课程目标的调整。随着民权、民主、民族观念的广泛传播,特殊教育课程实施的目标也有了一定的革新,特殊群体在受教育后应成为有自尊、有修养、对社会有用的公民。

1947年国民政府令发国民参政会四届三次大会通过《提倡盲哑教育案》,其中附有中国盲哑教育发展计划,第一条明确指出,中国盲哑教育实施的目的是“培育盲哑人才,以增加社会生产,完成国家建设”。而在教育思想方面,南京市立盲哑学校的校长陈光煦就曾强调特殊教育应该“绝对实施劳作生产教育,以谋盲哑身心健康,以发展其生产的能力”,坚持“变消极为积极”的原则,其出发点与落脚点都在于“造就抗战建国的建设人才”“化分利为生产”。(15)陈光熙:《中国盲哑教育之过去与未来》,《残不废月刊》1947年第9期。

除了先进教育思想的引领,这一时期所开设的特殊教育学校在课程教育目标的设定上也体现了对特殊群体社会地位提升的重视程度。1938年3月8日,著名特殊教育家罗蜀芳女士开办了成都私立明声聋哑学校,其宗旨为“使聋哑学龄儿童与一般健全儿童得受同样之教育,并养成适当的生活技能”(16)郭卫东:《中国近代特殊教育史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359页。。也就是说,对于特殊群体儿童的教育重点在于使特殊儿童能够接受与一般儿童相同的教育,并且能够如寻常公民一般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其蕴藏的教育价值初具现代全纳教育的特征。同样被这样的目标引导的学校还有镇江私立胜天聋哑学校等。特殊教育课程实施的目标转向使特殊群体获得独立自主的社会生产能力与人格自尊,彰显了这一时期特殊教育在教育理念上的革新。

3.特殊教育课程内容的优化。与上一时期相比,1937年以后的特殊教育课程内容更多地表现出时代性、多样性和科学性。首先,特殊教育课程内容较1937年之前更为丰富和先进,并且在保留原有课程的基础上,一些具有时代性的新课程继续发展。体育课程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尤其值得关注。体育课程的设置不仅可以帮助特殊学生强身健体,还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吸纳和运用其他课程,并养成良好的品德。1937年到1949年之间所开设的特殊教育学校,如江苏吴县救济院盲哑学校、杭州私立吴山聋哑学校、哈尔滨私立聋哑学校、重庆市私立聋哑补习学校等,不论私立还是公立,都将体育课程作为基础课程进行设置。其次,素质教育成为这一时期特殊教育课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以教育部特设盲哑学校为例,学校以“学生生理有缺陷,但心理应是健康的;身体有残疾,品德应是优良的;残疾人的教育不应是残缺的,残疾人应享受与健全人一样的优质教育”(17)甘昭良:《从隔离到全纳——特殊教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16页。为办学理念,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因此,学校非常强调素质教育,特别突出对学生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强调,力图使学生达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最后,这一时期的特殊教育课程内容还显示出一个重要特点——正规化。1947年,《提倡盲哑教育案》要求特殊教育学校强化盲哑学生的职业训练,并作出具体规划。同年颁布的《改进全国盲哑教育案》《改进全国盲聋哑教育计划草案》和《盲人学校及聋哑学校规程(草案)》都对特殊教育学校所实施的课程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促使这一时期的特殊教育课程形成更加系统化、正式化的内容体系。

4.特殊教育课程实施巩固延续。1937年以后,虽然国内特殊教育因为战争的影响遭到破坏,但并没有因为环境的恶劣、战争的迫害而停摆,而是在炮火与硝烟里由坚毅不屈的教育者们一直巩固延续。

特殊教育课程的实施成果在各学校的运转中有着直接的体现。1939年12月创立的哈尔滨私立聋哑学校,采用复式上课的办法开展课堂教学,学制为两年。在进行课程实施时,学校非常重视国音课程教育,除了开设的音乐课程与普通学校有所差别,其他课程均选用与普通学校相同的课程进行课程实施。还有1943年在四川省资阳城内建立的资阳县立聋哑学校,教学目标设定为“使聋哑儿童具有普通知识技能,能直接与普通人对话将来能自谋生计”(18)四川省资阳县志编纂委员会:《资阳县志》,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第729页。,要求工艺科也同时学习普通中学的语文、政治、历史等科目。

对于特殊教育来说,特殊教育的师资队伍是课程能够正常实施的重要力量。而在抗战时期,纷乱的战争使残疾人的数量急速上升,特殊群体失学队伍扩大。因而,各地区的保育院、救济院以及一些救助特殊群体的社会组织增多,由此,各地对特殊教育师资力量的需求也随即增加。但由于战时国家财政困难,学校教师待遇普遍不高,因此为了维持特殊教育的运转,保障特殊教育课程的正常实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部分学校也对特殊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有了更全面的计划。

二、民国时期特殊教育课程发展的特点

从1912年到1949年,特殊教育课程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课程目标逐渐与科学接轨,课程体系逐渐本土化、中国化,课程内容日益充足,相关政策逐步完善。

(一)课程政策:由单一欠缺到逐步涉及

民国初期,由于人们对特殊教育不够了解,政府对特殊教育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国内特殊教育发展也不够规模。特殊教育具有强烈的自发性,政府不会对其进行干涉,因此也没有赋予特殊教育应有的法律地位,遑言专门为特殊教育课程设立针对性政策。随着政府与教育者们的关注,才逐步与特殊教育接轨。民国时期特殊教育课程的发展过程也是特殊教育课程的法制化过程。

1912年9月,教育部出台了《小学校令》,这是中国历史上政府首次介入特殊教育的管理范畴,但规定不完善,借鉴意义不大。20世纪20年代,政府开始着手出台政策,对特殊教育课程中的宗教课程进行整治。1925年11月16日,为了收回教育权,对国内教育体系进行整改,北洋政府教育部针对外国团体以及个人捐助设立的学校出台《公告》,要求包括教会特殊学校在内的此类学校,课程教学不得以传播宗教为宗旨,课程设置方面必须要遵守教育部出台的相关规定,宗教类课程不可再出现在必修课程范围内。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了《私立学校规程》,再一次对教会私立学校中的宗教类课程进行整顿。

此后,教育部以及地方所出台的与特殊教育课程有关的政策多是规定特殊教育课程向普通教育课程靠拢,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了稳定国内教育的发展,教育部公布了《总动员时督导教育工作办法纲领》,要求包括特殊教育学校在内的所有学校课程都遵循教育部的相关规定。次年全国战时教育协会成立时,还发布了教育宗旨,要求课程匡正缺点,不再盲目抄袭别国,从本国实际需求出发。在课程内容上,各学校还应加入与政治认识、科学方法等有关的课程内容,建立新的课程体系。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政府对特殊教育课程的建设规划了发展蓝图,并对相关政策进行构想。1947年,教育部交议了《改进全国盲哑教育案》《改进全国盲哑教育计划草案》,对特殊教育课程在这一时期的改革作出了比前一时期更详细具体的规定:课程内容设置应该将重心放在职业技术课程上。同年出台的《盲人学校及聋哑学校规程(草案)》《令本部特设盲哑学校》也都强调特殊教育课程实施对于特殊群体毕业后谋生的重要性,特别是《盲人学校及聋哑学校规程(草案)》对特殊学校的课程设置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并进一步强调中级盲人学校中开设的职业科应该根据学校所招纳的青年学生身体实际情况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特点系统设置课程,此外,还要求学校根据课程实施的具体情况设置专门对应的工场、农场以供学生与教师实际操作以及进行实习。因此在这一时期,生活技能与职业技能课程成为特殊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点,而在进行课程开设时,还应该综合考虑本校学生的兴趣所在、身体状况以及地方特点、市场所需,从而完善课程体系,拓展课程内容。

虽然这一时期教育部倾向于将特殊教育课程与普通学校课程趋同,并没有出台专门针对特殊教育课程的政策,相关政策没有完全施行,其在实践中的作用也没有与政府期望匹配。但不可否认的是,民国时期颁布的与特殊教育课程相关的政策为这一时期特殊教育课程的设置与实施提供了政策依据和行动指南,也为特殊教育课程发展的法制化提供了动力。

(二)课程目标:由个人本位到社会本位

从民国时期特殊教育课程发展的整体来看,特殊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所围绕的培养目标由实现个人谋生、生活自理自立转向个人价值的认同以及服务于社会,也就是从由个人本位出发转移到由社会本位出发。特殊教育课程目标的转变体现了民国时期特殊教育课程总体思想的迭代以及社会对特殊群体的认知逐步改观,更展现了人权思想对于整个特殊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影响。

民国初期,人们开始关注特殊教育,认识到特殊群体也是社会组成中重要的一部分。而特殊群体由于先天的身体缺陷,生活多有不便。想要改变特殊群体所处的困境,首先应该通过课程的系统教育赋予他们能够独立或半独立生活的能力。因此,这一时期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主体都不约而同地将特殊教育课程创立的培养目标集中在教授生活技能上。张謇在学校开学典礼上提出,特殊教育学校存在的意义就是能够以教育弥补特殊群体生理上的缺陷(19)金其桢、金秋萍、俞燕鸣:《近代三大实业教育家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00页。,课程的教授便在于此。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由于社会民生问题的凸显,教育思想的发展,社会建设急需培养专业人才,国民政府开展“物质建设”(20)高德步:《中外经济简史》,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21年,第212—214页。。因此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联系格外紧密,课程的内容与社会需要相适配成为这一时期特殊教育课程培养目标发展的重要印记。在了解职业教育对于特殊群体的重要性之后,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者们也陆续确立了与职业挂钩的特殊教育课程目标。在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需要下,特殊教育课程目标在这一时期逐步走向职业化,为特殊群体在社会上能够独立生存提供助力。

20世纪30年代以后,国内受过教育的特殊人士创办特殊教育学校的数量越来越多,在目标设立、课程设置等方面更加注重特殊群体的实际需求。此外,抗日战争的爆发导致特殊群体数量增加,加上政府愈加重视经济生产对抗日战争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想较前一时期有了新的变化。首先,政府更加强调教育为工业生产以及国家经济实力提高培养人才的作用;其次,民权、民族、民生主义思想的传播又使教育课程的编制不能局限于职业技能的养成,还要重视受教育者公民德性的培育以及个人自尊自爱情感的造就。教育理念的如此更新自然影响了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课程目标的变更。陈光煦在南京市立盲哑学校建立时就提出特殊教育课程实施的目标在于保持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尹印一在创建私立胜天聋哑学校时也将课程目标设置为用教育的力量将特殊群体从享受社会资源的人变为“生利之人”,为社会的发展浇筑自我的力量。

(三)课程内容:由略显单调到日益丰富

民国时期课程内容的发展呈现出内涵日益丰富、种类逐渐多样的特点。随着政府和教育者们对特殊教育课程设置的重视,以及国内本土特殊教育学校开设数量的增多,在原来的课程内容基础上增加了大量新型课程,特殊教育课程内容比从前更显充足与丰富。

民国初期,特殊教育课程的开设主要建立在学习国外先进特殊教育知识文化的基础上,因此,特殊教育课程种类较为贫乏。20世纪20年代以后,国内特殊教育学校在原有的课程内容上拓展了大量全新的科目,并与学生的兴趣、职业趋向以及政府的主要政策联系紧密。如1929年设立的广州市立瞽女教养院开设了凸字、算学、公民常识等文字课程,笔制品、绒织品、按摩术等职业课程以及音乐课等艺术课程。杭州私立吴山聋哑学校也是这一时期开设课程内容多样的典范,其课程有包括国语、尺牍、书法在内的应用文课程,包括党义、自然等在内的常识课程,包括珠算与算术在内的数学课程,包括西洋画、国画在内的艺术课程,以及一些体育课程、工艺课程等。

民国二十三年所公布的《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罗列了全国聋哑教育机构实施的所有课程,包括知识文化类课程——国语、发音、三民主义等,生活自理类课程——说话、常识、扫科等,职业技术类课程——缝纫、藤科、摄影等,以及艺术类——手工、美术等,主要课程一共24门。虽然可能由于经费不足,特殊教育者不够专业等原因,以上课程在各类特殊教育学校并没有全部开设,但学校的教育者们还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地方的特色以及职业的选择尽可能地为特殊学生们设置了若干课程供选择学习。抗日战争时期,国家到了最危难的时候,特殊教育课程还与中国现实、民族情感贴近。即便从国外学成归来的特殊留学生,也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积极投身国内特殊教育运动。教育者们还进一步扩充了特殊教育课程内容,贯彻开设了爱国教育、国防教育、民主教育以及科学教育等与民族兴盛息息相关的新课程,目的在于陶冶情操,提高特殊学生的思想境界,培育爱国人才。

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者们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还综合考虑了学生的职业需求、身体素质、适应程度,并且开设一些兴趣课程供学生选择,为民国时期课程内容的发展改革提供新的发展道路,也为特殊教育赋予了多样化的内涵。

(四)课程实施:由偏重宗教到立足本土

我国特殊教育起步晚,初期发展缓慢,受办学者的影响,民国初期的特殊教育及课程实施都主要由教会开办与主导,在课程传授时,都会加入分量不少的传教内容。而随着国民政府对特殊教育的重视程度加深,以及民权思想的传播和“收回教育权运动”(21)张念宏主编:《中国教育百科全书》,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年,第951页。在国内的开展,民国时期特殊教育课程实施呈现出从“宗教化”到“本土化”“中国化”的显著特点。

民国初年,大部分教会特殊教育学校建立时将宗教课程与普通课程共同写入课程体系并进行严格实施。外国教会可以通过特殊教育课程向中国人传播教义、吸纳教徒,教会成员在开办特殊教育学校时也可以顺利地向国外教会募集善款,此外,这也为特殊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了岗位。教会在特殊教育课程体系中加入的教义相关内容占有重要地位甚至是中心地位,并对特殊学生发挥思想引领及教化作用。

随着国人逐步觉醒,知识分子将教育作为救亡图存的重要途径,政府也意识到教育是民族振兴、国力强盛的重要基石,教育家们也开始尝试利用教育带领民众进入近代化进程。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发起了反对帝国主义利用宗教进行文化侵略的“非基督教运动”(22)王新全、徐鹏堂:《1922年的故事》,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8—31页。。同一时期,中国人民还掀起了收回国家教育主权,抵御帝国主义文化侵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收回教育权运动”。由此,特殊教育课程实施状况随着国内教育的改革逐渐脱去慈善化、宗教化的色彩,显现出世俗化、本土化的发展动向。作为第一座以非宗教人士名义创建的特殊学校——刘先骥创办的湖南导盲学校,其特殊课程体系由工艺、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构成,具有鲜明的去宗教化特点,显示了我国特殊教育课程发展的新面貌。(23)方俊明:《特殊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5页。

民国时期特殊教育课程实施的变迁也是具有“中国化”特色的发展进程,在进行课程更新与改革的同时,创办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者们也非常重视特殊教育课程体系与普通教育课程相联系,并尽量使用自编教材。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只将国语、常识、社会、自然等与普通学校相同的课程纳入课程实施体系。此外,为了加深特殊教育课程中国化的程度,纠正从前教会开设特殊教育学校时对本国文化课程不注意的舛讹,把国语、国文等中文课程作为主要课程广泛应用与开设。还有特殊教育学校为了培养特殊学生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热爱,加入国乐、国画等课程。在教材的选用上,教育者们也强调向普通学校所使用的教材相接近,由此,越来越多的特殊教育学校开始使用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等出版的教科书,也有学校对普通学校所使用的教科书进行改编或直接使用自编教材。特殊教育者们在进行课程设置时有意使特殊教育课程以及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向普通学校靠拢,促进了特殊教育课程体系的中国化发展,也使课程的实施逐渐展现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本土特色。

三、民国时期特殊教育课程发展的启示

需要承认的是,受时代局限、政治背景、经济环境、文化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民国时期特殊教育课程的发展凸显了特殊教育课程的诸多问题。通过梳理其发展轨迹,直面真实历史,总结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中获取有益经验,有助于我国现阶段的特殊教育事业更平稳、积极地发展。

(一)完善现代特殊教育课程相关政策

总体来看,虽然民国时期所颁布或起草的法令、条文等都是与特殊教育课程联系紧密的政策,此外,还有一些对教育进行总体规划的政策也成了特殊教育课程设立与实施的参照,但政府并没有出台专门针对特殊教育课程发展的政策。

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开始恢复和发展,我国的特殊教育事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有关特殊教育课程发展与维护的相关政策陆续出台。1984年7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征求聋哑学校教学计划意见的通知》,其中《全日制八年制聋哑学校教学计划》规定特殊教育课程内容有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常识、律动、体育、手工劳动、图画、职业技术。大部分聋校在进行课程安排时都会参考此计划。(24)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教育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年。1990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其中明确阐述特殊教育课程设置、实施的主要内容。同年,国务院第161号令发布了《残疾人教育条例》《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后来颁布与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教学密切相关的《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度智力残疾学生教育训练纲要(试行)》《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等,虽然从性质上看来多为试行,但这些法规政策与特殊教育课程的关系愈加密切,体现出一定的针对性,同时在特殊教育急需发展的现实情况下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然以上一系列法规政策为特殊教育课程的规范设置与实施提供了参照依据,但实际上仍旧存在立法层次不高、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因此,增加特殊教育课程相关政策出台,提高特殊教育政策立法层次,颁布针对性更强的政策,完善相关政策体系以及细化政策内容成为特殊教育课程政策发展的主导方向。我国应该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建立与制定专门的特殊教育课程政策,突出特殊教育课程在特殊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所以还要立足于国情,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目标,加强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课程政策的出台。

(二)增强特殊教育课程内容科学性

作为特殊教育课程建设的主体部分,特殊教育课程内容的建设是特殊教育课程进行改革时不可忽略的核心。特殊教育课程内容的科学程度与特殊教育课程的实施、特殊学生的学习以及对社会的融入程度等息息相关,同时也决定了特殊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及在毕业以后所从事工作的职业技术水平。虽然民国时期,关注特殊教育的教育者们也尽力投入,但特殊教育课程的科学化水平提升仍然受到限制。如果现代的特殊教育课程内容在制定的过程中仍然出现与现代科学发展脱节的现象,那么特殊教育的实施与体系的发展会遭受阻碍。

调整特殊教育课程内容体系是提高特殊教育课程科学化水平的关键之处。首先,特殊教育课程内容体系主要由知识文化类课程、生理补偿类课程、职业技术类课程、艺术修养类课程等组成。要对课程体系进行更新,应该从现代特殊群体的实际需求与兴趣趋向出发,遵守不同类别课程之间的内部逻辑关系,协调各科目课程之间的顺序,均衡各类课程的比重,从而完善课程内部结构。其次,特殊教育课程内容的拓展与选择也应该注重科学性。不同地域的特殊学校在教育过程中会呈现出个性化、地方性的鲜明特点,教育者们在进行特殊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时,除了要关注学生的特别需求,达到官方出台的基本要求以外,还应该关注特殊学校所在地区的区域化特点。再次,在新时代,教育的发展开始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那么,特殊教育课程内容发展聚焦于核心素养的培育也是课程内容顺应时代潮流,走向科学化的重要路径。新时代特殊教育课程内容构筑时应该注意,以政府出台的相关课程标准政策为依据,以特殊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能力的培养为基础,共同作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就要求特殊教育者们不能仅仅将目光投注在单一的知识文化的学习上,还要考量学校的教学背景,明确课程内容制定所要达到的目标,再具体将几大核心素养系统化、综合化地融入课程内容。

(三)建立完备特殊教育课程实施机制

通过对民国时期特殊教育课程实施的相关机制进行研究发现,由于政府没有余力对其机制进行完善。因此,虽然民国时期特殊教育课程实施的目标大多数在于使特殊群体由社会分利之人转换为社会生利之人,基本上与促进特殊学生就业一致,但由于反馈机制与就业保障机制等的欠缺,许多学生在特殊教育课程实施阶段结束后并没有成功就业,甚至走上了歧途,从事与未接受教育的特殊群体一致的“坑蒙拐骗”的行业。虽然在现代,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的重视以及人们对特殊教育的改观,特殊群体的生存环境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是特殊教育课程实施的机制仍然不够完善。由此,为了能更好地发挥特殊教育课程在实践操作中的效果,推动特殊教育课程的革新,促使特殊群体更顺利地融入社会,必须完善特殊教育实施的决策机制、效果反馈机制以及职业保障机制,这是未来特殊教育课程发展需要强调的环节。

完善特殊教育课程实施机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在实施政策的制定环节,除了以政府为主导,还应该鼓励教育专家、心理学家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积极参与,保证特殊教育课程实施的科学性与有序性。此外,开通渠道,设立咨询平台,听取特殊群体的真实需求与价值追求,保障特殊教育课程的设置与实施能够以特殊群体为最根本的出发点。第二,建立反应迅速、上通下达的特殊教育课程实施效果反馈机制。特殊教育课程如何设置、如何实施都应该与特殊教育学校的需求与问题紧密联系。特别是反馈机制的建立和完整,能够在各所学校实施特殊教育课程以后及时获取实施效果,一旦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能够灵敏地反映至政策决议机构,最终对特殊教育课程体系、内容、实施手段等进行改良与优化。第三,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发力的特殊职业保障机制。虽然新时代的特殊教育课程设置与实施也将促进特殊群体真正融入社会,并提高自身修养,陶冶情操作为重要目的,但特殊学生在接受系统的特殊教育之后能够成功就业也是特殊教育课程实施不可忽略的落脚点。政府应该注意建立特殊学生的就业监督机制,对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动态反馈。同时发动社会力量,完善就业保障机制,鼓励有实力、有担当的企业拓展岗位。

(四)推动优质特教师资队伍建设

作为特殊教育课程的实施主体,不论是民国时期还是现如今,特殊教育师资队伍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中坚力量。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的重要角色,还对课程的编写、反馈、改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提高现代我国特殊教育课程发展的质量与速度,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重中之重。

推动优质特殊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吸取民国时期政府对特殊教育师资建设不够重视的教训。政府对特殊教育师资的重视能够带动政策、经济、社会等力量共同向特教师资队伍发力,因此,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待遇以提升教师从教积极性,提供相关资源以扶持教师的专业培养,提高其专业性与职业性。第二,应该推进全国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及审查制度的建立。要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总体质量,使从业的特殊教育教师能够灵活应对特殊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满足特殊学生的各种需求,就应该建立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准入及审查制度。从专业知识、教育技术、职业道德、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几大方面共同对特殊教育准教师进行考察,筛选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共同发展的优质师范人才。第三,充实特殊教育教师的科学文化知识也是提升特殊教育教师队伍质量的关键,特别是在我国与他国交流密切、沟通频繁的现代,坚持弘扬传统文化,使优秀传统文化与特殊师范教育相结合,以民族文化源流为根,把控特殊师范教育发展的总体方向,使特殊教育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同样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本土性。第四,要建立和完善特殊教育教师教育体系。以此对特殊教育教师进行连贯的终身教育,持续不断地对特殊教育教师输送特殊教育知识,从而促使特殊教育教师能够在不同的阶段拥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教育信念。特殊教育体系可以参考“职前培训—职业教育—在职发展”的模式,从三个阶段关注特殊教育教师的发展轨迹,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学校课程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学校推介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风电场规划与设计》课程内容探讨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